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春脾氣「火爆」,在圈內是出了名的。
除了在老婆應採兒面前會露出難得一見的溫柔之外,大多數時候他都超「兇」的,即使對自己的親兒子也不例外。
在《爸爸去哪兒》中,小小春迷上了村長喊麥用的喇叭,玩得不亦樂乎,陳小春看見後立馬板著臉教訓兒子:「你在做什麼?」
表情嚴肅,眼神凌厲,感覺小小春如果再敢有什麼動作,他下一秒就能出手打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脾氣暴躁的爸爸,在有了二胎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溫柔又耐心。
陳小春變身溫柔「奶爸」
在《新生日記》中,陳小春一改往日的「暴脾氣」,成了一個溫柔又賢惠的爸爸。
自從應採兒懷孕以後,陳小春不僅停掉了工作,專心陪伴孕妻,而且還辛苦鑽研起廚藝,親自下廚給老婆孩子做飯。
但比起陳小春做飯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陳小春的「家庭地位」。在節目中,應採兒想吃水果,Jasper便跑去給爸爸安排任務:「你去弄水果,倒檸檬茶。」
然後就看到陳小春乖乖地起身走向廚房去弄水果和泡茶了,臉上沒有一絲的不情願和不悅。
在玩遊戲環節,Jasper提出只想要和媽媽一起玩,應採兒聽到問:「爸爸不用玩?」
Jasper很乾脆地說:「對」。坐在一旁的爸爸陳小春也默默地接受了這種安排,平靜地回復了一聲「好」。
在《新生日記》中,我們發現「暴躁爸爸」陳小春改變了很多,以前他在孩子面前是有點兇的「嚴父」,現在則完全是一幅「慈父」模樣,很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他不再動不動就居高臨下地教訓兒子,他會主動幫孩子擰瓶蓋,陪孩子一起玩,成了一名超細心的爸爸。
二度當爹的陳小春,這次好像終於找到了當爸爸的感覺,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帶娃耐心都有不錯的提升,越來越合格了。
做父母也需要「學習」
孩子不是一夜可以長大的,而父母也不是與生俱來就會做父母的,也需要時間慢慢成長,尤其是爸爸。
許多父母生孩子的時候,連自己都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吃飯靠外賣,家務能力基本為零,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就更別提照顧比成年人難懂一百倍的孩子。
在《媽媽是超人》中,包餃子因為想姥姥情緒崩潰後,媽媽包文婧怎麼哄都哄不好,最後也跟著孩子崩潰大哭,很多人覺得包文婧實在太「無能」了。
第一次當父母,收到孩子這個產品時,沒有任何的使用說明,也沒有任何的教程可以參考,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學習。
這個過程難免犯錯和走彎路,有時候明明是關心,但出口卻成了責備;有時候明明是想保護,但最後卻變成了指責和教訓……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也在學習,也在成長。只要敢於直面問題,不迴避,不推責,積極糾正,終究會越來越好。
教育是一個雙向的行為,我們教給孩子什麼,孩子會反饋給我們同樣的結果。
成為父母,只有和孩子一起不斷成長,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