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2020-11-18 騰訊網

又有一家公司要拍《三體》了。

9月1日,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這是Netflix成功PK掉了強大競爭對手迪士尼和亞馬遜的結果。

自從2019年春節檔上映、創造了4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的《流浪地球》成為「爆款」後,市場和觀眾就愈發期待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最著名的代表作《三體》的IP影視化——畢竟,《流浪地球》只能算劉慈欣眾多作品中的小短篇。

然而,由於在內地市場,《三體》版權落在了不專業的團隊手中,一直以來,《三體》的影視化都頗為艱難。

2009年,在《三體》還寂寂無名時,導演張番番以1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三體》影視+遊戲全媒體永久版權,之後以此為籌碼接觸了當時一心想進入電影產業的遊戲公司遊族。

2014年,遊族影業宣布成立,拿下《三體》的全線改編版權,號稱要以單部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但頁遊起家,剛涉足電影產業的遊戲公司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2015年8月《三體》第一部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三體」這一名字漸漸為全球大眾所知。那年《三體》電影宣布開機,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主演,原本預計於2016年上映,最終因為質量太差被雪藏,除了幾張拍攝現場的劇照和海報,沒有了下文。

對遊族這家公司來說,雖然自己拍不了,但《三體》的版權仍是一座金礦。2018年12月,遊族集團成立了子公司三體宇宙,也是《三體》的完整版權所有者,時任遊族網絡執行董事的許垚出任三體宇宙CEO,專門負責《三體》IP的開發和運營,並建立起一套內容合作方式。

目前三體宇宙已經出品或授權了動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三體》廣播劇等輕度的小項目。

《我的三體》目前已有三季,第一季是同人起家,導演神遊八方是三體的粉絲,因為在B站上的大火,《我的三體》團隊得以加入遊族,正式成為《三體》開發宇宙的一部分,拿到資金拍攝了第二季《羅輯傳》和第三季《章北海傳》,後者在豆瓣的評分也達到了9.7。

《三體》廣播劇則號稱喜馬拉雅迄今為止投入最大的一個廣播劇項目:作者劉慈欣親自參與指導、中國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演播錄製,劃定了6季共80集,每集30分鐘的大劇架構。

另外,2019年4月26日,《三體》漫畫官博透露新《三體》電影即將開拍。光線傳媒發布了2019年年報,在對2020年的展望中,光線提到目前處於籌備/製作階段的電影有40部,其中就有新的《三體》電影。緊接著2019年6月,B站也宣布正式啟動《三體》3D動畫項目。今年8月2日,騰訊視頻又在年度發布會上公布了《三體》中文電視劇開拍,由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主演,承制方是白一驄的靈河文化,預計在2022年上映。

但這些官宣都沒有Netflix接手來得刺激。這是Netflix首次把中國內地的IP改編成劇集,它也拿出了看上去足以成就好作品,甚至堪稱豪華的團隊,至少相比之前大多數劉慈欣作品改編計劃要靠譜得多——

《權力的遊戲》編劇David Benioff及D.B.Weiss(簡稱2DB)負責劇本改編;吳宇森、布拉德·皮特、萊恩詹森、裴淳華擔任聯合執行製片人;《三體》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此外還有亞歷山大·伍(Alexander Woo)(代表作有《極地惡靈》《真愛如血》),萊恩·詹森(Rian Johnson),拉姆·伯格曼(Ram Bergman)(代表作有《星球大戰VIII:最後的絕地武士》《利刃出鞘》《環形使者》)等業界大佬的名字。

不過雖然Netflix確實擁有著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編劇、工業水平和不吝投入的資本,但要把《三體》這個與眾不同的原料,塞進成熟的影視工業機器裡,變成一個熱賣的全球產品,仍然是一道難題。

劉慈欣曾在舞臺劇《三體》的發布會上說過,「好萊塢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複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三體》違反了這條最根本的原則,好萊塢電影的價值觀必須符合主流價值觀,這點《三體》也違反了。」

劉慈欣

此次Netflix宣布的是《三體》英文劇,在劇集定位上就要權衡——究竟是照顧國外觀眾的觀影習慣,延續以往好萊塢科幻片的敘事方案,還是尊重原著,還原特別具有中國特色的劇情。

一直以來,Netflix都在探索「美劇思維+本土表達」的模式,著眼於全球市場,希望做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產品,此前Netfilx與韓國的合拍片《王國》,與日本合作的《火花》和與中國臺灣合作的華語片《誰是被害者》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科幻類型的《三體》和它們還是有些不同。

也許中國的觀眾和讀者需要降低一些期待值,才不至於太過失望吧!

