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酸脹、麻木、偏癱……骨病和腦梗後遺症太折磨人,中醫防治有...

2020-12-24 北青網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骨病患者人群越來越多。而這兩種疾病所帶來的後遺症,輕者需要忍受疼痛、酸脹、麻木、無力的折磨,重者可能喪失勞動能力,失去行動自由,甚至導致癱瘓。不僅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對家庭也是沉重的負擔,很多人治療多年卻依然不能擺脫病痛的折磨。

究竟為什麼這些疾病如此難纏?中醫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這些病痛,擺脫痛苦,恢復健康呢?

 

中國腦卒中流行報告調查顯示,在我國每12秒鐘就有1人發生腦卒中,在每年的新發患者中大約有80%的腦梗患者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腦梗後遺症腦梗後遺症是指在腦梗發病半年後,如果還存在半身不遂、語言障礙或口眼歪斜等症狀,就叫做腦梗後遺症,該時期也叫做腦梗後遺症期。

腦梗後遺症很難恢復的原因主要受病灶大小、年齡偏大、身體虛弱、併發症多等因素影響。在一般的觀點中都認為,因腦出血、腦梗塞而導致的偏癱,如果時間超過半年,那好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很多人治療多年也沒有治好,而喪失治療的信心,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但實際上腦梗後遺症多年的人依然是有辦法可以治的。王主任在50年的豐富臨床治療經驗下,首創「武當道醫促通術」,尤其擅長治療腦梗後遺症、各種類型的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疾病等。

腦梗後遺症的根源在於經絡不通、絡脈瘀滯,武當道醫促通術通過針和藥的內外同治,既要防止腦梗再復發,同時也盡最大能力幫助患者恢復正常活動的功能。因此除了針和藥以外,中醫的導引術也是腦梗後遺症患者的重要恢復手段。

武當道醫促通術對腦梗後遺症的獨特治療

針法治療:調節臟腑,通經絡四種針法相配合,以毫針為主,調節臟腑,通經絡,用電針加強毫針對經絡刺激,針刀和火針作用於重點瘀堵部位,打通瘀堵經絡。

中藥治療:

活血補氣,重「行氣」內服→《補陽還五湯》加減導引術治療:導引行氣、安定心神通過肢體有規律的柔和松靜的運動和心意的調控,引導氣血在經絡臟腑中正常地流通運行。

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等疾病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不僅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飽受頸肩腰椎等骨病的折磨。年齡的增長、過度勞損、運動不當、長期受寒、營養不足等都可能引起或加速肩頸、腰椎、關節等部位的退化與病變,引發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盤突出等疾病。

如果你有以下一條或幾條症狀,就要小心自己的肩頸、腰椎、膝關節可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武當道醫促通術,除了可以治療有腦梗後遺症的人群,對於頸腰膝疾病同樣有很好的效果。

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頸腰膝疾病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經絡不通的產物。經絡不通、關節受損、肌肉痙攣,人體失去平衡。武當道醫促通術強調的是要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通過「針法+內服中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針法:用毫針和火針相配合,肌肉痙攣的地方要放鬆需要用瀉法使得筋結的肌肉得以放鬆。肌肉鬆軟的地方要讓它緊張起來需要補法,使得肌肉功能恢復旺盛一補一瀉,相互配合遵從人體的陰陽平衡。

中藥:頸椎病常用葛根湯,葛根湯具有解肌腠之風寒、升胃腸之清陽、舒經腧之急三方面作用;腰椎病常用獨活寄生湯,獨活寄生湯有非常好的祛風溼,補益肝腎、益氣活血,軟堅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

責任編輯:張元(EN003)

