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20歲和40歲生小孩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11-19 澎湃新聞

原創 維小維 簡單心理

我們翻後臺的留言發現,許多女性朋友的心理困境源自職場。

比如,生孩子影響工作怎麼辦,透明天花板擋住晉升之路……在心理諮詢之外,她們往往還需要一些操作層面的建議。

因此,我們與LinkedIn(領英)聯合策劃了「女性力量」的文章。希望來自專業人士的經驗,能對你有所幫助。

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了一個挺讓人沉重的數字:

1990年,我國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是21.4歲,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是,29.9歲。

這說明了什麼?

這個功利的社會下,早婚早育變成了一種奢侈品。

我對這種情況是深有感觸。

畢竟30歲之前,我過得挺壓抑的。

當時我工作的公司是某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嗯,就是那個「把女人當男人使,把男人當牲口使」的加班集中營。

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不過是「均值」。凌晨兩點是小兒科,通宵達旦也不過是小case。

所以大部分的女生都不樂意結婚,結了婚也不樂意生孩子。

還記得當初有一個畢業就結了婚的同事剛懷上孕,兩周內HRD就找她聊了四次,我看那絕對是比劉翔跨欄還要翻山越嶺的節奏。

最後那個同事選擇了主動離職,因為不離職就過得不開心,不開心會影響肚子裡的小生命。

代價就是,生完孩子後她一直戰鬥在企業中層,而和她同期入職的同學已經混成了高級經理。

有的同事因此選擇了丁克,以及,是比丁克更厲害的不婚。談戀愛談了18年的高級合伙人比比皆是,結婚10年不生孩子的高級經理也順手拈來。

也有為了不影響升職的節奏,有一個女經理愣是熬到了38歲當上合伙人,真正拿到了年薪百萬了,才敢去踏出相親的第一步。

老實說,38歲的女高管,圈子裡不是已婚男就是離婚男,離婚男也是不婚主義,或是選擇多得要緊。

所以她為了嫁出去掙扎了整整5年,我們都沒收到她的結婚請帖。

有人說,畢業就結婚懷孕的女孩挺好的,離職就離職嘛,耽誤兩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也有人說,賺錢要緊,像女合伙人那樣有車又有房,要男人來做什麼?

到底怎樣選擇才是最合理的安排?本文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探討一下:

20-25歲,準備籌碼

25-35歲,開拓plan b

35歲以上,有的放矢

生孩子之前,最好利用二十多歲的時光

先拿到「不可替代」的籌碼

女性天生在職場就要過這個生育坎。

從25歲開始,已婚未育的求職就會受到歧視,面試官反覆確認你三年內沒有生育計劃才敢按下offer的send按鈕。

好了二胎政策出來了,到了35歲都會被人抓著問你還要不要生第二個。雖然問的人顯得小心翼翼溫和善良,可是誰都能看穿那眼睛裡藏著的試探。

既然這一關無可避免,那麼所有人都在同一條起跑線。

總不能遇到愛的人不嫁吧,總不能懷了孕不生吧。所以,生不生本身不重要,婚育之前所做的準備更重要。

一個人的議價權不在於你什麼時候生孩子,而在於你能提供多少價值。

嚴格來說,生孩子這事兒總共也就耽誤個3-4個月左右的產假。要是你拼一點,孩子一百天就可以上班了。為什麼就這麼遭老闆們的嫌棄?

很簡單,那就是在生孩子之前,你已經可有可無。生孩子的時候,你更是徹底地「無」。

老闆付了100%的工資得到了0%的產出,不嫌棄才怪呢。

事實上,任何一個公司老闆都不傻,如果培養一個新人的代價遠低於等你回來的成本,那真的是一秒就能決定讓你走。

不過,要是你不可替代呢?那形勢就徹底不同了。

比如說,同樣是我以前的事務所,有個女生主持了建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神華等等大項目,客戶指名道姓必須明年還要這個審計師,沒了她咱就不高興。

