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巴黎恐怖襲擊,對中國意味什麼?

2021-02-15 新華網思客

  2015年11月13日本是一個尋常的周五,然而,巴黎及其郊區,包括巴塔克蘭劇場、法蘭西體育場在內的多個地點同時遭受恐怖襲擊, 終會讓這一晚被帶著血腥記入史冊。

本文綜合自微信公眾號「新華全媒頭條」、「環球銳評」、《無界新聞》、《觀察者網》、瞭望智庫、牛彈琴,不代表新華網思客觀點

  11月13日晚上發生在法國首都巴黎的血腥大屠殺震驚了全世界,巴黎再次成為國際恐怖組織襲擊的主要目標。

  慘案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今年年初巴黎的連環槍擊案。今年1月7日到9日三天,巴黎連續發生了三起槍擊殺人和劫持人質殺人的連環血案,17名無辜者死於非命。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明確和精準,那就是「褻瀆」伊斯蘭教聖賢的《沙爾利周刊》和猶太人經營的一家超市。

  同年初的恐怖案所具有的報復性相比,這一次襲擊則具有恐嚇和挑戰、甚至是向西方「開戰」(借用法國媒體的話評論)性質的大規模暴力行動。

  目前,無需等待法國警方的調查結果便已經可以做出結論:這是一次經過長期預謀和精心策劃的暴恐行動。時間、地點、目標及方式的選擇極有講究,目的性十分明確,其所追求的轟動和震懾效果已經呈現。從恐怖分子的角度看,如此大規模的武裝襲擊行動能夠在一個像巴黎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發生,這已經是一個成功。


(圖片來源:無界新聞)

  恐怖分子選擇襲擊的地點分別是法蘭西體育場、巴塔克蘭劇場、「小柬埔寨餐館」等地。法蘭西體育場位於巴黎北部聖德尼,可以容納8萬名觀眾的體育場,是為1998年在法國舉辦的世界盃足球賽而建,是巴黎規模最大的體育場所。巴塔克蘭劇場和「小柬埔寨餐館」位於巴黎市中心地區,在共和廣場附近,是巴黎最繁華的地區之一。

  這些地點都不是特定人群光顧之處,而是廣大民眾經常聚集的場所。共和廣場附近地區巴黎市民最喜歡逗留之處,特別是入夜時分,這裡的餐館和娛樂場所人滿為患、熱鬧非凡。法蘭西體育場當晚舉行法國和德國之間的足球賽,球迷們蜂擁而至,連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政府內閣部長們也都在場觀看。在這裡發動襲擊,不僅造成的傷害最大,而且產生的影響也最廣泛。

  恐怖分子在以上幾個巴黎最繁華的公共場所,且持有自動步槍和爆炸物等同時行動,氣焰之囂張無以復加。有報導說,當晚同一時刻在巴黎六七的地方同時發生襲擊。這說明,如果沒有完整和統一的幕後策劃和有效指揮,這樣的行動是難以進行的。當晚造成的無辜者傷亡人數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上升。死亡人數達到上百人已經成為現實。這樣的血腥慘劇發生在歐洲簡直令人難以想像!

  11月30日開始,《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締約方的年度大會將在巴黎開幕。主辦者宣布,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參加會議,80多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親臨大會。

  此外,來自世界各地的3000名記者和一萬多非政府組織成員來到巴黎。屆時,巴黎將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為了接待如此規模和級別的國際會議,法國為安全計把巴黎北郊的布爾歇機場臨時改造成會議地點。機場的位置正好就在法蘭西體育場附近。在會議召開前兩周發起如此令人髮指的暴恐襲擊,其對世界氣候大會的影響可想而知。

  次貸危機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霸權支撐能力,因此,其霸權戰略支柱從戰後以來的保持同時打兩場戰爭的能力,轉變成了同時維持一場動亂、打一場戰爭的能力。

  美國將打一場戰爭的能力,重點放到了亞太區域,其假想目標是中國。可惜的是,中國並不出牌,引而不發,美國的這場戰爭戰略就不知道重點在哪,如何部署?資源分配就得面面俱到,大家看到的,就是美國在東海支持日本,在南海支持菲律賓。中國坐而不動,美國疲於奔命,誰是貓,誰是老鼠,還真不好說。

