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廣州建設文化強市,增城「文旅體二十條」吹響產業發展號角

2020-12-27 騰訊網

近日,以「新空間、新力量、新未來」為主題的增城區影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文旅體政策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當天推介會上叩響的開機板,意味著屬於增城的「大片」正式「開機」。會上,增城區有關負責人向北京乃至全國優秀企業,影視、文旅體界的精英發出邀約:「攜手增城,築夢灣區!」

一江春水、魅力新城、影視明珠,這是增城夜色的靚麗名片。這裡也是文化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政策聚力,增城去年出臺的影視產業扶持政策,及今年疫情背景下「加碼」的「文旅體二十條」,吸引國內優秀影視作品製作企業、影視產業人才紛紛「落地」增城,影視資源集聚能力和孵化能力不斷提升;以「節」聚人,南方電影盛典、華語音樂傳媒盛典、華語戲劇盛典等「國字號」文化界盛事陸續在1978電影小鎮上演,為增城這座千年古縣增添人氣……

增城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和平臺效應,在粵港澳大灣區推進「人文灣區」建設中,推動影視產業、文化產業迸發勃勃生機,助力疫情背景下的大灣區影視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破局新生,爭成為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1978電影小鎮夜景

用好的政策吸引人

廣州增城打出政策「組合拳」塑造影視文化產業動力源

11月底、12月初,「粵港電影展映周」期間,1978電影小鎮電影院先後展映12部粵港地區出品的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佳作,讓廣大影迷愛好者重溫粵港電影的「高光時刻」。以此節點向前回溯,南方電影盛典、華語電影嘉年華、華語電影高峰論壇等一系列盛事近年都在這裡上演。

豐富多彩的電影活動,折射了增城蓬勃發展的電影生態。如火如荼的電影產業背後,一系列政策體系正在搭建。

在廣州市積極推動影視、文旅體產業的發展背景下,2019年,增城率先出臺影視產業扶持政策《增城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意見》,設立廣州增城影視專項扶持資金,涵蓋了影視企業落戶、企業投資、影視拍攝、後期製作、劇本創作、影視作品播映、人才落戶、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等諸多層面的扶持措施。

今年疫情給影視文化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增城再次一馬當先、敢為潮頭,加碼推出「真金白銀」的《廣州市增城區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簡稱「文旅體二十條」)。「文旅體二十條」覆蓋範圍廣,扶持力度強,針對文旅產業前期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等特點,新政策注重在投資建設和市場培育過程環節予以支持,充分體現增城的滿滿誠意。並分梯度設置獎勵準入門檻,避免「一刀切」問題,確保扶持真正落到實處。

扶持、獎勵、補助等,成為增城「雙政雙策」的關鍵詞。縱觀廣州市,增城政策力度和含金量都位居前列。其虹吸效應也在凸顯,政策發布後,已有近180家影視企業前往增城諮詢洽談,近60家企業進行實地參觀考察。並已引進果禾國際攝製中心、廣州晶彩影業、尹大為導演工作室、廣東弘數傳媒、閃耀動漫、潛龍兄弟、金劇會等近40家優質影視公司及工作室,影視資源集聚能力和孵化功能不斷提升。

30分鐘坐擁白雲、深圳兩大空港,1小時可達香港、澳門,在大交通建設完善為增城區域發展增添新動力的同時,也為當地的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許多行業內人士的觀點如出一轍:增城有豐富多彩的人文自然環境,有瀕臨港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也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所有這些,都是未來電影產業加速騰飛的強勁引擎。

1978電影小鎮。

用好的環境挽留人

以1978電影小鎮為載體打造電影藝術精品

「增城的文化生態非常好。一個新型影視公司的發展需要新的土壤,大灣區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地方,充滿了夢幻的想像力。」這是北京中文奇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和忠對增城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他認為,增城是粵港澳大灣區黃金樞紐,也是影視文化領域面向港澳、面向世界的一個窗口,他認為在增城推出的一系列鼓勵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的加持下,有活力的增城,有能力有優勢吸納同樣有活力的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