得了,全公司上至最高級的合伙人、下至最普通的審計員,都對她恭恭敬敬。

生孩子什麼的,去吧去吧,別說生孩子了,只要你願意回來,你去環遊世界我們也等你。

你要知道,不可替代性這東西,從來不是天掉下來的,都是拼出來的。

別以為這個女生老爸是王健林或是乾爹是馬雲,她之所以受客戶歡迎,根本原因是她專業、幹練、服務周到、凡事都站在客戶角度著想。

她的「生育自由」,都是無數個不眠之夜拼出來的。

你的20歲,真的為你的生育自由拼搏過嗎?看準了公司哪方面的需求才是最不可替代的嗎?如果你把握了,生育這事兒,你說了算。

三十多歲準備一項副業,

給自己一個plan B

我有一個閨蜜,一畢業就進了華為,瘋狂工作,完全沒任何私人生活,連老公都陪著她天天加班。

我們都笑她是工作狂的時候,她卻在在生孩子之前就認定了一個事實:公司不可能一輩子賴以生存,只有技能才是。

她的專業是後端工程師,專門寫各種業務後臺,除了給公司編寫,她也給一些朋友的公司寫。

開始的時候免費,純當練手、人情以及廣告。

後來越來越多朋友找她,她就一單10萬,30萬的收,但是實質上勞動沒有多付出都少。因為之前寫的所有系統都能疊加再用。

於是,她認準了,哪怕自己生孩子去,被淘汰了,也無妨。

不久之後,她在我們的一片哇然聲中,辭掉了高薪得我們仰望掉脖子的工作,然後安心生了一個娃。

生娃期間,毫無壓力,因為她搭建一個業務後臺大概兩個月,就能收30萬,收入和在華為的時候沒差。

可見啊,「不可替代性」除了可以內化在一家公司,還能外化在整個世界。

當你的技能讓你足夠給自己一個Plan B的時候,一個女人的生育自由就得到了。

生育之後,找一個理解你的老闆,

更勝於嫌棄你的公司

先問你一個問題:把一隻大象關進冰箱需要幾步?

你一定以為我是來搞笑的吧?可是外國人一般都會很認真地回答:第一步,打開冰箱;第二步,把大象趕進去;第三步,關上冰箱。

是不是特別簡單?

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其實只要把它拆解為幾個合理的步驟,一切都沒看上去那麼難。最後的問題只不過落在:怎樣找到一個和大象匹配的冰箱上面。

這跟很多女生在生孩子之後重返職場一樣的道理。

很多人投了100遍簡歷依然渺無音信,做了幾十次面試還是毫無著落,以為就是自己出了問題。甚至把自己是個寶媽的身份,看成了恥辱。

其實啊,你不過是沒找到那個匹配你的冰箱而已。

如果你找到一個跟你氣場相合、經歷相近的上司,那你要做的不過就是就是把大象放進冰箱的那三步。

一般來說,能理解並支持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媽的人,往往也是有類似經歷的人。

比如說我過去生完孩子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老闆也是一個有孩子的人,而且孩子的年齡還差不多大。

對於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親子育兒的重要性等等可能上一天課也說不完的事兒,都不用我說,人家都懂。

更重要的是,ta知道生孩子這件事並不能改變一個人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所以,計劃生育並且重返職場這件事上,更重要的是:你得有的放矢。

找準一個理解你的老闆,比在不同的公司遭遇嫌棄更為關鍵。

永遠明白,你要有所取捨

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不可能三角」——

在投資的世界裡,風險、收益和流動性,不可能都滿足。

在工作的世界裡,質量、效率和成本,不可能都滿足。

在職業生涯的世界裡,高薪、穩定和工作舒適,不可能都滿足。

如果你都要,請細品下面的這張圖。

這些不可能三角充分說明,這世界你要選擇什麼,總得放棄點什麼。

生完孩子的時候,很多時隔一兩年重返職場的女性都有一個錯覺:自己能拿回身邊同齡人的工資。

事實上,你要有策略:稍微謙卑一點,工資要求低一點,先重新開始了再說。重返職場一兩年之後,你如果足夠不可替代,薪酬自然能夠跑上來。

就像那個剛畢業不久就結婚的女孩,雖然職業之路沒有攀升到高點,但早早享受兒女承歡的幸福。

而38歲還沒嫁出去的女合伙人,雖然一直在追尋婚姻幸福的路上,卻至少有了後半生都不發愁的職業籌碼。

生理上有限制,心理上沒有。

不成熟的時候,在糾結中被迫做選擇。成熟之後主動做取捨。

無論選什麼,其實都是正確的。世界給你關了門,一定在另外一個方向開了窗。

關鍵是,你的內心要平衡。明白當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並且坦然面對自己的選擇。

職場女性,不是只有家庭不美滿的女強人和家庭美滿的平凡人兩個選項。

寫在最後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劉潤曾經講過的一個故事:

他在微軟上班的時候,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吃著吃著,大家吃膩了,希望供應商換換口味。但是供應商卻要求加錢,那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問題,微軟是這樣做的——

由於午餐就餐人數多,利潤比較高,所以選 2 家供應商,一家提供午飯、另一家提供晚飯;

每 3 個月做滿意度調查,是喜歡午飯還是晚飯?如果喜歡晚飯的多,午飯、晚飯供應商交換;

如果連續 6 個月,午餐都勝出的話,更換晚飯供應商。

從此,那些表示「換口味就要加錢」的供應商都變乖巧了,誰不願意一直做微軟的午餐供應商呢?

