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瀅瀅影視
86版的《西遊記》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在我們的印象中,無論是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憨厚懶惰的豬八戒、老實本分的沙僧、還是一心向佛的唐僧,每一個人都是如此鮮明。
只有一個角色,出場不過4次,卻給我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他就是「如來佛祖'',這名演員叫做朱龍廣。
20年後,朱龍廣出演了《武林外傳》中佟湘玉的爹佟伯達。
我們來上個對比照。
網友都驚呼:額滴神啊!論演員的可塑性,朱龍廣可是當之無愧的戲骨!
朱龍廣的人生,有兩大事業:演戲和寵妻。
演戲拍第二,寵妻排第一。
朱龍廣最早的出圈角色,不是如來佛,而是《地道戰》中的主演高傳寶。
《地道戰》作為老一輩人耳熟能詳的戰爭電影,最出名的臺詞當屬這一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準放空槍!」
說這句臺詞的年輕人,就是朱龍廣。
那是1965年,計劃經濟時期。人們平時吃飯要用糧票兌換食物。買一個饅頭需要二兩糧票。在那個年代,演員不僅沒有一毛錢的片酬,每天還要向劇組交4毛錢的飯票。
但在戲痴朱龍廣看來,這是一個鍛鍊演技絕佳的機會。他應任旭東導演邀請,決定出演男主高傳寶。
朱龍廣高大俊朗,絲毫不遜色如今的小鮮肉。但他意識到,只靠形象的高大帥是不行的,演技上必須要精準到位。
為了塑造好「高傳寶」這個角色,朱龍廣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和艱辛,甚至差點丟了命。
朱龍廣去了河北省清源縣冉莊體驗艱苦生活。拍戲時,無論嚴寒酷暑,他沒有一次遲到早退。
吃飯時,朱龍廣還主動幫助他人生火做飯。
拍戲時怕打擾老百姓。朱龍廣都是住在當地老百姓家的豬棚裡。他將豬糞打掃乾淨,在上面搭個門板,每天就睡在門板上。
拍戲之餘,他還經常幫助老鄉打掃院子、挑水、打麥子等等。他的勤勞能幹和熱心腸,不但讓他和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極其深厚的感情,還為他塑造角色積澱了生活素材。
拍攝地道戰的時候,地道都非常窄小。身高1米83的朱龍廣為了拍好戲,在地道裡從頭到尾都必須彎著腰,一彎就是一天。幾場戲下來,腰酸背痛苦不堪言。
有一場戲中,朱龍廣要從一棵兩米多高的樹上跳下,然後追擊日本敵人。那時沒有替身演員,甚至沒有墊子。地上只有一點麥子乾草做緩衝。兩米多的高度,看著不高,其實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跳下來,非常危險。
朱龍廣第一次嘗試非常順利,可惜忽然刮來一陣沙塵暴,只好再拍一條。
他第二次縱身一躍,卻差點要了他的命。他當時只覺得脖子都僵住了,全身無法動彈,被人緊急送到了醫院,醫生診斷為右腿膝關節骨裂。
即便如此,朱龍廣也只是打了麻醉針,休養了一天,第二天忍著疼痛,繼續帶傷拍戲去了。
事後,因為傷勢太過嚴重,朱龍廣終生戴上了鈦合金關節。
《地道戰》火遍全國,朱龍廣飾演的角色也為人所熟知。朱龍廣也被任旭東導演誇讚:「英俊、威武、戲好」。
正是因為朱龍廣這樣能拼敢闖的精神,才讓《地道戰》成為能為中國戰爭電影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
朱龍廣曾說:「我們過去的演員,都是認認真真,能拼敢闖地在完成一個任務。」
朱龍廣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此後他又塑造了許多經典的角色。
《武林外傳》中的佟伯達,操著一口陝西方言,將一個疼女兒的糙漢子飾演的惟妙惟肖。
《西遊記》的如來佛形神具備,威嚴不失慈相,是國人心目中最經典的「佛祖」。
經典到了什麼程度呢?
