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如果不是有周深這個黑馬,那按節目走向就是肖戰奪冠。明顯捧流量的一個節目,只不過低開高走,節目從第一期到結束越來越火,討論度越來越高,節目製作組沒膽量搞黑幕。勤深深的成功是多方面綜合化學反應的結果,具有偶然性和不可複製性,就像海德教授的變身藥水,一樣的配方卻再也配不出一樣的效果,要超越很難呀。50票互投太不合理了!看節目時我一開始覺得第二季可能想復刻第一季。
看到後面又覺得這一季跟第一季似乎毫無關係,活似換了個節目組,就賽制來說為啥不能照著第一季來呢,唱得越好直通得越快唱的歌卻越少,想不明白。本身KEY就高,再加上周深唱的歌都是音區跨度很大的,太難唱。小破站小林未鬱翻唱了周深的小答案,她一個女中音要跨兩個八度唱這首歌也是靠強大唱功HOLD住的,所以說《江湖覓知音》的作曲者感嘆說寫歌不考慮難度真幸福。
年齡差不大,出道時間也差不多,雖然我很想他們合作唱歌(跑男有合了一小段很好聽),但是一個新聲一個前輩不太好,期待合唱ost吧,像周深毛不易的梅香如故一樣。周深和李克勤就等於這個節目的天花板了,要把他們拆掉這難度太大了。第二季本就沒打算好好做節目的。這麼混亂垃圾的賽制和歌手選擇註定出不來什麼好歌的。感覺節目組是被贊助商綁架了。
其實衝著第一季的熱度,第二季不請這麼多一線藝人也是可以的。這一季感覺就是為了陣容而硬湊。張藝興來幹嘛的?鄧紫棋來幹嘛的?譚詠麟來幹嘛的?賽制太亂了節目自然就不行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和第一季一樣,請幾個好的歌手,安安穩穩地按著第一季的賽制走下去。節目好不好還是看歌曲質量的。除非某一天突然蹦出一個前所未見的超強新聲,不然周深就是這個節目系列最強的新聲了(不算作為召集人的鄧紫棋的話)。
畢竟鄧紫棋和周深是華語90後歌手裡公認的唱功最強二人,後面幾乎沒可能請到個人實力比周深強的新聲。就算真出現了個人實力不弱於周深的新聲,也很難達到周深的效果:1.風格多變,選歌範圍大,能玩出更多花樣。2.極擅和聲打配合,而也遇到了一個像李克勤那樣極擅和聲的前輩歌手(很多實力極強的歌手並不擅長和聲)3.綜藝感強,既能拋梗又能接梗。
且自然討喜(畢竟這是個綜藝,要想有觀眾緣,綜藝感也很重要),前輩也樂於配合且配合得上;4.實力雖強,但上節目時不夠火,隨時能給觀眾帶來驚喜。這四點裡,除了第4點,要想同時具備前三點,實在太難太難了,很難找到第二個(包括鄧紫棋和已知的其他實力顏手)。所以勤深深才被稱為天作之合,難以替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