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陶笛發展史以及在陶笛教學過程中的感悟》

2021-03-01 史峰陶笛工作室

陶笛是現今社會一種比較流行的簡單易學的、小巧輕便的、音色優美的樂器。它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愛,那麼它有怎樣的歷史和發展過程,我們又將能為這個我們所愛的樂器做些什麼呢?

(一)陶笛的由來以及發展過程

陶笛是當今社會一種很流行的樂器,它小巧輕便,音色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陶笛的鼻祖是中國的古壎和泥哨,因為中國早在7,000年多前就有了這種樂器。而它的名字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又稱為奧卡利那笛(Ocarina)、瓷笛、土笛、火笛、洋壎、甜薯笛等。從它豐富的名字我們也可以看出,許多國家的藝術家都在很早以前就研製和開發過此類樂器。例如,南美的阿茲特克人(Aztec)和瑪雅人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鳥笛;英國人在14世紀初發明了羚角號(Gemshom);義大利人在19世紀中葉發明了奧卡利那笛(Ocarina)。而奧卡利那笛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是很早以前在義大利北部的小村bud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麵包師,經常用他的烤箱燒制低溫陶製玩具和一些新奇的東西,有一次他燒制了一種上面有像脖子一樣哨口的蛋形玩具,因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鵝的形狀,所以就起名為「Ocarina」,義大利方言就是「小鵝」的意思。陶笛的英文名稱「Ocarina」就是從這裡來的,音譯為「奧卡利那笛」 該名稱一隻普遍沿用至今。
隨著自由貿易和工業革命的發展,義大利王國在1861年形成,1860年GiuseppeDonati在義大利成立了第一個工廠開始製作陶笛,他們對原先流行的陶笛進行了改造,現在看到的義大利十孔陶笛就是在那以後出現的。這個工作室幾經轉讓,現在仍在生產義大利式陶笛。現代狀似潛艇的十按孔陶笛是由義大利音樂家Giuseppe Donati於1860年予以定形和命名的。而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大多數是以義大利的潛艇型款式為參照對象的。
二十世紀,陶笛先後傳到美國及亞洲國家。在日本,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明田川孝在東京的德國博覽會上第一次見到了義大利式陶笛,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1928年進入東京藝術大學雕刻系學習時,開始製作陶笛,並對義大利式陶笛進行改造,在原有的十按孔陶笛的基礎上加上了兩個半音按孔,使之成為一種具有規範指法音階對應的樂器,能吹奏其本調的「相關小調」(比如說一把C調陶笛加上兩個半按音孔後,即能吹奏比C更低的B和A音,C笛即能吹C調的「相關小調」A調),成為現時在日本以及臺灣流行的十二按孔模式。

