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我讀《知否》哭得最難受的一段是顧廷燁的姑母看著像極了大哥的顧廷燁說了顧廷燁父親臨死前的情景:
「大哥……你爹過世前,一直惦記著你。後來,大哥已經認不得人了。只不斷叫人去尋你回來,別在外頭風餐露宿,怕你吃苦受罪。」
顧廷燁的父親真的不愛顧廷燁嗎?
在電視劇裡,對這對父子的情感的糾葛交代的並不清楚。而在小說裡,顧廷燁的父親是很愛顧廷燁的。
他的長子顧廷煜長得像極了死去的前妻,並且身子虛弱,不是長壽之人。他雖然偏心自己的長子,但是每每見到他,就會想起自己的前妻,徒增傷悲,反而不願意親近。
而他對顧廷燁則是從小帶在身邊教養的。顧廷燁的文武雙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他的父親仔細教養得來的。
寧遠侯有三個兒子,可其餘的兩個都像秦家那邊的人,只有顧廷燁虎頭虎腦像極了他。
他少年時,曾經懷疑過自己的祖輩寫草書可能僅僅因為寫錯了,別人也看不出來。而他教顧廷燁寫字的時候,顧廷燁也有這樣的想法。
他天生性子剛烈,是出了名的倔種。而顧廷燁的性格完全隨了他。顧廷燁小時候一直想要出去玩,他父親就讓他數家裡欄杆上的小獸,人人都說顧廷燁傻,可只有老侯爺摸著顧廷燁的頭充滿了慈愛。
因為,顧廷燁跟他一樣有著相同的經歷,相同的執拗,那是他的兒子,像極了他的兒子。
他為什麼對這個孩子格外嚴厲呢?
愛之深,責之切。
因為這個孩子,只有這樣去教養,長大了才會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他逼迫他練武寫字,大雪天都不準顧廷燁休息。他對顧廷燁說:「你和他們是不一樣的。」
他的確沒有護住顧廷燁。
他娶的小秦氏心善面狠,從進入顧家門的那天開始,就跟他不一心。她一心要捧殺了顧廷燁。而他在他們一家子人的引導下,始終以為顧廷燁是有很多缺點的。
因為見不到顧廷燁有任何不好,於是但凡顧廷燁有不好的事情,他就要喊打喊殺。
如果他不愛顧廷燁,大可以不聞不問。可他從軍中回到家,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但他把這些時間幾乎都用在了顧廷燁的身上,教會了他文武藝。
他對顧廷燁有太大的期望,他希望顧廷燁能有一個不錯的前程。可顧廷燁是個什麼樣子?
原著裡有這樣的描寫:「十歲敢騎著烈馬在市井裡橫衝直撞,一路上傷了十幾個百姓,老侯爺賠錢賠禮無數;十二歲敢揪著堂兄顧廷煬的領子往糞池裡按,險些沒有把人淹死;十三歲,眾人從屋頂上把吊了半夜的顧廷炳救下來,人已經凍嚇半死;十四歲就敢把令國公的世孫拴在馬後拖著在校場跑了三圈,令國公差點把官司打到御前去。到了十六歲,更是見天兒的跟老子叫板,敢回嘴,敢動手,一腳下去,把多少個不長眼的奴才踹得吐血。」
誰家有這樣的兒子,能不上火,能不想給他吃竹筍炒肉。在原著裡顧廷燁的女兒蓉姐去上學,盛明蘭怕蓉姐受委屈,跟她說:「記住,你姓顧,京城這地界上,你老子在外頭還沒吃過虧呢。」
顧廷燁在顧家受了太多的委屈。
顧侯爺不是不愛顧廷燁,而是他那時候被這些陰謀徹底蒙在了鼓裡。他用男人思維,只想要顧廷燁爭氣,看不得顧廷燁惹麻煩,他用武將的思維,堅持了「棍棒之下出孝子」。他以為他所做的都是為了顧廷燁好。
如果顧侯爺不愛顧廷燁,顧廷燁在京城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一雙拳頭打遍京城紈絝圈,從來都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他的份。
而他的這一雙拳頭,是老侯爺親自教出來的。
顧廷煜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顧廷燁為什麼能在軍中過得那麼的如魚得水,不過是因為他姓顧。他是寧遠侯府的嫡次子,他們顧家幾輩子的人都埋在了軍裡。
整個京城,有他家那塊「開國輔運」牌匾的只有八家。盛明蘭第一次進顧家祠堂的時候,是震撼的。那真的是一層一層的如山高的牌位,那是怎樣的傳承。
在看《知否》原著的時候,我讀到老侯爺最後對顧廷燁的安排的時候,始終是想哭的。關於別人,他沒有多餘的交代,只有顧廷燁,他做了各種安排。
他一生不曾向誰低頭乞求,但最後為了找到顧廷燁,他寫信給自己的親族故交:「……子不教父之過……生性直率真摯,今日之頑劣,儘是吾之過錯。不知身在何處,思念甚矣。萬望兄長照拂一二,不叫次子困於寒暖危殆。拜之謝之,懇求……」
他深愛著顧廷燁這個健康強壯,像極了他的兒子。
可他太糊塗了。
等到他知道顧廷燁受的那些委屈,等到他想要補償的時候,顧廷燁早就不在他身邊了。而他也到了昏沉暮年。
可細想,老侯爺交給了顧廷燁文武藝,這些本事,每每在最關鍵的時候,都救了顧廷燁。他教給顧廷燁的這些本事,讓顧廷燁在年少時,肆意橫行,只要他不想,就沒有人能讓他受委屈。他教給顧廷燁的這些本事,讓顧廷燁建功立業,成為了跟他一樣威風赫赫的寧遠侯。
什麼是愛,什麼是不愛呢?
老侯爺愛過顧廷煜嗎?
他事事偏向於他,什麼都聽他的,不聽顧廷燁的辯白。但是,他卻很少與之親近,只把他供養起來。他從未親自教養過,這個深愛女人留下的孩子。
老侯爺愛顧廷煒嗎?
顧廷煒的武藝是家裡的護院教的。他從未覺得這個孩子可堪重用,也從未對這個孩子多上過心。他讓這個孩子享受了侯府的富貴,卻對他的將來沒有很大的想法。亦或是,他把他當成了自己四弟五弟那樣的人,一輩子背靠大樹就好。
老侯爺不愛顧廷燁嗎?
他親自教養了他。他從小就對顧廷燁有期許,希望他建功立業,希望他娶一個賢惠的妻子。他把閒暇的時間都用在了這個次子身上,為他到處賠禮賠錢,為他到處低頭求人。
父愛如山。
顧侯爺當得起的。尤其是他最後驚覺被小秦氏算計,被全家人蒙蔽後,他愧疚,他痛苦。他至死心心念念地都是這個他沒有護著的兒子。
而顧廷煜死的時候,也說了這樣的話:「爹,你現在高興了吧。小二現在出息的很了。」
顧廷煜何其聰明,他一開始就看透了老侯爺的這種愛之深責之切,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的父親對他和顧廷煒都沒抱太大的希望,而只有對顧廷燁抱了太大的希望。
而顧廷燁在有了團哥之後,他抱著團哥在祠堂裡站了很長時間,一直到團哥哭了。
那時候盛明蘭有這樣的心理獨白:長子羸弱,次子如此壯實可愛,老侯爺當時也是跟顧廷燁此時的心情一樣,充滿了深愛和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