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年前,一場美國史上最大數據洩露事件,「撼動」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世界級地位。三年後,一份的「沉寂」報告被全面公開,直指美中情局的各種「不作為」行徑。餘浪不斷的CIA軍火庫洩露事件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不為人知的秘密?大國背後的網絡安全問題憑何遭到「詬病」,安全防禦失效、隱患重重之下,究竟是何作祟?今天,我們就來講講「Vault7(穹窿7)」這段「史詩級」軍火庫被洩露事件的「前因」與「幕後」。
眾所周知,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作為世界最大,最著名的情報機構,其基本職能就是收集、整理、分析、評估各方情報,並把這些情報提供給美國政府各個部門。
「顛覆政變、隻手遮天、製造混亂」一度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熱門代名詞。
而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深化,美國中情局也逐步開始將觸角伸向數據信息、網絡監視甚至個人隱私領域上。
2011年8月,繼微軟之後,中情局要求谷歌交出儲存在歐洲資料中心的數據,引發了歐美外交論戰。2013年6月,前中情局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稜鏡」項目,指控中情局長期對境內外監控監聽。2014年10月,中情局著手研究滲透汽車控制系統的黑客工具,其中一個功能就是,探測汽車上存在的可能的暗殺陰謀。
可以說,「不可一世」的美國在當時的世界網絡情報數據的掌控與網絡武器的運用已經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然,極速飛行必有風險,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高光時刻」延續到2017年就遭遇重創。
這一年,維基解密(WikiLeaks)對「Vault7(穹窿7)」的曝光,將美中情局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與此同時,也給美國中情局自身安全防禦領域強有力的一擊。
如今三年已過,對於此次「重磅級」洩露事件或仍心有餘悸的美國,終於肯就此進行公開「復盤」。
昨天,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一名參議員羅恩·懷登(Ron Wyden)公布了一份關於2017年CIA違規的內部報告。該報告稱:
許多美國中央情報局最敏感的黑客工具的安全性都非常差。尤其在過去十年中,美國情報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大規模洩密事件的打擊。
其中,就包括情報局「史詩級」軍火庫「Vault7(穹窿7)」的洩露,懷登更是將其稱為「可悲的鬆懈」。
更為恐怖的是,如果維基解密方沒有公布批量洩露的CIA黑客工具,美中情局仍不會知曉其內部已遭到網絡攻擊。
此外,該報告還表示:「我們大多數敏感的網絡武器都沒有隔離,用戶共享系統管理員級別的密碼,沒有有效的可移動媒體控制項,並且歷史數據可以無限期地提供給用戶……
而由於與日常代理商員工廣泛使用的系統分開,導致該專門部門及其所依賴的利基信息技術系統採取的網絡安全措施不嚴。「
針對這份報告,或者一言以蔽之「安全防禦性太差了」。
可以說,今天這場全新的「復盤」,讓看似「老生常談」的CIA網絡軍火庫洩露事件的「幕後」再被深挖一層,而這深層的一點竟是「極度鬆懈」下的買單?
而透過報告及其結論,智庫從中也看到了幾點端倪:
其一,只「攻」不 「防」的處置態度
據外媒報導,在致新任國家情報局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的信中,中央情報局就明確表示,「即使以損害自身系統為代價,也要優先建造網絡武器。」足見,美國最高情報機構網絡安全防禦的消極寬鬆處理態度。
所以,如果一味地追求攻擊端的能力而忽略防禦體系地完善,將極大增加網絡威脅風險,其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其二,「亡羊」未見「補牢」的處置手段
羅恩·懷登表示,距離提交違規報告已有三年時間,但中情局的網絡情報中心至今仍未實行任何防控數據被盜的計劃。情報界處於落後階段,甚至未能採用在聯邦政府其他地方廣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網絡安全技術。
亡羊補牢都未必可以補救過失,更不必說,發生威脅後的無動於衷了。忽略已知的安全隱患,一定程度上就是為攻擊者大開攻擊的「方便之門」。
其三,人是網絡安全最「薄弱」環節
縱觀此次事件始末,不管是竊取CIA軍火庫的前僱員,還是內部安全人員、決策者都有著逃脫不掉的責任。如果內部無法形成相應的安全警告或嚴懲方式,自然就不會對其做出響應。
可以說,解決不了人的問題,安全威脅將必然存在。
智 庫 時 評
即使是超級大國,即使是超級大國的中央情報局又如何,在「可悲寬鬆」的安全性面前,誰都是在扮演「近乎裸奔」的角色,最終都難逃被滲透攻防的命運。
[1]報告連結-https://www.wyden.senate.gov/imo/media/doc/wyden-cybersecurity-lapses-letter-to-dni.pd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