這件事裡面,最重要的訣竅,就在於微軟引入了競爭機制,改變了整個飯堂供應商的模型。

是的,改變模型,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之道。

解決女性的生育坎這件事,最關鍵的,也是要改變整件事的思維模型。

你不能把它當做一個困難,或者一個選擇,更不應該把它單純看成一種社會歧視。

更加理智的做法,是要把它當作一個項目處理。

項目前,你要做好調研和準備;

項目中,你要準備多樣預案;

項目後,做好重新開始的預設和復盤。

那麼就算是在任何一個年齡階段計劃懷孕生子,不用慌,你隨時掌握著職業的那個重啟鍵。

本文作者維小維,領英專欄作家。

原標題:《那些20歲和40歲生小孩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雙胞胎姐妹一個20歲生娃,一個35歲生娃,如今兩個人怎麼樣了
    有的人選擇二十多歲生孩子,還有的人會選擇三十多歲,這些其實都是沒有問題的,但不管什麼時候懷孕生子,準媽媽和準爸爸都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來好好迎接新生命。 雙胞胎姐妹一個20歲生的娃,一個直到35歲才生娃 有這麼一對姐妹花,雖然年紀相同,而且還是雙胞胎,但兩人的人生軌跡卻完全不同,妹妹在高中的時候就有了心儀的對象,一上大學兩人就談戀愛了,在妹妹二十歲的時候因為意外懷孕了。
  • 孫芸芸21歲就生小孩!41歲美腿「和20歲女兒一樣細」
    記者田暐瑋/綜合報導孫芸芸1月初在微風集團尾牙上,首度帶正在澳洲讀大學的20歲長女廖思惟(Trinity)公開亮相,從此開啟「曬女魔人」模式。近日又曬出母女合照,只見41歲的她一雙美腿完全不輸女兒,站在一起就像是閨蜜出遊,她也透露飲食上的3大注意要點,才能養成苗條身材。
  • 張栢芝自爆13歲就想結婚生小孩,有了小孩連sex都可以不要
    不知不覺張栢芝都已經第三度當媽媽了,隨著越來越多張栢芝第三子消息的流出,張栢芝終於在本月17號正式宣布自己已產下第三胎。但是至於第三個孩子的父親是誰仍舊是個迷,不管怎麼樣,有三個兒子的張栢芝當真是幸福到爆了,試想一下,以後會有三個男人愛她,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 那些欠債跑路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有一天欠你錢的人跑路了,你會怎麼樣?欠債跑路的無非就只有兩種人:一、無力償還,迫於壓力無奈跑路。二、有能力償還,但是攜款逃跑。法院判決後,當欠債人的資產足夠償還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刑罰。但是如果欠債人實在無力償還的,法院會裁定中止執行,待被執行人恢復執行能力,恢復執行。
  • 高圓圓40歲才生女兒?女人應該什麼時候生孩子
    看圓圓的速度,4月8號才公開,不過40多天而已,已經生下了不知道怎麼樣神仙顏值的女兒!小公主還擁有了賈靜雯這樣美貌的乾媽!算下來,11月賈靜雯補辦婚禮的時候,高圓圓已經有三四個月的身孕了,才沒能出席好閨蜜的婚禮。高圓圓基本上全面停工3年,成功生下小公主,趙又廷經紀人在某節目裡也表示,趙又廷將近一年,也減少了工作專心陪圓圓。
  • 20歲王菲和20歲張栢芝40歲的王菲和40歲的張栢芝差距明顯
    王菲20歲那年也就是1989年,她攜《仍是舊句子》正式在香港出道。獨特的唱法和聲線使得王菲一炮而紅,王菲還獲得當年的最佳新人銅獎。不過,20歲的王菲只是有點名氣,正在躋身一線歌手還是在92年推出的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
  • 那些意外懷孕,選擇生下來的人,最後都後悔了嗎?
    5、Charming思權:作為一個35歲才懷頭胎的女人提議:生!早生早完事,以前就是想太多太完美一直沒生。後來看到朋友的孩子都大了。我那些同齡人孩子十幾歲了,還像個少女。我很後悔20多時沒要娃。6、陳訥:我跟老公沒結婚時候也意外有過,他特別想要把小孩留下,我小他三歲加上家裡人不想我畢業就結婚生小孩。
  • 那些硬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百家故事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故事也許是第一次被人聽到。他們曾經將這些時刻默默吞下,等到難關度過,再也沒有與人說。他們硬撐下去的理由也是相似的,都與柔軟的愛有關。這些硬撐時刻與柔軟撫慰匯集在一起,成了一支名為「晚安全世界」的MV,MV由徵集來的故事創作,每句歌詞都是一個普通人的真實故事。一聲「晚安」過後,希望更多的人能被故事中的愛與柔軟治癒。
  • 中國第一巨人不顧醫生勸阻,57歲執意生下一子,孩子後來怎麼樣?
