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是什麼模樣?自詡成熟、不屑輕浮,或是叛逆倔強、橫衝直撞?在易烊千璽的身上,卻兩者都不。這骨相分明的青年人,常態是安靜真誠帶點防備,談到音樂、藝術時,眼裡的光又突然藏不住,像親手拆開了一份珍貴的禮物。
本文系摘編,全文請訂閱《時裝 L'OFFICIEL HOMMES》2019 年五月刊
穿梭於不同角色,時刻直面各種挑戰。
不被過去定義,不被未來束縛。
我就是我。
每一刻,不為喧囂所動,
無畏前行、做真實的自己。
這一刻,因我而生。
整個採訪過程中,「嘗試」、「表達」、「態度」是他最高頻提到的詞,略帶鼻音的淺笑、微低下頭眨眼是在他思索時沉默瞬間的小動作。一半堅定、一半隨意,時而積極、時而略過,組合成一種特有的沉靜風趣,就像新專輯名中看似略有矛盾的「沉默」與「焰火」所描繪出的意境,不過分熾熱,卻溫度適宜,令人感受到一份見之欣喜的率性。易烊千璽正是用這種態度,重新闡釋屬於千禧一代的自由定義。
內心敏感,喜歡獨處的易烊千璽似乎極擅長發現平淡生活中的驚喜,他曾說過《親愛的客棧》中灑滿陽光的小院兒是最嚮往的舒適家園;拍攝雜誌時,划過天空的白色閃電美麗得令他驚嘆;對隨手拍下的照片總懷有欣賞式的滿足……而這些小小的喜悅,他更願意選擇私藏多於分享,就像他習慣性錄下的風聲、海浪、鳥鳴聲一樣,靜靜存在、時時陪伴。
他曾這樣定義「生活」:每天感受到不一樣,捕捉讓自己感到幸福的小瞬間。不禁讓人想到電影《重慶森林》中所說「秋刀魚會過期,鳳梨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甚至懷疑,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少時成名,聚光燈下的表演不計其數,大同小異的工作也在所難免,雖然像易烊千璽所說「面對太多鏡頭,依舊會緊張」,但相同的動作、話題重複千百次後,倦怠感終究會吞噬新鮮。他選擇抵禦「過期」的方式之一,就是在平靜中尋找一點點不同的焰火。
2019 年是易烊千璽正式步入成年階段的起點,不知不覺間已經走過了 1/3,「充實、忙碌、幸福」,他用這三個詞總結過去的幾個月,而這種幸福感既源自於忙碌工作帶來的充實,也因為大學生活彌補了中學階段缺失的校園經歷。在他的描述中,「幸福的一天」是「上課、工作,有更多空餘時間做自己的事」,因為「學校的時間安排相對輕鬆,還接觸到很多新鮮的課程活動,比如話劇史、音樂劇」這些事情讓他享受著值得期待的新奇。簡單真實而充滿新鮮感,一如他這個人。在被問到最想對粉絲說的話時,易烊千璽「靦腆男孩」的一面不自覺瞬間上線,想了很久說「希望他們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一切順利」。說完他低頭笑了幾秒鐘,有點燦爛的那種。
對於成年帶來的改變,易烊千璽表示「無所謂的態度越來越多,對很多事都覺得『就這樣吧』」,語氣誠懇,並不覺得這有絲毫不妥的樣子。認為最有所謂的兩件事情是「洗澡得是熱水,床得是硬的」,說到這裡的時候,他輕輕用氣音笑了一下,有一絲小男孩惡作劇得逞的狡黠。到了展望對 2019 剩餘時間期許的時候,他依舊完美保持著佛系青年的態度:「順其自然」。
從少時出道時靦腆愛笑的小男孩,到現在這個內斂而疏狂的十八歲青年,外界看來也許易烊千璽變了,但在他看來,他只是越來越像自己了。回頭看兩年前的視頻,重新審視自己在鏡頭前的樣子,不再眷戀當時的狀態,他變得更加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捕捉精彩,不問微小或宏大;收藏喜悅,不必刻意分享;接納內心的寧靜秩序,不拘泥某個特定目的地,也許這才是成年、成熟教給我們真實的道理。
易烊千璽曾評價自己「從沒幼稚過」,父母相對嚴格的家教、從小學習的各式才藝課程,大大壓縮了他玩鬧的時間,也讓他擁有比同齡孩子更強的自製。即使在最容易衝動、貪玩的叛逆期,他也只是有一次午休沒按時回家,偷偷和同學翻牆出去玩。而成名以後,滿足這種小反叛情緒的機會更加難得了,想要一個人坐火車「說走就走」的計劃也在一次失敗之後擱淺。
做慣了「乖小孩」的易烊千璽格外希望挑戰「和自己反差大的角色」,去年 9 月殺青的電影《少年的你》,在最初挑選劇本時,正是「小北」這個角色深深吸引了他,「小北是一個被迫流落到社會底層當混混,見過很多黑暗面,但內心依舊善良的人」。談到塑造這個角色的感受,他也坦率直白的表示「硬核、過癮」,似乎湧上腦海的記憶又將他拉回到那段「小北」的野蠻生長記。
不僅對表演懷有強烈的嘗試心態,易烊千璽在音樂、舞蹈、雕塑等方面都有著燃燒不盡的挑戰欲,每一次全新的嘗試都如同下給世界的一封宣戰書:我的自由,我的態度,你們是時候聽聽看了。去年發布的首張個人專輯《我樂意沉默釋放內心焰火》,正是嘗試了多種風格的融合,其中有兩首對易烊千璽來說最有意義的歌:「《Don’t tie me down》是叛逆小搖滾的感覺,最貼近自己的態度,《親愛的這裡沒有一個人》是期盼已久和郭頂老師的合作」。雖然「目前不會給自己的音樂風格定義」,但他希望能夠通過音樂傳遞「自我表達、自我舒適,不迎合他人」的態度,「如果有機會也願意自己嘗試作詞作曲」。
