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令狐伯光
昨晚8日晚,網劇《龍嶺迷窟》播出最新三集。
鷓鴣哨和了塵長老,再到洋人託馬斯到西夏黑水城大佛寺一場戲,可謂是好評如潮了。
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火遍大江南北,但現在價值破天的影視版權。但起初只因為一場酒局,作者天下霸唱就稀裡糊塗就把版權賣給起點。
後來就導致了《鬼吹燈》影視版權的混亂,各種電影,電視劇和網絡大電影層出不窮。
不過從時間上算,第一部網劇《精絕古城》2016年才誕生。第一部電影《九層妖塔》是2015年才出現。
2006年的《鬼吹燈》就已經非常的火爆了。
為什麼影視劇直到2015年才拍攝呢?
實際上,《鬼吹燈》最火爆的時候,電影版本有過一個項目。
有些朋友應該都還記得,《鬼吹燈》最火爆的時間是2007年左右,盛大網絡曾經攢了一個拍攝《鬼吹燈》電影的新聞。
盛大是一家遊戲公司,當然拍不了電影大片。
於是乎,盛大選擇曾經拍攝過徐克的《七劍》華映電影公司聯合拍攝,計劃把《鬼吹燈》拍成電影三部曲。
2007年8月,盛大網絡和華映公司,還在上海召開過一個新聞發布會。
時間是2007年8月31號。
宣布由香港大師杜琪峯出任總監製,並且還執導其中一部《鬼吹燈》電影,其餘兩部電影則邀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導演執導。
除了監製和導演杜琪峯之外,一同出場的明星還有孫紅雷,李冰冰,李小冉,高圓圓和網紅小胖等等。
雖然當時沒有表示定下演員,但中國那麼多明星為何是孫紅雷等人到場。
當時網絡上很多人便在猜測,這個項目極有可能打算讓孫紅雷演胡八一,網紅小胖來演王胖子,另外三名女星有人會演雪莉楊。
時間過了十多年,這就不太好預測了。
杜琪峯版《鬼吹燈》電影版看上還算靠譜,然後就沒有什麼然後了。
原因眾說紛紜,有華映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暫停項目的工作。
但是2009年5月,杜琪峯助手丁雲山接受媒體採訪,透露影片是內容涉及神怪和玄學,劇本立項上的阻力頗大。
說到底,還是當時「大家都懂的」那個遇到了問題。
根據伯光的經驗,即使不怪「萬惡之源」的審核問題。
杜琪峯版的《鬼吹燈》電影,即使能夠正常通過立項,最終具體操作也非常困難。
同時電影真的拍出來了,它的質量真的很難得到保障。
1、2007年的《鬼吹燈》難以問世
眾所周知,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公認開啟中國商業大片的時代。
但中國電影票房迅速的發展,還是2012年徐崢導演的《泰囧》過後,票房過了12億。
從此過後,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是接連的突破了眼球,到2017年吳京《戰狼2》57億。2018年單片票房雖確定沒有那麼高。
但春節檔,暑期檔,單片甚至冠軍亞軍,票房都突破了30億。
這放在10年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中國電影市場直到現在「文化周邊」的收益都很差,電影收益很看重票房收入。
根據圖表顯示:2009年全年票房才60億,《戰狼2》一部電影幾乎達到這個水準,比現在全年票房低了十倍。
電影票房高低的上限,自然就決定電影投資上限。
杜琪峯版《鬼吹燈》電影項目如果順利,2007年就審核通過了,前期再籌備個一兩年,在2008或者20089開拍。
我們這裡都沒有考慮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
按照當時中國電影市場回饋,電影投資絕不可能會太高。
2009年左右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最高的電影。
