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升初網上報名將在6月4日啟動,一些家長正在糾結要不要去搖號。剛剛西湖區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益中學最新招生政策「九問九答」,給區內學生家長帶來一個好消息——
這等於給想去參加搖號的學生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快報記者也聯繫上了杭州市公益中學校長潘志平。
潘校長這段時間他接到了不少學生家長的諮詢,大家最糾結的問題是,想報又不敢報。有家長說,孩子很喜歡公益中學,很想來搖號但是又擔心搖不中會有被調劑的風險。現在他可以放心地跟家長們說,想報的家長們都可以果斷地來報了。
但是他也提醒家長注意避免「不報白不報」的心理。建議家長在報名時,一定要真正客觀分析孩子的實際、民辦初中壓力較大等特點,全家人一起商量而定。特別提醒家長一定要充分和孩子分析利弊,讓孩子充分權衡而後定。
這幾天,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全面綜合地考察學校。新政第一年,到底哪所學校搖號比例高或低,誰都無法有一個科學推測的結論,所以要避免跟風,或者聽他人臆斷。內行地分析各個民辦初中的特點,選擇一所最想去的。
作為業內人士,他建議家長從8個方面對想報的初中進行考量:(1)學校文化(2)師資力量(3)生源特點(4)校風學風(5)教育質量(6)硬體環境(7)路途遠近(8)住校通校。建議家長分析孩子的情況時,多聽聽小學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建議,聽聽懂行的老師、親戚朋友的建議,對有關事項不夠明確的,也可打電話問問初中招生辦老師。
今天下午,潘校長還向快報記者透露了一個學校招生的最新動向,「這段時間家長對我們提出的訴求和建議,經認真研究決定,今年我校還是和往年一樣,招收部分住校生。」
潘校長說,為了滿足家長的多元需求,今年招收住校生80人左右,與往年基本持平。有住校需求的學生和家長,可以在搖號搖中後兩天之內,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將根據家庭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他建議,住校通校各有利弊。對正處於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父母的陪伴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我們一直來的教育主張是:「有條件通校的學生堅決不住校」。住校生班、通校生班並存。為解決家長實際困難,我們將跟以往一樣,以自願為原則安排晚自修。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學校將繼續實施「樂學英才計劃」。
今年公益中學計劃招生12個班級,每班40名學生,合計480人。招生對象是學籍或者戶籍是西湖區的小學畢業生,以及符合人才引進等條件的小學畢業生,學校歡迎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心理陽光、學業優良的學生報名。學生錄取由電腦隨機派位進行,市教育局招生通知中規定:「嚴禁學校超計劃招生或空掛學籍,不得變相替換學生,不得勸退或者變相勸退已錄取的學生,切實做到招生錄取名單、學生學籍、實際就讀學校三者一致。」
在此,潘校長也提醒家長不要輕信「搖號不中可以想辦法掛讀」以及「公益中學要改成公辦了」「校長要調走了」等傳言。
以下是西湖區教育局官方公眾號「西湖教育」發布的公益中學招生「九問九答」全文——
1.搖號沒有搖中,還能回到對應學區的公辦初中就讀嗎?
答:根據前期測算摸底,西湖區各個學校的一表生如果搖號未中,都能回到對應的公辦初中。因此,家長無需輕信「你去報了民辦搖不中就回不來了」或「你回來就進不了重點班」之類的信息。二表生或三表生若想報公益中學,仍對是否能回到公辦初中感到疑惑,可諮詢相應學校的招生辦。
2.今年「小升初」怎樣做到「不那麼糾結」?
答:一要避免「想搖不敢搖」。一般情況下,只要小孩能跟得上民辦初中的節奏而且想報民辦的,就不要錯過機會,果斷地報。
二要避免「不搖白不搖」。一定要真正客觀分析孩子的實際、民辦初中壓力較大等特點,全家人一起商量而定。特別提醒家長一定要充分和孩子分析利弊,讓孩子充分權衡而後定。
三是全面綜合地考察學校。新政第一年,到底哪所學校搖號比例高或低,誰都無法有一個科學推測的結論,所以要避免跟風,或者聽他人臆斷。內行地分析各個民辦初中的特點,選擇一所最想去的。分析學校時,可從以下八個方面對想報名的初中進行考量:(1)學校文化(2)師資力量(3)生源特點(4)校風學風(5)教育質量(6)硬體環境(7)路途遠近(8)住校通校。
公辦、民辦各美其美。建議家長分析孩子的情況時,多聽聽小學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建議,聽聽懂行的老師、親戚朋友的建議,對有關事項不夠明確的,也可打電話問問初中招生辦老師。
3.公益中學招生計劃、收費標準是多少?招生對象、錄取辦法如何?
