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氫雲鏈分析師
2020是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拐點之年,國際氫能產業走出政策迷霧,前景光明。
大部分國家層面的產業規劃在2020年出臺,堪稱國際範圍內氫能產業的「政策元年」。全球目前已經有超過20個國家或聯盟發布或制定了《國家氫能戰略》,這些國家和聯盟佔世界經濟總量達到了75%。
國外歐美地區積極性最高,如德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發布國家級別氫能戰略,並率先發布洲際級別的歐洲氫能路線圖;國內從氫能被寫入《能源法》(徵求意見稿),到5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政策方向來看,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規模化運營啟動,預期產業規模或將超越鋰電產業。
作為國內推動氫能產業化的領軍企業,2020年國鴻氫能同樣獲取裡程碑式重大突破,不僅在核心產品、項目合作以及獲獎榮譽等方面收穫頗豐,率先將電堆產品價格拉到了「1」字頭,吹響了電堆產品平價時代的號角。更是再次促進國內燃料電池產業進入新階段。
1、兩款「王炸」產品,電堆售價率先進入「1時代」
2020年10月18日,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鴻芯GI電堆和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兩款「王炸」產品。通過兩款自主產品,推動了國內燃料電池產業化的國鴻氫能,再次將燃料電池產業推向了新階段。
圖1 鴻芯GI電堆
據悉,鴻芯GI電堆單堆多項技術引領全球,不僅在膜電極、雙極板、各零部件實現100%國產化,而且綜合性能優異,其體積比功率密度超過3.8kW/L,壽命超過20000小時,實現了國內石墨板電堆裡程碑式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國鴻氫能在發布會上正式公布了鴻芯GI電堆的定價方案,不僅行業指導價突破3000元,戰略合作價更是首次進入「1時代」,達到1999元/kw,首創新低,引發市場強烈反響。
圖2 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
同時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也擁有多項首創核心技術,其中鴻途G70淨輸出功率70kW,體積比功率467W/L;鴻途G110淨輸出功率110kW,體積比功率555W/L,系統最高效率達到61%,額定點系統效率44%,指標行業領先。
圖3 搭載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徐工氫能渣土車
目前,國鴻氫能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已有多款車型成功應用,如12米公交車、4.4噸物流車、12噸和18噸重卡、31噸自卸車、49噸牽引車等。在近期開幕的上海寶馬展上,徐工汽車展示的首款氫燃料自卸車搭載的正是國鴻氫能的鴻途G110燃料電池發動機。
除此之外,國鴻氫能還創造性首次開放系統方案,即打造一個開放平臺,開放自身系統方案,與合作夥伴共享從供應鏈體系到工程化原始碼的IP全部技術。原本開發一套燃料電池系統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如今打造這樣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實現了寬範圍的功率兼容,不僅節省大量成本,更是加速了氫能產業化進程。
國鴻氫能技術創新路線選擇「高鐵模式」,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同時堅持自主積累和創新,成功突破「引進-製造-落後-再引進」的怪圈,規避了技術引進風險,同時出色完成自主創新體系搭建,擔負起一個領軍企業所應承擔的行業責任,成為燃料電池領域「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典型代表。
2、浙江嘉興萬套級燃料系統項目落地
國鴻氫能通過超前布局以及「技術引進+自主創新」,迅速搶佔國內市場,2017-2019年連續3年國內電堆市場佔有率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氫能行業龍頭企業。
圖4 國鴻氫能籤約浙江嘉興氫能科技產業園
2020年5月,國鴻氫能、美錦能源與嘉興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籤署了《氫動力項目投資協議書》。據悉,該項目由國鴻氫能和美錦能源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為6億元,預期建設24個月。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有車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總成項目、氫能源科技研發中心、氫能源展示及銷售中心、配套加氫站。
浙江萬套級別氫燃料電池系統項目的籤約和投產,讓國鴻氫能在未來市場上「糧草」充足,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國內燃料電池產業化浪潮。
3、深度合作,推進燃料電池產業鏈全面發展
在燃料電池產業化尚未完成與技術尚未支持市場進行高度細分之時,通過與燃料電池產業鏈上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可以帶來明顯的技術協同及效率優勢。國鴻氫能2020年通過一系列合作活動,與上下遊形成密切關係,快速進行新產品試驗和迭代。
2020年5月,國鴻氫能牽頭申報的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高功率密度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集成」項目正式啟動。
圖5 國鴻、飛馳、徐工籤約合作協議
2020年6月,國鴻氫能、佛山飛馳新能源與徐工汽車正式籤署了《氫燃料卡車的聯合開發》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10月,國鴻氫能與中車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各自在交通及氫能領域的優勢,在高端氫能裝備開發、高端氫能零部件研發生產、氫能應用、氫能產業鏈公司收併購等方面展開合作,推進氫燃料電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除了上述合作企業之外,國鴻氫能與鴻基創能、美錦能源的協同性布局,也提高了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市場拓展效率,這種體系優勢目前國內少有公司能夠比擬。
4、堅定自主創新,眾多榮譽加身
隨著國鴻氫能自主研發「鴻芯」系列高性能電堆投產成功、自主技術創新體系和自主燃料電池系統業務平臺搭建完畢,國鴻氫能實現了自主技術突破的目標,成功蹚出一條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高鐵模式之路。
而事實也證明,國鴻氫能「高鐵模式」成功跨越了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的鴻溝,率先攻克國內燃料電池電堆生產最欠缺的規模化、穩定性與一致性等難題,為促進國內燃料電池產業化做出了積極探索。因此,在2020年,堅定自主創新的國鴻氫能,獲得了眾多榮譽。
2020年3月,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成功召開,國鴻氫能聯合聯合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雲浮)氫能產業與新材料發展研究院聯合共同申報的「車用燃料電池電堆技術推廣與應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20年9月,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賽區)暨第八屆「珠江天使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總決賽正式舉辦,其中,國鴻氫能旗下子公司廣東鴻力氫動科技有限公司以初創組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榮獲二等獎。
2020年10月,第十屆中國(重慶)汽車技術展上,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憑藉自主研發的鴻芯GI電池電堆榮獲「2020未來汽車技術先鋒大賽新能源組先鋒獎」。
2020年11月13日,中國發明協會正式公布第二屆發明創業獎成果獎,其中國鴻氫能提交的「高性能長壽命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研製及氫能車輛推廣應用」項目榮獲一等獎。
圖6 國鴻氫能獲高交會「優秀產品獎」
2020年11月15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正式落下帷幕。在此次會展中,國鴻氫能申報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項目——鴻途G系列燃料電池系統」榮獲「優秀產品獎」。
5、氫雲鏈總結
對於國鴻氫能而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政策的任務如「規模示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基本已經完成。在接下來四年中,氫雲鏈認為,國鴻氫能的主要任務是除了維持降本增效與提高服務水平以便分食更大的市場蛋糕,還需思考如何應對產業成長期,市場化競爭下的企業淘汰賽問題。
示範期過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大幕徐徐拉開,屆時除了成本和性能優勢以外,產業生態競爭力、平臺賦能能力和國際產業鏈打造,這些可能是市場化階段企業利用 「馬太效應」打造護城河的有效途徑之一。
展望2021年,在示範項目的大背景下,構建了技術自主創新體系和完整產業鏈合作生態體系的國鴻氫能將會帶來怎麼樣的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氫雲鏈
責編 | 校對:平步氫雲 審核:氫氫我心
來源丨氫雲鏈團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