相關焦點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把三體幹砸了,要背一輩子罵名」遊族網絡官網介紹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2009年,2014年6月正式登陸中國A股主板,是互動娛樂供應商,曾成功推出《少年三國志》《盜墓筆記》《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女神聯盟》系列等多款知名遊戲產品。顯然,這是一家遊戲公司。
  • Netflix拍《三體》靠譜嗎?|三體|netflix|萊恩·詹森|劉慈欣|...
    《三體》作者劉慈欣將擔任Netflix版《三體》的顧問。| 圖片來源:劉慈欣此前最成功的劉慈欣IP影視化作品是《流浪地球》,2019年春節檔上映,創造了45億的票房紀錄。但《流浪地球》只能算劉慈欣眾多作品中的小短篇,市場和觀眾真正期待的改編還是《三體》。在內地市場,由於《三體》版權落在了不專業的團隊手中,一直以來,《三體》的影視化都頗為艱難。
  • 《三體》將拍英文劇集 影視化之路艱難
    美國當地時間9月1日,網飛(Netflix)宣布將拍攝《三體》英文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本人和英文版譯者劉宇昆將擔任本片製片顧問,《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丹尼爾·布雷特·魏斯擔任編劇兼監製,二人被中國劇迷稱為2db組合,他們將聯合《極地惡靈2》的運作人亞歷山大·吳共同負責劇版《三體》的劇本改編。此消息一出,科幻迷大呼期待。
  • 于和偉稱參演是「最科幻的事」,《三體》影視化,曾被叫停電影
    于和偉稱參演是「最科幻的事」,《三體》影視化,曾被叫停電影 據了解,由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發布殺青視頻。
  • 奈飛宣布拍攝劇集版 《三體》影視化或迎來最大轉機
    誠如他曾寫道,「好看的科幻小說應該是把最空靈最瘋狂的想像寫得像新聞報導一般真實」。這種周密、完備、自成體系,讓《三體》最終獲得成功,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三體》影視化屢「難產」,現有IP影響力不足 拍攝劇集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由於《三體》在中文科幻小說中無可比擬的地位,該系列的影視化落地一直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三體》影視化之路可謂是坎坷崎嶇,且至今未出現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成熟作品。
  • 奈飛將拍美劇版《三體》讓人捏把汗,《三體》十年影視化之路為何如此之難?
    美國奈飛公司近日宣布將拍攝《三體》劇集。消息一出,不少科幻粉都為這部跨文化改編作品捏一把汗。為什麼《三體》影視化這麼難?《三體》電影版本的拍攝,國內曾經有團隊籌劃了兩三年時間。然而,最終製作方宣布項目凍結,電影版將在不久的將來換導演重新啟動。這一挫折並不能熄滅人們將其影視化的熱情,《三體》的動畫番劇和國內版電視劇也在製作中。
  • Netflix將拍《三體》,《權利的遊戲》主創!
    《三體》小說,是由劉慈欣先生創作的系列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興衰歷程。第一部經過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的影視化改編,似乎非常艱難。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畢竟《三體》的影視化,早在多年前就曾出現過「跳票」現象,這一次是否能順利製作出來,目前還只是一個未知數。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候,還叫囂著:「一定要中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我們中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似乎都沒有實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 《三體》影視化難產10年,接手的奈飛要拍成美國故事?
    《#三體#》影視化難產10年,接手的奈飛要拍成美國故事?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該書自2009年賣出版權後,不少人都對它的影視化改編摩拳擦掌。此次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奈飛)宣布將把《三體》拍成劇集,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要知道,最先被張番番導演看中的《三體》,在2015年就進行了首次電影改編,宣稱是由馮紹峰、張靜初主演,遊族影業CEO孔祥照還曾野心勃勃地宣布,「一定要中國人自己來拍」,結果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 電影多次跳票、粉絲抵制,我們還能否看到《三體》影視化?