  而維持一場動亂的戰略,則放到了中東。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是維持這場動亂的開始,此後打亂利比亞、敘利亞,任由ISIS發展,都是這個戰略的體現。美國的軍事力量要搞定ISIS是易於反掌,但是就是不動。無他,因為中東動亂就是美國的戰略目的。

  為什麼要中東亂呢,因為它可以同時達到數個目的。

  首先是配合美國的金融大戰略,就是美元反轉戰略,驅趕資金進入美國接盤高位資產,比如現在的美股。強勢美元戰略如果沒有外部資金配合流入美國的話,美國的資產價格將會出現大崩盤。所以,必須要中東亂,富油國的資產才會尋找避險的地方,至少不會離開美國。而歐洲因為中東之亂,必然難以為資金所選,數百萬難民湧向歐洲,則是中東之亂的另外一個必然結果。

  中東之亂對歐洲的不利之處更要害的地方在於它徹底搞掉了法國人的一個夢想:那就是地中海聯盟戰略。

  薩科齊時期,法國重點力推地中海聯盟戰略。它的構想是要把富有能源的中東與北非納入到歐元區的外圍,為未來歐元區向北非與中東擴張做準備。因此,法國跟隨美國一起轟炸了利比亞,搞掉了卡扎菲。但是,美國也不希望法國真的搞成了地中海聯盟,因為那會壞了美國的大金融戰略。

  因此,在搞亂了中東與北非之後,美國人撤了,留下了一個大亂攤子。這個大亂攤子,是法國無法獨力收拾的。法國的地中海聯盟戰略,因此而日益縹緲。

  地中海聯盟戰略,大家不要小看,它實際肩負著歐元區走出債務危機的重任的。

  歐元區債務危機,說到底是需求不足,因此,如何擴張歐元區版圖,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這裡實際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法國人的地中海聯盟戰略,一個則是德國人的新歐洲戰略。這兩個戰略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拉更多的國家入夥,不過,往哪個方向拉則很有玄機。

  法國希望往中東北非拉人,因為那裡資源能源豐富,拉進來,就解決了歐洲的能源問題,以後就不必在冬天,擔心俄羅斯人斷開管道了。但是,這個方案德國人不喜歡,因為如果歐元區往中東北非擴張的話,那麼法國就自然地成為了歐元區的地理中心,那必然也會成為政治與經濟中心,德國就被邊緣化了。

  因此,德國人提出了新歐洲戰略,希望歐元區繼續東擴,與俄羅斯搞好關係,把前蘇聯的那些地方,都拉入歐元區。這樣一來,德國自然就成了大歐元區的地理中心,政經中心自然也不在話下。法國德國自然都不太同意對方的設想,因此各幹各的,有時候還相互拆牆。

  美國是既不希望法國人成功,同樣也不希望德國人成功。地中海聯盟被中東亂局攪黃,而新歐洲也被美國利用烏克蘭局勢攪黃,德國雖然知道被美國利用,但是也沒有辦法。不過,這一次巴黎恐怖襲擊讓法國的地中海聯盟戰略、德國的新歐洲戰略、俄羅斯的中東戰略,有可能就此而合體。

  在巴黎恐怖襲擊之前,俄羅斯客機涉嫌遭恐怖爆炸而墜毀。美英情報機構則迅速判斷是恐怖襲擊,並不斷地釋放自己所掌握的線索。這是比較詭異的情形,它反映的是美英情報機構之前就已經獲得了情報,但是,並沒有事先通知俄羅斯。很顯然,美英不甘願看到俄羅斯能夠輕鬆在中東獲得推進的。

  這件事情同時也反映,俄羅斯在中東的推進缺乏其他大國的配合,難以走遠。

  但是,這次巴黎恐怖襲擊將可能最終帶來俄羅斯與歐元區的三大戰略合體,因為不論法國、德國還是俄羅斯,都有迫切的相互需要,三方有可能撇下小算盤,而從中東開始合作。俄羅斯減少對歐元區的戒備,德俄經濟上推進合作;法俄中東推進合作;德國法國相互支持,推進歐元區同時東擴西進。如此一來,洲債務問題、歐元區擴張問題、俄羅斯的利益保障問題,都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

