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幹!」
黃子韜的這句口頭禪擲地有聲,似乎可以湧出無限的熱血與率真。作為演員和歌手,顯然,他將這三個字的精氣神兒融進了角色和綜藝中。
在黃子韜出演的五部電視劇和四部電影中,有兩部劇集的名字有「熱血」二字,分別是《熱血少年》與《熱血同行》。無獨有偶,兩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均高於7分,討論度位於同期劇集前列,取得了名副其實的口碑與熱度雙豐收。黃子韜的個人表演口碑亦隨之上升。
長著一張漫畫臉,耿直爽快的性格,黃子韜沒有停留在都市劇和輕鬆角色的舒適區,反而選擇挑戰年代劇和較為複雜的角色。據其所言,更看重角色在表演上帶來的成長價值。
就在最新劇集《熱血同行》結束後,由其擔任教練的綜藝《創造營2020》正式官宣。本人先於官微發布的「傻白甜」操作,成為了節目的首個小爆點,不禁讓網友捧腹,也令人更期待他在之後的表現。
歸國五年,黃子韜從受到一些爭議轉為全網期待,中間的原因引人探究。或許是因為他和《熱血同行》中所飾演的崇利明一樣,坦誠不遮掩。
「第一次聽梁老師(總製片人梁振華)講崇利明的故事,我就愛上了他。」
網劇《熱血同行》講述的是清末民初時期,以崇利明為首的一眾擁有新思想的貴族青年共同復興秘密組織「豔勢番」,進而保家衛國的故事。
崇利明的設定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是朝廷重臣之子,出身高貴;另一方面曾留學日本和英國,看到和學到了西方的文明與進步。因此,他的身份呈現出一種「矛盾」,而這正是推動情節發展的基點,也是劇集的最大看點。
角色出場很高調,身著西方服飾,腳蹬一雙長靴,開著一輛汽車行駛在京城中,與其他的皇族子弟格格不入。僅看劇集開頭,崇利明在黃子韜的演繹下,一舉一動透露著率真與些許的玩世不恭,立刻抓住了戲裡戲外的視線。
據《熱血同行》的總製片人梁振華透露,崇利明的性格與現實中的黃子韜非常吻合,都是性情中人,為人坦誠率真。
在劇集初期,父子互動的戲看似衝突實則溫情滿滿,崇利明的父親不想兒子受到牽連與傷害,力勸其不要和被軟禁的豔勢番番主舒爾泰來往,但是崇利明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他常去探望舒爾泰,並堅信社會將迎來一場大變革。
如果說與父親在觀念上的分離是崇利明成長的轉折點之一,那麼後續他的經歷都是不斷在分離中成長。無論是家人死亡、愛人死亡還是兄弟死亡,這些生離死別必然伴隨著巨痛,或許這就是時代的無奈。
詮釋這樣經歷跌宕的角色,黃子韜自言:「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法從崇利明身上走出來。」
《熱血同行》是黃子韜迄今為止拍攝最久的一部戲,長達8個月。即便距今時隔兩年多,他依然認為崇利明的故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導演劉一志曾透露,黃子韜在劇中一共有900多場戲,其中有300多場都是很痛苦的內心戲,撕心裂肺。特別是愛人語初慘死的那場戲,他一度哭到崩潰。
「之前的謝曉飛、鄭柏旭,大家應該都看得很開心、特別逗的那種,但崇利明有更多複雜、沉重的一面,是我演過最複雜的角色,所以不管《熱血同行》這劇或者崇利明這個角色火不火,我都覺得非常有價值。」 黃子韜坦言。
努力帶來了專業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崇利明是黃子韜在演員之路上收到的一份禮物。
自踏入影視行業來,黃子韜的演技一直伴隨著本色出演的聲音,不過復盤他的作品,很容易發現,他確實正在逐漸向專業演員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