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我哭得最厲害的一段:顧廷燁他爹,真的很愛他

2020-12-25 公子逸

文|公子逸

我讀《知否》哭得最難受的一段是顧廷燁的姑母看著像極了大哥的顧廷燁說了顧廷燁父親臨死前的情景:

「大哥……你爹過世前,一直惦記著你。後來,大哥已經認不得人了。只不斷叫人去尋你回來,別在外頭風餐露宿,怕你吃苦受罪。」

顧廷燁的父親真的不愛顧廷燁嗎?

在電視劇裡,對這對父子的情感的糾葛交代的並不清楚。而在小說裡,顧廷燁的父親是很愛顧廷燁的。

他的長子顧廷煜長得像極了死去的前妻,並且身子虛弱,不是長壽之人。他雖然偏心自己的長子,但是每每見到他,就會想起自己的前妻,徒增傷悲,反而不願意親近。

而他對顧廷燁則是從小帶在身邊教養的。顧廷燁的文武雙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他的父親仔細教養得來的。

寧遠侯有三個兒子,可其餘的兩個都像秦家那邊的人,只有顧廷燁虎頭虎腦像極了他。

他少年時,曾經懷疑過自己的祖輩寫草書可能僅僅因為寫錯了,別人也看不出來。而他教顧廷燁寫字的時候,顧廷燁也有這樣的想法。

他天生性子剛烈,是出了名的倔種。而顧廷燁的性格完全隨了他。顧廷燁小時候一直想要出去玩,他父親就讓他數家裡欄杆上的小獸,人人都說顧廷燁傻,可只有老侯爺摸著顧廷燁的頭充滿了慈愛。

因為,顧廷燁跟他一樣有著相同的經歷,相同的執拗,那是他的兒子,像極了他的兒子。

他為什麼對這個孩子格外嚴厲呢?

愛之深,責之切。

因為這個孩子,只有這樣去教養,長大了才會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他逼迫他練武寫字,大雪天都不準顧廷燁休息。他對顧廷燁說:「你和他們是不一樣的。

他的確沒有護住顧廷燁。

他娶的小秦氏心善面狠,從進入顧家門的那天開始,就跟他不一心。她一心要捧殺了顧廷燁。而他在他們一家子人的引導下,始終以為顧廷燁是有很多缺點的。

因為見不到顧廷燁有任何不好,於是但凡顧廷燁有不好的事情,他就要喊打喊殺。

如果他不愛顧廷燁,大可以不聞不問。可他從軍中回到家,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但他把這些時間幾乎都用在了顧廷燁的身上,教會了他文武藝。

他對顧廷燁有太大的期望,他希望顧廷燁能有一個不錯的前程。可顧廷燁是個什麼樣子?

原著裡有這樣的描寫:「十歲敢騎著烈馬在市井裡橫衝直撞,一路上傷了十幾個百姓,老侯爺賠錢賠禮無數;十二歲敢揪著堂兄顧廷煬的領子往糞池裡按,險些沒有把人淹死;十三歲,眾人從屋頂上把吊了半夜的顧廷炳救下來,人已經凍嚇半死;十四歲就敢把令國公的世孫拴在馬後拖著在校場跑了三圈,令國公差點把官司打到御前去。到了十六歲,更是見天兒的跟老子叫板,敢回嘴,敢動手,一腳下去,把多少個不長眼的奴才踹得吐血。

誰家有這樣的兒子,能不上火,能不想給他吃竹筍炒肉。在原著裡顧廷燁的女兒蓉姐去上學,盛明蘭怕蓉姐受委屈,跟她說:「記住,你姓顧,京城這地界上,你老子在外頭還沒吃過虧呢。

顧廷燁在顧家受了太多的委屈。

顧侯爺不是不愛顧廷燁,而是他那時候被這些陰謀徹底蒙在了鼓裡。他用男人思維,只想要顧廷燁爭氣,看不得顧廷燁惹麻煩,他用武將的思維,堅持了「棍棒之下出孝子」。他以為他所做的都是為了顧廷燁好。

如果顧侯爺不愛顧廷燁,顧廷燁在京城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一雙拳頭打遍京城紈絝圈,從來都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的份。

而他的這一雙拳頭,是老侯爺親自教出來的。

顧廷煜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顧廷燁為什麼能在軍中過得那麼的如魚得水,不過是因為他姓顧。他是寧遠侯府的嫡次子,他們顧家幾輩子的人都埋在了軍裡。