  一旦如此的話,將是美國歐洲戰略的最大噩夢,因為阻止亞歐大陸的政經聯合是美國霸權戰略的核心要點。

  作為海洋霸權國家的美國,維持其利益的一個要害就是阻擋大陸國家的聯合,讓財富通道只能經過海洋而非經大陸流通。因為只有經過海洋,美國才能控制,才能獲得隱形稅,而經過大陸內部流通的話,美國的龐大的海上霸權部署,將只有空轉。

  生命為大,為恐怖襲擊遇害的生命致哀。但是,我們也同樣要關注,它給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影響。

  很多事情,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局部的事情,往往改變世界。911就是這樣一個列子,我想,這次巴黎恐怖襲擊,與前面的俄羅斯客機可能遭受恐怖襲擊一起,也將是這樣一個會改變世界政治經濟大版圖的一個局部事件。

  俄羅斯、法國、德國將可能因此而在它們各自的三大戰略中找到共同語言,這將給美國當前的重亞輕歐的戰略帶來巨大的衝擊。

  美國原本覺得歐洲局面就是這個樣子了,不會有大變化,所以放心把資源放到亞太,放到中國身上。未來,美國鎖定在中國身上的諸多資源將不得不向歐洲轉移,美國的中國之圍將因此而意外破了一個大洞。

  震驚、憤怒之後,則是反擊,美國和西方的部署不得不被打亂,世界形勢將再次發生重大變化。必定的:

  第一,馬上在土耳其召開的G20會議,反恐將壓倒糟糕的世界經濟,成為領導人最關心的主題,除了默哀,各大國必須宣示反恐的決心和行動。

  第二,法國必須復仇,必須強力打擊伊斯蘭國,美國作為始作俑者,也須顧及法國人感受,加大軍事攻擊力度。美國想從中東抽身,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歐洲也不會答應。

  第三,法國必須全面改組情報、國安系統。911事件後,美國痛定思痛,對政府機構進行了大變動,成立了統一的國土安全部。法國的問題,似乎比911前的美國更大,更需要機構整合,保衛國土安全。其他國家也要引以為鑑!

  第四,難民的處境將更加艱難,西方難民政策會收緊,已經有法國難民營被焚燒了。都是不擇手段的報復,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衝突將更加激烈,人類的悲劇啊!

  第五,俄羅斯舒了一口氣,至少G20不再是被圍攻的對象了。中國的外交壓力也所減輕,西方為中東問題焦頭爛額,就不能有更多資源圍堵中國;我們打擊暴恐,西方再說三道四,除非你們願意遭受更多恐怖襲擊。

