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要寫些什麼,也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村上春樹有一篇隨筆叫《中年的噩夢》,文中寫的是史蒂芬·狄克遜在《君子》雜誌上發表的一個故事,故事是一個四十二歲單身作家和二十一歲女大學生的愛戀,最後以女大學生以年齡為由引發的刻薄尖銳的拋棄收尾。雖然村上的文字和情緒都表達得很節制,但史蒂芬·狄克遜的題目卻深深留在腦海裡:哎,以你的年紀來說……
「哎,以你的年紀來說」真是一句「言有盡、意無窮」的話。一種對於你年紀的不認可與嫌棄,一種年齡本身駕馭人的憂傷與無可奈何,無須過多地描述,在你的一嘆一息中就無處匿藏。事實上,沒在自己的年紀裡做過幾個噩夢的人,真的不足以談人生,不過是有人一直糾結於此,徘徊不前;而有人卻夢醒了,一往無前。我的朋友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微信:這是1987年出生的人最後的二十來歲。今天寫總結的時候,發現再過不久,介紹自己的年齡,就是3字打頭了,好像也不怎麼害怕。畢竟這些年,我完成了清單上的許多夢想,也在為許多沒有完成的夢想不懈努力。本來想寫一大堆的雞湯,比如「面對歲月這把殺豬刀,願你勇敢、堅強、善良」之類,後來想了想,只回了她一句:不害怕就是時間給予的最好的禮物。
剛邁進20歲的時候很慌張,那個時候流行一個詞語叫「奔三」,好像跑哪裡都恨不得宣布自己已經「2」字打頭了,不是想說明自己有了什麼能力,倒更是充滿了一種刻意逃避的味道。那些年,每當生日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我老了,奔三的路上又近了一步」。對於年齡的恐慌,生活的無奈。其實,生活本沒有那麼多恐慌。所有的恐慌,不過是你把自己從內心一直侵蝕到外表的慌亂不堪。你不斷增長的年歲,並不會因為恐慌而消失,但如果你擁有面對年齡的勇氣,它便自慚形穢。所謂從容不迫,大約就是可以在當下的每一天,不斷放大自己內心的小宇宙,海納百川,連時間都可以不管不顧,視若無物。
《生活大爆炸》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是:這從今天起,我要積極接受一切,接受愛,接受挑戰,擁抱生活,不管什麼事,我都會勇敢地去接受。再過幾年,我也三十歲了。雖然我的許多願望還沒有實現,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但就這樣一不小心,走入了下一個十年。不過那又怎樣呢?當下的自己倘若身體康健、家人健在、生活溫飽,再有三五知己就值得歡欣鼓舞;有其一,或其二,也很好;要是什麼都沒有,那永遠拉住自己的手就好。隨著年歲增長,一切都會變。有些事或許不可控,而只要自己勇敢地活著,一切都是最好的。
你與生活最舒服的方式,從來不是抗拒,也從來不是分出伯仲,不是誰嚇唬了誰,誰又害怕了誰,而是能夠在漫長的歲月裡,不恐慌,又怡然自得。然後呢,以你的年紀,以我的年紀,與歲月彼此和解,我接受它的流逝,它接受我的樣子。在每個年紀裡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是你對年紀最好的紀念。歲月無懼,年歲不慌。
你的關注支持是我們的堅持
歡迎撩捱吹水閒聊打牙教
我在這裡跟你不見不散
大叔熱線:YHTB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