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舶來品,是飲品,也是文化。
有人把它當興奮劑,有人把它當感情依託。
或許,你也有一段源於咖啡的故事,有關愛情,抑或與愛情無關,只是聞香之時,會想起一個人來。
如果你願意,就把你的故事丟過來吧。。。。。。
由西西弗書店與一頁文化傳媒聯合舉辦的「夢想體驗日——矢量咖啡體驗沙龍」,將於下周日開啟第一期,已陸續收到投稿作品,以下為您帶來小曼的《Coffee獨酌》,願伴您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BY她+
前日看《好先生》,江疏影和孫紅雷玩真心話大冒險,輸了的喝一大杯黑澄澄的coffee,孫紅雷說這是會喝死人的,說完還是一口一杯乾了好幾杯。
人真是莫名奇怪的動物,都說人心難測,其實人的口味更是。我總覺得舌頭上那麼些味蕾就是天下最作的傢伙。不知道各位吃貨有沒有冬天的半夜忽然從對西瓜的渴望中醒來、初春的高中物理課堂上想吃口青椒茄片想進了命去的種種尷尬經歷,甚至,這一刻,我坐在新區六樓的辦公桌前,敲著鍵盤,方圓五公裡之類絕無人戶商家,我卻聞到了豆漿稀飯的味道。味蕾這些小妖精天生就是吃貨們的小主,被寵溺太甚,以至於常常無端驕縱撒潑,忽而柔弱忽然強悍忽而傻白甜乖忽而冷硬尖刻,可偏偏,吃貨們就服她,不服也不行啊。
當然,說這麼多,只是為自己不斷變幻的口味找出處找典故而已。也正是為了解釋那名高捋袖管無肉不歡不醉不歸的女子,如何變成了如今這個淺淺抿茶獨酌coffee唯喜蔬果的我。記得休完6個月產假回報社不到一周,一位大姐說,你還是你嗎,性情大變了呢。後來細想,口味的轉變是隨了性情,而性情的大變是因了兒子。相信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會有此體會,有了孩子過後,我們變了很多,無論是從放縱到內斂,是從膽怯到勇敢,是從粗糲到溫柔,我們都朝著一個方向而去——成熟。所以應該說是孩子幫助我們完成了我們的一生。
小眼睛孫紅雷幹下那幾杯coffee當然沒有死,我卻忽然和他心意相通,知道他這樣牛飲而下的是過去生活的不堪和苦澀。說來,他的改變也是從朋友託付的孩子而起呢。
我之好酒嗜茶在圈子裡很是出名,稍有交集的人都知道,此女喝酒爽快吃茶濃釅。那個時候,我也會喝coffee,在中午加班寫各類領導講話、先進材料的時候,把她當著梁與錐,提神醒腦。辦公室的小夥子從超市裡給我抱來一大盒某巢的速溶,還自帶伴侶的,我也就將她擱在窗臺上,任風吹日曬著,需要了,拎一袋出來衝上,兩口吞下,可管好一陣子。
其實,那時候對酒也好茶也好,都是這麼個態度,包括一切深愛著的。那時候酒桌上總是要換大杯子,要呼朋喚友,巴不得所有好朋友都團成一桌,搶著說話,爭著喝酒,看順眼的,幫他滿杯滿杯代酒,不順眼的,端著杯子候在面前也不鳥人家。喝的不是酒,是痛快。那時候只喝綠茶,什麼毛峰、翠片,別人趨之如騖的白茶卻被我棄如敝履,都太淡了,不夠味。每天一到辦公室就抓一把粗獷如我的仙人山綠茶,投進茶缸,注水泡下來,光茶葉就佔了大半杯。呷一口,那酸爽,才正宗。喝的也不是茶,還是痛快。把這快意恩仇我行我素的江湖習氣來過我的人生,自然將生活過得千瘡百孔,灌進去的酒茶還有coffee,也隨著這些漏洞淌滿一地。直到有了兒子,這些漏洞才漸漸地被他用小手撫平。
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真正地與過去揮手告別,所有現在都是由過去堆積而成。也許過去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不願提及不願憶起的,但正是她們成就了你今天的淡然優雅,如同珍珠般柔和的光芒。那麼過去,無論你願不願意,都是那隻蚌,那隻成就了珍珠的蚌,只有承受了那痛入骨髓的折磨苦難,才能將生命的光輝賦予今天的我們。
昨晨得一句:我把一顆心放在花身上/花開了/我把一顆心放在詩身上/詩美了/我把一顆心放在你身上/你 走了。讀來傷感,卻是心之燭照。把一顆心放在心愛之物身上,不管花開還是人散,我都願意為你傾心。酒也還喝,當三五好友相聚,不勸不推,酌量而飲,飲下的是不時冒出的精句妙語。茶也還喝,清輕靜慢,有一友相伴無疑甚妙,即便獨自泡茶,也願將茶當作一位知己,低言細品,品下的是綿綿的情誼。
而coffee,我固執地認為只宜獨酌。Coffee有著濃烈的醇香,誘人垂涎,入口卻苦,苦後回味悠長,Coffee要熱飲,涼了苦味更厚,這些特性一如愛情一如功名一如人生。孤獨與生俱來,所有的苦也好,甜也罷,愛情的顫慄,名利的虛無,都只宜獨酌,端一杯嫋著熱香的coffee,獨坐窗前,酌前塵舊事,酌夕照長空,酌自己。。。。。。
作者:小曼,原名胡瑋。桐梓人,新蒲工作。
-END-
長按/掃描—關注遵義她生活
遵義她生活戰略夥伴:
遵義旅遊網(http://LY.seezy.com)
遵義第一女性微雜誌
遵義她生活
做精品女人,享精緻生活
微博:@遵義她生活| 微信:zunyita
貴州州一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號:zunta522
法律顧問:黎濤律師
電話:159850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