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期間,《流浪地球》成功刷屏,媒體紛紛報導這部國產科幻電影。除了大家關注的票房收入、吳京投資6000萬、三線城市河南信陽160元「天價」電影票外,《流浪地球》剛上映1天,即可在網上下載到高清版一事引起了發行公司及導演的重視。
盜版者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閒魚、百度雲等多個平臺發布春節檔上映的多部熱門電影下載信息,以每部影片1-5元不等的價格對外出售,其中就包含《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盜版資源並非是在電影院現場用手機、攝像機盜錄較為模糊的TS槍版,而是高清版。按照片方保守估算,兩天時間裡通過點連結平均觀看次數就能達到數百萬,直接損失上億元!
根據電影的發行情況,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先是會在網上出現用攝像機偷拍的盜版資源,一般叫做槍版(ts版)。槍版是盜版團夥以消費者的身份,購票進電影院後用攝像機直接對著屏幕偷拍而來,效果一般都很差。高清下載版的電影資源,一般會在電影下映後才會在網上出現。
而此次《流浪地球》等春節檔電影還未下映,也未出現槍版,直接出現高清版,也是歷史上頭一次。有人猜測,此次高清版洩露的片源應該來源於電影院。
網友認為,部分影院為了獲利,偷偷將影片資源賣給了盜版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某影院經理梁先生表示,正規院線的管理者一般不敢冒這個風險,且該行為已涉及到法律層面,可能是三四線城市的影院放映員私下賣片。
從技術層面上看,每家電影院拿到的片源都有唯一身份標識,只要拿到盜版資源,就知道是從哪家電影院洩露的。電影院如果洩露了電影,不僅涉及商業違規、面臨巨額賠償,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電影院主動洩露的可能性極低。
既然可以追蹤到影片洩露的源頭、導演很惱火,為何電影發行公司不去追究責任呢?
實際上,無論是製片方還是發行、宣傳方,對於網絡上流傳的盜版都心知肚明,但鮮有人對盜版行為訴諸法律。根本原因還是訴訟成本的問題。
訴訟不僅取證困難,而且後續所需的人力及時間成本極高,但是網絡盜版方得到的懲罰往往非常輕微,對於片方來說,這場戰爭的性價比實在太低,以致不得不選擇忍氣吞聲。
保護智慧財產權任重道遠,今天我們用極低的成本、甚至免費去看了一場高清版的《流浪地球》,那麼明天我們可能就只能看《逐夢演藝圈》那樣的爛片了!
電影如此,作業系統、晶片等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