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紀錄片叫做《澳洲B級片真牛B》(人家正經名字叫做《十分不好萊塢》),說得就是上世紀70年代,澳洲電影解放思想百花齊放,成為澳洲電影的黃金時期。結果拍出來的全是B級片,動作、恐怖、驚悚等類型應有盡有,就是沒一個正經的。
這些風格標新立異、內容兇猛的電影把澳洲描述成一個遍地殺人放火、毒蛇猛獸,而且無惡不作的地方,簡直就跟澳門旅遊局作對,不過這些作品卻得到了好萊塢電影人的大加推崇,包括昆汀大神、丹尼斯·霍珀、艾倫·阿金紛紛為澳洲B級片打call,他們認為這樣電影不拘一格,與好萊塢電影模式化的電影完全不同,投資不少,場面很大,結果內容卻是B級片的。
然後好萊塢80年代B級片火爆一時,正式受到澳洲電影的影響,進而全世界一時間都冒出來一些奇奇怪怪的電影,對於一個喜歡B級片的影迷,對這些作品其實如數家珍的。
所以基於此,澳洲電影也為好萊塢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包括彼得·傑克遜,喬治·米勒等,都是拍B級片起家。乃至米勒老爺子直到79歲高齡還拍了一部大製作B級片《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謎巢》也屬於澳洲B級片,竟然可以在內地公映,內容上可能相對保守了一些,但該片的風格和路子,與那些邪門歪道電影是非常類似的。
李冰冰
但起初我是不知道《謎巢》是這樣的電影,我以為是國產片,因為李冰冰。
結果電影是一部進口片,仔細琢磨了一下才想通,話說李冰冰這幾年的發展軌跡有夠另類,當國內女星一股腦的在朝著熱門IP在大小銀幕上頻頻亮相的時候,李冰冰卻開始走一條「牆外開花牆內香」的路線。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從王穎的《雪花秘扇》開始到現在,李冰冰除了賀歲片《鍾馗伏妖》之外,出演的作品清一色的是進口片。《生化危機5》《變形金剛4》等作品,而且都不是醬油,不是女一號至少也算個女二號。
李冰冰在這部《謎巢》是如假包換的女主角,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是一部進口片,且是兇猛的澳洲B級片。
這也是一種發展方向,就是走國際化路線,早在《變形金剛4》,李冰冰便與好萊塢電影產生了巧妙的聯結。這次《謎巢》李冰冰更以製片人和主演身份參與到《謎巢》的主創中。雖然李冰冰開玩笑說參與這個項目的動力是激勵自己學好英語,不過從其影片中熟練的英語臺詞功底和極佳的動作表現也可以看出,李冰冰在其原本就備受肯定的演技上更加拓寬了自己的戲路與市場。
具體冰冰姐表現如何咱們隨後再說。
野生動物大作戰
儘管片方一再把這種電影包裝成「大片」,但本質上,《謎巢》與我們印象中的大片、巨製感覺不一樣。儘管該片的製作成本或許會很高,因為其中的服化道、特效水準當真不俗,製作上沒的說,但電影的內容,怎麼說呢?與我們小時候看得一類電影很像。就是生物類冒險電影。
生物類冒險電影,在中國,尤其是大陸觀眾,還是有著獨特的情感的。
作為其實作為冒險類電影的一個亞類型,或多或少的都會加入驚悚類的元素。但我並不想稱這類作品為恐怖片,因為同類作品是依靠人類對自然界的未知恐懼而延展開來的作品,雖然充斥著血腥與吃人等重口味場面,但這些作品,在相對保守的內地,竟然堂而皇之的電視上大行其道,並且風靡一時。
