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記錄儀記錄下了驚險一幕
「我們把衣服洗好了,感謝你的救命之恩.」
7月29日上午,23歲落水女孩的母親和哥哥拿著一件已洗好的灰色上衣,交給正在臨河馬道橋崗亭等待的聶新明。原來,救落水女孩上岸後,看見她渾身發抖,聶新明將隨身帶的上衣披到女孩身上就離開了。看到恩人,女孩的家人問聶新明的住址,要擇日登門謝他,被聶新明婉言謝絕。
7月28日,掌上巴彥淖爾在《太驚險了!巴彥淖爾23歲女孩因這事跳河輕生,危急關頭...》一文中報導了聶新明等人勇救跳河女孩的感人事跡。28日,落水女孩被救上岸後,女孩的家人找到交警許治,想通過他找到聶新明。後來,許治輾轉幫女孩家人找到了聶新明,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救人英雄聶新明事後接受記者採訪
29日一早,記者在女孩跳河的地方見到了聶新明,他一臉憨態還有些拘謹,他說:「救人是應該的,沒什麼好說的,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還會救。」
今年54歲的聶新明,原是杭後二道橋東方紅7組村民,妻子在24年前生下二女兒三個月後,與他離婚。聶新明一個人帶著兩個女兒和老母親一起生活,在小女兒12歲的時候,聶新明家種的20畝地已經不能維持一家人的開支,為了給品學兼優的女兒更好的教育,他將土地承包出去,帶著一家三口到臨河租房居住,擺攤賣水果。4年前,一名城管人員找到他說:「你改行吧!以後不允許在街上和道路兩旁擺攤設點了。」聶新明長嘆了口氣說,這名城管人員知道他家裡的情況後,8年來,一直很照顧他。後來,他改行收塑料水果筐和紙箱,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剛夠供小女兒上大學和家裡的日常開支,大女兒成家後生活還算寬裕,也不用他再管了。聶新明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滿足。
聶新明與母親女兒
據聶新明講,那天他本來是從出租屋騎三輪車到市場收筐子。經過臨陝線馬道橋北永濟渠東路時,看到有很多人站在那裡,他仔細一看,水裡漂著一個人,看不清臉面。他加緊蹬車繞到大家圍著的地點,脫去上衣就要跳渠救人,一名交警拉住他要給他拴繩子,他說不用。一頭扎進水裡,快速遊到女孩身邊,一把揪住女孩的頭髮,聽到女孩喊了一聲,他心中一喜,人還活著。不知道是揪頭髮扯疼了女孩,還是女孩被驚到了,他拉著女孩費力地遊到岸邊,渠坡滑得根本上不了岸,交警張冠川跑下水幫他給女孩繫上了繩子,女孩將繩子抓得緊緊的,他們合力將女孩拖上岸。上岸後,女孩還是不肯將繩子鬆開。
說到救人的技巧,聶新明說他從小在杭後二道橋的楊家河旁長大,天天耍水,12歲時水性就很好了。聽他父親說,有人落水,救人者一定得抓頭髮或腳,在水裡一旦有人近身,落水的人就會死死地將人抱住,那樣兩個人都會遇難。抓腳,怕落水的人嗆水,所以他選擇抓頭髮。聶新明15歲那年耍水,有個比他小4歲的男孩落水,他也是抓著男孩的頭髮將他拖出水面,救了他。
聶新明女兒:爸爸以前是我一個人的英雄,現在是大家的英雄
一直蹲在聶新明身旁的小女兒聶豔文一臉崇拜地望著父親,她說:「我爸的腿有毛病,夏天也穿著秋褲不敢脫,昨天看到他溼漉漉地回家,奶奶著急壞了,以為出什麼事了,知道他救了人,安然無恙,一家人才放下心來。」
聶豔文說:「父親是個誠實勤奮的人,他一個人養活一家人不容易,這麼多年來,他就是我的英雄,現在成了大家的英雄。」
任哲
