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上了6個熱搜,不得不說鄧超真的太努力了,努力到讓人害怕……
《我和我的家鄉》十一就要上映了,作為其中一個單元故事的導演,鄧超自然是肩負宣傳電影的責任哈。
於是,鄧超從前幾天開始瘋狂營業,曝光率突然飆高,活躍到微博部門這幾天超額完成kpi,估計想送鄧超錦旗。
鄧超瘋狂營業的具體表現為:
1、鄧超和工作室來回互動兩輪,貢獻了三個熱搜。
9月22號,鄧超發視頻誇自己投籃命中率高,40歲依然活力滿滿。
於是,#40歲鄧超三分9投9中# 上了熱搜↓
緊接著,工作室糾正鄧超不是40歲,而是41歲。
於是,#鄧超工作室糾正鄧超四十一歲# 上了熱搜↓
再緊接著,鄧超回擊工作室,宣布鄧超工作室解散;鄧超工作室再反擊,稱鄧超是單方面宣布工作室解散,無效。
於是,#鄧超單方面宣布鄧超工作室解散# 又上了熱搜……
2、鄧超送了個「屁」給孫儷當生日禮物,又貢獻三個熱搜。
9月26號是孫儷生日,25號晚上,鄧超撂下狠話說「此微博熱評第一就是我送孫儷的禮物」,結果熱評第一是個:屁。
於是,#鄧超微博熱評第一# 上了熱搜。
第二天一早,鄧超控訴微博能不能管管熱評第一,還透露熱評第一的禮物「屁」已經送了。
於是,#鄧超給孫儷的禮物送了# 上了熱搜。
鄧超說送完禮物後,孫儷又發微博,透露並沒有收到「傳說中不可思議的禮物」。
於是,#孫儷沒收到傳說中不可思議的禮物# 又又又上了熱搜。
掐指一算,僅用2個話題就能玩出6個熱搜,鄧超一個人就是一整個營銷團隊吧……!
鄧超如此活躍,大家自然是能關注到他的新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相關消息了。
其實,宣傳期頻繁露臉曝光是正常操作,畢竟主創都有為作品宣傳奔走相告的義務嘛,而【上熱搜】就是最直接最省事的方法。
可是,鄧超這幾天上熱搜的頻率↓
卻似乎讓不少網友產生了逆反心理……
有人說鄧超偶爾這樣玩梗一次還挺有意思的,但是「次數多了就厭了」;
還有人說關鍵是鄧超的梗並不搞笑,感覺很尬很刻意;
總之歸根究底就是四個字:物極必反。
雖然反感鄧超上熱搜的人有,但也有不少網友為鄧超說話來著。
很多人認為,電影宣傳期鄧超頻繁上熱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只能證明人家的宣傳策略成果顯著。
如果明星不管發什麼微博都要被diss的話,那乾脆只發廣告好了。
而且大多數人就是可以get到鄧超的笑點↓
並且認為鄧超的性格正好應了那句話,「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而在鄧超的「熱評第一就是送孫儷的禮物」那條微博裡,熱評第一的「屁」點讚數有144萬,給熱評第一的評論都有將近5萬條……
這不光是國民度的象徵,也意味著,真的有很多人覺得這個梗很好笑。
其次,鄧超孫儷這對夫妻恩愛甜蜜,家庭圓滿↓
如果不看這些的話,難道還希望每天都是狗血撕X劈腿出軌戲碼才好嗎?
有人說「一個屁也能上熱搜,真的低俗又無聊」↓
結果也被反駁了——這不就是圖個樂呵而已嗎?
話說,鄧超的7天6個熱搜「戰績」是不是營銷不敢妄下定論,但這個頻率和次數也足夠讓人震驚了。
畢竟明星們天天說著「不想佔用公共資源」,可是「屁大點事」就上熱搜的話,不就是對公共資源的一種浪費嗎……
如果換做別人的話,按照這個次數和頻率上熱搜,怕是早就要被全網嘲到飛起了吧?
