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的瓜還沒吃完。
又衝上熱搜。
5月17日,臺灣綜藝大哥吳宗憲被問及羅志祥是否會有機會復出時,坦言稱&34;。
言下之意,羅志祥的事業不會受此影響,更不用向外界道歉。
甚至表示不排除未來會邀請小豬上節目,言語中滿滿的力挺。
對於吳宗憲這番言論,網友實在看不下去了。
估計,羅志祥怎麼也不會預料到,網友對他的復出,態度會如此激烈。
那麼,從紅極一時的亞洲舞王,到成為人人喊打的&34;,羅志祥是怎麼把自己作到今天這幅模樣的呢?
01
羅志祥的人生經歷,曾經也是勵志的範本。
他曾經說過:&34;
這是一個怎樣有故事的人呢?
時間退回到八十年代,那時候的羅志祥,生活裡寫滿了兩個字:窘困。
因為父母的原因,家裡欠下了千萬的外債。這在八十年代,簡直是天文數字。
看著討債人把家裡砸得稀巴爛,父母卑微的低頭道歉,羅志祥小小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賺錢還債。
1995年,16歲的羅志祥參加了&34;,他模仿郭富城,獲得了節目組的認可。隨後,他和歐弟以及另外兩位選手組成&34;組合,正式出道。
兩年後,組合只剩下了羅志祥和歐弟。再之後,歐弟去服兵役,為了生存,羅志祥只得轉戰到綜藝。
沒有背景沒有人脈,要想在演藝圈站穩腳跟只能拼,那時候他真是豁出去了,什麼節目都接,什麼遊戲都敢玩,比如被一堆蟲子糊滿臉、腦掛章魚、臉上被拍雞蛋…..
這些光是看看就足夠觸目驚心的畫面,羅志祥幹得非常賣力,人氣也隨之逐漸上升。
然而,羅志祥並不是上帝的寵兒,在演藝這條路上他走得很坎坷,事業幾次陷入谷底,最難的時候,需要靠借錢度日,但即便如此艱難,他都沒有放棄。
一個沒有傘在雨中奔跑的孩子,用二十年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影視歌舞主持的全能型藝人,收穫了斐然的成績,也收穫了令人豔羨的名利。
2015年轉戰內地後,事業更是迎來一次巨大的突破。
在綜藝節目裡,他能唱會跳、幽默風趣,形象又親民,下水、下廚、做髮廊小弟,業務嫻熟,又擅於營造氣氛,深得觀眾喜愛。
(動圖)
這樣&34;的羅志祥,無疑是正能量爆棚,若按照這樣的節奏發展下去,他在內地會繼續混得風生水起,撈金到手軟。
02
但遺憾的是,他在年過40歲時,將有故事的人生,變成了大型&34;事故。
前女友周揚青一條千餘字的微博,就讓他一夜回到解放前。形象坍塌、代言被撤銷、綜藝節目前途未卜,一手王炸牌硬生生被打爛了。
微博引曝社交媒體後,護兒心切的羅媽媽跳出來指責周揚清毀了自己兒子。
也有粉絲為他抱不平:小豬努力了大半輩子,卻被周揚青的一天微博給毀了,真是夠狠。
但客觀來說,毀掉羅志祥的真是周揚青嗎?
5年前,36歲的羅志祥在《康熙來了》中誠懇地說道,自己已經踏入了人生的第二個階段,應該慎重地看待每一件事情。
可5年後,本應更沉穩成熟的他還是沒有學會慎重。
這些年,關於他私生活混亂的緋聞時有傳出,如果沒有今天的重磅一錘,或許,他還會一如既往地挑戰&34;。
但他在任性的放飛自我時,可能忘了,名氣是一把雙刃劍。
當一個明星用名氣賺錢的同時,又缺乏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名氣就會成為自毀的武器。
最終,為所欲為會致使他陷入低谷且難以翻身。
所以,毀掉羅志祥的從來不是周揚青的微博,真正讓他陷入被動處境的,永遠是他自己。
在圈子裡混,卻又不遵守規則,無限度挑戰大眾道德底線,&34;了,又怪誰呢?
03
也許會有人說,娛樂圈本來就是一個大染缸,誰能倖免呢?
但從藝先從德。
德為先,藝為本,才華不能掩埋一切。
身為活躍在熒幕前的公眾人物,引導粉絲的精神榜樣,真的不是業務能打就可以的,尤其是在越來越注重藝人自身素質的今天。
陳道明在一次採訪中談演員職業時曾說過這樣的話:&34;
作為馳騁影視圈20餘年,被稱為演藝界&34;的陳道明,深知藝德的重要性。
演藝圈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演技當如王勁松,藝德應學陳道明。
陳道明的演技自然沒得說,但更讓人敬重的是他的藝德修養。
在一次春節聚會中,喝醉的馮小剛提議讓女演員苗苗為大家跳舞助興。
眾人紛紛起鬨,苗苗有些尷尬,這時坐在鋼琴前面的陳道明出言維護:
&34;
但大家還是沒放過苗苗,要求她:&34;
一向溫文爾雅的陳道明突然站起來爆粗口:&34;
(動圖)
這個六分鐘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後,網友紛紛點讚陳道明的做法很紳士,尊重女性。
其實,這麼多年,陳道明一直都是這樣。
不演戲的日子,他從不抽菸喝酒打牌,也不光顧酒吧、歌舞廳之類的娛樂場所,不喜歡應酬,很少參加飯局,即使參加,一般也不超過半小時,真正做到了潔身自好。
他很享受這樣清心寡欲的生活:&34;
與他共事過的製片人季振奎曾經感慨道:我對陳道明的尊重是由衷的。他從不惹事,始終保持低調。
而在娛樂圈中,像這樣的清流何止陳道明一個。
周潤發、劉德華等等這些前輩,他們能紅一輩子絕不僅僅是靠顏值、實力與運氣,而是在紛繁複雜的娛樂圈摸爬滾打中,沒有變得昏暗渾濁,反而愈加明淨清澈。
他們並非沒有受到過各種誘惑,只是他們始終將藝德放在第一位,如此內心才會生養正氣、責任與莊嚴,自然也就不會輕易浮躁,做出有違道德之事。
04
如今,雖然粉絲和好友吳宗憲都在力挺他復出,羅志祥自己也勢在必得,但他的事業還能回到從前嗎?
這些年,縱觀過往陷入各類道德醜聞的藝人,這其中不乏坐擁頂流的一線明星,在負面新聞曝光後,他們選擇第一時間道歉,或者是藉助公益事業洗白。
但可惜的是,大多迎來的都是一片質疑。
對不起,大家的記憶力很好,過往的&34;,很難一筆勾銷。
復出不被認可,有的選擇轉型,而有些人乾脆從此消失於眾,甚少有人能從坑中爬起來,恢復曾經的名氣與地位。
正如最近因失格言論&34;的趙立新,在回應負面新聞時所說的:每一個個體在面對強大的社交網絡時,都是弱小無助的。
可見,大眾輿論對於劣跡藝人的包容度正在降低。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劣跡藝人應該復出嗎?
有人回答:知錯就改是美德。大家接受你改,但不接受你再作為公眾人物出現。
也有人說,公眾人物之於大眾,是標杆,是榜樣,更是一種引導。既然品德出現問題,那就不應該再做&34;
老戲骨張凱麗談到劣跡藝人時,也表示:&34;流量"反噬。
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沉浮於娛樂圈多年,歷經人生的起起落落,羅志祥應該深諳這個理。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所以,羅志祥要想鹹魚翻身,徹底從醜聞漩渦中走出,繼續回歸到舞臺,似乎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