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分類知多少——POP

2020-12-19 醬豆小姐

音樂分類知多少

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

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

上幾期我們講了所有的音樂類型,音樂品種、合成樂、民歌、orchestra、 house、R&B、迪斯科、soul、reggae雷鬼、巴西音樂、搖滾樂、金屬樂、RAP

這期我們專門來了解一下 POP

POP

流行音樂,根據英語popular music翻譯過來的。

按照漢語詞語表面去理解,所謂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後世的器樂曲和歌曲。這些樂曲和歌曲,根植於大眾生活的豐富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眾音樂」之稱。

準確的概念為商品音樂,是指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創作的音樂。它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工業」現象。

分類

波普

pop,一種具有強烈節拍的現代流行音樂。一般認為,流行音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這裡的「波普」是指狹義的流行音樂,如70、80年代著名歌手羅斯(dianaross)、裡奇(lionel richie)、惠特尼.休斯頓(whitney houston)、麥當娜(madonna)、麥可.傑克遜(janet jackson)等人演唱的很多歌曲。流行歌手(pop singer)。

Synth pop

synth pop中的「synth」,即synthesizer,顧名思義,synth pop就是「由synthesizrs炮製出來的流行樂」,當然除synthesizer外還會用上其它電子樂器如電腦及鼓機等等。

synth pop於80年代初期開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開始沉寂,當年在香港也曾掀起過一陣熱潮。

synth pop的特點是科技感強,有時會破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鐘流行曲」(3-minutes pop),很多時synth pop樂手會作入時打扮。

synth pop代表組合:Depeche Mod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O□□、 Gary Numan

dream pop

dream pop是種「夢」般的流行曲,他有一種迷離的氣氛,多synthesizers(電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電吉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breathy」即呼吸聲重,歌詞也往往有夢般的詩意色彩。

代表樂隊有cocteau twins,Lisa germano,st.etienne,this mortal coil,my bloody valentine,mazzy star 和dead can dance等。

經典流行曲

classical pop是指帶古典響樂味道的流行曲,多用弦樂伴奏的歌曲都可列入此類,例如the Beatles的「eleanorrigby」就是。澳洲樂隊crowded house的一些作品也可列入此類。如果說classical pop,則是指經典的流行曲。

室內樂

chamber pop是指典雅、高貴、精緻的一種流行樂,它有一定的古典隱約感覺。chamber music一詞來自古典音樂,中文叫室內樂,是種小組弦樂演奏曲式,氣氛高雅。chamber pop於90年代興起,是對當時的lo-fi及grunge的一種反應,強調優美的旋律、精緻的配樂、乾淨的錄音,每每多用弦樂、管樂製造巴洛克時代的音樂感覺。

外國代表隊有 the divine comedy,rialto,eric matthews 及balle&Sebastian等。

輕音樂

輕音樂(light music)指介於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一種通俗音樂形式。輕音樂以通俗方式詮釋樂曲,其來源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對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或者民謠進行改編而成。輕音樂一般以小型樂隊加以演奏,結構簡單、節奏明快、旋律優美。輕音樂可以營造溫馨浪漫的情調,帶有休閒性質,因此又得名「情調音樂」(mood music)。輕音樂起源於一站後的英國,在20世紀中後期達到鼎盛,在二十世紀末漸被新紀元音樂取代,但時至今日尚有一定影響力。

古典音樂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譯成「古典音樂」,有人認為「古典」給人的感覺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稱「經典音樂」。也有人根據牛津英文詞典裡對古典的定義,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稱其為「嚴肅音樂」。於是,「古典音樂」又被戴上了「嚴肅」的帽子,讓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義的人一定沒有好好查字典,因為serious的第二條義項是這樣給出定義的:(指書、音樂等)啟發思考的,不僅為消遣的。因此我們知道原來古典音樂不同於流行音樂的地方是它內涵深刻,能發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於低俗。

藍調

(英語:藍色、藍色的)一詞是與「藍色魔鬼」(blue devils)一致的意思,意思是情緒低調、憂傷、憂鬱。早在1798年喬治.科曼就寫過一部名為《藍色魔鬼,一幕滑稽戲》的滑稽戲。19世紀裡這個詞被用來表示震顫譫妄和警察。在美國黑人音樂中這個詞的應用可能更老。1912年孟菲斯威廉.克裡斯託.弗.漢迪的《孟菲斯布魯斯》是這個詞在音樂中最早的書面記錄。

hip pop

hip pop的根源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整體的經濟狀況改善,一貫被歧視的黑人終於初步獲取了自己的社會地位,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社區。但是對黑人來說歧視依舊存在,貧窮依然深深地壓迫著他們,他們想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必須利用天賦的本錢。

