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電影鋪子 → 主頁右上角 → 設為星標
★
如果說,此前的國產瑪麗蘇偶像劇原本是想正兒八經地講故事,卻拍成了尬出天際的腦殘劇。
那這部《瑪麗學園》,我們可以直面一位創作者一心想拍沙雕劇的勇氣。
比起此前的《甜蜜暴擊》、《極光之戀》、《談判官》,《瑪麗學園》其實有一個獨特的優勢。
整部劇沒有流量明星,完全不用擔心偶像包袱。
導演如果能利用好這個優勢,加上巧妙的手法處理,說不定分分鐘能開創國產沙雕劇的經典。
但是,導演的能力實在太次了,幾種風格混搭得一塌糊塗,整部劇看起來不倫不類。
鋪子在這裡建議導演回家多看幾遍沙雕日劇《我是大哥大》,說不能從中悟到沙雕劇的真諦。
演技,尬。
劇中人物全是臉譜化的角色,導演完全依靠造型和臺詞給人物貼性格標籤。
這種塑造人物的手法,如同小孩子捏泥巴人一般拙劣。
結果,前六集看下來,鋪子沒有找到一個可值得揣摩的人物。
稍微有點印象的,只有素芬童鞋這個邪魅的半笑。
要知道,想拍出成功的沙雕劇,演員的演技特別重要。在特定的場合要表演出漫畫化的誇張,這樣才有反差的喜劇感。
沙雕日劇《我是大哥大》裡面,橋本環奈就掌握得非常好。
額,導演還算有自知之明。
劇本,尬。
不得不說,編劇在寫劇本時堆砌了大量華麗的辭藻,巴不得一股腦把畢生積累的成語和詩詞都用上。
你看,要通關,就必須有黃蓉那樣的才華。
殊不知,這樣的臺詞反而顯得冗長贅餘,空洞無趣,不知所謂。
還有,嗯,我想編劇應該是沒經歷過女生出門化妝一個小時的絕望,所以才能寫出光速化妝這種情節。
電影鋪子
微信 | movpuzi
電影大餐、生活甜點,葷素搭配,常吃不累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