僅僅靠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打造一系列電影活動,就可以讓產業如此迅猛地發展起來嗎?顯然不是。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早就讓珠三角各地總結了一套扶持產業發展成熟而良性的運作模式:用好的政策吸引人,用好的氛圍影響人,用好的環境挽留人。

以增城1978電影小鎮為例,這個由舊廠房改造而來的影視產業園區目前已成為增城、廣州乃至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最為亮眼的地區。2017年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在這裡舉辦了一系列電影IP活動,章子怡、黃曉明、姚晨、許鞍華、周冬雨等數300餘位明星先後到訪。2019年,增城區政府便以此為核心,形成了方圓5平方公裡的文化旅遊產業規劃。

11月底在廈門舉辦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廣州出品」大放異彩,《掬水月在手》《點點星光》以及《刑場上的婚禮》,獲獎或入圍的這三部影片展現出新時代廣州電影的特質:在堅持展現濃厚人文氣息的基礎上,形成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它們目前被統稱為「新人文電影」。

同月在廣州舉辦的 「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上,京穗兩城多個機構聯合發起「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而「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創作基地」則在1978電影小鎮設立,該基地將以此打造灣區級影視文旅特色小鎮和影視產業孵化基地,助力廣州文化綜合實力攀登新高度。該計劃落地此地,顯然也與這座小鎮有著對應影視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的影視公司這一優勢密切相關。

伴隨著去年、今年增城相關政策的出臺,近40家影視企業選擇了在1978電影小鎮落戶,計劃引進200多家電影創作、電影投資、電影拍攝、後期製作、頒獎典禮等全產業鏈影視企業,是1978電影小鎮新近的目標。

12月17日北京的推介會現場,南方光原文化分別與萬隆集團、1978電影小鎮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廣東劇本超市創作孵化基地將在1978電影小鎮打造集培訓、交流、展示、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線下空間。這無疑也增城打造文化空間,助力「新人文電影」的創作增加了砝碼。

如廣州市電影家協會主席蔣德富說,嶺南文化底蘊深厚,「中國電影新人文電影」計劃具備思想上的領先性,而創作出優秀的「新人文電影」的關鍵是人才,「與其說把人才『留下來』,不如說讓人才『停下來』,讓人才『停』在增城創作,發揮想像力。」

用好的氛圍影響人

以文興業,助力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州,在影視創作上有著深厚的底蘊和資源:從上世紀50年代起,廣州就拍出了《南海風雲》《72家房客》《山葉魚檔》等一眾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近年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外來媳婦本地郎》更是紅遍大江南北。

廣州人愛看電影。作為全國電影第一票倉,廣東省電影票房連續18年位列全國首位、影院及銀幕數量全國第一,在全國城市票房排名中,廣州、深圳長期位列前四位。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逐步實施,粵港澳三地更加緊密相連,以影視產業為紐帶,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發展,已成為建設「人文灣區」的重要手段。豐厚的文化底蘊及歷史資源,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域優勢,連續多年的「票倉」優勢,都為廣州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吸引博納、華誼等影業巨頭落戶,多部「廣州出品」作品入圍金雞獎、廣州市電影家協會成立,曾經自南方起步「北漂」的電影企業也紛紛帶項目回歸……廣州電影產業發展動作頻頻,喜訊不斷,發力打造中國電影發展「第三極」。

除此之外,從打造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銀都電影數字攝製基地、廣東藝影番禺影視基地、1978電影小鎮等一批涵蓋電影拍攝、後期製作、電影發行等產業鏈條的電影產業基地和園區,廣州在努力從票房重鎮轉變為產業重鎮。

未來,文化軟實力,將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十三五」期間文化領域的諸多創新突破,令廣州搶佔了下一步發展的先機。近期,廣州市召開的文化強市建設推進大會上提出,要以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為總牽引,堅持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會上還提到,要提速文藝創作,全面發力做大原創精品;發揮窗口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廣州故事;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文旅消費能級提升。

