註:本文含有大量劇透,沒看過原著的同學慎入!原著粉就無所謂了,反正情節都知道。
之前有人評論《仙劍3》電視劇,說本以為它是仙俠劇的起點,卻沒想到它是一個巔峰。這句評價同樣可以適用於《誅仙》這本誕生於十幾年前的作品。
然而這個修仙小說的巔峰被搬上熒幕之後,卻成為改編之作的墊底作品之一(其它自己猜是誰)。
《青雲志》就不提了,我自始至終都不想提它,因為我感到噁心。想必它自己也有點自知之明,不好意思叫《誅仙》,畢竟改編到幾乎只保留了原著的人物名字,劇情和人物關係已經跟原著沒多大關係了。
但今天第一時間看完《誅仙1》之後,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決定寫下我人生中的第一篇影評。
如果說電視劇《青雲志》改編的狗屎不如、得分負無窮,那電影《誅仙 I》倒是可以給1分,因為它好歹還原了原著眾多經典情節中的1.5個。1個是草廟村兩大絕世高手的對決,半個是魔教兩大法寶融合。哦對了,滿分100。
簡單說幾個槽點:
1. 影片開頭,開飯時師兄弟們表現得像群無腦的SB,各種你想像不到的搶食,一點修仙之人的樣子都沒有。
我看的時候覺得這一幕有點眼熟,退場的時候才想起來,很想肯德基廣告,也許導演覺得這樣很搞笑吧。
SB指數 : 滿天星
2. 青雲門門規森嚴,各峰之間輕易不能互相串門,結果小竹峰弟子(小竹峰都是女的)半夜一起修煉時,其餘六峰男弟子一窩蜂的跑去偷看。
各種猥瑣,這個設定莫名其妙,我只能說,編劇能想到這種點子,也不是偶然。
3. 為了圓上編劇偷看的猥瑣設定,於是小竹峰女弟子全都選擇了晚上修煉,而且是一起哦,不是一起各練個各的,是真的一起,那場面,更像是春晚節目排練,我忍無可忍拍了一張,你們感受下。
這是天下第一勢力的弟子修仙修煉?鬧呢?
4. 原著裡女神般的碧瑤前半部分化身賈玲,被噬魂棒虐的各種逗逼,還被噬魂棒自動敲暈。。。更有公然開車性暗示臺詞,摸完張小凡懷裡沒找到噬魂棒後說「你一個大男人出門怎麼都不帶棍」,透著熒幕都能感覺到編劇的油膩大臉。
5. 七脈會武,影片頭尾20分鐘可能把預算給燒完了,到了這裡非常接地氣,連TM摔跤都用上了,塵土飛揚,雞飛狗跳,沒有一個用神通的。
決賽的前一晚還專門安排了一場戲告訴觀眾,杜雪琪一直有傷在身,還暈倒在臭水溝旁邊。。。
原著裡經典之一就是張小凡和陸雪琪的第一之爭,張小凡看到師姐和齊昊相好,心痛不已,在噬魂棒的影響和戰力加持下,和青雲門弟子戰力第一的陸雪琪拼到了最後。
而陸雪琪為了給小竹峰爭第一,也是在最後以命相搏,強行催動還未完全掌握的青雲門殺招「神劍御雷真訣」,原著裡是這樣寫的:
「他在半空之中,仰天長嘯。聲動四野,天地變色!黑色青光,直上天際,狂風大作,雲氣沸騰!忽地,藍光一閃,一聲尖嘯從遠及近,從悄不可聞迅速增大,直到震耳欲聾,讓人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響。萬道藍光,此刻竟都合為一體,成一巨大光柱當頭擊下,看這氣勢幾乎欲將青雲山脈斬為兩半。」
陸雪琪反手,拔出了「天琊神劍」。頓時,漫天的藍光消散了,收縮了,仿佛如巨龍吸水一般都被吸到那如秋水一般的劍刃之上。陸雪琪面如寒霜,手握劍訣,竟然在懸空的狀態下腳踏七星方位,凌空連行七步,長劍霍然刺天,玉顏在剎那間再無一絲一毫的血色,口中誦咒: 「九天玄剎,化為神雷。煌煌天威,以劍引之!」。
這是一場震懾人心的搏鬥,震驚了青雲門所有人,大竹峰田不易也是在這個時候真正的重視了這個他一向不怎麼喜歡的小弟子。
然而,在電影裡,什麼都沒有,沒有特效,沒有神劍御雷真訣,沒有青雲門上下的震驚表現,有的只是塵土飛揚,和張小凡一開始被揍的鼻青臉腫。
然後在緊急關頭,被扔掉的噬魂棒(原著裡也沒這回事)飛回來助其PK陸雪琪,伴隨著地上飛揚的沙土,導演隨便整了個二人吊威亞對決的場面,然後杜雪琪流鼻血了,張小凡被打暈了。。。
買了否冷!
