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英劇中的扛把子,它的最差也是別人的最好

2021-02-26 月亮與六百萬

上周六,我被一部電視劇刷屏了,那就是《黑鏡》第三季。

《黑鏡》是一部非常厲害的英劇。

《黑鏡》,英文名Black Mirror,它是英國電視4臺(Channel 4)播出的科幻迷你電視劇,由查理·布魯克擔任編輯。2011年推出第一季,2013年推出第二季,每季三集,每集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加上2014年的聖誕特輯,五年才出了七集,七個故事。

每一季的評分都在9分以上。


每一集的故事編排都天馬行空,極具魅力,給人帶來巨大的衝擊和驚喜。

尤其是第一季的第一集,首相直播操豬,這情節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到永生難忘啊。

《黑鏡》不僅質量高,傳播也廣,只要在網上追劇,對《黑鏡》多少有些耳聞,幾個經典片段的截圖也常在各種大號上被大量轉發。

《黑鏡》作為英劇中的網紅劇,和《神探夏洛克》一樣,屬於說出來不掉面子不冷場的大眾情人式優秀影片。

就是這樣一部被萬眾期待的電視劇,第三季居然在國內砸了……

豆瓣評分首次跌破九分。

我勒個去,這簡直是比第三季本身還讓人驚訝。

風格沒換,編劇沒換,導演沒換,可以說核心都在,怎麼打分上就突然滑鐵盧了呢?

為了更客觀地點評,我立馬把第三季的六集看了個遍。

下面是完全不用擔心被劇透的簡短點評。

第一集《急轉直下》

劇情概括,小透明希望藉助網絡大大的力量走上人生巔峰,卻因憋不住心裡的委屈最後崩盤的故事。

這一集是許多人對這季《黑鏡》打出不高分的關鍵,背景設計很接近生活,手機打分決定一切的世界。大家拿著手機給對方打分,分數高的人得到各種特權和追捧,分數低的則被唾棄。和《黑鏡》一貫的誇張科幻背景設定有一點差距,加上女主的遭遇和需求異常生活化,戲劇的衝突感稍弱。

劇情上,從女主準備參加虛偽面具好友的婚禮開始,每一個觀眾都知道她一定會搞砸這次出行,在開頭就知道了結局,毫無懸念。如果編劇往喜劇寫,大概就是一部女版的《人在囧途》或《宿醉》,也許能得眾人一笑,但放在科幻諷刺片裡,這種故事情節很難讓觀眾滿意。

可換個角度,如果這不是《黑鏡》第三季的第一集,它是一部國產劇,那麼憑藉連貫的劇情,到位的感情變化,對世俗的探討,它一定會成為所有人爭相吹捧的好片,甚至成為國劇的希望和標杆。

不是它不好,而是差評的人對《黑鏡》的期待太高了。

推薦指數:★★★☆


第二集 《終極玩家》

劇情概括,最讓人害怕的就是人心,媽媽愛你到永遠。

膽小的人記得拉個朋友一起觀賞,不能壯膽也能同失眠。我覺得從這集開始,《黑鏡》的感覺慢慢回來了。依然是那個用未來高科技講人性的《黑鏡》,伏筆很多,反轉精彩,初看只是覺得不錯,重溫會覺得更加精彩。在這提醒一下推理能力強的同學,留意其中不自然的一些細節,真相就在細節中。

推薦指數:★★★★

劇中一段關於恐怖遊戲的討論,這集的關鍵。


第三集《黑函之舞》

劇情概況,喜歡小孩的未必是好人,善惡並不容易辨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夜神月。

拋棄了科幻的一集,使用的都是現代科技,但整體感覺很黑鏡。

我對夜神月這類開著上帝視角的人有種恐懼,真相和正義真的可以劃等號嗎?不通過法律的制裁真的合理嗎?編劇在最後給了我們一次關於正義、法制的探討機會,他自己則退在一邊默默觀看。

推薦指數:★★★☆


第四集《聖朱尼佩洛》

劇情概況,真愛無敵!!!黃昏戀也有春天,我們還能愛上一萬年。

我為了劇情哭了兩次,編劇絕對把所有的溫柔都給了這個故事,甜得要命卻又不落入俗套。不需要過度聯想到西部世界,感受那份愛就好~

真的好喜歡這集,甜得打滾,我要單獨打五分,才不管最後結局是不是倉促呢┑( ̄Д  ̄)┍

推薦指數:★★★★★(❤)