佔據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兩大區位要塞,增城以1978電影小鎮為依託,以影視產業作為突破口,以建設大灣區影視產業孵化基地為抓手,努力做好「出政策」「搭平臺」「引鳳凰」工作,力爭成為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融創文化集團文化產業發展部總經理沈然認為,增城有良好的區位經濟優勢以及科技創新基礎,影視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力量,「在此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一定可以加速促進影視產業發展。」沈然認為,增城應利用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優點,以嶺南派建築、粵劇粵曲為抓手,打造增城超級文化IP,做好做大粵港澳大灣區影視泛文娛大市場。

雖然疫情對影視等文化產業帶來重重挑戰,但也倒逼了產業升級。文化產業本質還是「內容為王」,作為廣州打造「文化高地」的先鋒城區,粵港澳「人文灣區」的重要實踐基地,增城憑藉其獨特的優勢與平臺效應,推動影視和文旅產業發展,為高水平推動廣州文化強市建設打開新格局、躍上新高度貢獻力量。

【南方+文創頻道記者】遊原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這些大咖齊聚北京,探討增城區影視產業發展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在致辭中對稱讚廣州是一個「開放且具有幸福感的南方城市」,背靠粵港澳大灣區的利好政策、坐擁優美環境、豐富文旅資源、毗鄰港澳地理優勢等,廣州增城「無疑是未來發展產業的的優選之地」。
  • 羊城晚報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北區封頂 園區年產值預計將達250億元
    廣州增城文旅體產業集聚融合發展再添碩果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上的增城,正積極探索文旅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12月25日,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永寧街的文化產業項目——羊城晚報文化創意產業中心,舉行北區封頂活動。
  • 增城區影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文旅體政策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為貫徹落實廣州市文化強市建設推進大會精神,推動增城影視和文旅體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7日,以「新空間、新力量、新未來」為主題的增城區影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文旅體政策發布會在北京市朝陽區798藝術園區機遇空間舉行,誠邀八方賢達,共謀灣區影視和文旅產業發展,為高水平推動廣州文化強市建設打開新格局、躍上新高度貢獻力量。
  • 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奠基 增城首家康復醫療中心誕生
    儀式現場,深圳麗源集團、深圳麗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和德匯浦投資有限公司、深圳龍城醫院(三甲)、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楊麗懷董事長向蒞臨儀式現場的各級領導嘉賓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並介紹,為提高區域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緊密結合國家關於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要求,依託旗下建院17年的深圳龍城三甲康復醫院,在廣州市和增城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設高規格、高標準、高質量的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
  • 號角已吹響 奮鬥正當時
    號角已吹響,擊鼓又催徵。
  • --2020廣州增城菜心美食節開幕 線上線下聯動打造菜心美食節
    菜心節開幕式上,來自增城的廣州創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梅縣區的廣東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等6間增城和梅縣區、梅江區的企業籤訂了消費扶貧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及橋梁紐帶作用,藉助電商、農產品供應鏈等多種渠道,加大對梅縣區、梅江區開展扶貧產品推介,助力梅縣區、梅江區扶貧產品在廣州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打開銷路。
  • 第二屆新時代中國戲曲電影發展論壇在廣州增城召開
    獵狐網廣州消息(王學軍)2020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廣州增城1978電影小鎮隆重舉行了第二屆新時代中國戲曲電影發展論壇。會上總結了去年3月在小鎮召開的"首屆中國戲曲電影高峰論壇暨尹大為導演戲曲電影藝術研討會"以來的一年半時間,中國戲曲電影有了全新的發展。
  • 文化廣州出新出彩,文化強市奏響強音
    、市委部署要求,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實施《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行動方案》,紮實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文化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在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為「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 文化強市|「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荔灣是廣州傳統歷史文化風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區之一,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等文化符號享譽全球,廣州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荔灣使命在肩。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其中提出,支持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擴大嶺南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 如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昨天大會上,劉超提出要回答好「三...