在上世紀,剛剛經歷改革開放的內地,以《大白鯊》為首的同類作品作為譯製片被引進內地,進而大搖大擺的在電視熒幕上播出,這就不免讓人產生一些奇特的思緒在裡面。
不知各位是否與俺一樣,在當時電視螢屏或者錄像廳中,能夠接觸的到外國比較嚇人的電影,主要就是生物類型,血腥虐殺、靈異鬧鬼這些幾乎都沒有引進過,將電影的主題定義為自然對人類的反噬,大概這種無公害純綠色的中心思想是讓國人比較能夠接受的一點。記得俺很小的時候,《殺人鱷魚潭》《八爪魚》《紅海魔影》《食人魚》,這些電影到現在也是印象深刻,全因血腥的場面和可怖的巨大生物造成的視覺與心靈上的雙重衝擊。
而且後來VCD時代,《狂蟒之災》、《極度深寒》、《史前巨鱷》等片也是十分受歡迎。
平心而論,這樣的電影如今基本絕跡了,雖然好萊塢還在拍類似題材的作品,但要麼就是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入流之作,要麼就是如《金剛:骷髏島》《哥斯拉》這樣突出視覺效果的大製作,反正就是不嚇人,因為B級片現在基本上沒人再拍了,也只有澳大利亞還在搞。
《謎巢》的導演金波蘭道就是澳洲人,也是典型的經歷過澳洲B級片火爆時期薰陶的導演,以至於電影的風格和路子,跟我們小時候看過的那些生物類冒險片如出一轍。而且更離譜的是,電影的內容,與澳洲B級片的套路完全一致。
你見過用蜘蛛泡酒嗎
《謎巢》故事發生在中國西部的地下,偏遠山區、地下皇宮、兇猛怪獸,與《功夫之王》《木乃伊》這樣一本正經的打著中國文化噱頭但東拼西湊糊弄人的外國片不同,不同在哪?下面細說
電影中的怪物,來自澳洲的漏鬥蜘蛛,這種蜘蛛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蜘蛛之一,澳洲幾乎遍地都是,結果幾千年前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戈壁,成了中國古代某皇帝長生不老的秘方。好吧,雖然我們有用蛇、蠍子等五毒泡酒的習慣,但是真TM沒見過用蜘蛛的,這電影的神腦洞深諳澳洲B級片那種歪門邪道的精髓,就是一套體系:怎麼邪門怎麼來。
最有意思的是,導演金波蘭道喜歡把兩種類型片結合起來套用,比如他前作《大海嘯之鯊口逃生》,把災難片和生物冒險類融合在一起,《謎巢》也是一樣,前半段混合爆炸的沙塵暴,後半段是融合密室逃生的蜘蛛大逃殺。
沙塵暴侵襲,攪動地下天然氣引發爆炸,一時間火光沖天,遍地爆炸,這樣的情節,用《澳洲B級片真牛B》中昆汀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這導演腦子TMD是怎麼想的,太有創意了!」
沒錯啊同志們,這就是B級片啊,看這樣的電影真的要放低心態的,這樣近似於惡搞的稀奇古怪情節如今真的不多見了,這是B級片的精髓啊,整部電影就像吃了嗎啡時的青春期少年一樣躁動不安,整個就沒個正常的。
地下地宮探險,如潮水一般的蜘蛛,簡直是密集恐懼症、蜘蛛恐懼症患者的「福音」,無孔不入的蜘蛛,嗖嗖響動的爬行聲音,隨處可見的乾屍和從屍體眼睛、嘴裡爬出來的蜘蛛,還有結尾巨大的boss。
回想一下,我們多少年沒有看到這樣的電影了,如果說前半段是大開大合歡脫腦洞,後半段在幽閉空間中,密密麻麻的蜘蛛來襲,黑暗中隱藏的殺機,簡單直接的噱頭,讓人想起來當年被《人蛇大戰》支配的恐懼。
前半段火焰風暴、後半段幽閉+蜘蛛,再加上黑漆漆的電影院,整部《謎巢》就是給人十足的缺氧感覺,就是喘不上氣。