黑人有兩大天賦:一是運動,二是音樂。從爵士樂到搖滾,如今是rap。一個黑人最容易出人頭地的地方就是打籃球,否則就是搞音樂

而hip-hop的定義也是由五個部分構成的,它們分別是:音樂,舞蹈,塗鴉,刺青和衣著。它們的出現並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漸漸成型,並確立門派的。70年代hip-hop開始發展之時,被分為1.D.J.2.M.C 3.Dancer 4. Graf 四大部分。

在我們提到hip-hop的歷史之前,大家要知道這四大部分是hip-hop文化裡所不可或缺的,而其中和音樂最有密切關係的便是D.J和M.C。D.J和M.C是一起工作的搭檔,一位好的D.J用兩臺唱機再加上兩張Beat唱片,就可以玩出一些簡單的音樂節奏,而在這時候會有兩種人立即產生一些反應,一個就是M.C,再來就是dancer了。M.C的嘴巴開始念出他所想到的rap,內容多為不滿情緒的抒發或談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瑣事。而dancer則開始用身體來表達出他想說的舞。再來就不用說了,就是要解釋graffiti,我想如果你有學習畫畫的話,一定非常想要讓過往的路人欣賞到自己的作品,對吧?

graffti art(亦即使用噴漆在街頭的牆上或火車的車廂……等地方作畫)就是屬於此種心態的表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創於紐約的窮困工薪階級的黑人民族中。它匯集了非洲音樂、美洲音樂和藝術文化。hip-hop是一種由多種元素構成的街頭文化的總稱,它包括音樂、舞蹈、說唱、DJ技術、服飾、塗鴉等。在創始之初,hip-pop文化由四大元素組成:DJ、MC、streedance、graffiti。這一時期的hip-hop稱之為old school hip-pop。

當hip-pop在90年代大紅大紫之時,許多不同的風格在new school年代萌生出來。hip-hop不僅是城市黑人貧民窟中產生的音樂,更成為代表城市黑人貧民的呼聲。說唱音樂家們開始描述他們或他們身邊人們的艱辛生活。hip-pop這個詞是一個新型的音樂流派的類別,它自出現到發展至今,已經不僅僅代表了單一的音樂類別。

hip-hop在2000年的世紀之交,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生活方式的代名詞,其中包括:音樂、服裝和行為方式等。屬稱街頭文化!在整個hip-hop的文化中,服裝要算是最出彩的一部分了。典型的著裝包括:寬大的印有誇張logo的T恤,同樣寬大拖沓的版褲或者是側開拉鏈的運動褲、籃球鞋或板仔鞋、高爾夫球帽或者是棒球網帽、各國風格的包頭巾、頭髮染燙成各異或編成小辮子。而相應的配飾則有:紋身、銀質耳環或者是鼻環、墨鏡、MD隨身聽或者是MP3、滑板、背包等。這些零星的服裝湊在一起,就組成了在美國風靡了整整20年的hip-hop時尚。

hip-hop是街頭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他與同是街頭文化的滑板,小輪車等極限運動有著親密的關係。

hip-hop一族具有共同的行為方式,即使互不認識,你也能從他的外表準確地判斷。hip-hop已經有二十歲了!從八十年代初到公元兩千年,從Old school到new school,從沒有人喜歡刮唱片到人人為街頭音樂而瘋狂,這一種文化帶給這個世界的衝擊,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二十年來,hip-hop文化在美國植下了根,成功的結合了娛樂、商業、音樂甚至政治。它是一個獨立而有色彩的團體意識,它是堅固而難以取代的文化形式,它不只是我們常常說的「黑人音樂」,也不是只帶著手勢口裡喊著「check it out」,更不只是流行歌手主打樂風奏藍調。hip-hop文化就是hip-hop文化,它有著人一樣的性格情緒長相,簡單地說,hip-hop有四個重要的成分。