第五集 《戰火英雄》

劇情概況,英雄是個很殘忍的詞彙,你的榮譽未必是真實。

最讓人心疼的故事,也是唯一有露點鏡頭的一集。這集內容最讓我觸動的一點,永遠不要輕易得把自己的某項權力交給別人,哪怕對方看起來代表著權威,為自己負責。

另外在這集中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二戰時期,英國軍人的開槍率只有15%到20%,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希望,殘殺不是我們的本性是多麼美好。可惜劇中的軍方全完全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了這個問題。

所有的生命都該被尊重,永遠不要把屠殺當做一種輕鬆的榮耀。

推薦指數:★★★★☆


第六集《全網公敵》

劇情概況,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不要以為網絡暴力就不是暴力。

六集中好評度最高的一集,被諸多老觀眾認定最符合《黑鏡》的一集。

它有玄妙的科幻元素,機械蜜蜂;它有撲朔迷離的案件,網絡投票殺人;它有淋漓盡致的人性展示,網絡暴民。

到底怎樣才能判斷一個人有罪?我想只有法律。網絡上謾罵的字符,對他人的死亡咒罵,如果正義長成這樣,那什麼才是罪惡?

在網絡上,就事論事,理性討論問題,不去侮辱當事人,不去威脅對方死亡,我個人認為這是該遵守的網絡底線,正義底線,也是做人的底線。超越了底線的行為從來不能稱為正義,那只是發洩。

推薦指數:★★★★★


好了,六集劇情介紹完畢。

大家可以根據打分各取所需,有時間慢慢看起來。

我們的目標,假日總有好劇看。

徐小南

推薦指數:★★★★☆

葵子醬

推薦指數:★★★★★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集(是啦大好評的第六集還沒看!這集告訴我們一個宇宙真理,百合大法好!兩個漂亮的小姐姐拉著手在沙灘上旋轉跳躍真是太養眼啦~黑鏡帶給我們很多種未來世界,大部分在說科技與人性的悖論,是黑暗而深刻的,唯獨這一集,傾注了滿滿的溫柔和治癒,是真正的烏託邦啊。身體給了家人,靈魂給了愛情——希望她們的網盤永不關閉。

王科科

推薦指數:★★★★★

我沒有把這個系列純當「虛構」和「想像力」來觀看,智能時代越來越近,片子裡的故事不見得離我們很遠。
未來也許就是這樣,人性的陰暗會更陰暗,把每次溫情都當作bonus來珍惜。

六百萬綜合指數:★★★★☆

喜歡就快點轉發到朋友圈吧!

私人微信號:

一顆小鹹蛋(xiandan600)

歡迎大家來圍觀我們的日常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我們還挺有趣的哦(≖ ‿ ≖)✧