整個京城,有他家那塊「開國輔運」牌匾的只有八家。盛明蘭第一次進顧家祠堂的時候,是震撼的。那真的是一層一層的如山高的牌位,那是怎樣的傳承。

在看《知否》原著的時候,我讀到老侯爺最後對顧廷燁的安排的時候,始終是想哭的。關於別人,他沒有多餘的交代,只有顧廷燁,他做了各種安排。

他一生不曾向誰低頭乞求,但最後為了找到顧廷燁,他寫信給自己的親族故交:「……子不教父之過……生性直率真摯,今日之頑劣,儘是吾之過錯。不知身在何處,思念甚矣。萬望兄長照拂一二,不叫次子困於寒暖危殆。拜之謝之,懇求……」

他深愛著顧廷燁這個健康強壯,像極了他的兒子。

可他太糊塗了。

等到他知道顧廷燁受的那些委屈,等到他想要補償的時候,顧廷燁早就不在他身邊了。而他也到了昏沉暮年。

可細想,老侯爺交給了顧廷燁文武藝,這些本事,每每在最關鍵的時候,都救了顧廷燁。他教給顧廷燁的這些本事,讓顧廷燁在年少時,肆意橫行,只要他不想,就沒有人能讓他受委屈。他教給顧廷燁的這些本事,讓顧廷燁建功立業,成為了跟他一樣威風赫赫的寧遠侯。

什麼是愛,什麼是不愛呢?

老侯爺愛過顧廷煜嗎?

他事事偏向於他,什麼都聽他的,不聽顧廷燁的辯白。但是,他卻很少與之親近,只把他供養起來。他從未親自教養過,這個深愛女人留下的孩子。

老侯爺愛顧廷煒嗎?

顧廷煒的武藝是家裡的護院教的。他從未覺得這個孩子可堪重用,也從未對這個孩子多上過心。他讓這個孩子享受了侯府的富貴,卻對他的將來沒有很大的想法。亦或是,他把他當成了自己四弟五弟那樣的人,一輩子背靠大樹就好。

老侯爺不愛顧廷燁嗎?

他親自教養了他。他從小就對顧廷燁有期許,希望他建功立業,希望他娶一個賢惠的妻子。他把閒暇的時間都用在了這個次子身上,為他到處賠禮賠錢,為他到處低頭求人。

父愛如山。

顧侯爺當得起的。尤其是他最後驚覺被小秦氏算計,被全家人蒙蔽後,他愧疚,他痛苦。他至死心心念念地都是這個他沒有護著的兒子。

而顧廷煜死的時候,也說了這樣的話:「爹,你現在高興了吧。小二現在出息的很了。

顧廷煜何其聰明,他一開始就看透了老侯爺的這種愛之深責之切,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的父親對他和顧廷煒都沒抱太大的希望,而只有對顧廷燁抱了太大的希望。

