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解讀《媽媽再愛我一次》:忍讓和犧牲,不是背叛的藉口

2020-12-24 王真的小Q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都有母親,天下的母親無論行為如何,對你的態度是冷是熱,其實都泯滅不了她們愛你的真心。

但有時,正是一些外在的行為,讓我們感受到了背叛和痛苦。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一位年輕的醫生,有一天遇見了一位精神病病人,而他沒想到的是,這位病人就是自己失散十八年的母親!

故事是這樣的,二十多年前,醫生林志強的父親和母親相愛,並且生下了志強,但是父親屈從於自己的母親和家族的榮譽,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妻子孩子。

其妻只好帶著林志強遠走高飛,到了鄉下度日。

多年後,林父又結婚了,但是其現妻生不了孩子,自己只好回到鄉下要求前妻把孩子還給自己去延續香火,林母無奈答應了。

在父親家生活的志強,很不幸福,一次次地偷偷跑回鄉下看母親,但是母親都選擇了逃避。

長大的志強一次都沒有放棄尋找母親,知道有一天終於找到了母親的下落,但自己卻暈了過去,看到兒子的母親過度興奮,卻不小心摔跤成了精神病人。

一、 解析影片中的媽媽離異的原因

1、 夫家婆婆是操盤手

其實,林父的母親,也就是志強的奶奶,是這場離異悲劇的罪魁禍首也是真正的真兇。

正是她的一手操辦,讓本來相愛的兩人被迫分開,正是她動用自己家族的關係,利用著自己母親的威嚴,把自己認為不適合的,對自己的家族帶來不了利益的兒媳婦被強行趕走。

這樣的婆婆,是一個自私的婆婆,更是一個極度自私的母親。

2、 丈夫的軟弱

但是,即使有這樣的母親,林父就只有和自己妻子離婚一條路可以選擇嗎?

其實不一定,最直接的原因還在於林父的軟弱。

他害怕自己的母親,害怕得罪自己的母親,害怕和自己的家族鬧掰,害怕自己脫離了家族就會無法生存,所以他覺得他必須選擇遵從自己的母親那種過河拆橋的卑劣行徑。

3、 母親自身的妥協和過於善良

當然,這也和母親自身的妥協和過於善良有關,我們會發現自始至終母親從來沒有向那些對她不公的親戚反擊或者抗爭,永遠都是她在忍讓和別人妥協,永遠都是她的過度善良讓自己要背負明明可以和丈夫分擔的養育孩子的責任。

可是她把痛苦,全部都一個人承擔,在離異面前,她一聲不吭,只是選擇了妥協,也許只是因為她的善良,不想別人因為她受苦罷了。

這樣的行為是無奈的,也是令人不得不產生同情的,但是這樣的善良和妥協,真的就會帶來一個比較好的結局嗎?這是否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呢?

二、 母親的忍讓和犧牲解析

1、 母親的忍讓是出於現實情況的無奈

在那樣的環境下,又有幾個人會選擇抗爭到底呢?

少之又少。

自己的夫家家大業大,還有那樣的婆婆,林母只是一個弱女子,她又有什麼資本去對抗那樣的一個大家族呢?

可能,她能做的只有妥協和忍讓,只有任由對方欺負,任由自己的婆婆使壞,自己卻什麼都不可以做。

這不知道到底是人性的軟弱還是社會家庭中的悲劇呢?

2、 母親的犧牲是背後體現的是母性的偉大

林母為了孩子,首先她敢於犧牲自己的婚姻,這就是一個十分高尚偉大的舉動,因為婚姻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十分刺眼和重要的,她為了孩子,寧願離婚,我們不得不讚嘆其的勇氣和魄力。

另外,她為了孩子,去投奔姐妹,屈居於鄉下,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自己每天還累死累活的,自己卻沒有把孩子拋棄,這也是一種十分偉大的舉措。

這是母性的偉大,這就是母愛,母愛有時候甚至能散發出驚人的力量。

3、 母親的犧牲是一種不必要的背叛

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林母的犧牲,是否是完全正確的,完全有必要的呢?

