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十三,一個想要隱居喜歡碎碎念的小鎮姑娘。
夏天是一個美女層出不窮的季節,夏天也是一個展現女性魅力的季節,昔日以泳裝秀為主打招牌的——香港小姐,在經歷2020年的香港小姐評選。
香港小姐可謂是一個有著長久時光積澱的節目,畢竟從第一屆至今已經過了48年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存在,無疑,香港小姐的評選讓無數美女走進人們的視野,也曾經讓大陸見證了「港風」「港女」的魅力。
01當年那些靚麗的「港姐」
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小姐大賽選出了一大批我們耳熟能詳的女神:趙雅芝、鍾楚紅、李嘉欣、張曼玉、蔡少芬、邱淑貞、陳法蓉、袁詠儀,無一不是美豔不可方物的大美女,是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
'香港 小姐中「最高學歷」郭藹明(就是劉青雲老婆啊),真正的美麗與智慧並存。
「最美港姐」李嘉欣,後來嫁給船王許晉亨。
第一屆港姐競選,左二為趙雅芝,右三拿權杖者為冠軍孫泳恩。
決賽時,十餘名佳麗會分別身著泳裝、時裝和晚裝走秀,其中最經典的環節莫過於佳麗們完成泳裝走秀之後,到司儀身邊回答他們臨時抽定的刁鑽提問,例如「一生如果只能洗一次澡,選在什麼時候」。這也是觀眾最期待的環節,誰不想看看光彩照人的大美女面對角度清奇的怪問題時的反應呢?手足無措還是才思敏捷?臨場反應表現出來的情商,自然也算是「智慧」的。
香港小姐代表著「美貌與智慧並重」。正值妙齡的女性先要通過海選面試,確保你品貌端正。複賽則會組織活動讓觀眾更熟悉這些候選人,相當於個性和才能的展示。
表演過後,結果出爐。
前三甲身著旗袍接受加冕,戴王冠,掛印有「香港小姐」字樣的綬帶,冠軍還會披上紅色鬥篷手拿權杖。禮成,她們在鏡頭前露出的明媚笑容,將會成為第二天各大報紙的頭條。
92年港姐競選後臺,助演嘉賓四大天王接受古巨基的採訪
這樣的場景是許多人的珍藏回憶,影響了一代人的審美,也成為了一代少女的夢。但隨著時代車輪滾滾向前,聚焦於這個大舞臺的燈光也漸漸暗下去了。
02「選美」何時變為「選醜」?
2020年香港小姐16強亮相,被網友吐槽不好看沒特色。
17屆冠軍雷莊兒因為外貌不夠美曾受到巨大非議。
「港姐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今年是最醜的一屆。」
一模一樣的評論每年都會在節目公布入選佳麗照片時捲土重來。聽著網友們口徑一致的吐槽,你不禁要問,究竟發生了什麼,造成了如此大的落差?
TVB給了「香港小姐」更加清晰的定位:「香港小姐是香港這座城市的形象代表,將會在未來的一年時間去到世界各地為香港做宣傳」,另外,「香港小姐將會代表香港地區參加國際選美」。
首先選美的熱潮開始消退。雖然港姐競選也會有展示才藝的環節,但說到底,節目的本質還是選「美」,加上多年積澱保持的節目基調,以及「香港小姐」四個字背後所具備的內涵,你很難再去給這個節目添加更多的娛樂性了。以前是沒得選,只啃饅頭也喊真香,現在隨便一搜就是大把的真人秀和綜藝節目,「單純比美」相形之下顯得枯燥了。
網際網路時代,隨便上網一搜就能看到海量美女,審美難免疲勞。要不是國色天香,恐怕也難以撩起廣大網民的興致;
如果再刨根問底,「香港小姐競選」其實是香港文娛業發展的一面鏡子,兩者同興同衰。可以這麼說,我們對以前的趙雅芝、張曼玉、李嘉欣、袁詠儀們,是帶有時代的濾鏡的。
我們對於這些女星的認可,其實更多來自於她們所扮演的白娘子、馮程程、蘇麗珍、李翹等經典角色,來自於她們貢獻的影、視、歌作品,而非她們港姐的身份。然後她們的形象才會更豐滿、迷人。趕上香港文娛業的黃金時代,她們是幸運的。
時代造就了我們記憶中的「最美港姐」們,香港演藝圈曾經強勢的文化輸出,賦予了香港小姐豐富的內涵,待大潮退去,港片、港劇、粵語歌風頭不再勁,只剩對當年繁華光景的懷念。
無內涵,外表再光鮮也不過空殼一具;「香港小姐」,也就只剩下了單薄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