(二) 現代陶笛的種類及音色特點

隨著陶笛業的發展,現代陶笛已經出現多種多樣的音域、造型、材料製作與調性,而不同種類的陶笛也有著不同的特點。
首先從音域上來區分。如今市面上大家常見的陶笛種類繁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四孔陶笛、六孔陶笛、八孔陶笛、十二孔陶笛、復管陶笛、三管陶笛甚至四管陶笛。不難理解,孔數越多則音域越寬,孔數少而反之。一般演奏者常用為傳統的十二孔陶笛,音域範圍為十三度音。例如:中音C調陶笛的音域是從下加二線的A(la音)到五線的F(fa音)。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領域不斷的改革求新,十二孔陶笛也已經無法滿足眾多作曲家和陶笛演奏者們的音樂語言與音樂張力。所以1970年,最早的日本陶笛大廠AKETA生產了復管陶笛,而後,韓國,義大利,臺灣逐漸開始研發復管與三管陶笛。現在所使用的復管陶笛音域為十八度音;以中音C調復管陶笛為例;音域是從下加二線的A(la音)到上加三間的D(re音)。而三管陶笛已經能夠達到三個八度的音域,以滿足大多數陶笛演奏者的演奏需要。
其次從材料上來區分。隨著陶笛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並研發與製作不同材質的陶笛,常見的的有陶土、紫砂、瓷泥、木材、塑料等等。由於使用的材料不同,陶笛的音色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如陶土燻燒的陶笛密度適中,其音色柔和甜美;瓷泥燒制的密度較高,其音色清脆悅耳;紫砂的陶笛密度較低,其音色滄桑大氣;木質陶笛的音色含蓄婉轉;而塑料陶笛音色無法與其他材質的音色媲美,但屬於經濟型陶笛市場價格較低,不易打破。
最後就從調性上區分。總體來說,常用的陶笛分為三大音區,分別是高音、中音和低音。每個音區都有三個常用調性,為C調、F調、G調三種,當然根據不同曲子和演奏者的需要也有很多特殊調性的陶笛例如bB、bE等等。而每一個音區的每個調性的陶笛的音色特點又不盡相同。如高音C(縮寫為SC)調陶笛,音色清脆富有顆粒感,常用用於描寫雨後清晨與鳥鳴,很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高音G(SG)調陶笛,音色陽光向上,往往適用於描寫充滿希望與美好的場景;高音F(SF)調陶笛,音色飄渺中帶了一絲憂傷;中音C(AC)調陶笛,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種,其音色最接近人聲且柔美致心;中音G(AG)調陶笛,音色溫暖沉靜,給人一種美好回憶的感覺;中音F(AF)調陶笛,音色低沉悽美,常用於演奏中國式古曲風格;低音C(BC)調陶笛,是音色最接近於中國古壎的一隻,它低沉渾厚,賦予了BC陶笛更為滄桑的音色。此七款陶笛成為了眾多陶笛愛好者的寵兒,用他們不同的色彩去渲染那些藏在我們心中不同的樂曲。

(三)淺談陶笛未來發展和在教學中的感悟

在的陶笛產業在全球都是比較熱的,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生產商、演出團體和眾多愛好者。由十九世紀的簡單玩具逐漸發展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專業樂器,可見陶笛產業這兩個多世紀的日漸繁榮。那麼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能為陶笛產業的發展做些什麼呢?

我認為:
首先,怎樣普及。那麼真正意義的普及應該在哪裡?應該在學校,陶笛可以作為很好的特色樂器走進校園,把團體年輕化。只有把陶笛大眾化普及化,才會有更多的專業人發現並愛上這個可愛的樂器,並加以更為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更深的發展和發掘出陶笛更為深層次的力量。
其次,正規的教材。一本正規的教材是眾多學習者的一盞指路明燈。往往大多數愛好者現在還處於自學階段,所以教材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關鍵。有的時候也許一字之差就會另很多愛好者走上一條彎路。
再次,需要專業的師資隊伍。一個老師的專業程度很大程度會影響自己的學生。從啟蒙到模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長期的耳濡目染會對學生未來演奏的路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養專業的師資隊伍對陶笛業未來的發展會起到重之又重的作用。
再談教學。現在大多數人抱著一種隨便玩的狀態在學,進度上求快,曲目上求多,但往往是曲目不精,常常遇到瓶頸無法自破。根源在於基本功上的大量缺失,就如為什麼我們蓋房子之前需要打地基一樣,樓蓋的越高,地基就要越深厚,否則即使蓋起,也是一幢危樓,搖搖欲墜。基本功的練習是枯燥乏味的,一般在練習的時候是看不到一絲進步的,它需要日積月累,最終逐個難點擊破,才不會在樂曲演奏中出現障礙。基本功不單單只是練習曲的練習,還需要很多的音樂素養來輔助,例如樂理、試唱練耳、和聲、曲式分析、藝術概論及各種音樂史等等。音準就像人體的骨骼,它能完美的塑造出人體的框架,音不準則像人體骨骼扭曲,無論外在多美,都不在完美,所以音準的練習方法只有靠試唱與練耳的長期訓練來達到。再說樂理,樂理的範圍很廣,從節奏到調性,從理論到音樂語言,表面看起來只是一些理論上說明,但正是這些理論的理解與消化才能輔助我們在音樂處理上自如,就如同人的血液一樣,給人生命,沒有血液,即使骨骼在完美也只是一具屍體。最後是各個時期各個國家的音樂史,音樂的歷史悠久到不知道從何說起,它每一個鼎盛時期都會有自己的音樂特色,只有真正了解所演奏的曲目背景和音樂特點才能讓整個樂曲鮮活起來,正如人身上的肉,有骨架有血組成不了一個完整的人,骨骼完美,有血有肉,才能完美的演繹人生,正所謂,曲如人生。

