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蜉蝣振翅
踏入2020年後,我時常有一種踏入錯誤的平行時空的感覺。春節開始爆發的瘟疫,美伊的戰爭,高速路上瘋跑的野豬,無數的違禁詞,魔幻現實主義,敢怒不敢言的你我,人間百態瞬間攪在一起。平行世界好比你打遊戲通關的時候遇到一個選項,你現在拿到的是A本,選擇1,進入A-1,選擇2,進入A-2,即打開不同的支線,進入不同的人生。我不止三次懷疑,自己在某個時刻做的錯誤選擇,蝴蝶效應讓我來到這個最差的版本。
假期在自己的臥室書櫃裡翻到高中的政治筆記。這個臥室我從初中住到大學,每次回家的時候,在這個房間醒來,總有一種明天我還是要去學校上課的錯覺,而且我在家還老喜歡穿高中的冬季校服。我本來打算用這個筆記本記一下自己的航班流水號,當時我正在和去哪兒的客服糾纏退款,當我翻本子的時候看到某一頁上時我停滯了,上面寫著:
「重要的是你選擇了那個正確的時空」。 我高中的時候就很沉迷於平行時空的理論,所以如果我當時寫下這句話也不會太奇怪,但我看到的時候還是懷疑自我了,因為你怎麼保證,自己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物理學中有些怪異的理念,比如量子力學的糾纏和不確定性,即存在的不確定性,確定的那一個瞬間在於你做出選擇的時刻,但每一個選擇往下都有無數細微的分支選項,那麼你可以去往的未來是否即是無窮大的。 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疑惑,如果去往每個空間的「我」是不同的,那麼身邊的人也是隨空間一起複製的嗎?那樓下賣冰粉的大媽她的冰粉還是五塊一碗嗎?另一個時空裡父母關係好嗎?我在念藝術學校還是師範大學,在北京工作還是成都工作? 根據我這幾年的理解,我認為各個空間的NPC 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是各個支線副本的劇情全部會改變,如果是非常重大的選擇(本人可能意識不到重要性),分裂出的各個空間人物的性格是會有不同的,甚至有的NPC會消失。譬如《班傑明巴頓奇事》裡Daisy車禍這個片段就很戲劇性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時長3:38)
如果每一件事都按正常軌道發生,那麼這個時空Daisy就不會出車禍斷腿,回到家鄉重新和男主在一起,否則的話,另一時空裡她會繼續跳舞功成名就,男主這個NPC在她往後的生活裡便不會出現,他們也沒有機遇結婚。這個段落更精準來說應該是「蝴蝶效應」,但是平行時空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與蝴蝶效應一起聯動,才會有後面不同的命運走向。從某種意義上,你的意念讓你作出選擇,而你的選擇決定客觀發展,即意識決定物質。
(二)2045年的唯心主義
意識決定物質完全違背唯物主義的科學觀,但是這只是目前的看法。在年初的時候我在豆瓣上看到一個自稱是從2060年來的未來人KFK(後已被網友扒出是一上海作家)發帖,從2019年一直開始預言2060年的事情。他的邏輯和理論非常完整,可以看出涉獵歷史天文政治科技多個方面。有網友問他是怎麼從2060「穿越」回來的,他給出的答案是用「意識」,在那個年代人們的交流都是通過意識,語言失去意義,而從2060回到2019僅僅是他的意識回到了某個伺服器上,肉身並沒有通過蟲洞進行傳送。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豆瓣的相冊裡看到他的一些問答截圖,基本邏輯可以自洽,也很有意思。我一開始也沒有把他說的話當回事,雖然我是一個玄學愛好者,但我不是完全的宗教或者迷信狂熱分子。對於我來說,任何科學不能解釋的,未發現的都是玄學。那麼量子力學在未被定義之前也是玄學,神學也是玄學,不拘泥於任何一種宗教,宗教就是一種形式。好比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三維,那麼魂魄可能就是四維。但是KFK提到的一個時間節點,讓我覺得平地驚雷。他提到2048年,這以後人們現在重視的一切物質的東西都會失去意義,會全部以精神為重,在他的敘述裡48年會有一場大型戰爭,這個我持懷疑態度。但他提到的這個節點卻和麻省理工的庫次瑞爾博士提到的2045年是「技術奇點」非常接近。
![]()
*維基百科詞條