霹靂舞

其實B-boy(breaking poping locking)的開始早在1983年就已經有了。在那時候,我們稱之為霹靂舞。但這種於國外的文化,在國內還只能稱作為一種「流行」無法融入真正的生活,所以迄今仍無法將之延續下去,而且當時信息有限,能真正了解此文化的人並不多,正因為如此,對於這種文化無法完善地教授給下一代,所以到了1987年breaking,就形成個一種沒落的狀態甚至淪為一種過時的流行話題。

霹靂舞在國外理所當然是種文化,但到了國內沒幾年就變成了歷史。雖然breaking停擺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卻出現了許多新的舞蹈團體(此時old school已漸漸形成new school)。其實國內在這個階段的舞蹈類型還沒有分得很清楚,玩地板breaking的人變少,而是以locking、poping為主,這時信息的來源是日本。

在九十年代中的時候new school興旺,old shool也大有人在,但真正能持續下去的人並不多,在此時期存在的幾乎都是老面孔。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街舞」的風潮興盛,才有再度引起了媒體的注意。街舞屬於勁舞,動感十足,動作幅度大,要求舞者體質好。像單手倒立、前滾翻、大風車轉、背旋等動作,屬於難度係數高的表演,街舞少年必須保持足夠的體力支撐,以及擁有堅強的意志和勇氣。

噴畫與塗鴉

我們經常在黑人電影中長看見車站地鐵甚至火車廂外被畫上一些奇形怪狀的字,那就是噴畫與塗鴉。這些色彩鮮明的圖案,代表了畫家對於自己的立場或是對社會的看法、現象等等。然而利用噴漆瓶並不簡單,真正的噴畫家是把噴漆瓶當做畫筆,在原本不可能出現畫作的牆上、地上等地方作畫。

出名的噴畫家更可以跟服裝結合,掀起服飾流行風氣。依照風格、字體及色調的不同,世界各地的噴畫家,各自設立自己的文化及天地,正符合了hip-hop獨一無二且無法模仿的精神。塗鴉少年以噴漆作畫於牆上,用以表達其所想宣告的意念、想法或是幫派用以劃分地盤;

從60年代末發源至今,漸漸成為一種街頭藝術。塗鴉少年之間相互進行塗鴉競賽,比誰的作品多,誰的名頭響。他們在所有可能的公眾場所將自己的名字或筆名「塗」在顯眼的位置,以此表達對成人權威的蔑視。他們手持裝滿顏色的噴槍同警察捉迷藏,這些顏料常常是偷來的。他麼在市區的牆上塗抹帶有神秘色彩的句子,粗魯的骷髏狀的人像、帶有原始面具色彩的面孔、以及孩子遊戲終極含有猥褻意味的姿勢。

塗鴉作品是可視的說唱和爵士樂,是對視覺藝術的原創性的貢獻。作為大眾主義觀念的擴展,塗鴉藝術家大量生產了素描、印刷品、油畫、雕塑、壁畫、T恤、紐扣和旗幟。2001年,時尚設計師們不約而同的向hip-hop流行文化取經,從衣服、裙、高跟鞋以及手袋上,都能找到黑白或七彩的塗鴉風格作品。

DJ

DJ,英文全稱Disc Jockey可以理解成唱片騎士。DJ是隨DISCO發展起來的。DJ發展到現在,意思已經完全清晰化了,DJ是職業名詞,是Disc Jockey的縮寫,並不是歌曲,那些歌曲實際為電子音樂或電子舞曲。有超級跑跑遊戲中的名詞DJ,另有同名的DJ公司。DJ,多指夜店等現場打碟者,DJ是職業不是音樂。DJ屬於HIP-HOP文化之一,hip-hop是起源在1973年8月11日DJ Kool Herc在美國布朗克斯區公園裡舉行的派對,hip-hop文化的4種表現方式包括rap(有節奏、押韻的說話)、b-boying(街舞)、dj(玩唱片及唱盤技巧)、graffiti(塗鴉藝術)。

DJ在hip-hop領域裡,無庸置疑佔了極重要的角色。因為不管是B-Boy或者是MC,都需要DJ來輔助,否則等於是瞎子一樣,叫做Kool Herl,當時是他最早把兩個唱盤(turntable)及混音器(mixer)擺在一起,及獨創「刮唱片」(scratch)的動作。所以當時吸引了很多的人在街頭欣賞他表演。然而他在一次的酒吧鬥毆中不幸失去雙手,被譽為「the founding father of hip hop」的herl不得不停止表演並退出了樂壇。