其實並不是,客觀來說,至少在孩子的心裡,自己對母親是五味雜陳的,至少自己的母親的犧牲有部分時候是背叛了自己,背叛了親情。

母親因為性格過於善良,當把自己趕走的夫家上門索要自己養育多年的孩子的時候,自己就把孩子給了他們,這就是一種背叛,自己完全有理由和能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別人奪走,完全有能力讓自己的孩子不被當年拋棄自己的父親和奶奶抱走,自己因為過於為他人著想,過於軟弱善良而犧牲了這一權利。

這對孩子也是一種莫大的背叛和心靈創傷。

三、 如何在困境中建立不背叛的親密關係?

1、 不能背叛自己

1)、不要讓自己承擔不必要的虧

像電影中的母親,其實也是一個十足的"傻"女人,因為她吃了很多沒必要的虧,這裡特指親情虧。

首先,對於自己被婆婆趕出去這件事情來看,她完全可以反擊,要求夫家和自己共同承擔養育孩子的費用,這就是她應有的權利,也是對惡婆婆的一種約束。

其次,就是她也沒必要看在丈夫無兒無女的情況下把孩子給丈夫。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首先就不能學林母甘願吃這種啞巴虧,要學會在親密關係中保護自己,當再親的人觸及到你的原則是,要主動去拒絕。

2)、不要輕易屈從於困境

我們也不能學林母,在困境中一次次地不加考慮地屈服了。

即使再親密的關係,也會遭遇困境,我們在困境裡只能堅強,要不然就是忽視,絕對不可以屈服,因為屈服就意味著我們背叛了自己的初衷。

3)、解決問題而不是忍讓

在親密關係危機裡,要不背叛自己,就必須要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人和事情。

解決問題,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我們就可以去做,只要能解決親密關係的危機問題的,就是好辦法,這也是對自己的最大忠誠。

2、不能背叛他人

1)、不能背叛自己愛的人

我們很多時候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的一個不小心,就已經背叛了自己愛的人。

就像林母一樣,就是因為對丈夫家產生了憐憫之心,就直接把孩子交給了丈夫,造成孩子多年來想念自己的痛苦。

這是很讓人痛心和氣憤的行為。

我們絕對不可以因為自己對其他人的惻隱之心,去背叛自己愛的人。

2)、"兩害相伴選其輕"

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處理一定會傷害一個人的話,那麼你就必須在這些人裡面選擇一個你認為容錯率高的人去傷害。

比如,還是林母的例子,一個是自己的前夫,一個是自己的孩子,那麼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想讓自己的背叛傷害最小化,去傷害前夫就是正確的選擇。

因為前夫在今天是自作自受,但是孩子是沒有錯的,而且孩子還小,一旦傷害了背叛了孩子,那將是多大的心理陰影啊!

3)、無謂的犧牲也是一種背叛

愛並不是誰為誰犧牲,誰為誰做什麼,一旦愛變成這樣,這就不是愛。——梅爾勒.塞恩

我們也不要在親密關係裡做出那種無謂的犧牲,無謂的犧牲,就是不加思考地對別人付出。

甚至對自己的親人也一樣。

你做出的那些無謂的舉動,雖然出發點是為了對方好,但是對方卻不接受,那麼你再怎麼努力都是徒勞的,只可能加劇對方的反感,這也是一種背叛。

綜上,電影中母親的犧牲和忍讓是一種無奈之舉,也體現著母性的偉大,但也是一種無謂的背叛。

為此,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要仔細分清楚情況,不要認為自己只要犧牲和忍讓就是對別人的忠誠。

結語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是好心沒好報,我們一味的犧牲和付出還有妥協也許只會帶來更糟糕的情況,還會讓我們所愛的人遭到背叛。