綜上所述,從陶笛的歷史起源發展到現今的盛世狀態實屬不易,但我相信,更專業更正規的方法會給陶笛產業帶來更為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陶笛專輯
    2004年前後至今國內出現了更多多陶笛製作者,這其中有幾個是原來主要製作陶壎的,兼做陶笛,如龍韻樂坊和李蘊林,其主流產品的因為是套用壎的指孔,雖然比壎容易吹但指法麻煩。一部分製作者為了怕交叉指法教學和製作上的麻煩,套用了中國笛子的指孔排列,對有笛子基礎的人很容易上手,但音域過窄。2005年,邢臺的侯義敏研製出具有防摔性能聲音柔和的木陶笛。
  • 看過《大魚海棠》裡的陶笛,你見過阿狸的陶笛嗎?
    《大魚海棠》裡椿的哥哥吹陶笛,笛聲寧靜而悠然,椿在旁邊聆聽。《他是龍》裡女主米拉用也用陶笛,歌頌唯美的人龍之戀,純愛的洪荒之力。除去電影,像林俊傑的《一千年以後》就是用陶笛吹出來的。那麼陶笛又象徵著什麼?為何電影裡要選擇使用陶笛為樂器。而阿狸的陶笛你又是否見過?
  • 如何學好六孔陶笛……
    雙手無名指,託住陶笛的下方用來穩定陶笛,這樣在指孔全放開時,陶笛不會因此而滑落。六孔陶笛常用的有C、D、F、G等四種調性  ,一般C調比較常用。很多初學者買到陶笛後不如從何學起,以面的基本吹奏方法可以幫你很快入門。
  • 2021年萬象新天學校第七屆陶笛藝術節暨陶笛七團新年音樂會
    舜網訊 2021年1月1日下午,萬象新天學校在東校區文體館成功舉辦了以「陶聲笛韻 感恩前行」為主題的第七屆陶笛藝術節暨陶笛七團2021年新年音樂會。  活動邀請了浙江民族管弦樂學會陶壎陶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青年管樂演奏家、音樂製作人董文強,歷城區音樂教研員秦玉娟,南山區音樂教研員張文亮,萬象新天學校崔慶軍校長、王萍書記、李長泉主任,各年級學生和家長代表,部分陶笛藝術團成員參加。
  • 江維峰、趙方陶笛演奏專輯《幸福.愛次方》傾情推出
    陶笛心情故事系列第三集—《幸福.愛次方》,由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曹登昌老師作曲,趙方、江維峰演奏,不同於前兩張的專輯,這一張的陶笛專輯,是由趙方和江維峰共同錄製完成,是國內首張雙人合作的陶笛專輯。,2008至今在浙江嘉興風雅陶笛公司,擔任吹奏與產品檢測工作,2009年曾率鳳橋小學陶笛隊獲全國「盛世中華」表演嘉興賽區金獎。
  • 陶笛治癒系專輯《餵 童年你慢點 陶笛袋袋庫》首發
    2020年春節剛過不料新冠病毒開始在我國肆虐開來,無數人被阻隔異方或是封閉在家裡,由於疫情的蔓延,各大中小學甚至大學也被迫延期開學,孩子們開始被封閉在家裡進行網課學習,網課的學習模式給孩子無形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此時一次心靈雞湯式的精神治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陶笛阿志《戀愛ing》
    陶笛阿志陶笛阿志,1976 年生的牧羊座,生於臺灣,一個以陶笛改變人們生活的音樂家,以用陶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使命。胸前總是掛著陶笛,一有空就吹陶笛,連騎機車停紅燈的機會都不放過,總能在熙來攘往的十字路口獲得滿堂喝彩,已成為臺北街頭的奇景之一。是在口耳相傳中崛起的「平民偶像」。