而顧廷燁在有了團哥之後,他抱著團哥在祠堂裡站了很長時間,一直到團哥哭了。

那時候盛明蘭有這樣的心理獨白:長子羸弱,次子如此壯實可愛,老侯爺當時也是跟顧廷燁此時的心情一樣,充滿了深愛和期望吧。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盛明蘭、齊衡、顧廷燁在原著小說中的結局
    《知否知否》:盛明蘭、齊衡、顧廷燁在原著小說中的結局趙麗穎飾盛明蘭原著中,一位21歲的地方法庭書記員姚依依在機緣巧合下穿越到北宋的盛家,進入幼童盛明蘭的身體,成為了盛家六姑娘,開始了由閨閣少女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曲折之路。
  • 《知否》原著:盛明蘭的幸福,根本不是顧廷燁給的
    趙麗穎也憑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獲得了最受觀眾喜愛獎,穎寶手拿著獎盃的畫面不要太勵志。說來,《知否》這部戲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結合原著小說來看,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原著作者關心則亂對於古代婚姻的描寫可謂是非常到位。
  • 知否:顧廷燁做父親有多糟糕,原著裡他的做法「渣」到極點,還不如顧...
    1 顧廷燁做父親其實是非常糟糕的。在做父親上,他遠遠沒有顧偃開稱職。顧偃開雖然不愛顧廷燁的母親,但是對顧廷燁也是上了心的。 將他好好的留在侯府,還費勁心力,教導他安身立命的本事。讓他就算不能繼承爵位,也能好好的建功立業。而他對昌哥,可比這殘忍多了。
  • 不同於劇版中的貪慕虛榮,《知否》原著曼娘不愛財,也不愛顧廷燁
    看劇版《知否》的時候,我很討厭曼娘這個角色,認為她就是個把貪字寫在臉上的心機小人。劇中存在這個人物的目的也不過通過她不停地使壞,而促進男主的成長,以及男女主感情線的推進。可在閱讀完《知否》原著後,我才發現在原著的設定中,曼娘既不貪財,也不愛顧廷燁。她做盡壞事的背後,其實藏著一種幾近癲狂的滄涼。
  • 知否結局:娶過五個妾室,一個是初戀,原著中顧廷燁只愛明蘭嗎?
    知否原著中顧廷燁是真的沾花惹草過,他年少時是秦樓楚館的常客,還有過不少侍妾,外室朱曼娘根本不算什麼!「後宮團」中甚至有顧廷燁的初戀!今天就盤點下這些妾室的結局!當然顧廷燁未必和三個大丫鬟都發生過關係,但是他十四五歲時,確實和通房丫頭紫雁有了孩子!紫雁格外漂亮,服侍顧廷燁最久,很得顧廷燁真心!因此顧廷燁寧可耽誤議親也要對紫雁負責,小秦氏也邊哭邊勸說顧偃開留下紫雁和孩子。寧遠侯顧偃開當然不同意,他捆起來顧廷燁打了一頓,把紫雁灌藥後嫁了人。
  • 《知否》原著隱藏劇情,顧廷燁是二婚男,前妻因紅杏出牆而早逝!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求娶餘太師的孫女不成,離家出走後建功立業,求娶了女主角盛明蘭。而在《知否知否》原著小說中,顧廷燁娶明蘭是已經是「二婚」了。因為,顧廷燁真的娶到了餘太師的另一個孫女餘嫣紅,只不過他被戴了綠帽子!餘嫣紅也命喪侯府,成了冤死鬼。
  • 知否結局:娶過五個小妾,一個是初戀,原著中顧廷燁只愛明蘭嗎?
    知否原著中顧廷燁是真的沾花惹草過,他年少時是秦樓楚館的常客,還有過不少侍妾,外室朱曼娘根本不算什麼!「後宮團」中甚至有顧廷燁的初戀!今天就盤點下這些妾室的結局!
  • 知否原著:顧廷煜最終與顧廷燁和解,是無可奈何,更是無雙睿智
    《知否》原著中,主角顧廷燁固然人物瀟灑,無論他多彩的經歷,還是對愛情對事業的執著,都很吸引讀者眼球。顧家大郎顧廷煜也不是等閒之輩,這個風神瀟灑的翩翩公子,和顧廷燁雖是親兄弟,卻是兩個極端。顧廷煜是顧家長子,容顏俊秀,儒雅瀟灑,自幼體弱多病,惹人憐愛。
  • 《知否知否》原著餘嫣紅:嫁給顧廷燁,被朱曼娘利用,結局悲慘!
    關於餘嫣紅的結局,劇版並沒有太多的交代和筆墨,而原著中她是以「嫡女」的身份成為了顧廷燁明媒正娶的妻子。原著中,餘嫣紅代替姐姐嫁給顧廷燁當嫡妻,婚後經常和朱曼娘吵架,還不甘寂寞懷上了外男的孩子,最後東窗事發墮胎而死,結局令人唏噓不已。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年輕的她卻不曾知曉,命運贈送的每一份禮物,都暗自標明了價碼。
  • 《知否》原著:齊賀顧三人都想娶明蘭,論追女生,顧廷燁贏在哪
    有父親從旁協助,平寧郡主又只有齊衡這一個兒子,如果齊衡真的用盡全力反抗,平寧郡主又怎麼忍心不成全他。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齊衡一樣,他不是一定娶不到明蘭,而是他生在了那樣的家族,他瞻前顧後,身上背負的家族重擔決定了他不會為明蘭豁出一切。我想到了和他同樣背負家族重擔的顧偃開。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怎麼看待顧廷燁叫齊衡搶人這個點子