    劉超在2020綿陽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強調加快推動全市文旅經濟融合成勢能級提升推動西部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建設再上新臺階元方主持 付康劉光強出席 11月6日,準確把握文旅經濟發展新形勢,加快推動全市文旅經濟融合成勢、能級提升,推動西部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建設再上新臺階,為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修路助力脫貧——黑龍江林口縣三道通鎮新青村吹響決戰貧困號角
    人民法治網訊(通訊員 朱洪波 朱善永)2020年7月28日早上6時18分,伴隨著山谷裡清脆的鞭炮聲和大型機械的轟鳴聲,黑龍江省林口縣三道通鎮新青村吹響了向脫貧攻堅總攻的號角,標誌著新青村連接省道S206公路砂石路面硬化工程正式拉開帷幕。
  • 2020「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今天上午(12月11日),2020「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在赤壁羊樓洞萬裡茶道文化博覽中心盛大開幕。國際茶業委員會執行長Manuja peiris、肯亞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Reuben Kipturgo、日本前首相鳩山友紀夫、馬來西亞茶業商會向大會發來賀電,向此次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近年來湖北以建設茶業強省,打造千億茶產業為目標,從科研支撐、基地建設、龍頭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全產業鏈推進融合發展,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4位,綜合產值近千億元。
  • .| 四大「路線圖」引領文化強市,攜手世界500強搶佔未來15年文化...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發展的關鍵期,廣州文化強市建設即將迎來未來5年至15年的發展新格局。 廣州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日前全文公布,提出「著力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城市範例」的總體目標,並分別就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品牌塑造、公共服務體系、文化產業培育四大領域作出具體部署,描繪出文化強市的四大「路線圖」。
  • 「綠瘦科技園」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推動廣州大健康產業發展
    在文化體育方面,提議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及全民健身運動。作為一個擁有深厚的體育文化底蘊的城市,廣州在2010年亞運會之後,城市建設和體育發展均邁入高速發展階段,以綠瘦 集團為代表的大健康企業紛紛崛起,助力廣州大健康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 2021年全省開發區吹響轉型發展號角
    開發區是我省轉型發展的排頭兵,也是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2021年,我省將採取立足轉型上項目、打造特色產業園區、持續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加快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強化考核獎懲等六項措施,力爭全省開發區預期目標實現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
  • 軟文化、強廣州!廣州文化綜合實力有「十大範例」
    ——「十大範例」——廣州紅色文化傳承示範區廣州嶺南文化中心區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對外文化交流門戶建設打造全國文化消費中心城市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粵劇振興行動影響世界的廣州「非遺」廣州文交會文明實踐引領「美好生活」紅色基因:示範區有望今年建成
  • 吹響實幹號角 邁開奮進腳步 ——我市基層幹群熱議市委十一屆十三...
    吹響實幹號角 邁開奮進腳步 ——我市基層幹群熱議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2020-12-22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咖腦力激蕩,助力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
    大會期間,組委會通過開展廣州超高清視頻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大會開幕式、主旨論壇、產業鏈論壇、高端訪談、應用論壇、「增城OLED之夜」主題晚宴和考察參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環節,進一步推動全球顯示產業資源匯聚增城,助力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未來的顯示器或許會像紙張一樣摺疊未來的顯示器或許會像紙張一樣摺疊。
  • 瞿海:推動文旅產業持續升溫 加快推動文化強市建設
    瞿海要求,要推動文旅產業持續升溫,加快推動文化強市建設。株洲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彭建忠,益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胡立安,副市長湯瑞祥參加調研。瞿海一行首先來到世界木文化博物館。該項目主要以奇根珍木為主體元素,以國際化視野、創新化設計、科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打造的一個集旅遊、文化、藝術、教育、養生、健康為一體的世界級文旅綜合體。
  • 廣州文化產業搞出新意思
    10月15日,著名音樂人李海鷹帶著他的原創音樂劇《青春劇團》,回到故鄉廣州,奏響廣州音樂精品創作的號角。上世紀90年代的廣州,吸引了毛寧、楊鈺瑩、陳明、林依輪、鳳凰傳奇等知名音樂人南下追夢,廣州作為全國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位一度無人能撼動,不想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失落沙洲」。如今時隔二十多年,廣州終於迎來音樂大師回流,一場文化名人二次南下的潮流似乎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