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一直很高的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受疫情影響延期後終於改由Netflix在線上全球播放了。貓,煙花廟會,通向未知世界的鳥居,少年少女的意外相遇等等,這些都是日繫戀愛電影的經典元素,加上少女魂穿貓身的設定,觀眾直接在預熱階段將這部電影高高捧起,不料開播後直接跌入神壇。
劇情裡家長在逃避問題,最終逃不過的是薰阿姨和女主無限,兩人都承受了太多不理解也不曾放棄溫柔;男主日之出對狗太郎和無限的態度都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無限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不敢真正表露自己的感情,逃避和令人厭惡的打擾是情緒的自保方式。這場變身為貓接近男神的奇妙冒險之旅,全片埋下多處伏筆,每一個人物的做法都有源可溯,最終大圓滿被觀眾質疑劇本商業化,和 「你的名字」做對比成績又遠不能及。
編劇是大名鼎鼎的岡媽,曾擔任過催淚動漫《未聞花名》、《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等的編劇,她憑藉對人物心理、動作細節的細膩把捏,負責的作品都是騙人眼淚不要錢系列。這次回歸帶來的作品,卻沒有很大驚喜,豆瓣打了中規中矩的7.1分,穩定一般的評價裡夾帶了點觀眾對商業片的不耐煩,而且持續走低,不能排除「對比粉」壓低式中評。
部片子確實有青春片常用的套路,(但套路在新海誠就還是有飯票買單),不同的是岡媽重視了家庭教育意義。編劇總體還行,但後期讓人懵圈的高潮是意外。劇情中貓島森林緊張的大逃難裡主角始終欠了一句「喜歡你」,不考慮角色血條驟縮也要把高潮留在最後的官方做法本來是可以調動觀眾情緒的,卻因三流翻譯,將「喜歡」譯成「謝謝」,讓觀眾緊在弦上的情緒直接分崩離析,整部片子的後半段因此失去了張力。
主角日之出從高冷變純情少年,編劇最後勉強解釋的大圓滿,最終卡在喉頭噎死個人的「謝謝您咧」的問候,都讓這部人氣大片評分從8掉7持續走低。早期這部片子宣傳到位,只是趕上疫情沒能顯露出商業的效果,清新落俗作為消遣也無可厚非,但這樣一個好的設定沒留下神仙愛情,卻給人帶來不滿足的遺憾,ACG次元飯君實在可惜。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