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阿姨又上熱搜了,這是上熱搜的原因有點尷尬。
寫了一輩子書、描繪了一輩子愛情的瓊瑤阿姨,因為平鑫濤前妻林婉珍的一本書,自己當年做小三的歷史被再度翻出,描述無限美好的愛情也被批得體無完膚。
林婉珍女士的書4萬多字,命名為《往事浮光》,以「沉默50年,終於發聲」為主題,重寫三個人的恩怨情仇,揭露瓊瑤小三上位的始末。
88歲的老人家一氣呵成地回憶了自己的前半生:賢妻良母支持丈夫平鑫濤創業,支持瓊瑤寫作,顧念瓊瑤離異帶著孩子,他們夫妻還給租房子讓瓊瑤住對面寫作,結果卻被撬了牆角。
書中還有大量的細節:
比如,有一次,她在客廳的電話中聽到瓊瑤告訴正在樓上聽電話的平鑫濤:「我在吃牛肉乾。要不要從電話裡送一點給你吃?」
比如,某天深夜,平鑫濤一直不回家,林婉珍鼓起勇氣打電話到瓊瑤家中找人,瓊瑤卻語帶挑釁表示:「你來把他帶回去啊!」
說實話,我的第一印象是被驚到了。
一是驚訝於言情劇和三角戀的祖母級別人物瓊瑤阿姨的戀愛細節,一是驚訝於囿於半生愛恨情仇的林婉珍女士的記憶能力。
88歲的老人家,難道關心的不應該是自己身體狀況如何?血壓高不高?心臟好不好?有沒有血脂稠、冠心病等老年病嗎?竟然還能把幾十年前的恩怨、每一個細節都記得如此清晰。
對林婉珍的開撕,瓊瑤的回應很佛系,她引用了嶽飛的詩詞,並用一段小和尚和師父對話的禪意小視頻表達意見:
徒弟: 師父,葉子離開樹,是樹對它不好嗎?
師父:不是。
徒弟:那是風搶走了它?
師父:也不是。
徒弟:那它們在一起好好的,為什麼要分開呢?
師父:分開只因為,它們不再合適了。
徒弟:不再合適?那是誰錯了?
師父:離開就是離開,分手就是分手,錯對沒有意義。不再合適的兩個人,與其耗盡對方養分一同枯萎,不如坦然聚散各自相安,一切的一切都要看緣分哪……
林婉珍女士肯定痛過,所以才會把這些能讓每一個原配被逼得發瘋、心中泣血的細節記得這麼清楚,前塵往事還是沒能成為過眼雲煙,半個世紀都難以釋懷口氣,當年被凌辱的氣,顯然到死都咽不下。但兩位八旬老人,加起來168歲的老人開撕,怎麼看都有點失了體面。
「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舞翩躚;心有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霞滿天。」瓊瑤一生創作中短篇小說超過60部,幾乎每本小說都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她的書佔領了一個時代少女的枕邊,影響了一個時代女性的愛情觀,開創了言情小說的新時代。瓊瑤阿姨的才氣自不用說。
林婉珍女士是一位優秀畫家,才貌雙全,溫文爾雅,不僅精通繪畫、還會說普通話、上海話、臺語和日文四種語言,從事水墨創作數十年,工花卉翎毛鱗介,畫作曾獲亞太地區第二屆金獅藝文獎,被國父紀念館、臺灣藝術教育館、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等文化機構收藏,也被不少收藏家青睞,她本人還擔任北京奧林匹克書畫榮譽院長。林婉珍女士的才氣也不用說。
明明不是依靠丈夫的平庸主婦,明明離了男人能活得好好的女人,卻為了一個渣男囿於一輩子的愛恨情仇無法釋懷,怎麼看都有點不值得。
一段婚外情糾纏了16年,漫長的三人行,不管是愛情還是姦情,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一邊有妻子兒女圓滿家庭,一邊有小三嬌俏浪漫激情;左手小三拿來風花雪月,右手老婆拿來創業做老媽子……一個男人的貪婪、用情不專在平鑫濤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瓊瑤曾跟平鑫濤一起出過車禍,平鑫濤卻要求林婉珍帶著瓊瑤就診換藥、照顧日常起居,因為「瓊瑤那麼柔弱,而林婉珍那麼堅強」;
瓊瑤勤勉地熬眼磨屁股寫作賺錢時,離婚後的平鑫濤經常回林婉珍家吃飯,因為林婉珍廚藝好;
……
原配的泣血和疼痛,源頭在於渣男的不負責任;小三的介入和傷害,比左擁右抱的渣男帶來的傷害輕得多;渣男的背叛和不忠,遠比小三更值得問責。
其實,林婉珍女士和瓊瑤阿姨,矛頭應該對準的是平鑫濤,而不是對方。最該放下的是半個世紀的恩怨情仇,而不是重揭傷口、互相揭短。
三人的恩怨情仇,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評判,但他們的糾纏告訴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戀愛時的山盟海誓就代表了永遠的一心一意,男人變心比翻書容易,所以最應該成全的人永遠是自己、最可依賴的人永遠是自己。
犧牲自己成就男人的女人,結局往往很慘,不是被男人嫌棄,就是被男人拋棄,或者被小三唾棄。
一生太長,一輩子只愛一個人更難,但做小三代價太慘重,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是責任,身處婚姻,最重要的是自律。心動很美,但行動會後悔。即便有才如瓊瑤,還是會被眾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判,而經不起世俗檢驗的所謂真愛,很難通往幸福的坦途。
再多互撕,對錯已經沒有意義。無論如何,結局已經無法改寫。何苦耿耿於懷?
佛曰:放下我執,方得自在。
——End——
我們來做個小徵集吧,你會選哪個答案呢?歡迎留言哦。
瓊瑤VS林婉珍互撕,你怎麼看?(單選)
A.原配不易,小三可恥。撕得好!
B.真愛不易,原配無理。不該撕!
C.不好評價,因人而異。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