可還是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馮小剛的《夜宴》,陳可辛的《投名狀》,成龍的《神話》等等。
當時中國投資最大的商業大片,中國大導演拍的都是古裝大片。
當時觀眾市場就認那些古裝大片,也只有古裝大片能夠創造超高票房。
《鬼吹燈》在當時雖然非常的火爆,但商業和資本非常的現實。
這麼一來,2009年那版《鬼吹燈》的投資成本,能否真正的有一到兩個億,這個是真的很難預料。
2、投資就影響製作水平
我們仔細想想,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超高票房,已經能夠解決商業大片「投資回報」的盈利問題。
但是現在的中國商業大片,五毛特效代表的製作水平,仍然比比皆是。
這放在十年前,中國拍攝盜墓探險大片,電影市場上沒有任何的經驗。
什麼製作水平,劇本撰寫,角色塑造等等問題,還有關鍵的尺度拿捏的問題,那真的叫做是一步一個坑。
3、香港大導演未必靠譜
2007年的香港大導演,在華語商業片當中還擁有絕對的地位。
但是時間來到2020年的今天,香港大導演的地位在逐漸下滑,甚至是開始臭了。
其中很重要一個問題就是徐克等老輩導演度過創作巔峰期,水平都開始在逐漸下滑。能夠保障特效製作,很難保障內容。
而一旦說到內容問題,現在絕大多數香港導演都暴露出來了。
他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越來越低,對於近現代中國的崛起的認識嚴重不足。
所以,除了如《紅海行動》的林超賢,《親愛的》的陳可辛,《少年的你》曾國祥等少數導演。
其它像《誅仙》程小東,《攀登者》李仁港等等。
這些香港導演對於新時代中國崛起的文化把握水平,真的很讓人擔憂。
杜琪峯是香港的頂級大導演,水平肯定也比一般的香港導演要強。但杜琪峯畢竟拍警匪片和黑幫片聞名天下。
你說讓他拍「盜墓探險」,能否把握住精髓真的很難講。
2007年《鬼吹燈》真的很難。
如果有人不明白,這裡就舉一個十分通俗易懂的例子。
十三年前中國拍盜墓探險的《鬼吹燈》電影,跟現在中國拍頂級科幻的《三體》電影一樣。
它們差不多就是一回事情。
不是現在市場票房最高的主要電影類型,導演團隊沒有任何的經驗,資本擔心賺錢會影響投資,投資再影響製作水平等等。
現在的中國科幻電影有了《流浪地球》的成功先例。
但是我們要拍科幻史詩的《三體》系列,對於中國電影來講仍然遙不可及。
更何況,當時中國電影市場上面,根本沒有任何成功先例的《鬼吹燈》電影。
最後,按照某些中國觀眾的觀點,大可以找外國人做特效,或者將版權賣給歐美,再讓歐美來拍攝《鬼吹燈》呀。
時間都已經2020年了,從大量過去的先例來看。
不管是美國人拍的中國武俠,還是中國和美國合拍的電影。
這種中國熱門的流行文化,企圖依靠外國人來拯救的想法從來不靠譜。
如果單純把版權賣給歐美,都先不考慮《鬼吹燈》影視版權的混亂。哪怕成功賣給人家了,最終也會面臨兩個大問題。
一是人家要不要改編成他們自己的
現在流行全世界辦的影視劇還是歐美角色為主。
人家購買版權過去肯定就會改編,把主角改編成白人胡八一,黑人王胖子和黃種人美女,頂多跑到中國來盜墓探險。
外國團隊本來很難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這樣改編大家還能接受嗎?這還是中國人的《鬼吹燈》嗎?
二是不改編單純奉獻嗎?
其實歐美自己的「盜墓探險」題材著實不少。
《鬼吹燈》雖然在中國是個最頂級大ip,但好萊塢還沒有混到靠買中國ip活著的地步。
最後就是全盤的好萊塢班底,真的真的只拍中國故事。有多少人真當人家美國好萊塢是來支援中國建設的?
那麼中國出導演和一部分主創,最終只請好萊塢班底做特效如何?
這不又回到中國和美國合拍絕大多數都是爛片的道路上。
《鬼吹燈》影視版權確實混亂,中國科幻和中國影視文化發展確實需要更努力。
但是真的不需要靠外國來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