「那天救人是出於本能,畢竟那是一條生命,我不能視若無睹。第一次下水是因為女孩離我很近,我覺得能抓到她,正好張冠川也用樹枝拉著我。沒想到女孩不配合我,被水嗆後我趕緊上了岸。第二次是拴了繩子下的水,還有許治和張冠川拉著,但女孩已經漂遠,我沒能營救成功。」35歲的任哲說,兩次下水他已體力不支,但他努力過了,也不後悔。
任哲深夜回到家,媳婦正好回娘家了。一早媳婦看到微信朋友圈正在瘋傳他救人的事情,他心想壞了,讓家人知道了。果然,媳婦發來視頻通話問他:「救人沒錯,但你救人得有那個能力再救,你都不會遊泳。你知不知道自己是個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一家人看到新聞都擔心死了。」媳婦被他嚇哭了,任哲懷著愧疚向媳婦道歉。
從事發當天晚上到第二天早晨,市九州建材有限公司員工群裡都在傳任哲救人的事情,同事們都為他豎起了大拇指。29日中午,任哲的父親去他家裡看兩個孫子,聽說這件事情後,沒有半分責怪,只說了一句話:「見義勇為是好事。」
任哲9歲的大兒子跑到他跟前說:「爸爸是大英雄,是好樣的。」
許治
忙碌了一天的許治深夜回家,7月29日早晨,許治又趕到馬道橋崗亭執勤。
40歲的許治,是臨河交管大隊城鎮五中隊的民警,在臨陝線馬道橋崗亭執勤,從警已5年。他面色黝黑,很愛笑。
許治說:「這次救人不算什麼,我們除了維持交通秩序,幫助別人已經是日常行為了,具體幫了多少,我已經不記得了。」
許治是五原縣套海鎮人,家裡排行老大,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他來臨河已經六七年了,之前當過計程車司機,後來當了輔警。
許治除了維持馬道橋周邊交通秩序,還經常幫司機、乘客或群眾解決各種困難,換輪胎、推拋錨汽車、送迷路的老人和小孩兒回家……今年春天,一名精神病患者跳入崗亭旁邊的永濟渠裡,雖然當時是枯水期,渠裡的水不深,但水溫特別低,他們顧不了那麼多,協同110民警,合力將落水者救上岸。
許治的媳婦兒在郵局當投遞員,每天送報紙。她說:「許治救人是他分內的事兒,全家人以他為榮,作為一家人的頂梁柱和主心骨,還是希望他保重身體,我也會當好他的賢內助。」許治的兒子今年16歲了,在包頭讀書,成績優異。聽說爸爸救了人,他一點兒都不意外,因為爸爸一直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許治的兒子希望許治學會遊泳,做一個全能的英雄,萬一以後再發現落水的人,就能直接下水救人了。
張冠川
25歲的交警張冠川在臨河交管大隊城鎮五中隊工作。從內師大文秘專業畢業後,為了圓警察夢,他參加公務員考試,並順利考上了基層警察崗位。張冠川工作時間不長,但他的基層工作經歷特別豐富。從新入警時的市政府崗亭轉到新華街開源路崗亭,又來到現在的臨陝線馬道橋崗亭。除了這次救人,最讓張冠川記憶尤新的就是2018年夏天,有一天雨下得特別急、特別大,他和同事站在齊膝深的積水中疏導交通,一直到所有的車輛安全通過後他們才從水中出來。張冠川說,年輕人要有年輕人的精神,年輕人要活出年輕人的精彩,每一個崗亭都是他工作履歷中的一張膠片,他要用自己的熱情、擔當、勇氣和奉獻,在工作過的每一站地留下最美的青春印記。
張冠川的父母得知兒子救人的事情後,都為有他這樣的兒子感到自豪。張冠川的父親說:「張冠川是家裡的獨子,我和他媽從不慣著他,我們希望他在工作中歷練,成為真正男子漢,當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熱心民警許治與張冠川事後接受記者採訪
巴彥淖爾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博 郭銳 文/圖/視頻拍攝
通訊員 許治
喬鴻/視頻剪輯
編輯:喬鴻 校對:史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