  • 陶笛欣賞—《棠梨煎雪》
    ,是一首致閨蜜的歌曲,棠梨煎雪不是成語,是當代人自創的詞彙,作者比喻自己與好友的關係好似新鮮棠梨與枝頭之雪,二者相融醞釀一盞美酒~~~細品歌詞可以感受到她們閨蜜之間的情誼~這個曲子我們用12孔AF陶笛,G調指法演奏。
  • 安徽合肥:陶笛聲聲謝師恩
    9月8日,合肥市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小學生們在吹奏陶笛。當日,教師節前夕,合肥市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的2000餘名小學生齊奏陶笛,用優美的笛聲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向老師送上節日祝福。據了解,陶笛為該校的校本藝術課程,普及率達100%。
  • 宗次郎 聽陶笛耕耘空氣的聲音
    《故鄉的原風景》整首樂曲似山間清澈的溪流,既不失輕重緩急的變化,又不失整體的悠遠平和。 心無意忘流年登高遠眺雲捲風流連凡塵瑣事皆身後幾聲低吟幾許羨仙卻道風雅悠地遍世間仙妖何不慕人間幾縷炊煙宗次郎正是通過陶笛悲涼而深邃的音色,帶人走進一個孤寂荒蕪的世界,體會到一種遠離塵囂的疲憊蒼涼的意境。
  • 陶笛技巧之揉音
    如果你想要能夠把陶笛吹奏的有感情,讓人家有一種"情感的衝擊"的話有一些基本技巧是一定要練會的,無法讓任何人有所感動的吹奏,是稱不上"音樂"的,"揉音"就是一個這樣的重要技巧,將它用的洽當常常能付與音樂生命,這也是初學者一定要會的技巧之一,雖然現在的許多樂器,有把揉音濫用的現象,但是沒有使用揉音的演奏,卻會讓人覺的平淡乏味,其實揉音切合一般句子的感覺、依著敘說語句時的起伏去加強音樂中某些音或句子
  • 陶笛演奏《斯卡布羅集市》?陌陌蘇懿靈直播間領略世界名曲
    蘇懿靈畢業於重慶音樂學院,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才藝主播,直播間經常會帶來非常精彩的演唱以及鋼琴演奏,但她最出色的還要數陶笛演奏,她曾用這個樂器演繹過世界名曲以及多首的經典歌曲。昨日,蘇懿靈用陶笛演奏了一曲世界名曲《斯卡布羅集市》,蘇懿靈先是打開了原曲。隨著悠揚的前奏開始吹奏這首歌曲,陶笛的聲音十分清亮,搭配上原唱莎拉布萊曼清越的聲線帶來了遙遠蘇格蘭的氣息,將飄渺詩意播撒在直播間,引領聽眾走向了歌中世界。
  • 《小跳蛙》——中小學優秀陶笛節目系列展示
    排練歷程:      十二月初的時候,許歡老師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好的節目推選去湖南省音樂廳參加湖南陶笛藝術交流會,但是很不巧的是,我今年剛調到了小學部,這個學期陶笛興趣隊才開始上課,演奏水平完全還不行,於是我就跟許歡老師說:初中部我以前排過一些節目,但是小學部我剛來,我先報一個初中《少年》,然後小學部報一個《小跳蛙》作為待定。
  • 狄亞哥 莫地那《陶笛情歌》20周年精選大碟(CD1)
    《藍色幽情 Ocarina Blue》專輯中文名: 《陶笛情歌》20周年精選大碟2CD藝術家: 狄亞哥 莫地那資源格式: MP3發行時間: 2006年01月13日地區: 大陸專輯介紹:陶笛情人莫地那與大提琴詩人奧汀,是達芬唱片公司繼鋼琴王子理查.克萊德曼之後,再次風靡歐洲樂壇的新浪漫演奏家。
  • 陶笛版《行走在茫茫月光的中間》,深情動聽,耐人尋味
