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消失」的三個女人,想要重建失去的人生

2021-01-14 騰訊網

和洪銘悅一樣,有著相似重建經歷的王晶。

洪銘悅的日子,被那塊不起眼的小腫塊打破了。

醫生給出的切除乳房的方案,更是將她的精神防線徹底擊潰。她想起這兩年辛苦經營網店、沒日沒夜的直播,想起直播間常有人誇她,「像個衣服架子,穿什麼都好看」……一時覺得充滿諷刺意味。

剛有起色的人生,就這樣被一紙診斷擊碎,變得混沌黯淡。

在自己的小店裡,洪銘悅講述了患病前後的故事。

在中國,每年有二十多萬名女性,遭遇了和洪銘悅相似的命運,因患乳腺癌,失去了一側或雙側乳房。隨著乳房一起消失的,還有女性的自信,和再度出發的勇氣。

如何回歸正常生活,「乳房重建」就成了她們的救命稻草。這是關於失去和挽回的幾個故事。

從醫生口裡第一次聽到「乳房重建」這個詞時,洪銘悅甚至沒有對它的原理做太多了解,就匆匆點頭同意了。

她有一點慌不擇路,畢竟,她沒有多餘的選項——「病痛的折磨是暫時的,你可以向人傾訴,但對一個女人來說,失去乳房的痛苦,是伴隨她一生,且無處言說的」。

她亟需從這種痛苦中擺脫出來。

手術後的洪銘悅,在直播間繼續自己的工作。

醫生又給了洪銘悅兩個選擇,「即刻重建」和「延期重建」。

前者在乳腺癌切除手術的同時完成,只需一次手術和恢復期;後者則在乳腺癌根治手術、術後輔助放化療結束後,擇期進行。

醫生告訴她,相對後者,前者乳房殘留組織順應性好,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乳腺美學元素,有相對最佳的美學效果。

幾乎沒有猶豫,洪銘悅就做了第二個決定,「即刻重建」。

洪銘悅和家人在一起。

洪銘悅的決定,得到了丈夫和孩子的支持。但她依然對手術風險有些擔心,她在網上翻閱資料:截至2017年,乳房重建率發達國家在40%以上,而我國僅為10%左右。

而她,即將成為這「10%」之一。

醫生寬慰她,這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大可不必擔心。這句話,讓她有了些許底氣。

秦皇島的王晶,有著如出一轍的心路歷程。知道「乳房重建」前,王晶正躺在天津市腫瘤醫院重症監護室,在忐忑和沮喪中,等待乳腺癌根治手術的到來。

護士告訴她,醫院還有一個再造科,可以同時完成切除手術和乳房重建。和洪銘悅一樣,王晶當即決定,「手術先不做了,直接轉到再造科」。

離開重症病房,進入再造科後,王晶的心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離開原來沉悶壓抑的環境,讓她淡忘了自己乳腺癌患者的身份,對未來多了一些期待。

王晶覺得,自己對「失去乳房」的畏懼,要遠大於對「乳腺癌」的害怕——這樣的心理,同樣也存在許多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身上。