大概在國內大銀幕上很少見到這樣的片子。順便提一嘴,看片的時候我坐第一排,旁邊一個大叔,當演到主角一行人將背對觀眾的乾屍轉過來的時候,一個恐怖片中非常慣用的嚇人收到,那位的身體一個勁的往我這邊靠攏,我TM都要崩潰了。
女「探險家」
所以說,整部《謎巢》就是典型的B級片,但「B級片」的含義並不代表著粗製濫造,反而電影的製作精良,特效製作的蜘蛛密密麻麻的給人以宏觀的視覺壓迫感,結尾火焰之中的巨型蜘蛛女王,身上的複眼、纖維和腹部上密集的蜘蛛幼蟲,非常逼真。說實在的,我就喜歡這樣的重口味視覺。
再說說說李冰冰,在這樣冒險電影中,主角設置為女性乃是「常規操作」,為的就是以女性的視角在這樣極端條件下,突出敵我力量的懸殊,不用舉例了,看過《異形》的都知道。
李冰冰飾演一位生物研究員,並非專職探險家,這樣也給了這個角色很大的發揮空間。這跟《古墓麗影》不同,對於專業知識的「不對口」,她下墓穴的原因是為了尋找弟弟。姐弟間的情感關係實際上是角色動力,孩童時姐弟倆之間的一次迷宮之旅貫穿影片始終。
在演技方面,李冰冰沒的說,多年的表演經驗擺在那裡,尤其是對於這樣目的很單純的電影,在幾位角色中,毫不誇張的說,李冰冰的表現是碾壓級別的。女性與蜘蛛之間懸殊的實力對比,毫釐之間的張力展示的非常富有感染力。而且她的表演在西方表演體系裡是非常流暢和諧的,不會讓觀眾覺得突兀尷尬,包括肢體和語言都非常的西化。她演的讓人相信這就是一個在澳大利亞長大的英語是母語的人。
而隨著故事的深入,這個角色特殊性也就顯露出來,電影中的荒誕情節設定顯然讓片子的目的單純得無以復加,在保證了血漿含量的同時也拔高了B級趣味,所以安置一個身材火辣的女性角色,不是專業探險家,但屬於專業吸引眼球的那種。
比如這樣
還有這樣
由此看來,這種設定反倒是導演刻意為之,沒有故作姿態的假正經,就是單純依靠視覺感官,為的就是在不受邏輯拘束的土地上建起一座「B級片烏託邦」。
這就是澳洲電影最好玩的地方,敢於用大製作和大場面拍B級片,用特效把節肢動物的恐懼感做出來,還真是簡單粗暴。
其實對於這樣的B級片,雖然故事老套的很,但電影並沒有道貌岸然的朝著主流大製作電影的格調上靠攏,反而就是就是一本正經的胡來。糟老頭子和五大三粗的全部死光光,就留下美女。
如今澳洲依然在拍攝這樣的作品,比如《狼溪》和《獵殺活死人》,這樣的倒不是說片子存在太多主觀感受來混淆視聽,而是講得天上一腳地上一腳,就是單純的突出感官張力。然後,主角還給你來一位女性!
回想起《澳洲B級片真牛B》中,話癆昆丁·塔倫蒂諾以資深影迷的身份出現,浪費了兩噸口水,訴說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錄像帶店員時,就充分認識到了這些灑滿血漿的B級片的革命價值。
誰讓我小時候是混錄像廳的呢?當年《妖魔大鬧唐人街》《垃圾街》《活死人黎明》等稀奇古怪的電影,給我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陰影,所以事到如今,這樣的電影還是比較符合我的口味的。
電影文酷
這裡是科幻、恐怖、奇幻電影的世界,在這裡小夥伴們會看到各種科幻、恐怖電影的各類文章,當然少不了最拿手的影評,主流與非主流,重口味VS小清新,這裡都有。
微信直接搜索
dreamcrowfilm
或掃描二維碼(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