相關焦點

  • 上醫治骨 「和」為方|骨病|患者|藏醫_網易新聞
    一認識和了解曹國棟教授的人都知道他是西醫出身,是北京積水潭醫院骨外科主任醫師,同時,又是藏醫大師洛桑丹增的親傳弟子,學貫中醫、西醫、藏醫三大醫學領域。說,作為兒子,父母是你最親的人,但總有一天會離開你。但作為醫生,病人是你最親的人,因為他們永遠都在你身邊。師父這一番話深深震撼了曹國棟,成為他後來的行醫準則。1975年,曹國棟落實政策返京,懷著中醫、藏醫藥對骨病治療的新解,和攻克骨病的強烈願望,回到北京積水潭醫院骨外科,由於有著堅實的行醫功底和從醫實踐經驗,很快成為骨外科中堅力量而嶄露頭角。
  • 「金靈紀實」腦梗偏癱康復的關鍵是什麼?記何伯伯腦梗十年的感悟
    對於腦梗,金靈以前沒有太多關注,覺得這樣的疾病離自己很遙遠。 不想今年四月,就有位親人突發腦梗,才知口角歪斜、說話不清,不認識人,走路跛足,甚至臥床不起,都是腦梗突發或後遺症的典型症狀。
  • 中風偏癱的中醫治療思路
    中風偏癱,中醫最有殊功。中醫重視生命的全體,中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有湯藥還有針灸。我臨床觀察到,中風急性期可用中醫,我診治過多例中醫急症患者,療效非常滿意。讀者可參考《中醫治療中風急症》、《中醫防治中風的方法》、《關於中風的急救、康復與預防方法》、《我在中醫院度過的一個晚上——高年中風急救的真實記錄》、《中風急症,用中醫還是用西醫?》等文。
  • 53歲男子,腦梗入院,留下偏癱,出現1黑2硬3多,及時查腦CT
    在三個多小時的搶救後,病人的生命算是保住了,但留下了偏癱後遺症。究竟經歷了什麼呢?本來,老王已經患高血脂多年了,雖然不嚴重,但也要靠藥物維持。而且老王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飯後抽菸。吸菸,不僅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還容易使心率加快,使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腦梗死的危險增加。餐後人體血液循環加快,此時吸菸,會導致人體吸收更多的毒素,會使人處於興奮狀態,頭「飄」感,容易出現血壓升高,使腦內血流減少,誘發腦梗。
  • 肢體麻木疼痛是什麼原因?醫生:可能是這個病,2個穴位可治療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病例:2個月前有一位49歲的男性患者找到我,患者自訴病情,「我的雙手手指以及右下腳趾麻木疼痛刺痛以及兩年多了,每遇下雨天就會更疼,可是我每次在活動過後疼痛又會稍微減輕一點,平常做事做久了之後這個麻木感就又會加重,之前也去過醫院醫生說是末梢神經炎給我開了好多藥不過效果都不明顯,所以就想來看看中醫有沒有什麼辦法治我這個病「?
  • 【韓城醫院快訊】急性腦梗塞突發致偏癱 緊急溶栓不留後遺症
    【韓城醫院快訊】急性腦梗塞突發致偏癱 緊急溶栓不留後遺症——第33例高風險重症腦梗塞患者在交大一附院韓城醫院成功治癒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韓城醫院神經內科溶栓團隊再次啟動「腦卒中急救綠色通道」,在1例急性腦梗致嚴重偏癱患者發病75分鐘時,緊急為其施行靜脈溶栓治療。
  • 46歲女老師突發腦梗,搶救後偏癱,醫生:人到中年,1種調料要忌口
    江蘇徐州的王老師是一名語文老師,今年已經46歲了,從今年五月份開始經常感到頭暈,整個人沒有什麼精神、顯得非常疲倦,王老師想著因為學生的課業一直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休息,多休息休息就會有所好轉,所以就沒太在意。
  • 這位曾大哥來自衡東縣白蓮鎮,患腦梗中風五個月,左側上下肢麻木乏力,語言輕度蹇澀不利
    這位曾大哥來自衡東縣白蓮鎮,患腦梗中風五個月,左側上下肢麻木乏力,語言輕度蹇澀不利,經當地住院康復治療,也請本地名中醫吃中藥百餘付,病情也在逐漸好轉,遺留患側肢體麻木乏力,偏身如繩索之緊束狀,又經當地名醫介紹,專程來到我院中風偏癱科疑難病專家診室
  • 右胸疼痛還伴有肩膀酸脹手麻,CT檢查沒事,這是怎麼回事?
    右側胸部疼痛,同時還有肩膀酸脹和手麻的感覺,可能很多人會反應到頸椎病,可是補充描述CT沒事,這就排除頸椎間盤突出症的可能性,最典型的應該考慮是胸廓出口症候群!這個應該考慮是斜角肌中束緊張,壓迫刺激胸長神經導致放射區域出現疼痛,在右側還好,左側的話很易和心臟的問題混合一起,增加判斷分析的難度,也有人前胸和後背串著痛,也可能是這個原因。
  • 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告別麻木病幸福過晚年
    《本草綱目》 就曾寫到:「麻木乃疾病之先兆」。像手足出現麻木,說明腦血管被血栓淤堵,導致腦供血不足,這喻示著患者肯定有高血壓、高血脂、腦血栓等疾病,如果不及時解決,腦神經細胞就會大面積壞死,腦神經死了,那麼最終就會導致中風偏癱。
  • 輕度腦梗會有哪些症狀?
    例如:短暫單眼失明或一過性黑矇,短暫的語言不清、面部麻木、單側或雙側手腳無力、走路不穩、向一側偏斜、記憶喪失、眩暈等等。 說它是腦梗的先兆,因為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發生後,1個月內再發風險是無TIA病史者的30.4倍;1~3個月再發風險是18.9倍。而且進展成腦梗的可能性大。