對她們來說,身體健康,和體型完整同樣重要,後者在她們心裡的比重,甚至超過前者。

「失而復得,才明白如何重新開始」,王晶說。

王晶說,進入再造科後,她刻意淡忘了自己病人的身份。

與洪銘悅和王晶不同的是,來自山西的章微,是在失去一側乳房5年後,才從一位病友口中獲知了乳房重建術的存在。

到決定重建,又過去了兩年時間。她重建的過程,經歷了更多曲折。

「這7年時間,我是在尷尬和卑怯中度過的」,章微說,去遊泳館時,她會偷偷拿浴巾遮擋住胸前;和人對視時,她總感覺對方在盯著她空空的胸部。

獨處時,她心裡常湧起無名的火焰,「為什麼偏偏是我?」

「我會下意識地逃避別人的眼光」,章微說,她也不敢單獨面對自己的傷疤,因為它似乎在提醒她,「你是一個不完整的女人」。

讓章微最遺憾的是,「術後手臂運動受阻,沒辦法再抱著兒子走路、爬樓梯了,他那時才兩歲,就離開的媽媽的懷抱」。

章微回顧「重建」前後的心路歷程。

章微向家人坦陳了自己「重建乳房」的計劃後,遭到了丈夫、母親的反對,不是因為費用,而是擔心重建手術會影響她的健康。

章微沒想到,第一個支持她的是兒子,「孩子把存錢罐遞過來,說,我的錢全部給媽媽」。

家人的擔心並非沒有來由:乳腺癌的綜合治療,除手術外,還需要其他輔助治療,乳房重建對化療和放療影響最大。

「乳房重建有嚴格的適用人群,已轉移的患者,或一兩年內復發、轉移風險高的患者,不宜接受乳房重建」,醫生判斷,章微的情況良好,做乳房重建,不影響術後輔助治療、疾病轉歸,也不影響復發的檢出。

醫生的話,打消了章微和家人的顧慮。

手術後的章微,變得比以前開朗和自信。

洪銘悅、王晶、章微……這些有著相似遭遇的女性,為了同一個目標——「找回失去的自己」,踏上了乳房重建之路。

「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癌症病人的身份了」,洪銘悅說,從切除,到重建手術,再到術後恢復,她沒有感受過難以忍受的疼痛和不適。

她把這歸功於「醫療手段的進步」,以及樂觀的心理預期,尤其後者更為重要。

重建術後,洪銘悅去醫院化療,不少病友向她打聽乳房重建的事。她把自己的經歷,一五一十告訴了大家,甚至邀請大家摸一下她重建後的乳房,「體驗一下手感」。

洪銘悅的樂觀和豁達,給化療室帶來了一些歡樂的空氣,「跟我聊完的病友,很多都去做了重建」。

洪銘悅說,鼓勵病友去重建的過程,有點像她直播帶貨的工作,但前者給她的成就感,遠比後者大得多,「經過同病相憐,更懂抱團前行」。

洪銘悅的粉絲為她慶祝生日。

王晶則認為,「重建」給她心理帶來的改變,要大過體態上的變化,「心態平和,抗壓能力強,處事更樂觀從容」。

根據材料不同,手術分為自體組織重建和人工乳房假體重建。王晶採用了假體——在國內乳房重建患者中,超過8成選擇了這一方式。再加上王晶選擇「即刻重建」,手術和康復周期很短,「因此很少有人知道,我身體曾發生過的改變」。

要說不懷念「曾經的自己」,那是假話,「但經歷癌症的考驗後,至少這已是最好的結局」。

王晶對現在的狀況比較滿意。

章微的重建手術,比洪銘悅和王晶多吃了一些苦頭,延期乳房重建,一次手術很難做到完美,她經歷了多次手術。

「那時,我已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她說,回頭來看,自己的堅持,是有價值的。

做完重建手術後20天左右,洪銘悅就出院了,一個月後再回醫院化療。第一次化療結束,身上還插著化療的管子,她開始繼續工作。

「工作,也是改善心情的一種方式」,她說,未來很長時間裡,她需要學會和癌細胞長期、和平地相處,好心情很重要。

章微也重回了工作崗位,她發了一條朋友圈,坦言了患病經歷,並回復自己,「好了,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王晶也發出了相似的感慨,「過去了,就好了」。

