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5.14億年前新型多毛類環節動物,它們竟然長這樣

2020-12-24 中國科學技術館

6月11日,《自然》在線發表了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團隊、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在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的寒武紀地層中發現了一個新的、距今約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這是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

雲南省寒武紀早期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 tucolus復原圖 / Robert Nicholls繪

「這是固著類環節動物的最早化石證據,也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在化石記錄中首次出現。」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馬曉婭告訴《中國科學報》,該成果為研究團隊了解早期生物多樣性大爆發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

作為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中出現的類群,環節動物(身體分節的蠕蟲)例如蚯蚓、水蛭、沙蠶等,在當今的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多毛類動物是環節動物中物種最豐富、進化歷史最悠久的一個類群。但環節動物在寒武紀早期地層中的化石記錄非常罕見,這導致科學家在研究其起源和早期演化時缺乏有力的化石證據。

研究團隊將這個寒武紀的新屬種命名為「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 tucolus)」,以紀念丹麥著名的環節動物專家Danny Eibye-Jacobsen。該動物具有一個典型的鐵楸狀頭部和一對細長的觸鬚,屬於現生多毛類環節動物中的長手沙蟲科。這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表明丹尼多毛蟲和現生環節動物由同一個最近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統稱為環節動物冠群。

雲南省寒武紀早期多毛類環節動物丹尼多

「現生環節動物在現代海洋中有各種生活模式,包括固著的濾食者或伏擊捕食者。我們此前所知的寒武紀環節動物可能都是在海底爬行,而丹尼多毛蟲則完全不同。」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的 Luke Parry博士表示。