相關焦點

  • 精品劇評——《黑鏡》:英劇中的扛把子,它的最差也是別人的最好
    請多多關注訂閱號:【月亮與六百萬】上周六,我被一部電視劇刷屏了,那就是《黑鏡》第三季。《黑鏡》是一部非常厲害的英劇。《黑鏡》不僅質量高,傳播也廣,只要在網上追劇,對《黑鏡》多少有些耳聞,幾個經典片段的截圖也常在各種大號上被大量轉發。《黑鏡》作為英劇中的網紅劇,和《神探夏洛克》一樣,屬於說出來不掉面子不冷場的大眾情人式優秀影片。就是這樣一部被萬眾期待的電視劇,第三季居然在國內砸了……豆瓣評分首次跌破九分。
  • 《黑鏡》不用看,先打9分!這種三觀的英劇,也是沒誰了
    ——Liz Shannon Miller《黑鏡》能如此吸引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Brooker和他的團隊已經發明了一個真正(有用的)技巧,能把看似遙不可及的故事,做成和你息息相關的內容。雖然有Charlie Brooker的參與,更多的預算,和海量的新角色,《黑鏡》第三季依舊取得了勝利,它不僅保留了原有的腹黑精神,也增加了更多的複雜性。
  • 《黑鏡》第三季換"金主",英劇變美劇?
    《黑鏡》第三季開播了。它從一部英劇變成了「美劇」—— Netflix以更高的出價,搶贏了英國電視4臺,拿到了《黑鏡》的播放權。這一季一共有12集,按照Netflix一次性放出的慣例,10 月 21 日先上線了 6 集。每一集都圍繞一種虛構的「近未來黑科技」,展現出被技術所左右的人類世界。先簡單介紹下每集的主題。
  • 《黑鏡》女主角「單撐」新英劇,挑戰心理驚悚的極限!
    如果說中國觀眾最熟悉的系列英劇是《神探夏洛克》,那麼中國觀眾最熟悉的獨立故事組成的英劇一定是《黑鏡》系列。用極端的黑色幽默、挖掘人性諷刺和探討了科技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黑鏡》系列出了三季和一部聖誕特輯。《黑鏡》的第一季、第二季和聖誕特輯在豆瓣都有9分以上的超高評價。
  • 為什麼看英劇的會歧視看美劇的?看完《黑鏡》第四季你就明白了
    盼望著盼望著,《黑鏡》第四季終於上線了。一次性放出全部六集,也算是個新年大禮包了。一氣兒刷完,說實話,是好看的。但想感受到第一季時的「驚豔」,是沒可能的。當年的「神劇」頭銜,放在這一季上也是相當違和的。豆瓣評分目前8.4,四季裡成績墊底。其實,神劇下神壇,也是預料之中的事了。
  • 神劇《黑鏡》回歸,可自己選擇劇情和結局,英劇果然會玩
    英劇處在最頂端,其次是美劇。看美劇的瞧不起看日劇、韓劇。看日劇、韓劇的瞧不起看港臺劇的。當然,食物鏈的最低端,應該就是內地劇了。雖然我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看劇咋還看出優越感了呢。但也明白一件事,至少英劇的質量是受到肯定的。從《神秘博士》到《神探夏洛克》。
  • 《黑鏡:潘達斯奈基》神出新高度?它還不足以囊括英劇的頂級腦洞
    與此同時,主演們也發了推特詢問自己是否直接上了電視,這一切都與電視上播出的監控器中的行為相呼應。我和朋友完全懵了,覺得一切都在狀況外。結果兩位主演就這麼「死」在了眾目睽睽之下, 而且他們的維基百科也很配合地改成了「已死亡」……真是做戲做到讓人目瞪口呆。
  • 史上最差「黑鏡」,到底值不值得看?
    這絕不是因為念舊,主觀上認為編劇會江郎才盡,後來的作品趕不上老作品。平心而論,第四季第一、二、六集達到了《黑鏡》的平均水準,但餘下三集低於平均線;最讓人遺憾的是,這一季沒有亮眼之作。前三季中,任何一季都有一兩集讓我念念不忘,止不住稱讚編劇牛逼。
  • 分享一部比《黑鏡》還要牛的英劇
    貿易戰持續下去,最糟糕的情形會是什麼?可能有很多人設想過,但再大的腦洞也大不過英國編劇拉塞爾·T·戴維斯(簡稱RTD):川普在他任期即將結束時,突然發狂,向某國南部海域的一個小島發射了一枚核彈……RTD,是一名威爾斯電視劇製作人以及編劇,他早期參與了《同志亦凡人》、《卡薩諾瓦》等英國著名電視劇的製作,並且在2005年重啟了英國經典電視劇《神秘博士》,讓博士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 這部英劇一點也不輸《黑鏡》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同類型的另外一部英劇 , 第四季同樣也開播了.  9號秘事   Inside No.9《9號秘事》和大熱的英劇《黑鏡》一樣 ,一集一個故事 . 《黑鏡》的故事都和高科技有關,《9號秘事》每一集的故事都五花八門,唯一永恆的主題,大概就是," 腦洞很大,充滿了各種反轉,再反轉 " .另外每個故事的發生地的門牌都是9號 .
  • 《黑鏡3》的水準到底有沒有下降?