  • 59歲男子急性腦梗,落下偏癱,醫生提醒:改不掉的壞習慣,害了他
    而老陳的妻子拿藥出來看到丈夫昏迷,趕忙撥打120求救,急救中心得知後立馬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救護車,在將老陳送至醫院後才知道老陳這是腦梗,經過醫生的不懈努力,雖然救下了老陳,但是老陳卻還是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
  • 肩周炎、三角肌疼痛、手抬不起來,向後背就痛、手麻木、手酸脹、拍打視頻
    網球肘、便秘、減肥、降高血壓、腱鞘炎、手指麻木、脹痛、腹脹、手無力、酸脹,手抬不起來都可以拍手臂外側拍打時局部皮膚疼痛、有針刺感、刺痛感、麻、酸脹、為正常現象。手停止後被拍打的皮膚感覺不到疼痛、要手摸上去才疼痛為正確的拍打,反之為不正確的拍打手法。做完拍打的當天晚上有的人會感到做過的地方非常疼痛,有的則沒有什麼痛感。
  • 手腳出現4種情況,高血脂需要高度警惕腦梗,細心點避免悲劇發生
    有高血脂或者動脈粥樣的人腦梗是大家比較擔心的一個疾病。腦血栓形成又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從後一個名字可以看出,引起腦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當然了動脈粥樣硬化只是最常見的原因,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原因也可以導致腦血栓形成。
  • 23歲女孩,昏迷不醒,醒來後偏癱,男友悔哭:不知道這裡不能碰
    腦梗的發病率如今越來越高,每年有上千萬的人罹患腦梗,其中70%的腦梗患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腦梗應該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但事實上,很多年輕人也可能罹患腦梗。朵朵今年只有23歲,誰也沒想到,這麼年輕的姑娘會突發腦梗,還因此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說起朵朵罹患腦梗的經歷,還有點不可思議。
  • 出現肩頸酸脹、腰背痛當要當心,一定是骨盆前傾在折磨你
    骨盆前傾最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常常引起肩頸酸脹,腰背痛,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骨盆位於我們身體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骨盆牽拉腰部的周圍肌肉,當我們的骨盆出現前傾時,周圍的肌肉會左右擴張,使得腰部神經受到壓迫,時間久了就會有腰痛現象,一直以為是腰不好引起的,其實是我們的骨盆出現了前傾。
  • 治療頸椎腰椎病,大連這家中醫骨科「不簡單」
    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症狀:腰痛、下肢麻木、疼痛,不能正常行走,長期行走和站立後症狀加重。B、三年級梅梅,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練琴、花花、書法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導致這名小學霸「癱瘓」了,坐臥不寧。
  • 52歲女子突發腦梗,搶救後偏癱,醫生:飯後1事或是「罪魁禍首」
    之後再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之後,暫時算是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卻落下了偏癱的後遺症。醫生了解之後,嘆息道:飯後1事,或是「罪魁禍首」王女士每天晚上吃過晚飯後,都會去打麻將,在身體檢查中發現王女士患有長年的高血壓,由於平時身體並沒有異常現象,就一直沒有放在心上,可血管在多年的高血壓侵蝕下,早已「傷痕累累」。
  • 10年裡3次腦梗2次腦出血,右側偏癱、失語一年半,靠胃管進食 如今...
    在湯養元,有一位中醫,杭城許多中風病人和家屬,都當他是自家人,他身材魁梧,眼神堅毅。他是劉永輝,河南滑縣人,劉氏中醫第七代傳人。劉永輝家學淵源,七代祖劉光明、曾祖父劉嵐峰,都是一代名醫。劉永輝10歲不到就跟隨父輩,捧起了《傷寒論》等大部頭,立志要成為名醫。
  • 腦梗後遺症太遭罪,醫生提醒:康復10大原則,身體恢復才順利
    腦梗後最關心的問題作為重症科醫生,經常有重症的腦梗患者住進ICU,往往這時候家屬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脫離危險?患者將來恢復能不能有後遺症?我們家屬能做些什麼?一般我會這樣回答:首先作為重症腦梗患者,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他能度過危險期,當並且穩定需要轉出ICU的時候,我會告訴你需要做什麼。但患者病情穩定後,轉出ICU前,我交代最多的就是護理和康復了。因為對於腦梗患者,最終能恢復成什麼樣,很重要取決於康復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