技術奇點,又稱科技奇異點,是根據歷史發展總結出的一個觀點,認為未來將要發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而它的特點在於,每一個奇點的誕生,都會顛覆之前全人類的觀點或者說已有的觀點,一定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東西。當此轉折點來臨的時候,舊的社會模式將一去不復返,新的規則開始主宰這個世界。(參考維基百科)比如42億年前地球上誕生的第一個生命細胞,就是一個奇點;250年前工業革命機械化對於之前的人來說也是一個奇點,70年前電腦問世是一個奇點,最近的奇點應該就是Iphone的問世和2008年比特幣的誕生。
![]()
我們現在回看會覺得歷史上發生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比如歷史書上說一萬年前產生農業,這之前人類都是以狩獵為生,但沒有人去想第一個人為什麼會開始播種,從後往前看會以經驗和規律先入為主,便認為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但第一個開始播種糧食的人,每天澆水灌溉,在當時一定是被當做異類。每一個奇點的出現,都會超出當時所有人的常識認知。有人拿一天24小時作為類比,來說明技術奇點的「指數增長」,即增長速度是爆發式地越來越快。比如00:00人類誕生,12:00直立行走,18:00四大文明建立,20:00工業革命,而電腦和Iphone的誕生可能在一天中的最後幾秒。而庫次瑞爾在《技術奇點》一書中認為,2045年迎來的極有可能是全智能人工。但是我們之前也說了,能讓你想到的那還叫技術奇點嗎?所以只可能是比這個更誇張的變化。
*《2001太空漫遊》
很多「技術奇點」論的愛好者推演,如果實驗全AI時代,那麼除開人類創作性的工作機器全部可以取代,大部分人類不會再工作,或者進入那個時代以後人類並不以工作為生,而一旦如此人類必將追究的終極話題必是「永生」。這裡所說的是「硬核永生」,因為人的心臟脾肺肉體都是脆弱的,一定會衰老的,即使醫療再發達也是延緩衰老。而推演表明全智能時代必然已經實現「人腦複製」,即AI可以完美複製人腦功能,那麼可能連創造性的工作,AI可以取代。那如果可以把人腦的記憶移植到機器上,那麼人也就可以實現所謂的「永生」。如此人來可能已經不再需要軀體,而是「意識」,那麼KFK所說的通過意識穿越時空便不是不可能了。意識如同魂魄,是屬於更高維度的產物,那麼四維可以在二維和三維裡面穿梭,便不再是難事。
*《機械姬》
我一直認為電影的偉大之處,便是它可以預見未來。以上這些推演其實早在《黑客帝國》,《第五元素》,《機械姬》,《原始碼》,《愛,死亡和機器人》裡全部有體現。譬如《銀翼殺手》2019年的背景設定裡的視頻通話和智能家居已經實現,但這不會造成「技術奇點」無法預測的悖論,因為這還不足以達成奇點,奇點一定是瘋狂和顛覆性的。但是科幻電影所預測的這種倫理道德的矛盾,必然是存在的。
![]()
![]()
*1982年《銀翼殺手》裡戴卡徳和瑞秋的「視頻通話
*「智能家居」
![]()
*飛行汽車
但也有人持悲觀的看法,《銀翼殺手》裡的2019年汽車都在滿天飛了,顯然我們現在並沒有達到,所以有人懷疑奇點的增長指數是否因為材料發展、政治制約等因素並不像模型數據所說的那樣快,但是一定可以肯定的是,虛擬化是必然的。這裡要提到上文所說的比特幣。
(三)虛擬入場與生死輪迴
眾所周知比特幣如今已價格不菲,但是當2008年比特幣面世時卻沒有人這麼想,這也非常正常,2008年我還在念小學四年級。2008年中本聰在foundation論壇上發表了一篇比特幣系統搭建的論文,隨後便有人按照他的這篇論文搭建了比特幣系統,一共制定了2100萬個比特幣,每個都是加密的。比特幣的文章有很多,在此不展開,但是它的主要功能,即不受政府管控,全世界流通,以及個人加密和免手續費,在創始之初被認為是完美的貨幣。因為你不用擔心它受政治因素影響貶值,而且它在世界階級固化的界面做到了一次重新財產洗牌。 根據八二定論,80%窮人和20%富人的局面已成定勢,想通過個人努力達到階級跨越已經非常困難,而2100萬個比特幣則代表著新的機會。同時,比特幣也刺激了各國銀行推出了自己的虛擬貨幣。回到我們提到的虛擬化是必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貨幣虛擬化。 這就好比《頭號玩家》裡打遊戲可以賺錢,如果你只是打鬥地主贏歡樂豆,你知道這只是個遊戲,因為歡樂豆不能買米買鍵盤買口紅。但如果,歡樂豆可以等價貨幣購買現實生活裡的物品,(比特幣現在還不能直接購買現實物品)一個歡樂豆相當於一塊錢,還不用兌換,直接花,你還認為你是在玩虛擬遊戲嗎?要把人們引進未來這個虛擬的「遊戲」,第一步就一定是「貨幣虛擬」,所以比特幣作為一個奇點,推進了這個進程。
