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 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重回正軌

2020-12-25 今報在線

近兩個月來,憑藉企穩回升的出口貿易,韓國經濟逐漸恢復向好態勢,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重回正軌。分析人士認為,被稱為全球經濟「金絲雀」的韓國經濟正逐步擺脫新冠疫情影響、穩步回暖。

受疫情衝擊,韓國出口額今年3月至8月連續六個月同比負增長,經歷9月短暫回升後,10月因中秋假期等因素影響再次下跌。11月,憑藉半導體、顯示器、汽車、無線通信設備等產品出口增長強勁,韓國出口額再次反彈,同比增長4%。

12月以來,韓國半導體、汽車等傳統優勢行業持續發力,帶動整體出口增長。韓國關稅廳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2月1日至10日,韓國出口額達163億美元,同比增長26.9%,其中半導體出口同比大幅增長52.1%。

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韓國出口貿易無疑交上一份令人欣慰的成績單。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半導體出貨量堅挺、半導體價格下滑趨勢減緩、疫情下居家辦公和遠程教學帶來的半導體產品需求上揚等是出口大幅好轉的主要原因。業界預計,半導體出口增長勢頭將延續,今年全年半導體出口佔韓國整體出口的比重有望突破20%,支撐經濟加快復甦。

與此同時,今年1月至11月,韓國在生物保健、化妝品等行業出口增幅擴大,凸顯較大潛力,推動形成出口多元化結構。

本月4日,韓國銀行(央行)發布數據顯示,10月韓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實現116.6億美元的順差,連續兩個月超過100億美元,刷新2017年9月以來韓國順差規模紀錄。

韓國經濟依賴出口拉動,易受全球投資與貿易波動的影響,各項指標對判斷世界經濟形勢具有先導性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韓國經濟回暖也為把脈世界經濟復甦趨勢提供依據。

不過,由於疫情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外界對韓國經濟復甦的持續性仍持審慎態度。11月下旬以來,韓國國內迎來新一波疫情擴散,再次敲響防控警鐘。為遏制疫情,政府多次上調防疫級別,影響市場消費,或對整體經濟復甦構成牽制。

本月11日,韓國企劃財政部第一次官金容範表示,韓國出口和內需呈現兩極化趨勢,將持續對經濟造成影響。「各國仍在反覆採取封鎖措施,疫苗終結疫情的時刻尚未到來,這顯示出世界經濟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相關焦點