隨後,更多DJ紛紛成名,如:afrika bambaataa、grand master flash等人,他們把自己的DJ想法及先進的技巧,融入音樂製作,產生了當時紅遍街頭巷尾的舞曲,如:plant rock、the message……等。所以DJ發展至今,已並非是純粹做些mixing或scratch的技巧而已。在這幾年的趨勢中,DJ已跨越到音樂製作領域,不少還親自擔綱製作人,如樂隊Pete rock&C.LSmooth,Pete rock即是該樂團的DJ兼製作人,樂隊Gangstarr的DJ premier也是如此。

國內DJ的角色尚未被重視,是音樂國內樂界認為DJ並無正規的音樂素養,所以做出的作品也是上不了臺面的;但無論如何,DJ本身的想法及先進的技巧,是值得餓肚子也要繼續的「信仰」。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常見DJ常常會把手放在唱盤(turntable)上的黑膠唱片(LP)來回刷動,另一隻手在混音器(mixer)上的cross fader(控制左右唱盤的聲音)反覆不停地切換。其實這種動作正確名稱叫做「scratch」。scratch是一種在節奏中或一首歌曲裡做類似唱歌般的組合,然後增加其變化性。然而不只是單單有「scratch」而已,還有一種用2張一樣或是不一樣的唱片,也都在一定的節奏上,去做變化,而這個技巧稱為「battle」。這兩種技巧都是「hip-hop DJ」比較常使用的方式,

然而在「scratch」和battle裡,沒有一定的規範,每一位dj都有自己的特色(free style)。其實,它們在國外已經風行20餘年,自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了,而且還有舉辦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賽,其中就有極具公信力的比賽,叫做「DMC」。它源自於八十年代初,當時是由一群熱愛音樂的DJ俱樂部(類似行會的組織)名叫「D.M.C」(DJ Mix Club)。然後再由每個地區的冠軍,一起比賽爭取世界冠軍(類似奧林匹克的比賽模式)。在比賽裡每個DJ一直都把自己最好、最新的技巧,在比賽中展現出來。在D.M.C裡也造就了不少知名的DJ,像「Mixmaster Mike」、「Q-Bear」和香港的「DJ Tommy」等等。

在國內這種類型的DJ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只是他們發展的空間太小了,參與的人相對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DJ,沒有一個群體的支持,他們是不可能發展下去,最後形成一種新文化的。

MC

MC就是最能帶動氣氛的那個人,但這不一定是黑人。MC的原意Micphone Controller,也就是「控制麥克風」的人。所以有許多的人饒舌歌手都會給自己的藝名前面加個MC什麼什麼的,比如前幾年很出名的MC Hammer。

經過多年的傳承,能主持、能rap、能即興饒舌。它不只是表演者,也兼具了hip-hop文化的訊息傳達者的功能,所以從他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尚可分不同領域及派別的表演形態,例如東岸、西岸、非主流等。

當然,一個具有鮮明個人色彩的MC,更能進一步的帶動口頭禪、音樂及服裝的流行,這點也可以由那麼多的黑人歌手代言服飾品牌窺見一二。

在國內,當MC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國內尚沒有那麼多的製作人支持這種表演類型,頂多在party上看見表演會覺得新鮮,從R&B著手會容易的多。但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旋律及唱功的MC,在國內少之又少。其實,大部分的MC還是希望大家能以「玩」的角度出發,才是黑人音樂真正的元素。唯有充滿喜感、快樂。才能在「情歌至上」的音樂市場中,求得發揮的空間。

爵士音樂

一種起源於非洲的音樂形式從根源布魯斯、拉格泰姆(ragtime),經過紐奧良爵士樂到dixieland爵士樂、搖擺樂、主流爵士、比波普、現代爵士到自由爵士及電子爵士。

19世紀期間音樂是美國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們表達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爵士樂在使用的樂器和演奏方法上極有特色,完全不同於傳統樂隊。

自「爵士樂時代」以來,薩克斯管成為銷量最大的樂器之一;長號能夠奏出其他銅管樂器做不到的、滑稽的或是怪誕的滑音,因而在爵士樂隊中大出風頭;小號也是爵士樂手偏愛的樂器;藍調也是jazz的一種。王若琳的歌基本都是爵士調調,就是那種很隨性的感覺。

鄉村音樂

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它來源於美國南方農業地區的民間音樂,最早收到英國傳統民謠的影響而發展起來。最早的鄉村音樂是傳統的山區音樂(hillbiy music),它的曲調簡單,節奏平穩,帶有敘述性,與城市裡的傷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帶有較濃的鄉土氣息。