*《頭號玩家》
至於為什麼一直強調虛擬,是我最近在看宗教最後的歸宿問題,提到的輪迴也好,轉世也好,其實都可以用「意識」來問答。即最後只是你的意識離開了你的身體,好比你摘下VR眼鏡的那一刻,你離開了你選擇的這個「宿主」,意識最後回到你的真正母體。我一直持「世界遊戲論」,跟黑客帝國的概念是大概接近的,即你這一輩子是有出廠設置的,即你的意識選擇了你這輩子的這個遊戲版本,體驗完之後意識抽離,回歸四維。轉世就是你選擇了另一個遊戲版本體驗,輪迴是你在同一個遊戲裡打不同的支線。而我們真正母體的形態可能並不是實體,一定是比三維世界更高級的存在。
*《黑客帝國》Neo回到母體
關於這個觀點給大家講一個最近看到的有關瀕死體驗的故事。瀕死體驗顧名思義就是將死而又沒死,或者短暫心臟驟停但又被搶救回來了。相關的故事很多人肯定從身邊都有聽說,我所聽到的版本大致都是相同的,都是昏迷的時候過了黢黑的隧道,或者走在泥路上,遇見了逝去的親人呵斥自己回去,又醒過來了。但是這都是屬於民間都市傳說,大部分人只當獵奇聽。我們要相信這個事情,首先這個經歷了瀕死體驗的人不能搞迷信,一定得是唯物主義,其次也從未見過鬼神。日本的木內鶴彥就是一個案例,國內網站能查到資料不多,大部分對他的評價也是裝神弄鬼,建議大家爬梯子出去看。 木內鶴彥是日本以為專門觀測彗星的天文學家,他22歲一次肝臟疾病搶救失敗的時候經歷了一次瀕死體驗,和大多數瀕死體驗者不同,一般人可能就是搶救昏迷的時候短暫地去鬼門關門口晃了一下,木內鶴彥的死亡時間長達40分鐘,所以在他的敘述裡看到的東西更多。他據稱死亡後也是走了一段隧道,醒後便坐了起來,可以回頭看到身邊的父母,和躺在床上的自己。這個畫面想必大家不陌生。他隨後想到自己的姐姐,便瞬間坐到了計程車上,當時姐姐正在計程車上打電話。當時他便意識到自己可以「瞬移」,這意味著,死後「空間」是不受限制的。於是他再次嘗試回到500年前,附到日本一位村民身上,在日本的一座寺廟柱子裡作了記號,他想醒來後查證。但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徹底死亡,於是他就向未來穿梭,去到了20年後,看到自己在大學課堂上授課,彼時他便知道自己沒有死亡。由於他是天文學家,他又向前穿梭想探尋宇宙,這裡涉及的內容太宏大就不擴展講了。在木內醒後和姐姐提到計程車上的事,還有寺廟裡的記號,都得到了證實。 以木內鶴彥的說法,可以把死後的魂魄理解為「意識」,則意識是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這個跟《星際穿越》裡的觀點很像,當男主不再受時間空間限制時,男主回到了離家前女兒的書房。木內鶴彥還提到他回到了自己童年。他記憶裡,有一次他在和姐姐在小溪旁玩耍的時候他聽到一個聲音「危險」,他當時快速推開了姐姐,隨後有一塊山石滑下。而他穿梭回去的那個瞬間,便是他看到一塊山石即將滾向姐姐,於是他對著還是小孩的自己說了一句「危險!」 看到他說的這個例子,不僅讓我想到之前有人跟我說的一句話,保佑你和守護你的,其實是你自己。但是可能意識回來能幫你的時間和次數有限,所能修改的也有限。(但這個故事裡面的世界觀是時空是線性的,即你回到過去可以改變未來,否則那改編的其實根本不是「過去」,只是分裂出了一個新的「未來」。)人終結後究極有沒有意識,目前也只有瀕死體驗的資料,無法下準確定論。
![]()
我始終認為,如果只相信科學,或者只相信神學,都是非常狹隘的。一切的探討都不是為了爭論,而是為了擴展想像力。如果你知道宇宙無窮無盡,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那便不會那麼恐懼。*在寫的過程當中,深以為史匹柏和諾蘭的理念都非常超前,史匹柏永遠走在時代的風口,而諾蘭闡述的是宇宙規律。之前我在看諾蘭的《致命魔術》的時候注意到片裡發明了交流電的特斯拉,特斯拉一生除了特斯拉線圈還發明了太陽能和無線電等等,而他晚年研究方向卻很不「實用」,研究與外星人通話並且聲稱地球是被外星監控的、人的意識決定物質。而近來美國海軍已公開承認有UFO的存在。其次,特斯拉電動能源跑車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偶像也是特斯拉。關於特斯拉本人和埃隆馬斯克的生平都非常地神奇,以及關於美國為什麼公開承認UFO存在,搜集完資料有機會一定寫。
*大衛鮑伊 飾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