    但還沒等《三體》電影官宣開機,2010 年號稱誠意滿滿的科幻電影《未來警察》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儘管投資高達 1.5 億元,還有劉德華作為主演加持,來自時光網的數據顯示,該片內地票房僅 5000 多萬元,虧大發了。
  • 美國人要拍《三體》?編劇能力被質疑,劉慈欣卻這樣說
    的口號,不難看出這家公司的強大實力。》小說影視化的道路不可謂是「命運多舛」。操刀《三體》的兩位編劇不太靠譜,《權力的遊戲》最終季爛尾就是他們的「功勞」。相較於影視工業不發達的中國,《三體》交由國外團隊的確是一個靠譜的選擇。
  • 《三體》的影視化,究竟為啥這麼難?除了缺錢,這3點也是硬傷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遊族影業」的CEO孔祥照在剛籤下《三體》版權的時分,還叫囂著:「必定要我國人自己來拍,要毀也要毀到咱們我國人手裡。」但事實證明,這些好像都沒有實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體》的影視化這麼困難呢?
  • 三體宇宙CEO許垚:《三體》為什麼選擇了Netflix
    作為首部收穫雨果獎的國產科幻小說,《三體》在海外擁有非常高的人氣與知名度,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就是《三體》的忠實粉絲之一,好萊塢也對這部中國科幻巨著的影視化產生了濃厚興趣。相比前兩位潛在的合作方,Netflix無疑是更理想的夥伴,後者不僅在今年疫情期間市值反超迪士尼,也是如今全美各大流媒體視頻網站中,最捨得為優質內容砸錢的平臺。「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就《三體》的國際合作,與好萊塢的很多優秀的創作者,以及高水平的平臺公司,都進行過接觸。這個過程中我們都能夠感覺到,《三體》在好萊塢受到的關注超過了我們之前的預期和想像。
  • 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從張番番夫婦低價收購版權而後執意當《三體》導演被全網罵,到孔二狗退居二線、團隊四高管離職,電影版《三體》爛尾跳票,再到如今的林奇被害一案,手握《三體》這一大IP的人,似乎都沒繞開這個「魔咒」。02 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如果沒有這場投毒,輿論和大眾很難知道許垚在遊族獲得《三體》版權這件事中,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第三部死神永生還未出版,《三體》的版權就已經不在作者大劉的手上了。
  • 美劇版《三體》要來了,7.5億元的三體宇宙終於不再是一個黑洞
    這部在2015年獲得科幻文壇大獎雨果獎的中國小說,擁有一個浩瀚的世界觀設定,被粉絲們稱為中國最硬核的科幻作品,卻在影視化的過程中一波三折。自2009年網傳幾萬元賣出影視化版權後,至今已有11年之久。由於國內製作團隊實力不足,觀眾們始終未能看到影視化後的《三體》。
  • Netflix要拍《三體》!大家期待的與擔憂的都在這兒了
    美國出自檢,出團隊和出工業技術,最終將中國科幻故事成功的影視化。我們從電影技術來講,《三體》太需要強大的影視工業的支撐。根據當前國內的影視工業,可能《三體1》還勉強可以(甚至都有擔心),何況這還是電視劇,製作方面不得不擔心。
  • 美國將拍《三體》,當初用10萬買下影視版權的夫婦賺了何止一億
    從這些年的科幻文學作品來看,《三體》無疑是當中最閃亮的明星之一。小說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得到包括美國前總統歐巴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權遊原作者馬丁等人的力薦。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網際網路圈也非常多CEO是《三體》的粉絲,他們的辦公室甚至擺著全套小說。
  • 國內的《三體》衍生如今怎樣了?
    摘要:最近一個多月時間裡,《三體》一直是IP影視改編領域的一大熱點話題。先是在8月初的騰訊視頻年度發布會上,《三體》劇版首發概念海報,隨即該劇的官方微博宣布了卡司陣容,該劇由楊磊執導……最近一個多月時間裡,《三體》一直是IP影視改編領域的一大熱點話題。
  • 《我的三體》
    在視頻網站嗶哩嗶哩(下簡稱B站)上,這部2020年1月底才上線的動畫,至今已有近3000萬次播放,100多萬人選擇了「追劇」,7.7萬人參與並給出了高達9.9的評分。哪怕是在以「標準苛刻」著稱的豆瓣上,該劇總共三季的評分也高達9.4、9.5和9.7。
  • 又一國產「巨作」將襲:《三體》影視化殺青,科幻領域又增新星
    「科幻片」一直都是國產劇的軟肋,反倒每每是對美國大片「侃侃而談」,觀眾總能夠津津樂道。《流量地球》作為國產首部硬核科幻巨作,開播時依舊褒貶不一,大家似乎就自帶有色眼鏡觀看一般,不過好在結局還是完美的,繼《流浪地球》後,又一國產「科幻巨作」將襲,兩者師出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