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人,他的演技十分高超,他也很喜歡去嘗試很多不同的角色,他的表演爐火純青,有特別高美學方面的造詣。一些人說他作為一位演員,是個獨特的異類,又有一些人認為他不屬於演員,而屬於藝術家行列。所以「演技好人很高傲」,這就是人們對他的最初認識。
作為我國影視行業中最有影響力的人,李保田不僅演戲的技術好,而且拿得出手的影視作品也多。不過,眾所周知,槍打出頭鳥。因為他太過優秀了,所以就有很多關於他的爭議。
倘若,你是一個八零後或者九零後,不知道李保田是很正常的,因為時代都是在變動的。但提到「宰相劉羅鍋」、「喜來樂」這些角色,你都不知道的話,那麼你的孩童時代過得可真沒勁。
在演藝圈裡待了幾十年,李保田飾演過的角色很多,從在街上要飯的乞丐到一人之上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從一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到一手遮天的黑幫大哥;從坑蒙拐騙的郎中到懸壺濟世的藥聖;從堅守崗位的農村老師到大城市的教職工;從懲惡揚善的警察到無所事事不作為的父親。
不得不說,李保田這一路的走來,都是依靠自己的實力讓別人尊重的。現在紅透半邊天的張國立或者王剛都曾經是他參演影視作品的配角。李保田最大的優點就是盡職盡責,不論飾演哪個角色都可以演得活靈活現。但是他最大的缺點是「戲紅人不紅」。
從一開始李保田對於拍攝就有兩個準則,第一是:拍戲一定要認真,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第二個準則是:不用自己私生活來炒作自己。由此可見,其實他對自己與對演戲完全是分開的。不像現在有的藝人,雖然戲不紅,但是私生活倒是傳得沸沸揚揚。
除了這些,他與自己搭夥拍戲的演員還有合作導演都有著特別高的要求。在2006年的時候,李保田看不慣與自己合作的影視公司,在電視劇裡「狸貓換太子」的動作,於是不顧兩千萬的廣告費,就非常生氣地把這家影視公司給告了。
最終,這家公司大敗。李保田要求這家公司賠償自己一百九十萬的賠償費,因為他的勝利,所以很多影視公司都覺得這樣的人如果讓他繼續留在娛樂圈,就會使很多人都像他一樣拿起法律對抗自己。
所以,演藝界的13家公司公然開始對李保田聲發起聲討,還想把李保田雪藏封殺。不過,最終網友們知道後就引起了公憤,這13家公司才不得不出來做個虛偽的澄清,說不是要雪藏李保田。
有一次因王剛在拍攝中,遲到了很長時間,很多群演在那裡等著他,而且天氣又很冷。李保田是一個很守時的人,他從不和不守時的人合作,於是就揚言不許王剛合作。
其實,有很多人都認為李保田清高,但是,他高標準的要求自己,有錯嗎?其實,他就是因為太優秀了所以才如此傲嬌,希望每個演員都能像李老那樣敬業,拍好每一部作品。
一個演員只要專業敬業,那麼就會只有爛片,而沒有爛角色,唯有匠工精神才能打造不褪色的經典。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