想清楚情況,在不背叛自己的基礎上,去維護你的親密關係忠誠度。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八篇
    看完《媽媽再愛我一次》,我深刻地懂得了:世上最親的人是母親,世上最真誠的愛是母愛,母愛是偉大的!媽媽,我永遠愛你!  第二篇  今天我們觀看了僅三分多鐘的微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生命只有一次,再多的後悔與補償,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愛,也無法使失去的生命重新變得鮮活。我們只有注意交通安全,謹慎駕駛,這才是對己對人負責,這才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得安定幸福。  看完了這部微電影,我一直沉浸在哀傷之中。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珍惜生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讓交通安全的警鐘在我們身邊長鳴,讓生命和交通燈一同閃光!
  • 媽媽再愛我一次
    小時候第一首學會的兒歌就是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世上只有媽媽好》,當年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帶火了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這部讓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悲情電影,影片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改編。
  • 時隔20年,再看《媽媽再愛我一次》,真配得上「看哭無數人」
    《媽媽再愛我一次》豆瓣評分時隔20年,可能大部分觀眾對《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劇情早已模糊,那讓我們來簡單說一下。《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故事,講述了黃秋霞和富家子弟林國榮相愛後,並已珠胎暗結,但就在雙方準備結婚的時候,林國榮的母親看不上黃秋霞,藉口強行拆散了他們,又讓兒子林國榮娶了門當戶對的女子為妻。
  • 媽媽,再愛我一次
    △李大姐夫婦向民警講述當時情景李大姐一家是到南海裡水打工的外來務工人員。八年來,他們發動了老鄉,將消息四散於網絡,也曾到過廣州福利院,但茫茫人海中,婷婷卻已經像人間蒸發一般,一次次的尋找只換來一次次的失望。「找不到她的時候,我就會做惡夢,夢見婷婷在喊我,在哭……」說起找孩子,她內心一直愧疚,「醒來後心裡就特別難受,那是我的孩子,我身上的肉!」
  •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陳朱煌執導,1988年上映的作品,影片於1990年在內地上映。共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上億元,要知道那時的票價只有,三五毛錢,高的才一兩塊,當時過億的票房,放現在就是50億打底。
  • 愛情雖然需要相互忍讓,但不是一味地讓自己委曲求全(愛情解讀)
    02一味的犧牲和退讓,並不能換來理想中的愛情,相反,你越是為他步步妥協,就越發顯得自己卑微。愛情雖然需要相互忍讓,但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婚姻如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明白。委屈不一定能求全,違心地活著痛苦的是男女雙方。好的感情是雙方互相促進的,而不是互相折磨。
  • 《媽媽再愛我一次》回憶催人淚下
    影片以濃烈的母子情深直指人心,而處於封建社會無奈的背景和血濃於水的親情敘事,堪稱催淚電影的典範。《媽媽再愛我一次》1933年改編自《風女十八年》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講述母子十八年後在瘋人院的重逢,回憶了十八年前發生的讓人們為之感動落淚的故事。
  • 偷情畫家:韓國版媽媽再愛我一次
    想到肚子越來越大,淑淑覺得隱瞞也不是個事,就把自己懷孕的事勇敢地告訴了姬姬,雖然搞不清楚她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反正姬姬聽了也是晴天一聲霹靂驚呆了。不是有句話叫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嗎?(4)電影的下半集我們可以把它當韓國版《媽媽再愛我一次》來看。轉眼過了7年,淑淑成功地把兒子賢賢教育成了一個知冷知熱的媽寶,為了給兒子創造更好的讀書環境,淑淑打算用多年的積蓄為兒子買套學區房。
  • 《芝加哥打字機》愛,背叛,諒解和救贖
    根據劉亞仁貼吧裡的第16集文字預告,基本可以猜想到這部劇的結局了,再回過頭來看,真覺得這部劇可以拍成一部很好很好的電影,一部講革命戰友情,愛情,親情以及無奈的背叛,諒解和救贖的故事的好電影。這是一個哀怨,感人,無奈的故事。~韓世主,田雪的前世和劉珍伍。
  • 《黃金花》:媽媽再愛我一次
    當黃金花發現丈夫有了小三,而且還是住在同一個屋村的漂亮女孩「丹鳳眼」,痛苦令她絕望和瘋狂。她不是恨小三搶走了丈夫,而是恨小三搶走了兒子的爸爸。當媽媽又一次拿起刀,準備出發時,光仔卻異於平常的大哭大鬧,他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挽回步入歧途的媽媽。這時黃金花才明白,兒子雖然沒有足夠的智力,理解自己做的事,但他卻與自己心靈相通,似乎能預知媽媽此去將萬劫不復。