該研究顯示,丹尼多毛蟲是管居固著生活。現生的多毛類動物中有許多物種為管居或固定穴居,以此來躲避捕食者或在捕食過程中隱藏自己,通常被稱為固著類環節動物。

此前,現代生物學家通過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研究,認為固著類環節動物應該代表環節動物進化樹中一個比較古老的支系,但直到現在,固著生活方式一直未在早期的環節化石中被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寒武紀是早期生物多樣性大爆發的一個關鍵時期,丹尼多毛蟲的發現顯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不僅僅是生物多樣性,也是生態多樣性劇增的一個重要進化事件。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據《澎湃新聞》的報導,科學家在我國雲南省東部,發現了一個距離約有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研究人員將這個新的屬種命名為「丹尼多毛蟲」,新化石的發現,將有力填補該屬種的空白,為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提供有力證據。
  • 冬眠動物的鼻祖是誰?科學家:它也是2.5億年前的地球統治者
    ,因此它們需要通過冬眠,來降低自身的新陳代謝水平和能量消耗水平。當然這樣還是不夠的,它們還會儲備著一定的糧食或者是冬眠之前吃得很飽儲備一定的能量,來熬過寒冬。而這些狀態就是冬眠的動物所擁有的狀態。有這麼多的動物都有冬眠的能力,哪種動物開始冬眠?自然界當中,誰是動物冬眠的鼻祖?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
  • 雲南發現5億年前大型動物化石:長約30釐米似蚯蚓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導 日媒稱,東京大學地質學教授磯崎行雄與中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6日在英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在位於中國南部雲南省的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初期地層發現了長約30釐米、形似蚯蚓的動物化石。
  • 科學家發現五億年前蝦化石,被譽為寒武紀「麒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11月5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古所)獲悉,科學家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其身體兼具當時海洋中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
  • 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這些環境它們都能應付得遊刃有餘,甚至這些緩步動物可以耐住強輻射,在真空的太空生存一段時間。科學家在海底表面深約100米的沉積層採集的沉積物發現了一種好氧微生物。 根據地層沉積的速度來看,這種微生物至少是在1.0150億年前被困在地下的。
  • 章魚到底有多奇特,讓33名科學家認為,它在5.4億年前來自太空!
    33名科學家認為,章魚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在5.4億年前來自太空!章魚在我們的眼中就是一道美味的食物,比如說像章魚小丸子爆炒八爪魚等等,但是在科學家眼中卻是世界上最為獨特的生物之一,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高宇這種獨特的生物並非是地球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外太空。他們到底在章魚的身上發現了什麼呢?為什麼又會說章魚是外太空的產物呢?
  • 長頸龍的脖子為何這麼長?科學家:有助於它們像鱷魚一樣伏擊獵物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下面會揭曉的。長頸龍(Tanystropheus)是一種生存於三疊紀中期(2.3億年前)的爬行動物,身長一般能達到6米。在我們看來,長頸龍的身體比例確實誇張,它們的尾巴約佔其總長度的三分之一,身體可能有四分之一,剩下的差不多就是脖子了(還有較短的頭部),大約有3米長。
  • 25000年前的史前奇蹟!科學家發現60頭猛獁象骸骨建造的巨大結構
    猛獁象是一種史前巨型動物,肩高4米,體重6到8噸,最大的雄性甚至超過了12噸。500萬年前,猛獁象開始活躍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北部地區,但在大約3700年前,也就是古埃及金字塔開始建設的時代,最後一批猛獁象消失在地球上,這個神奇的物種也就此滅絕。
  • 2016年發現的12大最怪異動物:一個比一個神奇
    帶有消化系統的鬱金香在加拿大發現的古代化石看起來就像被凍在石頭上的鬱金香,事實上這種類似植物的生物是此前從未被發現過的動物。它的學名為Siphusauctum gregarium,已經擁有5億年歷史,它的長度與餐刀差不多,球根狀的「頭」包括進食系統和奇怪的腸道。
  • 地球上10大最神奇的深海動物,沒見過的外來生物,你害怕嗎?
    10、多毛類蠕蟲:多毛類蠕蟲是科學家在紐西蘭北部海域大約1200米深處發現的,這是一種兇猛的捕食者,長相酷似外星人電影中的怪異生物,長著奇異的下顎,這些類型的蠕蟲很少增長超過10cm長。5、奇鰭魚科:奇鰭魚科屬深海魚類,它的體長為32釐米。
  •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ET外星人?其實是一種你熟悉的陌生動物!
    發現這傢伙的地方是在東太平洋的皮加費塔海山(Pigafetta Seamount)——海山是海底火山活動形成的平頂巖石區域,皮加費塔海山相當古老,可追溯到6550萬年前至1.455億年前的白堊紀,是太平洋中古老的史前區域。
  • 考古發現 | 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怖動物,幸好都已經滅絕!
    鄧氏魚(Dunkleosteus),又名「胴殼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4噸,咬合力可達5噸多年來,人們所能見到的只是它奇妙的、螺旋排列的牙齒(古生物學稱之為「螺旋齒」),真正完整的骨架當前還沒有發現,因此,它的「神秘」引起了很多古生物專家及古生物愛好者的關注。旋齒鯊存活於2.9億年前。甚至在物種大滅絕後還存在著。最終於2.4億年前徹底滅絕。牙中的鋸齒,大概有3-4米長。想像一下如果旋齒鯊至今還活著,我敢打賭,海裡很多的魚類滅絕,都是因為被這貨給吃光的。
  • 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長著兩顆獠牙的水龍獸動物復原圖。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如今,動物冬眠已是常見現象。對於那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氣溫逐降的冬季,需要依靠冬眠來艱難度日。但在物種進化歷史中,到底哪種動物才是冬眠界的鼻祖,目前還沒有確切說法。
  • 科學家提到一種生物,距今2.5億年長得像鱷魚
    最終,出現於2.5億年前的槽齒類動物出現在科學家們的眼中,通過研究分析,判斷它們就是恐龍的祖先,並且除了恐龍之外,鳥類也應該起源於槽齒類動物,這就意味著,無論是鳥類還是恐龍,它們的祖先最早都是爬行動物。那麼,槽齒類動物又起源於哪裡呢?
  • 5億年前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原來是它
    我分享的題目是「尋找5億年前人類由來的證據——哪些人祖首創了第一口、第一鰓裂、第一頭腦、第一脊柱、第一心臟」。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有一系列的證據,它們都來自中國。「天下第一魚」——昆明魚目就是證據之一。我們知道,地球在40億年前就出現了生命,但我們無法確切知道在其後的30多億年裡還存在過哪些生命,因為始終沒能找到這些生物的化石。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生命是單細胞生物,它們太微小,也太脆弱,所以,這些生命的化石根本無法被保存下來。
  • 章魚聚集建造「帝國」,難道它們再次進化?科學家:我們小瞧它了
    令人好奇的是,章魚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卻根本沒有進化,以軟體動物為基礎的構造竟然繁衍至今,實在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最近的研究表明,章魚比人類想像的要聰明得多,也許有朝一日它能真正實現「章魚星球」,成為地球上除人類以外的高級智慧生物。研究人員懷疑,頭足類動物在漫長的歲月裡,已經進化到今天這個樣子,他們相信是寒冷的彗星撞擊地球時,將它們帶到了地球。
  • 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已經滅絕700年的鳥爪,仍然附有肌肉!
    考古學家30年前發現,已經滅絕多年的「爪子」,還存有肌肉!人們一直在研究史前生物,部分生物還沒被人類發現便滅絕,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研究它們,發現新化石的時候候,科學家們極為開心,比如人們第1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屍體,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猛獁象復活,不過由於科技的限制,暫時放棄了復活史前生物的想法,生物滅絕有它的原因,然而在3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已經滅絕700年鳥類,在這個骨化石上竟然附著肌肉。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現在我們對於恐龍形象的刻畫,也只不過是通過發現的史前化石進行到還原而已,真正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在早在20多年之前,人們就普遍認為恐龍是一種像蜥蜴一樣渾身布滿鱗片的大型動物。恐龍的英語也有巨大蜥蜴的意思,有部分科學家認為恐龍的外形,不知應該是光禿禿的,應該是和蜥蜴鱷魚非常的相似。
  • 埃迪卡拉動物群的悲劇
    這些生物存在於距今5.8 億年至5.6 億年前,比寒武紀最早界限年齡還要早上1600 萬年,借用發現地區的名字,科學家們將這些早期生物命名為伊迪卡拉動物。其實,早在19 世紀的加拿大紐芬蘭地區,就已經有人發現了屬於埃迪卡拉時期的古生物印痕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