6. 儀表堂堂、溫文儒雅、博古通今、氣勢超凡的人氣大叔,鬼王宗宗主,在電影裡造型像足了《西遊記》裡某集的一個紅臉妖怪。
更搞笑的是,鬼王手下有了四大高手,裡面居然還有個豬剛鬣(張紀中版),只不過張紀中版本裡是白皮豬,這裡面是黑豬,而原著裡只有創業元老青龍、朱雀,以及一個職業經理人鬼先生。
不過憑心而論,這幾個杜撰的高手出場打鬥倒是有點意思,都很邪氣,應該是有不同團隊負責影片不同部分的製作,不然風格不會前後差異那麼大。
但是我沒記錯的話,原著裡幽姨,也就是朱雀,是滿身黑衣,長相也極美,就連青雲門首座道玄的師兄萬劍一都說她極美,電影裡呢?整個一殭屍白無常,打鬥時還能變身食人嘴,阿西扒!
7. 第一修仙勢力的青雲門,其弟子下山靠騎馬。。。鬥氣化馬,恐怖如斯!
8. 青雲七脈首座聯手打不過鬼王宗一人,最強殺招就是神劍御雷真訣,沒有誅仙劍。。。誅仙電影居然刪了誅仙劍。
不過想到原著裡鬼王宗聯合魔教幾大門派反覆兩次、損兵折將都沒打下青雲門,在電影裡鬼王宗主一人就把七脈首座擊敗,刪減個誅仙劍也沒什麼了。
9. 張小凡黑化後,化身鬥戰勝佛,擊退鬼王宗宗主及其四大高手,然後反手又打的七脈脈首滿地找牙,爬不起來。
而原著裡是一系列很複雜的事情發生,包括天音寺告知張小凡草廟村慘案真相,原來他從小拜師的師父就是他惦記了十多年殺害父母的兇手,終於入魔。
再加上身懷絕世邪物噬魂棒,青雲門道玄認為他將來會成為危害蒼生的魔頭,拼了命的最後一次使出誅仙劍陣誓要斬殺張小凡。
而在張小凡躲無可躲的時候,碧瑤挺身而出替他擋下必殺一擊,而自己三魂七魄被打散,幸而身上所懷至寶合歡鈴,關鍵時刻收攏了碧瑤一魄,才有了張小凡叛出青雲門、投入魔教的後來。
關於這一段,原著裡是這樣寫的:
張小凡瞪紅雙眼,為無形劍氣籠罩,掙脫不得,心中悲憤恨意難以抑止,眼睜睜看著天空那柄恐怖巨劍帶著無邊殺意迅疾落下,張口狂呼。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這聲音震動四野,天地變色,唯獨那誅仙奇劍卻仿佛是誅滅滿天神佛的無情之物一般,依舊毫不容情地向他擊來,眼看著張小凡就要成為劍下亡魂,粉身碎骨。
忽地,天地間突然安靜下來,甚至連誅仙劍陣的驚天動地之勢也瞬間屏息……
那在歲月中曾經熟悉的溫柔而白皙的手,出現在張小凡的身邊,有幽幽的、清脆的鈴鐺聲音,將他推到一邊。
仿佛沉眠了千年萬年的聲音,在此刻悄然響起,為了心愛的愛人,輕聲而頌:
九幽陰靈,諸天神魔,以我血軀,奉為犧牲……
她站在狂烈風中,微微泛紅的眼睛望著張小凡,白皙的臉上卻仿佛有淡淡笑容。
那風吹起了她水綠衣裳,獵獵而舞,像人世間最悽美的景色。
張小凡的心沉了下去。
突然,他張開了口狂呼,卻被狂風逼了回來;他瘋了一般躍起撲向碧瑤,卻被神秘氣息彈開,血紅的雙眼中流出了紅色的淚,淌過他的臉頰。
那個風中的女子,張開雙臂,向著滿天劍雨,向著奪盡天地之威的巨劍。
……三生七世,永墮閻羅,只為情故,雖死不悔……
劇烈的狂風突然轉了方向,變成了圍繞在碧瑤身邊的巨大漩渦,那個婉約而美麗的女子被狂風推上半空,迎著那七彩流轉的巨劍。
她是那一刻,天地間唯一的光彩!