經歷了失而復得之後,她們擱淺的人生,將再度起航。

第3873期

編輯 | 匡匡

出品 | 騰訊新聞

相關焦點

  • 乳房重建很困擾?這六個經典問題值得一看!
    乳腺癌手術可根據病情選擇保乳術或者根治術,對於女性而言,乳房是性別特徵,也是美麗身材的一部分。採取根治術意味著就要和乳房告別,失去女性特徵。因此,則導致了乳腺癌術後產生自卑的心理。不過,乳房重建術或許可以給這些患者一個新的方向,通過重建乳房,恢復形體完整曲線,不妨是個好辦法。
  • 天生長了三個乳房的絕色女人大方袒露實拍美乳照
    1個乳房,本月初開始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照片和影片,並在上周接受美國地方電臺的訪問。她找了超過50名醫生,才找到有1名希望匿名的醫生幫她從小腹取皮,填入400cc的矽膠,做了第3個乳房。她的另外兩個乳房也動過手術填入矽膠,目前是D罩杯,她最終希望3個乳房能夠一樣大。下面盤點三個乳房的女人們。。。
  • 重建美麗乳房 重塑患者自信
    珠江時報訊(見習記者/鄒韻斯通訊員/黃壯裕)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很多不幸患上這種癌症的女性可能要忍痛割去代表美的乳房。而乳房重建手術,給了乳腺癌患者「重生」的機會,讓其能更自信地回歸正常生活。
  • 上海仁濟醫院乳腺外科專家首次實施腔鏡下乳房重建術
    人民網上海6月24日電(董志雯)近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乳腺外科陸勁松團隊成功實施首例乳腺癌腔鏡輔助下乳房切除加背闊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術。如今,患者術後恢復快,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不僅達到美觀的效果,同時儘可能的減少了手術創傷。
  • 《乳房的歷史》 透過乳房看女人
    此時的乳房對於女人真是一個可惡的贅疣,一個隱蔽著的邪惡的源泉,乳房的主人和「多數性別隔離社會裡的女人一樣,她們有自己的生活,有時也會與男人同一陣線,捍衛限制女人的社會規範」——戕害女人的道德竟然變成了女人們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乳房的解放與人道主義的興起乃是同步進行的,文藝復興的大師們悄悄地將聖母畫成了一位有著豐滿乳房的凡間女人,使聖母的乳房成為人慾回歸的轉折點。
  • 乳房再造讓她重做完整女人
    對於任何一位女人而言,乳房都是美麗、驕傲、性感的標誌,但乳房也潛藏著患癌的風險。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手術治療是乳腺癌最常見的治療手段,但乳房缺損甚至缺失後,就只能這樣一輩子嗎?乳房缺失的那些患者回歸社會後,作為母親,她不能張開雙臂、擁孩子們入懷。
  • 什麼是乳房再造術?
    重慶市腫瘤醫院乳腺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曾曉華介紹,乳房再造術也稱乳房重建,是針對患有乳腺癌或其它乳腺腫瘤且需要進行乳房切除的女性設計的一種手術,能夠重塑乳房外形,不僅可緩解患者因失去乳房而導致的心理壓力和情緒障礙,恢復患者的自信與和社會參與意識,還可以極大提高乳腺癌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
  • 三個乳房的女人你見過嗎?
    一般正常人都只有兩顆乳頭,但聽說過長著三個乳房的更令人驚訝的是,女星胸前竟有3個乳房。這名女星的登場馬上引來大量在場人員的圍觀,並有很多人紛紛與她合影。   據稱,美女3個乳房的效果是經過了特殊化妝,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那,長三個乳房的人真的不存在嗎?
  • 切除右乳後她不敢再照鏡子 乳房再造幫她找回尊嚴和自信
    36歲的王慧(化名)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進行乳房切除後,樂觀的她不敢再照鏡子。幸運的是,在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腫瘤整形外科主任李贊的幫助下,順利進行乳房再造,讓她重新找回女人的自信。「讓腫瘤患者活得更有尊嚴更漂亮是腫瘤整形團隊最大的夢想。」李贊表示,希望通過繼續努力,讓乳腺癌患者明白,每一個生命都值得美麗,哪怕是生病了,也可以漂漂亮亮地活下去。
  • 女人乳房最標準的10個形狀(圖)
