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行業乾貨、資訊。私信我回複數字「01」,送你一個福利大禮包。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11天,票房突破19億,成為復工後首個超過10億票房的大片。
影片中這場戰役能取得成功,除了歸因於壯士的頑強抵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被用來當作最後一道防線的「四行倉庫」。這個倉庫有什麼神奇之處,能抵擋日軍四天四夜的進攻?
01「四行倉庫」的前世今生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其由通和洋行設計,分東西兩部分,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竣工於1935 年。
1937年10月27日,四行倉庫保衛戰打響,由副團長謝晉元率領的加強營「八百壯士」與日軍激戰四晝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展示了奮勇抗敵的民族氣概。到了90年代,四行倉庫被陸續改為商業市場和辦公功能。在修繕前,建築已被加高到七層,南立面窗臺位置被改低,並將原有鋼窗替換為鋁合金窗。西立面、南立面當年風貌已不存。
2015年,上海確定對四行倉庫進行整體保護修繕,經過146天的連續施工,438個彈孔的完美修復,2項專利的成功申報,牆體放線、排磚撂底、立皮數杆、盤角掛線、鋪漿砲牆、外窗安裝、勾縫美工這7道工序鑄就的完美品質,讓四行倉庫成功獲評「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獎,並且是獲獎工程中唯一的一個近現代建築。
02「四行倉庫」為何久攻不破
「四行倉庫」中的「四行」,指的是民國時期的「北四行」,即金城銀行、上海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和天津鹽業銀行,是當時上海重要的北方金融機構。四行倉庫正是「北四行」用以堆放銀行物資和客戶抵押物品的倉庫。倉庫分為兩部分,東為大陸銀行倉庫,西為四行儲蓄倉庫。
保護銀子的倉庫它能不堅固嗎?
天下建築,唯厚不破。
四行倉庫在修建的時候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用花崗巖條石砌牆,雙層牆壁厚達1米,普通炮火在它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連當時日本的坦克炮都無法一炮打穿這種牆壁。同時還是周圍各建築中的制高點,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四行倉庫毗鄰公共租界,日軍在炮擊的時候會有所顧慮。
03如今的「四行倉庫」
2014年,上海確定對四行倉庫進行整體保護修繕,作為四行倉庫的修復項目施工方,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接到命令,要恢復到1937年戰鬥時的原狀。而最吸引眼球的要數西山牆,當年這面牆受到日軍的正面攻擊,留下了無數槍彈孔洞,戰後都被封堵了,此次修繕則要將其還原。但牆面在施工過程中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彈孔如何定位,牆體如何加固,牆洞如何防滲等難題。
上海建工的施工團隊通過現代化手段,在修繕中採用紅外熱成像、攝影測量、定位剝除牆內麵粉刷等方法重塑這面由8個貫穿彈孔和430個小彈孔組成的彈孔牆,還原激戰時的原貌。2015年,經過146天的連續施工,438個彈孔的完美修復,四行倉庫修復完成。
今天「修舊如舊」後的四行倉庫,承載了工程匠人們的心血與汗水。建成後的四行倉庫彈孔牆也成了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的抗戰紀念牆,向所有往來遊客展示著上海這座城市的戰魂與精神。
04尾 聲
《八佰》的宣傳海報上曾寫道「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或許還可以加一句:「因為有四行倉庫,上海還在!」
在抗戰中,有很多建築,都在危難時保護過戰士與國人。
這些建築的設計者和施工者可能一生都沒想過,有這樣一天,自己對建築所做的貢獻會成為一場戰爭勝利的堅強依靠。
感謝中國建築,感謝中國建造者,
也感謝從古至今,所有為美好生活堅守匠心的普通人。
本文由百家號「風潮物聯」原創,更多行業資訊,請關注「風潮物聯」百家號,私信我回複數字「01」,送你一個福利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