    《黑鏡》第三季轉給了Netflix,由從英劇變美劇,但打造該劇的查理·布魯克保證:「它依然有《黑鏡》式的致鬱。」《黑鏡》在2011年開播就有「沒有什麼可以阻擋英劇」的評論,而它到底是靠什麼在英劇圈裡佔據半壁江山?第一季第一集就直指英國的權利中心:首相。編劇設定更是大膽新穎,首相需要強姦豬才能救出公主。
  • 神劇《黑鏡》第3季10月開播 英劇變美劇
    神劇《黑鏡》確定第3季開播時間:今年10月21日。從英劇變美劇,但打造該劇的查理·布魯克保證:「它依然有《黑鏡》式的致鬱。」  據外國媒體報導,「神劇」《黑鏡》確定第3季開播時間:今年10月21日。已被轉給了Netflix的它從英劇變美劇,但打造該劇的查理·布魯克保證:「它依然有《黑鏡》式的致鬱。」
  • 《黑鏡》第三季究竟好不好?取決於你是當英劇還是美劇看
    原標題:《黑鏡》第三季究竟好不好?取決於你是當英劇還是美劇看2011年,英國電視4臺播出的三集迷你劇《黑鏡》,由英國編劇查理·布魯克製作,每集一個故事,篇幅短小但劇情和主題彪悍。該劇劇名大意是指,在眼下的高科技時代,手機或電腦等屏幕就像一面黑鏡子,人們每天面對黑鏡的同時也照出人性的各種特點,包括黑暗面。
  • 英劇《黑鏡》五季以來最腹黑的一集,揭露了面具之下的偽裝與現實
    英劇《黑鏡》為何如此受歡迎?不是沒有理由的。一貫以大尺度和黑科技著稱,每一集看似超脫現實,卻又處處影射現實。它放大了人類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細思恐極。尤其是第三季的第一集,實在令我印象深刻,可以說是《黑鏡》開播五季以來最為腹黑的一集。這集的片名叫做《急轉直下》。
  •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英劇,那麼一定是《黑鏡》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英劇 那麼一定是《黑鏡》 在《黑鏡》之前大多數的英劇美劇,只是被消遣,當然它們也在消遣我為數不多的時間,金錢也在被歸攏之列。如此一場貌似歡騰的盛宴趨向娛樂,我仍然窺察到荒唐蔓延後,科幻懸疑驚悚,未來終將成為我懷念過去,某個難以歸類的悲憫。 萬事開頭難,第一季思維的置換,遠遠超出《絕命毒師》,英倫黑色幽默看樣無人匹敵。
  • 豆瓣評分9.4,英劇《黑鏡》第三集,未來版「你的人生」
    豆瓣評分9.4,英劇《黑鏡》第三集,未來版「你的人生」科技從來都不僅僅只會給人們帶來便利,可以在危機時刻拯救人類,除了這些科技能讓人類痛苦,能毀滅人性。《黑鏡》編劇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眼裡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會把人類陰暗面無限放大,這時候世界就全充滿虛偽、欺騙以及淫邪。
  • 有人說,《黑鏡》一整季幹不過它一集
    與《黑鏡》第四季幾乎同一時間播出的,還有一部英劇。巧了,也是第四季。剛開播就刷出了9.4的高分。哈哈,騙人吧,暗黑的英劇怎麼可能宜室宜家?不錯,它少不了英劇慣有的各種禁忌梗:出軌、亂倫、謀殺、食人。。。但,一點也不色情、不暴力、不血腥。為什麼?因為,這些禁忌都只存在於臺,詞,裡。
  • 三部超給力的搞笑英劇,一點都不比美劇差!
    現在大家可能看美劇的較多,而對於英劇可能看的最多的就是《9號秘事》等等諸如此類。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部超給力的豆瓣評分超8.8分的搞笑英劇。這三部一點都不比美劇差!甚至還更精緻!1.《扯蛋英國史》Cunk On Britain
  • 《福爾摩斯》《唐頓莊園》《黑鏡》英劇已取代美劇成海外劇新寵
    近兩年 ,英劇取代美劇成海外劇劇迷的新寵,英劇走紅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文化現象 。這其中,BBC電視臺品的福爾摩斯之於英劇,就像 《越獄》之於美劇, 在其流行過程中起著裡程碑般的作用。而 Channel 4電視臺推出《黑鏡》的影響相比起來要小眾一些 ,但它以尖銳犀利直刺現實的創意,展示英劇嬉笑怒罵 、奔放潑辣 、黑色乃至刻薄的另一面 ,短短三集以三個獨立的寓言般的故事 ,對大眾傳媒和娛樂文化的無孔不入施予大膽的設定和凌厲的諷刺 ,以其對高科技 、媒體輿論和全民娛樂時代的質疑思辨和深刻嘲諷 ,令觀眾耳目一新。
  • 【巨幕·推薦】「黑鏡」算什麼,這才是真正的王牌英劇!
    近年,諸如《唐頓莊園》的老式英劇,逐漸在螢屏隱退,取而代之的,是主打懸疑、幽默新派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