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紀念那些已故的經典角色
視頻來自微博、微信公眾號@胥渡吧
一直都很喜歡呂珊的《星光背後》,這兩日看了@胥渡吧清明節特別紀念「已故的經典角色」的視頻,用這首歌做了背景歌曲。於是也寫寫這首歌曲和些許感慨的東西。
我嗓子不行,只能唱一些中低音歌曲,《星光背後》的調不高,於是我也曾嘗試著錄歌玩。有些歌曲確實要自己唱出來才有切身體會,她好不好,好在哪裡。呂珊富有魅力的低音聽得人耳油流出,歌曲所展現出來的歷經艱辛後的不卑不亢,讓人異常平靜。所以聽這首歌也想起了薰妮的《每當變幻時》和張國榮的《沉默是金》。
歌詞四段,第一段寫歌者初出茅廬,充滿夢想,即便前路無常,渺茫一片,也還算是有所成就,未淪平庸;第二段寫歌者業已成名,光彩照人,卻又轉說紅得發紫背後些許寂寞。八句話說盡一個藝人,摸爬滾打中的四種情節。
及至高潮,是超脫了前四種情節後的平常心。她說她笑,面對人生起伏,走過了千百個驛站,許多次歡笑淚水,能坦然面對,不再患得患失(當然混到如此地步也難有什麼起伏了)。尾段回歸正歌,升華主題,再次表明她心中夢想未滅,熱愛事業與人生。
詞眼就在「童夢」二字。童夢是什麼,曲中沒有明說,但聽者都能明了,就是那種從最初「寄望」,到後來「不怠慢」、「再攀」,最後依然容易「弄溼眼」的信念。可以說這一份堅持和熱愛是支持歌者一路走來的精神支柱。
歌曲大氣恢弘的同時,用詞用情十分細膩,細細刻畫了人一路來的心路。她在星光閃耀,佳朋滿座的舞臺上,深情地唱著自己一路來的故事與艱辛,帶大家追憶四五十年來的旅程,或許她還沒「弄溼眼」,聽眾卻已感慨萬千。鋼琴伴奏出彩,前奏時映照明亮的鎂光燈,也映照是人心中的坦然心態;旋律過渡時一閃而過作穿引;於曲中一段solo、與弦樂的協奏都很有味道。
這樣的歌曲,用以紀念已故的影視經典藝術家們,十分妥帖。其實電影電視劇與音樂都是雙重的載體,一方面他們承載了其本身的故事和情節,另一方面又承載了觀眾聽眾彼時的青春和心情,在多年後重新翻出來的與年輕的自己再次重逢。於是曾經活躍在螢屏和磁帶中的藝術家,也算是成了往昔和未來的媒人。
值此清明,紀念他們和我們的青春。
星 光 背 後
呂 珊
年輕的時候 快樂那麼簡單
人生的舞臺 寄望前途燦爛
就似煙霧瀰漫 多少繽紛變幻
徐徐去細水之間
隨燈光如幻 襯著最閃歌衫
而星光背後 閉幕也許孤單
就算得失瞬間 雙腿都不怠慢
誰能和童夢失散
我說 我走過千個的驛站
高低起跌亦照行
谷底怎麼去撐 高峰怎麼去攀
這樣過渡世間的暖冷
我笑 每一次光影中獨站
都敢走去是最難
不懂怎麼去爭 只將音階再攀
緣份來又高歌多一晚
如今喜平淡 更學會愛簡單
如今苦與樂 也在兩手之間
但我都想再貪 聽到掌聲燦爛
隨時仍然弄溼眼
再聽三首:
呂 珊 - 《問你會否跟我走》
鄧麗君 - 《原鄉人》
喬任梁 - You Are Beautiful
可點擊閱讀原文,去微信公眾號@胥渡吧看原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