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病原體,身體就好比一個戰場,這裡每天都發生著看不見的戰爭——人體軍隊與外界入侵的病毒、細菌作戰。
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對此渾然不知,這是因為人體軍隊處於絕對優勢;但當你出現發熱咳嗽、乏力酸痛時,就表明體內的軍隊出現了問題,疾病等敵人就會趁虛而入。
這支隱藏在人體內的軍隊就是免疫系統,它包括淋巴結、扁桃體、胸腺、脾臟等免疫器官。老百姓常說的「免疫力」,其實就是人體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
同樣是被病毒感染,症狀有人輕有人重,甚至有人完全無症狀,這與免疫力高低有很大關係。可以說,擁有更強的免疫力,才是維繫個體健康的硬核資本。
不少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免疫力越強越好。其實,好的免疫力是處在一個均衡的狀態,單純增加某種免疫細胞,或者提高某種免疫能力,就可能打破這樣的平衡,誘發其它疾病。
年輕人過度勞累、熬夜、情緒起伏大等都是降低人體免疫力的危險因素。免疫力低下極易招致病毒感染,甚至會誘發青睫症候群。
青睫症候群不同於我們常見的眼脹、頭痛等「劇烈型的青光眼」,屬「溫和型的青光眼」。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病毒感染與青睫症候群。
什麼是青睫綜合症?
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青睫症候群)亦稱青光眼睫狀體炎危象,又稱Posner-Shlossman 症候群,是前部葡萄膜炎伴青光眼的一種特殊形式,主要見於20-50 歲的青壯年,50歲以上者少見,以葡萄膜炎伴明顯眼壓升高為特徵,起病急驟,單眼居多,可反覆發作。
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確,有人認為是一種與勞累尤其是腦力疲勞和精神緊張有關的免疫性疾病,發生機制為前列腺素介導的炎症反應。臨床炎症表現輕微,局部充血很輕,眼壓升高,通常對視力影響較小。
也有人認為其與病毒感染有關。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可復發,多為單眼發病,偶見於雙眼。這種病世界上少見,但我國相對多發。
病毒感染與青睫綜合症
以往認為青睫綜合症是一種自限性眼病,即便不進行治療,患者2-3周後可自我恢復,也不會造成神經損害。
但現在定義發生改變,青睫綜合症有些病例會反覆發作,且可以造成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
目前研究發現,青睫綜合症與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相關性,最早是新加坡的研究報導發現,70%青睫綜合症患者與病毒感染有關係。
國內相關專家也做了這方面的研究。針對頑固性反覆發作的,無法藥物控制病情需做手術的青睫綜合症患者,專家們在手術當中抽取一點眼內前房的液體(房水)進行病毒的檢測,並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進行對照,發現青睫綜合症患者確實前房房水當中存在病毒感染的跡象。
同時專家們還做了病毒基因檢測,提示在這些病例中存在有巨細胞病毒感染。
如何治療青睫綜合症?
青光眼睫狀體炎的治療採用藥物治療。發作期間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可控制炎症發展。高眼壓需要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劑。服用消炎痛等非甾體抑制炎症物質合成。合併青光眼者, 一般眼底正常。
若同時合併原發性開角性青光眼則出現青光眼性視神經和視野損害,應於間歇期行原發性青光眼的檢查,以便明確診斷,防止延誤治療。
青睫症候群因手術不能阻止復發不宜手術治療,但對於合併開角型青光眼且眼壓不易控制者可於發作緩解期行抗青光眼手術以遏制視功能的進一步損害。
青睫綜合症容易反覆發作,所以患者日常一定要多加注意。定期複查,一旦確診本病,需按醫生要求檢查,監測眼壓、眼內炎症等。保護眼睛,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用眼。
最重要的是增強免疫力,合理作息,飲食均衡,正確運動,用自身的抵抗力來抵禦、戰勝病毒的侵襲和感染,以達到身體正常的平衡狀態。
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醫患管理名片
專家直播,一對一溝通,
專業科普,視頻回放
幫助醫生管理患者,打造醫生個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