有次朱龍廣要拍外景戲,他化妝後一出場,就被好多遊客包圍了,大家都圍著他合影;還有當地的村民,一見朱龍廣還以為是真的佛祖降臨,立刻停下來磕頭跪拜,楊潔導演不得不清了好幾次場。
後來朱龍廣到泰國旅行,因為泰國宗教文化發達,於是他想著買些紀念品回去。誰知他拿起一個開光的佛像一看,竟發現那如來佛正是自己扮演如來佛祖的樣子。朱龍廣頓時哭笑不得。
朱龍廣實力演繹了,什麼叫「求佛不如求己」。
三部作品,三種角色,三種表演,三種境界。
朱龍廣這位老戲骨,能拼敢闖,磨礪演技,演什麼像什麼。
他把演戲,當做自己這一輩子的事業。
如今,演誰都像自己的小鮮肉,只能叫流量;只有像朱龍廣這樣的,才能叫演員。
如果說朱龍廣人生的第二份事業是演戲,那麼第一份事業是寵妻。
朱龍廣出演《降龍伏虎》男主後,獲得了「全國青年演員一等獎」的榮譽。不少專業話劇團體都紛紛拋出橄欖枝。
朱龍廣只提出了一個要求:我要帶上我的妻子。
朱龍廣的妻子名叫吳慧芳,14歲就參軍進了部隊,是位學舞蹈的文藝「老兵」。
兩人相識後,朱龍廣對妻子愛護有加。
吳慧芳從小吃部隊大鍋飯,不會做飯。朱龍廣就自己學會做飯。兩人如今已經是金婚,結婚這52年間,朱龍廣沒讓吳慧芳下過一次廚。
吳慧芳對結婚多日子也沒有概念,朱龍廣手腳麻利,將家裡的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朱龍廣一直認為:娶了妻子就是用來寵的,而不是來洗衣服做飯伺候他的。
因此朱龍廣只有一個心願:讓妻子過上幸福安穩的日子。他不想和妻子兩地分居,一是思念妻子,二是自己不在,誰給妻子做飯呢?
從此之後,朱龍廣無論去哪裡,都把吳慧芳帶在身邊。
就連後來兩人有個孩子,三個孩子的衣服和被子,也都是朱龍廣親自縫製的。朋友都經常調侃朱龍廣,這是養了4個孩子。
哪怕後來飾演如來佛再度爆紅,戲約不斷。朱龍廣依然如此,拍戲上節目都帶著妻子一起去。
在朱龍廣的寵愛和呵護下,吳慧芳年過70,依然神採奕奕, 氣質非凡,眉眼都是幸福的樣子。
朱龍廣年輕時也曾是濃眉大眼的郎朗硬漢,一切改變都是從遇到生命中那個對的人開始改變。
寵妻當如朱龍廣,曾是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三毛曾說:愛情如果不落到洗衣、做飯、數錢、帶孩子這些瑣事上,是不容易長久的。
朱龍廣對吳慧芳的呵護,就是通過生活中這類瑣碎的日常組成的。
一點一滴,簡單溫暖。兩人一路陪伴,就這樣相互扶持著走過了金婚。
有沒有愛的人在身邊,是完全不一樣的。沒有愛的人在身邊,哪怕身在廣闊大地,也不過是畫地為牢,寸步難行;而有愛的人在身邊,即使是方寸之地,心中自有一片海闊天空。
就像錢鍾書楊絳說的那樣:兩人之間,從此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朱龍廣對吳慧芳的愛,比海還深。
最好的人生,是既擔得起生活的責任,也不忘記自己的夢想。
演戲和寵妻這兩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朱龍廣都做得極其用心。
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這四樣:是有夢追,有事做,有家回,有人等。
朱龍廣深諳這份大智慧,我們能看到朱龍廣,就是時代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