談到去年生日前夕堅持把歌趕出來送給粉絲,易烊千璽認真的回答「一直很喜歡能夠給大家傳遞一種情緒的東西,音樂正是這樣的載體,生日一年一次、比較特殊,希望(每年的歌)可以階段性的讓大家看到我的變化和成長」。人人都說最美好的祝福是「願你走出四方,歸來依舊少年模樣」,偏偏有位少年願意把自己四方歷練後的每一點變化,都展現給喜歡他的人,既是直面改變的勇氣也是真誠以待的溫柔。
都說年少銳氣總難免狂放,可在易烊千璽的身上,這份「狂」似乎只會在登上舞臺、面對鎂光燈時洶湧釋放,私下的他總會悄悄照顧著身邊人的情緒。拍攝前一天,他剛剛從《這就是街舞》的錄製地返回,難掩一絲疲憊,可能看出仍在盡力保持最佳狀態。上一季《這就是街舞》,作為年齡最小的明星隊長,他的壓力不言而喻,也曾受到選手質疑「把選人機會用得太快」,最終反轉帶領自己的戰隊奪得冠軍。面對節目鏡頭,他誠懇坦言自己的顧慮,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戰隊需要什麼風格,而是不忍心把同樣努力著的人劃入「不想要」行列。對自己愛的事,投入熱情,也把每個擁有相同熱愛的人放進心裡,這位「明星隊長」的糾結與成長,讓旁觀者都不免心口微燙,同時更期待他的下一次舞動全場。
在易烊千璽心中,把從沒接觸過的事情做好,會特別有成就感。因此對有興趣嘗試的事情,他總抱著高度專注與熱情,最初接觸泥塑時他的心態是「純藝術,很帥很厲害」,但真正開始學習之後他很快被泥塑迷住了,經常在藝術工作室裡一待就是六七個小時,他沉迷於創作時的自由,也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融匯其中。拒絕「玩票」的認真態度,幫助他獲得了接觸藝術合作的機會,易烊千璽的《液體詩》在《愛的藝術:親密》中受邀展出,與小野洋子、草間彌生等藝術家作品同場。提起拍攝《液體詩》時的經歷,他身體微微前傾,帶著意猶未盡的雀躍「第一次和國外的團隊合作,創作現場非常隨意,不是提前編排好的,有很多自己自由發揮的空間,而且現場布景燈光非常抽象」。自由的邊界在哪裡?創作的靈感有何而來?表達的形式還能怎樣結合?這一切未知,無疑都指向下一次更新更酷的嘗試。
「自我、敢於追求、無畏」易烊千璽這樣解讀「千禧一代」的特徵,其中有對自由的主張,也有對肩負時代責任的呼籲,「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被問到最喜歡的電影臺詞時,他略加思索說出了這句「蜘蛛俠」中的標誌性臺詞。大概每個男孩的心裡都崇拜著超級英雄,但和其它超英不同的是,「蜘蛛俠」彼得既沒有逆天財富值,也沒有天生異能,他一步步讓自己成長、強大,試圖保護更多人。這份「會長大」的能力與責任,同樣體現在易烊千璽身上。
早在 2014 年出道不久後,易烊千璽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資助了一位身有殘疾的山區留守兒童,也正是這個契機讓他切實關注到了兒童困難群體。十七歲生日當天,易烊千璽成立了愛心公益基金,當做送給自己的禮物,同時也開啟了資助中國扶貧基金會留守兒童的「童伴計劃」。從項目篩選到實地執行,愛心基金會面臨的考驗,易烊千璽都會親身參與討論,對於基金會未來發展的規劃,他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思考「之後希望能關注到心理健康方面,因為心靈發育更隱晦,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更加深遠,會比關注外在更有難度和意義」。
當然,在超乎年齡的冷靜、沉穩、有擔當之外,易烊千璽依舊有著少年般難以複製的天真氣息。最希望擁有的超能力是「會飛」,最能感到自在的休閒方式是「抬頭看天空」,簡單到讓人覺得可愛。自認「貓系,和生人會敏感保持距離,沒有犬系那麼活潑」的他,在整個談話中幾次被自己的回答逗笑,又迅速表現出一副淡定無辜的樣子。甚至在被問到「什麼時候讓自己養的貓營業」時,嫌棄起「同類」來:「家裡的貓都長大了,有點胖,拍出來不好看」,又推測如果他的貓會說話,大概會對他說「離我遠點,別摸我」,儼然一副貓奴十級的樣子。
攝影 / 尹超
監製、形象 / 沃濤
編輯 / 劉超
文字統籌 / 張玉潔
採訪、文字 / Lucia咩
化妝、髮型 / 徐立曉
服裝助理 / 劉曉英
妝、發助理 / 趙姝
燈光提供 / Super Studio
視頻拍攝、剪輯 / aA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