鄉村音樂開始匯入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並湧現出最早的一批鄉村歌手,如吉米羅傑斯融合的布魯斯、白人山區歌謠(yodels)以及民謠(folk)等多種音樂風格,被認為是鄉村音樂的開創者,並冠以「鄉村音樂之王」的稱號。

「卡特家族」(the canner family,由AJvin Carter,1891——1960,和他的妻子、弟媳婦三人組成)以一種安逸、諧和的曲風和著眼於家園、上帝和信仰等題材而贏得了聽眾的喜愛。對於像「卡特家族」這樣的藝人,演唱只是一種業餘的謀生方式。但是在鄉村音樂的初級階段,他們的確為鄉村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事也為早期鄉村音樂留下了寶貴的錄音資料。

很多鄉村音樂家對於把鄉村音樂帶出南部或中西部都做出了貢獻,其中貢獻最大的是漢克威廉士,威廉士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什錦菜》(jambalaya)成了世上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

鄉村音樂jambalaya來自影音life00:0002:53

鄉村音樂進入20世紀90年代可以說已完全融入了流行音樂的主流。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它的流行色彩更濃了到了20世紀末,幾乎沒有一種音樂不帶流行色彩,反之會被看作「異類」。另一個特徵是歌手和他們演唱的歌曲跨榜獲獎已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幾乎很少有人固守一塊陣地。這是商業炒作的結果,經濟槓桿在起調節作用,人們願意為五鬥米折腰,於是跟風也成了一種時髦。

20世紀90現代的鄉村音樂也越來越具有全球性,這和經濟全球化有關。世界已成為了一個地球村,「走巷串門」也就再平常不過了。鄉村音樂不再是美國的專利,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聽到它,只是少了一些原始味,多了一些時代感。這種煥然一新的鄉村音樂已成為地球村民共同的鄉音。毫無疑問,這一時期的歌手大都是跨世紀的。他們年輕,充滿希望,是新世紀的先鋒。

小夥伴們,關於POP,都知道了吧?

到這裡小編已經把所有的音樂類型給大家介紹完了相信小夥伴們對音樂都有大致的了解了,小編特別開心呢。

小夥伴們都最喜歡那種音樂風格呢?

快來投票吧,選出你最喜歡的音樂風格(多選),看看有多少人跟你一樣呢?

下期小編將為小夥伴們介紹永垂青史的經典樂隊,

你們最想了解哪個呢?