  • 財經觀察: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
    新華社首爾12月14日電 財經觀察:韓國經濟釋放復甦信號新華社記者陸睿近兩個月來,憑藉企穩回升的出口貿易,韓國經濟逐漸恢復向好態勢,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重回正軌。分析人士認為,被稱為全球經濟「金絲雀」的韓國經濟正逐步擺脫新冠疫情影響、穩步回暖。受疫情衝擊,韓國出口額今年3月至8月連續六個月同比負增長,經歷9月短暫回升後,10月因中秋假期等因素影響再次下跌。11月,憑藉半導體、顯示器、汽車、無線通信設備等產品出口增長強勁,韓國出口額再次反彈,同比增長4%。
  • 韓國經濟復甦信號增強?明年上半年有望重回正軌
    文/匯通網編輯:沁夢今年以來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也對韓國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韓國經濟一度持續陷入低迷之中。受疫情影響,韓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其中第二季度的-3.2%更成為金融危機時期的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單季最差表現。為了拯救韓國經濟,韓國政府持續推出多重措施來緩衝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東協韓國】製造業復甦加速
    2020年第4季度,東協六國和韓國經濟繼續復甦,景氣和外貿走勢顯示復甦加速。疫情方面,第4季度印尼和菲律賓疫情持續,馬來西亞和韓國也再度出現新增病例大幅上升,但區內狀況總體好於全球。第4季度PMI繼續回升。東協整體製造業PMI回升至49.8,較上季上升1.9;韓國製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上,為52.3,較上季上升3.9。
  • 財經觀察:明年經濟增長將重回正軌 內需擔當「發動機」
    新華社上海12月22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梁敏)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這一年,經濟走勢將如何?增長動力在哪?中國經濟仍是全球「一枝獨秀」嗎?
  • 2021年展望: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
    本報告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2021年發布的關於中國經濟形勢分析的第一篇報告《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本報告由劉俏和顏色執筆。一、我國2021年GDP增速有望接近9%世界經濟短期內仍將承壓。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麼信號?2021年經濟工作解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信號一:明確定調「不急轉彎」,政策穩定性護航穩增長與防風險  「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就在市場擔憂明年隨著超常規政策陸續退出,宏觀政策調控可能會出現「政策懸崖」之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上述簡短有力的表述作出正面回應,向市場釋放「定心丸」。
  • 世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中國經濟有望增長7.9%
    世界銀行1月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報告認為,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在2020年萎縮4.3%後有望在2021年恢復增長。
  • 經參·看世界|五大因素影響2021年美國經濟修復
    美國權威機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近期發布的調查顯示,73%的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將於2021年下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18%的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全面復甦要等到2022年上半年。而在兩個月前,僅有38%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在2022年前實現全面復甦。  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警告,未來幾個月美國疫情和經濟形勢仍相當嚴峻,亟須為民眾和企業提供額外財政支持渡過這段困難時期。
  • 成都——經濟復甦下半場的主角
    據貓眼票房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8月24日16時46分,由管虎指導的電影《八佰》票房突破9億元。其中成都票房更是直接衝進全國前三,完全證明了成都影迷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而這些,無疑得益於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於投資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就連美國彭博新聞社都不得不感嘆——中國有望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東北證券:央行釋放維穩信號 利率上行有望暫緩
    我們認為央行月末意外投放MLF操作,釋放出資金面維穩信號,更多在於緩解中長期流動性緊張局面,尤其是近期持續抬升的同業存單利率,防止銀行將不斷增長的負債端成本轉移至貸款利率,也符合央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的意圖。上周,銀行間利率普遍下行,DR007下行33BP至2.04%,3個月AAA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下行13BP至3.05%。
  • 管清友:2020是股市大年,2021是房市大年——2021年中國經濟十大展望
    2中國經濟復甦領先世界,但大病初癒,仍需休養生息疫苗接種提速,疫情對經濟的直接影響邊際減弱,需求逐步回暖,2021年全球經濟共振復甦已成為共識,中國經濟復甦的大方向不會變,依然會領先全球,數據表現非常亮眼,但實際效果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並沒有表面那麼美好。從節奏上看,和2020年相反,前高后低,逐季回落,且降幅較為明顯。
  • 2021年大盤走勢預測 2021年A股投資策略
    在這一背景下,「復甦」成為各大券商2021年策略報告的高頻詞,也是2021年的一大熱門投資主題。  在券商策略團隊已發布的27份2021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中,有17份表述了對復甦主題的看好,佔比超六成。  四大理由看好復甦主題  記者整理券商策略團隊對2021年復甦主題看好的原因,主要來自四方面預期。
  •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2021年上半年3100-3500點震蕩格局;2021下半年盈利超預期修復、十四五改革預期下風險偏好抬升將是破局原因。展望2021年,疫情、中美等「老風險」逐步落地,全球經濟修復漸見曙光但流動性大潮將退,全球經濟修復面臨證真,地緣政治矛盾惡化等多方面壓力將凸顯。經濟動能增強疊加春季躁動預期,市場對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會使得指數存在突破3500點的可能,但是仍將回歸到2021年上半年3100-3500點震蕩格局;2021下半年盈利超預期修復、十四五改革預期下風險偏好抬升將是破局原因。
  • 花長春丨全球經濟:消費、庫存、資本開支啟動復甦三部曲——2021年...
    摘要:2021年全球經濟「靈魂」三問:當前旺盛的商品消費需求是否可持續、補庫是否可持續以及資本開支周期是否能夠開啟。對此,我們傾向給予肯定回答,三條線索環環相扣,將奏響2021年海外經濟復甦的三重奏。導言2020年,中國風景獨好,出口超預期,而這背後體現的是海外需求的旺盛。展望2021年,雖然當前疫情在北半球有所反覆,但是疫苗落地逐步臨近,疫情不構成經濟復甦的障礙。
  • 經濟復甦或將延續 關注順周期和新經濟方向
    上投摩根基金、大成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陸續發布了2021年投資策略。基金認為,明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復甦態勢或將延續,A股上市公司盈利加速,到下半年可能邊際回落。權益市場配置價值仍然明顯,一季度可能出現做多窗口,尋找低估順周期行業優質個股,新興經濟中的科技、醫藥及消費升級等仍是長期方向。
  • 2021年GDP增速有望衝擊9% 刺激政策或溫和退出
    回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籠罩全球,國內抗疫取得偉大成就,中國成為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展望2021年,分析師普遍預計經濟復甦將如期而至,2021年GDP增速有望衝擊9%,而在經濟復甦之際,刺激政策可能逐漸退出。
  • 世界經濟「疫變」下艱難求生 復甦呼喚合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全球經濟遭受史無前例的衝擊,經過數個季度的應對調整,當前經濟狀況出現了一定回暖跡象。未來,各國如何平穩去槓桿、減少市場波動、重回全球化正軌成為復甦之路的關鍵。
  • 陶冬:2021年全球經濟五大懸念
    在過去三年,筆者在年初給出的年度關鍵詞都是「動蕩」、「不確定性」;2021年可以改為「弱復甦」。全球經濟復甦、拜登政府的能力、中國vs世界、聯儲政策、美元匯率,在筆者眼中是全球經濟的五大懸念,也是撬動風險資產價格的看點。
  • 閆衍:中國經濟復甦中債務風險將逐步顯化
    閆衍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仍有望延續復甦勢頭,通脹通縮仍可控。由於低基數效應的影響,2021年實際GDP增速將顯著高於疫前水平並主要表現為上半年高同比增速,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閆衍同時提醒,疫後中國經濟復甦仍然面臨多重風險與挑戰。
  • 押注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市場明年有望繼續高歌猛進?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押注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市場明年有望繼續高歌猛進?對於希望從2021年全球通貨再膨脹交易中獲利的投資者來說,有著全球經濟「金絲雀」之稱的韓國,似乎是最熱門的投資目的地之一。本季度,全球基金正在以四年來最快的速度購買以科技股為主的韓國股票,這幫助韓國綜合指數有望成為2020年亞洲表現最佳的主要基準股指。他們今年還購買了規模580億美元的當地債券,同樣有望創下紀錄。與此同時,韓元正在與人民幣爭奪亞幣漲幅第一的寶座。儘管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不斷增多,但明年仍將是韓國資產看漲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