片刻……
無數的血色霧氣從她的體內瞬間噴出,在她身前凝作晶瑩如紅玉的血牆,同時白皙面容之上,飄出九道若隱若現的輕煙,融入血牆之中。
那血牆瞬間沸騰,如熾熱的痴情之火燃燒不止,帶著所有的熱情絕望焚燒,爆發出無與倫比的燦爛光輝,逆天而上!
與那誅仙主劍,轟然相撞!
燦爛的光輝如此耀眼,沒有人可以睜開眼睛。
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巨響,震動了整個天際蒼穹,勢不可擋的誅仙劍倒飛而回,滿天的氣劍一陣紊亂。而在通天峰上,山峰巨震,亂石橫飛,山體之上如割裂一般出現了無數巨大裂痕,仿佛末日到臨。
隱約中,一個苗條而悽婉的身影,從半空中緩緩落下。
天地間,忽然全部安靜下來,只有一個聲音,撕心裂肺一般的狂吼著。
「不要啊……」
大家感受一下。
9. 原著裡,鬼王宗宗主最為疼愛碧瑤,可電影裡,當一個普通手下在用,看到碧瑤為張小凡求情,一句「你背叛我?!」,一掌將她女兒打翻在地。
戰敗後退走,下屬都沒忘了帶,卻把碧瑤丟在戰場。
說到退走,這退走的方式也很科幻,跟漫威電影裡差不多,我當時就想到羅南軍艦戰隊被驚奇隊長威懾後通過蟲洞躍遷退走時的鏡頭,以及《復聯4》裡滅霸用空間寶石穿越空間的特效鏡頭。
槽點還有很多,懶得一一列舉了。
程小東作為上世紀著名的動作指導,在親自導演這部電影時,很明顯能感覺到他無法駕馭《誅仙》這樣龐大體系的世界觀故事線,
唯一做的還不錯的就是草廟村夜晚兩大絕世高手的對決,尤其是黑衣人在使出「神劍御雷真訣」時,口中所念「九天玄剎,化為神雷,煌煌天威,以劍引之」時,那一刻我是激動的。
因為這恰恰是對原著的還原,這是當年追看《誅仙》時腦中的幻想被實現在了眼前,這讓我想起了那些青春的日子。
雖然原著那麼多的情節,哪怕是一部分拿出來壓縮到100分鐘的電影裡去表現,要完全還原也確實勉為其難,但這並不代表就可以自以為是的各種加戲。
六老師說得好啊,戲說不是胡說,改變不是亂編。
對於沒看過小說的觀眾來說,編劇版本和小說版本對他們來講都是全新的故事,那為什麼不還原原著呢?這樣還能滿足下廣大原著粉。
原著裡張小凡失戀後的心痛,與陸雪琪比武的生死搏鬥
看著碧瑤「死」在誅仙劍下的撕心裂肺
叛入鬼王宗生死徵戰的十年
期間與陸雪琪的愛恨糾纏
上天入地尋求解救碧瑤卻一次次失敗的失望
希望來臨時的狂喜和功敗垂成的絕望
獸神與玲瓏悽美絕世的愛情
狐岐山石室裡面對醒不過來的碧瑤的聲聲傾訴
鬼王鬼厲為了碧瑤終於翻臉即將決鬥的氣氛
鬼王入魔後引發地震導致碧瑤肉身失蹤,只留下一片衣角後的痛徹心扉。。。
田不易死後,蘇茹殉情的感人至深
這些原著裡催人淚下的情節,電影保留了哪些,添加了什麼垃圾,下一部劇本裡又保留了多少?
網絡文學搬上熒幕一再被罵,與其說原著粉難伺候,不如說編劇總是自作聰明,沒兩把刷子還非要裝逼。
仔細揣測下這裡面原因,其內在原因還是編劇壓根看不起原著。看不起就不願意去研究它為什麼受歡迎,內核在哪裡,看不起就覺得自己改寫肯定比原著好得多。
然而,那麼多改編被罵都警醒不了後續的編劇,人們總是以為,換成自己肯定比別人做得更好。
還有一點也挺魔幻的,這電影,說它自信吧,連個點映都不敢搞,說它不自信吧,上來就命名為《誅仙1》,片尾還有20秒左右的莫名其妙的彩蛋,看來還打算著拍續集。
也許藉助著中秋節沒有強力對手,票房能賺一波,回個本問題不大,但之後呢?有了這部的口碑(豆瓣評分在持續下降),下一部還能回本?
電影的結尾是張小凡抱著碧瑤飛走了,說帶她去一個誰都找不到的地方,嗯,希望以後電影出品方也找不到他們,這樣就不會看到第二部的拍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