    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說:只要你一句話不用別人,我就去邕王府把人家縣主綁了,看到這裡我真是直接氣哭了。這是幼稚到什麼程度才能說出這樣的話,震撼我三觀,難道這就是男主的智商,你這是當邕王府是你家倉房嗎,說進就進。
  • 被《知否》顧廷燁對明蘭的表白感動了:遇見你前,我就是一塊浮萍
    隨著壞人們一個個出現,又一個個出來作妖,明蘭在「升級打怪」之路上,阻力重重,尤其是在顧廷燁去了外地辦事之後,明蘭內對婆婆秦小娘子,外有康姨媽不時來府上使壞,尤其在查明康姨媽是毒害盛家祖母的元兇之後,康姨媽終於露出了她最猙獰的一面——刺殺剛剛生下孩子的盛明蘭。多虧顧廷燁及時趕回來,第一時間將康姨媽正法,這才保護了明蘭和剛剛誕下的嫡子團兒。
  • 知否:對比原著中描寫的顧偃開,其實他是被兒媳婦餘嫣紅氣死的
    知否:對比原著中描寫的顧偃開,其實他是被兒媳婦餘嫣紅氣死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是根據作者關心則亂同名小說《知否?知否?
  • 《知否知否》原著改編中,衛小娘最成功,而想嫁豪門的她最失敗!
    劇版是根據原著改編了的,其中盛明蘭的生母衛小娘改編最成功,而一心想要嫁豪門的她是最大的敗筆!盛家姑娘中盛明蘭是最聰慧的,但是因為衛小娘的早逝,導致了盛明蘭處處韜光養晦,謹小慎微的性格。最開始顧廷燁是真心對待她的,想要給她一個名分,畢竟朱曼娘還為顧廷燁生下一雙兒女昌哥兒和蓉姐。但是,朱曼娘太貪心了,不僅僅破壞了顧廷燁和餘嫣然的親事,還用昌哥兒作為籌碼,想要成為侯府的當家主母。
  • 知否明蘭和顧廷燁圓房是第幾集?明蘭為什麼答應嫁給顧廷燁
    明丫頭終於出嫁了,這一天讓小編等得太辛苦了,看過原著小說的朋友們都知道明蘭和顧二叔在成婚這一天有多精彩了,最重頭戲就是兩個人圓房這一段,小說描寫的非常細緻到位,而電視劇版裡面兩個人會如何演繹呢?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啊!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來說一說吧。
  • 《知否》原著:抱頭痛哭兩次之後,明蘭和顧廷燁才真正愛上彼此
    和電視劇版《知否》中,顧廷燁數次救明蘭於危難,慢慢對明蘭情根深種不同,原著中的顧廷燁和明蘭在成親前接觸很少,加上兩個人都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性子,因此,雙方在相處中,都不敢輕易交付真心。成親後的他們,對外,是鐵板一塊,可對內,夫妻倆之間還存在著很多的糾結和不信任。如果這些糾結和不信任一直存在,久而久之,這會成為兩人相處的隱患。
  • 《知否知否》原著紅綃成顧廷燁妾室,心機不輸朱曼娘,結局很解氣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趙麗穎飾演的是盛明蘭這個角色,她是庶女出身,最後卻嫁入侯府,逆襲成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劇中最好命的女子之一。
  • 《知否》原著年少輕狂囂張跋扈顧廷燁相識盛明蘭誰給他們搭了鵲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顧廷燁出身定遠侯府為嫡二公子,年少輕狂囂張跋扈,流連於楚館酒肆,被老侯爺斥為不肖子。曾經因為朱曼娘之事大鬧侯府,老侯爺活活被氣死,之後顧廷燁離家出走,在外闖蕩江湖。待其功成名就後,才返回顧家。
  • 知否:顧廷燁為什麼那麼篤定,明蘭婚前見齊衡也不會改主意,他太懂...
    而在兩人婚前,顧廷燁最大的情敵齊衡,還和明蘭見了面。這一切,顧廷燁也是知道的。那他為什麼那麼篤定,就算如此,明蘭也不會改變主意呢?  1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顧廷燁太了解了明蘭了。他和明蘭,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一類人。他們兩人內心崇尚的信念,無非都是睚眥必報,以直報怨。
  • 《知否》原著毒殺後母,謀害兄弟的顧廷燁:有一種善,是以惡制惡
    顧偃開的偏見,是對顧廷燁最大的不公,對於顧廷燁身份複雜的情緒,讓他對這個兒子又愛又氣,在顧府,顧廷燁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寧遠侯府嫡次子的待遇。 在顧廷燁懂事後,他從常嬤嬤那裡了解了母親白氏嫁於顧府的往事,少年心性的他,開始了他一生當中最為叛逆的一段時光,與父親顧偃開爭吵不斷,屋子裡的丫鬟懷了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