  法國的問題,就是世界的教訓。要遏制猖狂的恐怖活動,法國和世界都需要艱苦的努力,正本求源、斬草除根,這可不是政治家浪漫一下事情就過去了的。

  而且,還很肯定,在法國,還有很多恐怖分子在潛伏,想想也真可怕。

  為無辜遇害的平民哀悼。恐怖襲擊,必須重拳出擊;血的教訓,法國真要好好反省!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思客會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佔星觀察 上帝的手指和南北交的兇相配合=巴黎的宗教恐怖襲擊
    下面是澎湃新聞裡的一段新聞分析:恐怖襲擊為何頻繁發生在法國?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個疑問。其實,早在2011年,就有法國學者撰寫了一篇名為《阿拉伯的春天,西方的秋天》的文章,分析稱,西方支持下的中東變局,未必就是歐洲之福。敘利亞難民蜂擁而至,已經讓歐洲人感受到了潘多拉盒子打開之後的困擾。法國此次恐怖襲擊的發生,再一次印證了預言的準確性。
  • 為巴黎祈福,小博為你綜合解讀法國恐怖襲擊事件
    巴塔克蘭音樂廳的4名恐怖分子全部死亡,一名被法國警方擊斃,另3名使用自爆背心自殺。13日的巴黎襲擊事件發生在七個地點。(法新社消息)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我要對所有目睹可怕事件的人說,我們將要領導一場無情的戰爭。
  • 《巴黎危機》恐怖的襲擊,一線生機在哪裡?
    繼《白宮陷落》後,動作電影開始將目標訂上了地標性城市,《巴黎危機》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從內容上來說,電影雖然有著對陰暗面的揭露,卻只是淺嘗即止,這使電影仍舊停留在了一部好萊塢娛樂爆米花片的層級之中,令巴黎難起危機。 這部電影在國外算是「禁片」,《巴黎危機》是一部反恐電影,但片中所呈現的「恐怖事件」卻與尼斯事件不謀而合。
  • 直擊巴黎恐怖襲擊(實時更新最新進展↓)
    巴黎遭襲擊發生後,央視財經立即聯繫了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使館工作人員表示,襲擊事件發生後,使館立即啟動了應急機制,目前正在緊張核實是否有中國人的傷亡情況。截至目前,還沒有接到有中國人在襲擊中傷亡的消息。  目前,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已發布緊急通知,提醒所有在法中國公民注意安全,留在家中和住處,避免出門。
  • 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 民眾在事發地悼念
    1/42020年11月13日是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民眾在巴黎巴塔克蘭劇院附近為遇難者設立的紀念碑前悼念。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襲擊造成130人死亡,其中有90人死於巴塔克蘭劇院。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責編:張榮耀法蘭克福:向日葵盛開美加州大火持續 天空變橙色2/42020年11月13日是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民眾在巴黎巴塔克蘭劇院附近為遇難者設立的紀念碑前悼念。
  • U2樂隊因恐怖襲擊取消巴黎演唱會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 享譽世界的愛爾蘭搖滾樂隊U2在巴黎發生「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後宣布,不得不取消原定於14日在巴黎舉辦的演唱會。  U2樂隊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鑑於法國目前已經進入緊急狀態,U2樂隊原定於14日在巴黎舉行的演唱會將無法如期舉行,U2樂隊和演唱會主辦方及轉播商希望能夠將演唱會推遲至一個適當的時間。  聲明說:「在巴黎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感到震驚和難以置信,我們要向遇難者和他們的家人表達最由衷的哀悼和慰問……我們希望並祈禱,我們在巴黎的所有歌迷都安全。」
  • 恐怖襲擊不能打垮他們,巴黎上空響起鬥志激昂的《馬賽曲》!
    巴黎街頭一片混亂恐慌。有目擊者稱聽到槍擊現場手持AK47的殺手說「為安拉」、「為敘利亞」。法國總統奧朗德(Hollande)將此次襲擊稱為「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一共七處的恐怖襲擊在同一晚發生,從此"黑色"和"星期五"連在一起就顯得更具陰謀性。
  • 令人啼笑皆非的女性恐怖襲擊案:想開車炸毀巴黎聖母院卻撞車了
    隨後她們把車停到了巴黎聖母院附近。法國檢方相信,這幾位女性恐怖分子先是汽油倒在一塊毛巾上,試圖用點燃的香菸引燃這塊毛巾,再引爆汽油桶。不過在她們操作過程中,一個警察向她們汽車的方向走過來,驚慌之下她們放棄了襲擊計劃,棄車逃跑。歐內拉事後聲稱,自己當時幾次勸說馬達尼放棄襲擊。她甚至表示自己買的汽油和柴油被她做過手腳,根本不會爆炸。
  • 艾菲爾鐵塔下的眼淚(中英文對照談巴黎恐怖襲擊)珍藏!
    There are expected to be more deaths as around 90 people are in a critical condition in hospital.我想用點時間來對法國巴黎發生的8次暴恐襲擊的中130位遇難者及其家屬表示哀悼。目前仍有90名生命垂危的傷者在醫院,未來或許死亡人數還會上升。
  • 法國巴黎發生重大恐怖襲擊案已致百餘人喪生(最新消息匯總)
