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曾被觀眾調侃為《大情婦》,根源在於嫪毐與趙姬感情線真的太長了,嚴重影響了嬴政一統六國的進度了。全劇最為出彩的地方除了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之外,便是嫪毐在嬴政加冠禮前發起的宮變。
雖然驚心動魄,全局也在掌控之中。縱觀全局,嫪毐要想成功需要完成以下幾個小任務:(1)攻佔鹹陽宮,活捉公子扶蘇;(2)攻破丞相府,瓦解鹹陽城內的抵抗勢力;(3)攻破雍城,活捉嬴政,逼迫嬴政寫下傳位於公子扶蘇的詔書;(4)擁立新王,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嫪毐好像一件事都沒有搞明白,率領一群人捉公子扶蘇竟然沒捉到。幾千人攻打呂不韋的相府卻沒有攻下,門客連攻城器械都不善於使用。除此之外,這群門客在戰鬥中沒有體現出以一當十的價值,反而在於呂不韋府兵的對抗中被擊敗。
嫪毐還是太年輕,他手下的門客眾多,卻缺乏能人巧匠,大都是九饢飯菜之徒,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嫪毐門客是這種成色,主要還是和他個人有很大關係。嫪毐最終被追的撒丫子亂跑,從他的表現來看,也缺乏觸底反彈的實力,由此可見,嫪毐的失敗其實早就已經註定,原因就是他本身實力太差。
那這樣一個人,呂不韋卻為何要將他送給趙姬呢?原因便在於呂不韋需要一個能夠替他監視趙姬的人。嫪毐是呂不韋的門客,早在他們出逃邯鄲的時候,嫪毐便跟隨於他。後在逃回鹹陽之後,嫪毐便留在呂府當門客。除了善於馭馬之外,他還頗受女孩子喜歡,平時無所事事之時,長流連於女閭館。
呂不韋當時與趙姬共同執掌秦國的政務,趙姬為了為她們母子找一個靠山,還時常約呂不韋去後宮坐一坐。言語之中表達的含義呂不韋自然明白,無非是趙姬自己吃喝不愁,現在有點無聊了,想沒事找呂不韋聊聊人生。
但呂不韋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他原本就和趙姬是老相識了,一旦被外人發現,這相邦也就別幹了,於是他便將嫪毐推薦給趙姬。那呂不韋就不怕出了事牽連他麼?在這一方面,呂不韋確實是高估了這兩個人的自制力。
趙姬嫁給嬴異人多年,只生了嬴政這一個孩子,而後在於嬴異人在一起的幾年裡,趙姬也沒有再生育,他認為趙姬能夠把控住這件事,畢竟秦國太后懷孕是一個事關榮譽的大事件,趙姬也沒有這麼大的膽子。畢竟趙姬已經不是當時那個普通的歌姬了,而是當今的大秦太后,政治覺悟應該要高一些了。
但呂不韋顯然高估了趙姬,也高估了嫪毐。嫪毐這個人有勇無謀,從他敢堂而皇之地與太后廝混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來。起初趙姬在得知自己懷孕之時,也很緊張,很害怕。但此時嫪毐卻一反常態地跪求趙姬保住孩子,聲稱自己不怕死。
趙姬的真性情讓趙姬很感動,她在嬴異人去世之後,一個人在後宮感到非常落寞,她與華陽夫人不一樣,華陽夫人熱愛權力,為了羋氏操碎了心。但趙姬從當上太后之後,除了提拔了嫪毐之外,一個自己的族人與親戚都沒有提拔,這就可以看出趙姬為何將心思全都用到了男歡女愛上,一個人總要有寄託,她不愛權力,他愛人間純純的生活。
從嫪毐渴求她生下孩子的舉動來看,她被嫪毐感動了,於是便下定決心生下孩子。當然,趙姬也害怕,一個堂堂太后竟然為一個假寺人生孩子,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嬴政會不會放掉她,是否還會認她這個阿母也成了疑問。
一個人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她就很容易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藉口。趙姬想到了前一個為別人生孩子的大秦太后——秦宣太后。如果自己不確定的事,那麼就看看前人怎麼做的,趙姬還是比較聰明的,於是她看到當年秦宣太后為義渠王生了孩子,秦昭襄王包括秦人對她依舊是非常愛戴,也沒有影響他們母子間的感情,於是趙姬便心裡有底了。
這在嫪毐宮變被鎮壓之後,趙姬與嬴政的談話中便可以看出來,趙姬說:「當年的秦宣太后為義渠王生了孩子」。嬴政一句話便懟了回去:「可是秦宣太后誘殺了義渠王。」而趙姬呢?則縱容嫪毐以下犯上,要殺害嬴政然後讓他們自己的孩子當秦王。
拋開嬴政是秦王的這一層關係,同樣都是孩子,為何要厚此薄彼呢?這才是讓嬴政傷心的地方。從嬴政摔死這倆弟弟就可以看出來,嬴政是在表明一個態度,那便是與趙姬一刀兩斷的態度,雖然趙姬最後被接了回去,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綜上所述,趙姬甘願為嫪毐生孩子,除了趙姬肆意妄為之外,更多的是嫪毐的真性情感動了他,而後面的事情,則是趙姬對嫪毐過於縱容導致的。而呂不韋,則是親手挖坑親自跳坑,這樁買賣可賠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