  • 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再愛我一次》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首朗朗上口的歌相信大家一定並不陌生,但大家可能有的不太了解,其實這首歌是出自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當中的插曲。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每當母親節的時候,電影頻道總會放映這部電影,所以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像。
  • 《媽媽再愛我一次》:20多年後再看,你會不會淚流滿面?
    而愛哭的馬思純在致謝的時候,鏡頭頻頻切到臺下陪著她的媽媽,馬媽媽的眼中帶淚,卻又難掩滿面欣喜。關於母愛,每部影視作品,但凡涉及到母親的角色,總不會規避這一點。那是世界上最易見,卻又最無可取代的。而我人生中第一次被觸動,應該是一部叫《媽媽再愛我一次》的電影。她她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與富家公子愛得深情而固執。
  • 【原創影評】媽媽再愛我一次
    作者:寶寶知道 張思妍《媽媽再愛我一次》是臺灣獨立製片富祥公司1989年出品的臺灣倫理悲劇片,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陳淑芳,孫亞東等人主演,影片於1989年上映。有人說這部電影有點作,靠眼淚賺取眼淚,影片小時候和我爸媽一起在電視上看的,除了我爸外,我媽和我都哭了,母子兩太虐心了,小孩子四五六歲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離不開媽媽的時候,那種痛徹心扉的思念小演員表現的淋漓盡致,10年後我又獨自看了一遍,但是在小男孩跪在地下求爺爺奶奶爸爸讓他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我還是沒忍住直接淚蹦了。
  • 媽媽再愛我一次8
    媽媽再愛我一次(8)愛吃煮雞蛋的貓出品趙子濤站起來,略有點激動。「大姐,你見過她?」「是啊,常來這吃飯,每次都點一樣的菜,後來來了,都不用說,只要不特別要求,就還是那個菜。」「什麼菜?」「醬燒茄子,一個米飯。」
  • 電影推薦 |《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由陳朱煌執導,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文英等主演的電影,於1988年上映。影片改編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尋找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的故事。在精神病院裡,他偶然間竟發現了自己的親生媽媽秋霞,這一真相讓他激動不已,十八年啊!他苦苦找了十八年的親人啊,卻一直待在精神病院裡。看著曾經最愛自己的媽媽眼裡再也沒有了濃濃愛意,甚至都不記得他是誰了,這讓他更是心痛不已!
  • 《媽媽再愛我一次》演員現狀,61歲楊貴媚仍優雅
    ……」這是大家太熟悉的一首歌,也是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主題歌。每次聽到,當年電影中的許多畫面和場景便會一幕幕重現,而童年的記憶也會如潮水般洶湧而來……我記得那是1989年,當《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剛在電影院上映的時候,我不敢去看。因為身邊的小夥伴們看了都說哭得稀裡譁啦的,難以控制。我是在時間過去差不多十年之後,才終於忍不住買了碟片回家一個人看。
  • 《悲傷時愛你》受害者不是你成為加害者的藉口
    妻子和丈夫吵架了,妻子傷心的跑出去,丈夫就光著腳去找丈夫,想到傷心的妻子就心疼,所以就光著腳。這是女主對男主說的一段話,當時男主的回答是,光著腳很危險。但是在下雨天尋找女主的路上想起這段,毅然把鞋子和傘放下,光著腳尋找尋找女主。雖然兩位都曾經受過傷可是她們都選擇向前走,而不是留在原地去傷害身邊的人。
  • 令人失望的,並不是背叛,而是背叛後面的人性
    其實,背叛本身,並不是什麼無解之題;但是,如果通過背叛而進一步解讀背叛後面揭秘的人性,那麼,這可能就會成為一生的無法消解的難題。那些對人性抱有絕對幻想的人,是很難釋然背叛的,他們具有典型的非黑即白的絕對價值觀,在他們的世界裡,從來都遵循人性本善,直到遭遇了感情的背叛。
  • 記憶深刻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在我記憶中最深刻的電影是學校組織看的《媽媽再愛我一次》,我記得當時影院裡是一片哭聲,出電影院大家的眼睛是都紅紅的。一首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喚醒了母親塵封的記憶,母子相認。故事講的是一對情侶,因為家庭背景不一樣,而遭到父母反對。此時女方懷孕了,可男方要求打掉。後來女方一個人生下小孩。偏偏林家娶的富家女沒有生育,林家為了延續香火,可定是要認回孫子的。而小強媽媽想讓自己接受更好教育,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是送小強回林家。
  • 一氣呵成水到渠成-評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再次觀看了中國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觀賞後讓我感嘆導演及編劇的超常功力,劇情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一切顯得那麼的自然和合乎情理。一、未婚先孕,欲望使然。二、單親媽媽,生存不易。三、既成事實,無論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