答:1.招生計劃:2020年招生12個班級,每班40名學生,合計480人。現學費標準為15000元/生·學期(後續以物價局核定的價格為準)。
2.招生對象:學籍或者戶籍是西湖區的小學畢業生,以及符合人才引進等條件的小學畢業生。歡迎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心理陽光、學業優良的學生報名。
3.派位錄取:所有報名學生都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市教育局招生通知中規定:「嚴禁學校超計劃招生或空掛學籍,不得變相替換學生,不得勸退或者變相勸退已錄取的學生,切實做到招生錄取名單、學生學籍、實際就讀學校三者一致。」
因此,家長不要輕信「搖號不中可以想辦法掛讀」以及「公益中學要改成公辦了」「校長要調走了」等傳言。
4.學校今年是否招收住校生?
答:根據這段時間家長對我們提出的訴求和建議,經認真研究決定,今年我校還是和往年一樣,招收部分住校生。
今年招收住校生80人左右。有住校需求的學生和家長,可以在搖號搖中後兩天之內(具體可留意學校的官方公告),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會根據家庭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
住校通校各有利弊。根據教育專家的研究和多年的教育實踐,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情感發育、身心健康、思想和學業有著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初中以後,父母完全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一直來的教育主張是「有條件通校的學生堅決不住校」。
溫馨提醒:由於本次招收的住校生名額有限,並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
5.學校有什麼特色和亮點?
答:文化需要積澱,品牌需要打磨。建校25年來,公益中學積澱了深厚的「親情文化」,「做人第一」「活教樂學」已成為學校的兩大品牌,「快樂」是學校最大的亮點。主要表現為:
學校特別有親情味。學校以「做有親情的好教育,辦學生喜歡的好學校」為追求,師生家長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親情教育」的理念和實踐在全省、全國有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老師特別有親和力。老師以「做學生喜歡的好老師」為追求,把學生作為自己的兒女或弟妹,以情育情、以情促智、以情立德,剛柔並濟柔為上,課堂充滿笑聲和掌聲,課後師生打成一片。
學生特別有活力和潛力。師生家長以「讓孩子學並快樂著」為追求,培養「品行正、情商高、身心棒、學業佳」的優秀學子,堅決反對磨時間、拼體力、讀死書、死讀書,注重張弛有道、全面發展,學生學習後勁足、潛力大。
6.公益中學讓孩子「學並快樂著」具體舉措有哪些?
答:1.吃得爽。主張「吃得爽」才能「學得樂」。每天,「兩葷兩素一湯一水果」是標配;每周,有招牌菜「阿潘羹」;每月,有大廚推出的新菜;每年,舉辦一場盛大的品菜會,「我吃什麼我來選」。
2.學得樂。一是形成「活教樂學課堂」風格,「有情、有趣、有效」的課堂廣受學生喜愛;二是布置適量的作業。作業量一般控制在初一初二8:30、初三9:10晚自修結束前完成;三是實施「樂學英才計劃」,讓學有餘力的孩子有更大的發展平臺。
3、玩得嗨。有標準的400米跑道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館等。秉持「學得靜心,玩得開心」的原則,師生可以一起打雪仗!每年開展孩子們最喜歡的「公益大舞臺,才藝我來show」、阿潘杯籃球賽、校園吉尼斯、學農等活動。每周有固定的社團時間,人人參與自己喜歡的社團,如信奧、航模、機器人、足球、籃球、橄欖球、攝影、書法、樂隊、烘焙、扎染等。
7.公益中學的「做人第一、活教樂學」還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答:1.培養了一支學生喜歡的教師隊伍。備課組、教研組、年級組形成了一個個相親相愛的小家庭,彼此關愛、相互成就,研究氛圍十分濃鬱。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合理,有特級教師3人,獲得教壇新秀、優質課等區級以上榮譽的教師佔80%以上。教師團隊意識強,幹勁十足,用心用情做教育,特別具有親和力,很受學生喜歡、家長信任。
2.打造了一批經典項目——
(1)有趣的校本課程。師生家長同編共讀《嗨,孔夫子》《大畫》《大畫》,用好玩、好懂、好用的方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獲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
(2)走心的親筆信。師生家長常用親筆信的方式有效溝通。用親筆書寫的教育專著《一位智慧校長給家長的50封親筆信》榮獲家庭教育影響力圖書TOP榜。
(3)實效的「公益積分制」。全國首創初中生「公益積分制」,真正把「學做人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落到實處。
(4)獨特的學生校長制。注重孩子綜合素養的提高,實行學生校長制,形成了「我管人人,人人管我」的學生自主管理體系。
(5)心理輔導式的班主任工作模式。順應現代初中生心理需求,剛柔並濟柔為上開展班主任工作,深受學生歡迎。學校為全國第二批陶行知研究會青春期教育基地學校(全國共6所學校)
(6)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
8.公益中學的教學質量如何?
答:近年來,教學實績穩居西湖區首位、杭城初中第一方陣前列。在面向全體學生、喜獲全面豐收的同時,湧現出了許多高分學生。如鍾雲嵐、李家豪先後獲得杭州市中考第一名,方睿獲得杭州市中考第二名。
學校致力於培養「品行正、情商高、身心棒、學業佳」的優秀學子,培養的學生綜合素養高,進入高中後表現好、潛力大、後勁足,深受高中老師喜愛。
9.如何進行諮詢?怎樣收看2020年「阿潘小升初講座」?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