    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除了演員傾盡情感且淋漓盡致的表演外,劇中的配樂與插曲更是推動劇情發展、升華人物性格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今天小編為大家推送一首陶笛版
  • 2021年濟南歷城萬象新天學校第七屆陶笛藝術節舉辦
    2021年1月1日下午,濟南市歷城區萬象新天學校在東校區文體館成功舉辦了以「陶聲笛韻 感恩前行」為主題的第七屆陶笛藝術節暨陶笛七團2021年新年音樂會。學校崔慶軍首先為本屆陶笛節致開幕詞,崔校長對孩子們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勵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裡盡情地享受美、享受幸福。
  • 湘潭九華和平小學:陶笛表演隊在湖南音樂廳大放異彩
    本網訊(通訊員 餘雨洪)「陶土之韻,笛聲悠揚」,12月20日,第二屆湖南省群眾文化學會陶笛藝術交流會在湖南音樂廳盛大舉行。湘潭九華和平小學的陶笛表演隊受邀參加,精彩的演出獲得場下觀眾的熱烈喝彩。伴奏音樂起,一隻只可愛的小羊手持6孔陶笛走上舞臺,他們隨著音樂節奏踏著整齊的步伐,吹響歡樂的陶笛樂聲,表演隊形時而收攏,時而展開。隨後,演奏12孔陶笛的少年們加入他們,合奏輕快悅耳的二聲部音樂,展現了九華和平小學孩子們的朝氣與自信。表演結束後,獲得了臺下觀眾的熱烈掌聲。據悉,本次參與表演的隊伍中有25名二年級的學生接觸陶笛只有短短三個月。
  • 陶笛《風姿花傳》竹音藝術演奏視頻
    無垠的朗朗星空,靜靜把它擁入懷抱中。敞開了你我胸懷,熊熊燃燒熱血滿腔。齊聚首不分彼此,匯成滔滔沖天巨浪!人生啊總有夢想,終成為一片夢幻。人生啊總有夢想,從此會長留世間。啊…,啊…,不知何人能知曉?啊…,啊…,明日落花你可會知道?生死約歃血立,繁花下誓言誰會忘記?
  • 點擊查看: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節目單
    2019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除了物質上的清空,一場陶笛音樂會,也可以讓你的腦袋空空,得到淨化。2019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時間:2019-11-232019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宗次郎二十歲之後開始創作音樂,如今已經65歲了,成為世界範圍內演奏大師級人物。
  • 海峽兩岸831人瓷都同吹陶笛 創世界吉尼斯紀錄
    中新社景德鎮10月19日電 (劉佔昆 王劍)19日,來自臺灣的演奏家與景德鎮第一小學的小學生共831人,在世界瓷都景德鎮同時吹響陶笛,創造了奧卡利那笛(陶笛)演奏人數最多的世界吉尼斯紀錄。當天下午,809名大陸小學生與22名臺灣陶笛演奏家同臺吹奏歌曲《愛我中華》和《高山青》,演奏經英國世界吉尼斯總部官員現場認證,成功打破此前由日本創造的650人的陶笛演奏世界紀錄。參與演出的臺灣長青陶笛重奏團指導老師張松雄告訴中新社記者,重奏團的成員大部分是來自臺灣東部地區的退休老師,年紀最大的已經72歲。張表示,「很高興參與陶笛演出,和大陸的孩子們一起創造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