可是現在依然有不少人替鄧超「喊冤」,對鄧超有「不就是圖一樂嗎」的濾鏡,可見鄧超的國民好感度有多高了。
————————————
雖然鄧超的國民度高,路人好感度和包容度也高,但這幾年他的爭議越來越大也是真的。
鄧超的國民好感度是怎麼來的,我想都是歸功於他早年的業務能力吧。
鄧超是79年生的,2002年拍《大漢天子》的時候他才23歲,剛大學畢業的年紀,卻能把順治從滿懷少年壯志到落寞憂愁的情感演活了。
24歲的時候鄧超又演了《少年康熙》,帝王感和少年感兼具,是鄰家哥哥,也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以至於有人說,直到現在對鄧超都有少年天子的濾鏡。
仔細想想,現在20出頭的內娛男演員們,有幾個能演出當年鄧超在順治和康熙這兩個角色裡的水平呢?
不光能駕馭正劇,演起「霸道總裁」這一類的角色也挺帶感的。
他和車曉演過一個這幾年比較少提及的冷門電視劇《艱難愛情》,但這可是2008年江蘇衛視的收視年冠。
鄧超一張正派的臉,愣是把男主腹黑陰鬱、偏執心機的感覺給演出來了。
這部戲裡大家對鄧超的最高評價是:如果換個人演,這個男主肯定要被罵死。
《李米的猜想》和《幸福像花兒一樣》更不用多說了,都是這些年提到鄧超時會誇的兩部作品。
《李米的猜想》裡又窮又痴情的販D男友,夠狠、夠渣、夠深情。
《幸福像花兒一樣》裡,鄧超的臉和這身軍裝簡直就是絕配。
被大家誇得最多的一部近年作品,就是《烈日灼心》了。
鄧超真的把辛小豐內心的掙扎和痛苦演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被執行注射死刑的那場戲,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而且和段奕宏這種影帝級別的高手對戲也完全沒輸。
後來張藝謀找鄧超拍《影》的時候,說是因為看了他《烈日灼心》的表演,才決定找他來拍的。
但不知道怎麼了,後來的鄧超差點讓大家忘了他還會演戲這件事。
2014年,一檔《奔跑吧兄弟》確實讓鄧超更紅火了,當年小到5歲小朋友,上到80歲老奶奶,誰都知道那一句「we are 伐木累」。
結果從那之後鄧超就被打上了「伐木累」的標籤,無論做什麼都在努力搞笑,努力拋梗,即便是不好笑的內容,鄧超也會努力發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雖然這對於明星來說是對綜藝節目的一種「敬業」,但對演員來說,這是一種無形之中的消耗。
有不少觀眾說,看多了《跑男》之後再看鄧超,總覺得他在玩指壓板、撕名牌,根本無法入戲了。
在沉迷於「伐木累家族」的那幾年,鄧超先後拍出了《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兩部讓觀眾看了想退電影票的電影。
每當看到鄧超這種扮相,都想大喊一聲還我辛小豐啊!!!
不知道鄧超對於做喜劇電影是不是有一種執念,而且那段時間他的人也變得奇奇怪怪。
電影裡的樣子↓
現實中的樣子↓
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鄧超都在給人一種「他轉行當諧星了嗎」的錯覺。
前不久有博主發起過一個調查:因為綜藝毀掉神秘感的演員有哪些?提名最多的就是鄧超了。
後勁兒有多足呢?大概就是,現在鄧超的微博裡還經常有人這麼留言↓
直到《我和我的家鄉》要上了,還有網友這麼說↓
所以當年退出《跑男》,大概是鄧超這幾年做過最正確的一個選擇吧……
退出《跑男》之後,看得出來鄧超在努力把自己重新往「有質感的演員」隊伍裡拽,《影》的顛覆和《銀河補習班》的改變都看得到。(ps:圖裡兩個人都是鄧超)
但最近為了宣傳電影而做的一系列操作,又讓人想起了那些年被「伐木累」和「惡棍天使」支配的尷尬了……
以至於有網友給出了這樣的投票選項。
很多人都說,鄧超自從走諧星路線之後就變得很尬,搞笑得過於刻意。
可他明明是一張正劇臉啊,為什麼偏偏要把自己往搞笑人設上引呢……
其實,鄧超算是很有演技的中生代男演員了,如果踏踏實實走正劇路線的話,相信他肯定會成為一個越來越有質感的好演員。
可是做一個「有質感的演員」的前提是,千萬別過度消耗自己啊。
就像翁虹老師說的,「演員和觀眾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一定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