    人越是無法進行一件事的時候,對於那件事的渴望往往就會更加的強烈。中國第一巨人鮑喜順由於個人身體的原因就不適合生孩子,但是他不顧醫生的勸阻,特別想要一個孩子,知道自己不適合生孩子,卻還是在57歲的時候執意生下了一個孩子,他的這個孩子後來怎麼樣?
  • 那些因為意外懷孕結婚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哭著給男朋友打電話,他安慰了我一番,然後也帶著一根驗孕棒回了家。我又驗了一次,結果還是一樣。我忍不住一直哭,而他就坐在電腦前看無關的視頻,之後也沒吃晚飯,丟我一個人在家就出門去了。後來他說,看視頻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茫然,出門也是為了一個人思考怎麼辦。第二天我們去醫院抽血,確認懷孕了。
  • 40歲了卻是20歲的樣子
    40歲了卻是20歲的樣子10月13日,有媒體曝光了40歲的殷桃與趙達及公婆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中四個人走在一起,沒想到進展這麼快,都已經見公婆了,這是不是好事將近的節奏?1979年殷桃出生在重慶市,不過看著表面殷桃乖巧淑女的外表,誰又能想到殷桃小時候其實是個非常淘氣的孩子,而且特別像一個男孩子。
  • 那些和初戀結婚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很多人在後來的戀愛裡,都介懷對方的初戀,就好像揮之不去的白月光。這個人,出現過,便再難消弭,ta佔據了對方過去太多的情感和回憶。 那麼,你是否想過,那些真的從初戀走到婚姻的感情,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是很多青春片裡那樣的「神仙愛情」嗎?一生一世一雙人,是浪漫的極致還是單調的不甘?
  • 40歲又怎麼樣,我活的超級好!
    4而在前段時間,蔡依林在高雄演唱會的40歲宣言也上了熱搜了。「40歲是一個很棒的年紀。如果你現在還沒40歲,我告訴你,40歲真的是feel damn good(該死的好)!」40歲的蔡依林,出道21年,她硬是憑藉著堅持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為自己拼出了一條路。現在的她變得更加坦蕩、有底氣。成為所有女性羨慕的偶像,名利雙收且不畏懼衰老。
  • 生過和沒生過小孩,42歲大S和43歲佘詩曼,一眼就分辨出來
    都說娛樂圈中有許多不老女神,但是她們在背後付出的辛酸觀眾是看不見的,很多女明星為了維持容貌和身材,對自己定下了嚴格的要求。特別是生過小孩的人,會比較容易顯得疲憊和衰老,就算她們再如何努力,始終和沒生過小孩的人有一定的區別。這不就有兩位女明星在節目中同框,誰生過和誰沒生過小孩,一眼就能分別出來。
  • 40歲女性,被生活填滿了生活
    新衣服不必買,公司制服可以穿一整年,高月有一個妹妹,做服裝生意,也會送她一些衣服;頭髮不必打理,永遠是齊耳的短髮;飯不用吃得太好,頓頓有菜市場買的新鮮蔬菜,更健康。 日子一直緊巴巴地過著,錢一直存著,高月卻發現:「怎麼總有用錢的地方?」  去年,她得了乳腺纖維瘤,算上手術、住院和其他費用,她要自費6000元。
  • 40歲韓瑜婚姻失敗,與前夫離婚竟是由於生不了小孩?
    現在很都的女星都喜歡整容,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整容成功了的女星確實比以前好看太多了,不過看上去怎麼都覺得臉有些硬邦邦的感覺,少了那些出純天然的感覺
  • 64歲趙雅芝大兒子都40歲了,居然活出了20歲小姑娘的模樣!
    大牌明星們的保養能力,絕對是一般人比不了的,明明都已經64歲的年紀了,稍微打扮的年輕漂亮一些,誰相信她今年64歲。
  • 又見港風美人張栢芝,她的40歲贏過多少人的20歲?
    (直到手機黑屏映出我本人那張花痴又懵X的大臉 別人40歲比我20歲狀態還好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張栢芝今年已經40歲了,大概是因為她還是那個樣子,柳眉杏目,和我們記憶力的她沒有太大的變化~40歲如此優越的張栢芝,20歲時更是不得了。
  • 那些學播音主持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獅子留聲機 分享聲音類乾貨早幾年提起播音主持很多人都一臉茫然在進入網絡時代後
  • 20多歲和40多歲的張國榮,對比顏值後除髮型外,其他的完全沒變化
    而張國榮卻沒遵循這個變化,從他20多歲到40多歲,除了髮型一直在變之外,其他的沒有啥太大變化,只能用風華絕代來表達感嘆了。 《今夜不設防》裡面真的只想吼一句眉目如畫,給人一種心裡特別舒暢的感覺。和金城武、嚴寬、許凱這種面容凌厲冷漠點兒的顏值不同,哥哥的更具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