歡迎留言

音樂分類知多少——RAP

相關焦點

  • 音樂分類知多少——house
    音樂的分類知多少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house music又稱浩室音樂,是一種電子音樂類型。在這層基礎上在加入各種電子樂器製造出來的聲音和取樣(sample),比如爵士樂、藍調或流行電音(synth pop)。house目前已經發展出非常多中的子類型。
  • 音樂分類知多少——RAP
    公眾號影音life音樂分類知多少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
  • 音樂分類知多少——搖滾樂
    音樂分類知多少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Rock Around the ClockBill Halley,His Comets風格分類
  • 音樂分類知多少——soul
    音樂分類知多少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
  • 音樂分類知多少?
    #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
  • 音樂分類知多少——R&B
    音樂分類知多少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
  • C-pop音樂裡到底有沒有什麼電子音樂元素?
    誰都有聊C-pop音樂的權利,縱使是電子音樂媒體。
  • 音樂分類知多少——合成樂
    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
  • 你對音樂分類迪斯科了解多少
    你對音樂分類了解多少音樂類型:音樂風格、歌曲風格、音樂風格、體裁,是指音樂作品作為一個整體所具有的獨特而具有代表性的特徵。音樂風格與其他藝術風格相似,他通過歌曲表現相對穩定、內在而深刻,更能從本質上反映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思想、審美理想和精神氣質的外在印記。音樂風格的形成,標誌著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已經超越了幼稚的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的束縛,趨於成熟或走向成熟。
  • 這種音樂聽了真的很放鬆,City-pop的無情幸福
    這些並不是大眾所知的Beach Boys專輯的曲目,而是來自一種鮮為人知的日本聲音,稱為City-pop音樂。隨著時髦的爵士樂長號和薩克斯的製作,和陽光明媚的節拍,City-pop音樂讓1980年代的日本陷入一種迷幻的休閒狀態,輕鬆,自上而下的生活方式帶入大眾視野。但是在80年代後期達到頂峰之後,這種眩目的聲音幾乎和它上升一樣迅速消失,在日本之外變得幾乎不為人知。
  • 原創City Pop | 這裡有你喜歡的復古&輕薄感音樂
    再之後,大家好像都不會說話了,他們的每一條朋友圈都變成了這樣:我 不 知 道 我 為 什 麼 要 這 樣 說 話 但 是 這 樣 看 起 來 很 酷。(繁體字+每個字直接都要有空格。)而也正是在此時,city pop這種全新的音樂形式開始悄然出現。City pop,城市流行。從名字也可以看出來。都市感絕對是這種音樂的主要特徵。就和當時的年輕人一樣,這種音樂和之前風靡日本的民謠音樂也完全不同,他不再批判社會的不公或是將沉重的人生作為主題。
  • 一些專輯知識和主流音樂分類
    杜比環繞聲(Dolby Surround):一種將後方效果聲道編碼至立體聲信道中的聲音。重放時需要一臺解碼器將環繞聲信號從編碼的聲音中分離出來。量化級:簡單地說就是描述聲音波形的數據是多少位的二進位數據,通常用bit做單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級記錄聲音的數據是用16位的二進位數,因此,量化級也是數字聲音質量的重要指標。
  • 關於音樂關於City pop
    一些樂隊也慢慢從自己的曲風轉向了大眾所愛的流行音樂,或是更加獨特的實驗音樂。但有一句話講:「沒有了流行,更加沒有音樂。」無論是樂隊自身對風格的認識轉變,還是趨於利益所做的選擇,我們作為樂迷,只要選擇和享受自己喜愛的音樂本身就好了。音樂永遠忠誠,永遠不變,永遠飽滿,堅強勇敢的永遠是音樂本身。
  • 電子音樂 | 分類與解釋
    電子音樂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house 、techno、ambient、trance、psychedelic trance、 breakbeat、 brit-hop、 big-beat、 trip-hop、drum'n'bass
  • M-pop,混合中文的流行音樂?張藝興如何定義中國傳統文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概念,叫作「M-pop」,這一概念是張藝興在18年專輯《夢不落雨林/NAMANANA》中首次提出的。「M-pop」是由「Mix - Mandarin - Pop」三個詞構成,是指混合了中國話(普通話、華語)的流行音樂。
  • 獨立音樂時代 55:閒敘 Dream pop
    Dream pop一詞,最早來自英格蘭樂隊AR Kane的Alex Ayuli,他使用該短語形容自身樂隊的風格。隨後樂評家Simon Reynolds沿用它來描述新興流派Shoegazing。90年代,Dream pop與Shoegazing是可互換的同義詞,尤其在美國通常使用後者來形容該類型音樂。
  • 電音知多少?你知道電音的分類麼?
    近幾年電音的發展態勢可謂十分迅猛,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大概介紹一些常見的電音的分類。
  • K-POP、J-POP、C-POP泛濫,亞洲流行音樂正在國際化還是韓化?
    這次,張藝興以「新人身份」在北美正式出道,將於10月19日發行共有22首歌的中英文雙版專輯,目的是向世界推廣M-Pop(Mandopop,即華語流行音樂)。無獨有偶,去年11月27日,黃子韜把自己的微博名字改成「CPOPKing-SwaggyT」,在網上引起了頗多關注。彼時的高調改名,也讓C-Pop(Chinese Pop,中國流行音樂)一詞正式進入大眾的視野。
  • 韓流音樂K-Pop十大最佳舞者名單出爐!韓流音樂K-Pop十大最佳舞者排名榜單揭曉!
    國有一個流行音樂產業,被稱為K-pop,在韓國流行音樂中演唱的歌手們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在行業中歌唱,這將教會他們如何處理和表現在聚光燈下。
  • 童年記憶裡的音樂——日本動畫與city pop
    City pop的聽起來就如同它的名稱一樣,歡樂,輕佻,充滿了城市中的紙醉金迷。不過要說它的歷史,還是要從二戰開始說起。自二戰以後,無論是駐日美軍還是旅美日本人,都在日本傳播了大量的美國流行音樂。當時的年輕人比起傳統的日式民謠(邦樂),更樂於接受情感上更為積極向上西方流行歌曲。在經濟發展帶來的幸福感中,他們開始積極地擁抱享樂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