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6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 「最美高校輔導員」先進事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簡敏教授獲「最美高校輔導員」稱號,為全國十名獲此殊榮的高校輔導員之一。
是什麼造就了全國最美輔導員?在事業與家庭中又是如何平衡的?日前,簡敏接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的採訪,講述她23年來的輔導員生涯。
23年造就2932名學生心中的「簡媽媽」
1998年,簡敏成為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的一名輔導員,在此之前她本來有許多可以選擇的崗位,但是毅然決然的成為一名輔導員,她說:「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團委從事青年人的工作,我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的感覺,心態年輕、思想年輕、自己也顯得年輕。」
2002年簡敏被西南政法大學評聘為副教授,2007年評聘為正教授,同年被學校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期間,她放棄了學校教研室和學科勸說做專職教師的機會。
23年來,簡敏一共帶了2932名學生,在此期間,她建立和落實「危機信息三級聯動報告制」等制度,努力做到危機預警;建立三點層級網絡,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需要就業幫扶的學生;堅持每天找學生談心,使得多個有厭學情緒、網絡成癮的學生回歸課堂;把有心理疾患嚴重而家長還未接走的學生帶回自己家調養撫慰;因擔心生病返家的學生而每隔一小時與火車列車長的溝通;邀請留校的貧困同學到自己家裡共度除夕夜。
談及簡敏,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2020級研究生張才華不由地讚嘆,他眼中的簡老師十分神奇,你明明看到她很忙,但是只要是學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她永遠都能第一時間來到你身邊,並且解決問題。而且無論前一天她加班到多晚,第二天總能以一種昂揚的陽光的狀態出現。「她的那種狀態,是真真切切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很正能量!也正是這樣的細心,愛心,責任心,我們都親切地稱她為『簡媽媽』。」他說道。
讓象牙塔與社會接軌 實踐出真知注重知行合一
2000年7月,簡敏組織策劃了「陌生城市·120小時·10元錢」的生存體驗活動,在所帶的501名學生自願報名中選擇了9名同學,帶著他們去福州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那是一個簡敏自己都未曾去過的陌生城市。當她告知領導自己的創意時,領導擔心地問「你不怕學生出意外嗎?」「是的,怕。但是我相信這是一個讓學生到社會中去增長見識的實踐活動,況且我已經制定詳細的方案,也反覆論證了危機應對預案。如果一味的怕,就啥都幹不成了」。事實證明,她和同學們的堅持,活動效果十分的好。
回來後,同學們感觸最多的兩點:「一是我什麼都經歷過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二是我們在體驗中了解了社情民意,知道了什麼是法律人的責任和擔當。」這就是有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互動的思政課堂。這項活動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大學生責任和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大討論。
簡敏看來,在校大學生,不僅要嘗試生存的挑戰,更要接受學術的挑戰。正是這樣的想法,在2015年,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簡敏帶領數十名學生進行「如何看待刑法數罪併罰」的社會調研。大學生們調研了全國數十家法院,一起構建數學模型;還幫助聯繫了全國20多家法院、檢察院、律師進行抽樣調研。最終得出「新罪比漏罪性質更嚴重」的結論,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個課題獲得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競賽二等獎的佳績。參賽隊員張同學說「很高興這一次比賽不僅得了國家銀獎,重要的是我們訪問了很多法官和檢察官,學以致用,懂得了應該如何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培育新生代輔導員 既是傳承也是發揚
2007年,簡敏成為全市第一個被評為教授的輔導員。如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新時代輔導員,是簡敏近年來思考的問題。2015年,由重慶市教委指導,西南政法大學成立「名師工作室」,簡敏帶領校內外的18名輔導員一起運行,這也是重慶市首屆輔導員「名師工作室」。
據了解,成員分為4+1團隊構成(即思想政治組、網路思政組、心理幹預組、素質提升組和實操訓練營),採用項目化運行,通過1+N+X的方式(即1個輔導員+N個專業教師+X名學生),在全市開展「名師有約」、「 e路引航」、實踐實訓、調查訪談等,通過輔導員和專業課老師融合,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心同向同行,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與學生共同成長。五年來市級名師工作室(「簡敏工作室」)在隊伍能力提升上實行分類指導、分類培訓、分類調研,孵化了四個校級輔導員工作室。
不僅如此,簡敏也負責成立了學校輔導員的教研中心,將全校110餘名輔導員整合在一起,共同成長。
近年來,簡敏「名師工作室」教師團隊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的精品項目和科研課題近20項,出版著作10部,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獲市級以上榮譽稱號20人次,所教輔學生獲市級以上獎項多達1000人次。
此次獲評「全國最美高校輔導員」,簡敏表示自己感受到了榮譽背後沉甸甸的責任,她告訴記者,在未來的工作上,她將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力爭做好學生的「經師」與「人師」,「如果有人問我輔導員還能做多久,我依然會告訴你,我做不了斷舍離,斷不了的是初心、舍不了的是學生、離不開的是崗位!我要利用好社會大課堂,在輔導員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簡敏說這句話時,眼裡有光。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