    女人乳房最標準的10個形狀(圖) 2012-12-24 13:46:40   來源:安青網
  • 女人乳房為何一個大一個小
    女人由於氣不足、血足,所以衝脈散於胸中,於是長乳房。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是氣帶著血往上走。從經脈上講,任脈主血,任脈通了,衝脈再一衝,就能夠使人的氣血充足。在女子的青春發育期,如果血氣充足就會開始發育乳房,並有月經來潮。肝經也跟乳房相關。肝經跟任、督、衝三條經脈與子宮、乳腺都相通,所以肝經又主藏血。
  • 【網絡直播】分享乳腺癌治療史,了解乳房重建——惠州三院乳腺外科...
    【網絡直播】分享乳腺癌治療史,了解乳房重建——惠州三院乳腺外科網絡大講堂將於6月4日開播!以前,人們普遍概念認為「沒有疾病就是健康」;到20世紀90年代,健康的含義注入了環境的因素,即「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四者的和諧統一;進入21世紀,「健、康、智、樂、美、德」六個字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 ...她不敢再照鏡子,乳房再造幫她找回尊嚴和自信:讓我懂得活著的意義
    36歲的王慧(化名)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進行乳房切除後,樂觀的她不敢再照鏡子。幸運的是,在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腫瘤整形外科李贊主任的幫助下,順利進行乳房再造,讓她重新找回女人的自信。「讓腫瘤患者活得更有尊嚴更漂亮是腫瘤整形團隊最大的夢想。」李贊主任表示,希望通過繼續努力,讓乳腺癌患者明白,每一個生命都值得美麗,哪怕是生病了,也可以漂漂亮亮地活下去。
  • 女人們的胸,原來是這麼豐起來的!|假體|乳房|豐胸|矽膠|填充|-健康界
    1964年,矽膠乳房假體出現,它帶來了現代乳房重建術的發展。自那以後,乳房假體歷經演變,但其基礎成分基本未變。假體可以是矽凝膠填充也可以是鹽水填充。乳房假體有一層矽膠外殼,可在生產時填充入矽凝膠,或由生產商在製造時或外科醫生在植入時注入鹽水[1]。假體並不僅僅用於愛美女士的隆胸手術,也可用於乳房重建。
  • 儘管我失去半個乳房,但我仍是魅力十足的堅強女人
    同樣塑造了一位性格飽滿,個性十足,魅力四射的中年女人,也獲得了69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的提名:Hoje 水瓶座 影片圍繞著克拉拉被分成了三部分:克拉拉的頭髮、克拉拉的愛、克拉拉的癌症。而這三部分也分別對準:克拉拉的曾經,克拉拉的現在以及克拉拉對生活的反擊。
  • 女子乳腺癌切除左乳,上海醫生用背闊肌合併假體為其重建乳房
    今年9月,蘇珊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簡稱「一婦嬰」)乳腺科接受了乳房重建手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一婦嬰獲悉,日前,蘇珊已經順利出院。蘇珊表示,從確診乳腺癌到切除腫瘤,無異於一次「重生」,一年以後乳房重建,則是第二次「重生」。
  • 乳房長「疙瘩」?女人必須讀懂的乳房表情
    乳房保健是女性一生都要花精力花時間做的事情,但可能你知道的並不夠全面。 乳房的外形: 1、均勻對稱 這是乳房最美的表情。
  • 女人「傷乳房」的3個行為,尤其第2個,是很多年輕人的專屬
    一、女人「傷乳房」的3個行為,尤其第2個,是很多年輕人的專屬1、睡姿不正這應該也是許多人的通病了,最正確的睡姿是身體平躺在床上,因為此時我們身體器官以及骨骼不會受到巨大的壓力,而有許多女性睡覺時時常側著身甚至趴著睡,也時常抱著東西入睡
  •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游離大網膜乳房重建手術
    查閱相關文獻,廣東省暫無開展游離大網膜乳房重建手術的報導。該術式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乳腺外科乳房重建技術的全面性與顯微技術的成熟。據該科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患者是一名中年女性,術前穿刺病理診斷為乳腺癌,有強烈的保乳意願,但其腫瘤周圍鈣化灶範圍較大,術前評估手術需切除約50%的乳腺體積,無法通過常規腫瘤整形技術修復缺損,必須通過身體其他部分轉移組織修復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