    據法國媒體報導,13日晚遭襲擊的巴黎巴塔克蘭劇院已有百餘人死亡。據法國警方消息稱,巴黎市巴塔克蘭劇院中有人質被劫持。巴黎北部法蘭西體育場周邊發生兩處爆炸,當晚,在該體育場裡正在舉行法德兩國足球賽,爆炸案發生後,法蘭西體育館被封閉。目前兇手仍在逃。
  • 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面對嚴峻形勢 法國加緊反恐步伐
    (國際觀察)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面對嚴峻形勢 法國加緊反恐步伐中新社巴黎11月13日電 題: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面對嚴峻形勢 法國加緊反恐步伐中新社記者 李洋11月13日是巴黎恐怖襲擊五周年。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嚴重恐怖襲擊,造成130人死亡,其中90人死於巴塔克蘭劇院。由於疫情原因,當天紀念活動的規模被大大縮減,官方悼念活動沒有對外開放,法國總理卡斯泰、內政部長達爾馬寧和巴黎市長伊達爾戈等在巴塔克蘭劇院等巴黎恐襲事發地低調舉行了規模很小的悼念儀式。
  • 每經8點|法國巴黎一老師被「斬首」,馬克龍:典型的恐怖襲擊;中國駐...
    1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在德中國公民感染案例上升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官方網站10月16日消息,近期,德國的新冠疫情加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大幅上升,日前新增感染人數已突破7000例。全德新冠熱點地區已增至60個,第二波疫情已經來臨,在德中國公民不慎感染案例在上升。
  • 法國遭遇40年來最嚴重恐怖襲擊 《軍情解碼》為你解碼
  • 法國巴黎發生惡性兇殺案 馬克龍:典型的恐怖襲擊
    當地時間10月16日,法國巴黎近郊發生一起惡性兇殺案,當地一名歷史教師在校門口遭一名持刀男子殘忍殺害。反恐官員稱,已有4人遭拘留,其中1人是未成年人。遇害教師曾在授課時涉及到爭議性話題,受到學生家長的威脅和投訴。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
  • 關於巴黎恐怖襲擊你可能不知道的幾件事兒
    震驚世界的巴黎的恐怖襲擊已經過去了兩天,這件事情的關注度還絲毫沒有退散,願逝者安息。
  • 從《神義論》看巴黎恐怖襲擊
    《比利時生活》了解歐洲的窗口連接中歐的紐帶生活的貼心朋友立足比利時 放眼歐洲 心懷天下停戰慶祝的歌聲還餘音嫋嫋,周末的炸彈震響了沉寂的和平,在巴黎有人把炸彈綁在身上在恐怖分子不是天生的,他們都像常人一樣出生長大,是什麼樣的信仰讓他們極端地選擇死亡,而且捎帶上無辜大眾?看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著作《神義論》(Théodicée),這個500多年前的哲學家,用他在當時不被人理解的睿智,解釋了如今世界的紛爭暴行。
  • 巴黎街頭的法軍山地步兵 巡邏小組手持HK416 應對恐怖襲擊威脅
    近日,法國陸軍官方帳號發布了一組法軍士兵在巴黎街頭武裝巡邏的照片。這些士兵來自第27山地步兵營(27e Bataillon de chasseurs alpins),他們去年秋天剛剛從法屬蓋亞那調回本土,並很快適應了在巴黎的執勤任務。
  • 巴黎遭恐怖襲擊:至少100人死亡,全國戒嚴、關閉邊界、允許抄家
    11月中旬起,巴黎已開始加強安全措施。奧朗德當晚11點55分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動員一切力量保衛法國。總統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關閉邊境,允許抄家。法國軍隊目前已進入巴黎大區。奧朗德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預防新的恐怖襲擊發生。
  • 盤點全球近年十大恐怖襲擊案
    盤點全球近年十大恐怖襲擊案恐怖襲擊是極端分子人為製造的針對但不僅限於平民及民用設施的不符合國際道義的攻擊方式。恐怖襲擊從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有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的嚴峻趨勢。俄羅斯軍方包圍了學校3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平民和學生,事件在9月3日結束但導致了326名人質死亡,從而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孟買恐怖襲擊印度金融中心孟買連環恐怖襲擊印度金融中心孟買2008年11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發生連環襲擊。襲擊者先後攻擊孟買南部市中心繁華區的豪華飯店、醫院、火車站、知名餐廳和警察總部等場所。還在兩處豪華酒店內綁架人質,與警方對峙。
  • 英國議會大樓遭恐怖襲擊,背後藏著什麼秘密?
    22日晚,英國警方宣布,倫敦恐怖襲擊死亡人數升至5人,另有約40人受傷。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消息,目前已有1名中國公民受傷。這一事件成為各國網民關注的焦點,一夜之間刷爆了各大媒體頁面。據英國媒體《衛報》透露,倫敦警方目前已就襲擊者是否受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影響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