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詮釋初心使命——記赫章縣哲莊鎮團結村第一書記李仲軍

2021-01-07 天眼新聞

李仲軍30來歲,戴著黑邊眼鏡,清清瘦瘦,2017年9月被縣生態環境局選派到哲莊鎮者塊村任第一書記。2019年3月,因該鎮團結村第一書記請產假,在臨時沒有適合人選的情況下,鎮黨委徵得李仲軍同意後,決定讓他同時兼顧好團結村脫貧攻堅工作。兩年來,李仲軍風裡來,雨裡去,頂著烈日,踏著冰雪,不分晝夜地在者塊、團結兩個村來回奔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出點子、尋路子、開方子。  貧窮落後的者塊村  2017年9月的一天,從鎮政府到者塊村,李仲軍駕車沿著懸崖上一條彎陡的山路往上爬。到達者塊,映入眼帘的是光禿禿的山坡,一間間老舊的房屋趴在坡腳,房前屋後一綹綹土地上耷拉著三三五五的玉米杆。  李仲軍放下行囊,長長舒了一口氣:「真沒想到原來這裡條件這麼貧窮落後,難怪沒人願意主動來駐村。」  在村主任劉松國的帶領下,李仲軍來到下溝組甘祖炯家,看到一家3口擠在20平米左右的2間小土牆房裡,裡間剛好放下兩張床,被子經歲月的摧殘已破舊不堪。外間沒有幾件像樣的東西,一口漆黑的鐵鍋在柴火上煮著幾個雞蛋大的土豆。見此情景,李仲軍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了下來。  甘祖炯說:「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午飯。」  據劉松國介紹,因為窮,甘祖炯妻子幾年前外出後就沒有回來過,他帶著兩個孩子過得很辛苦,村裡給他申請了危房改造項目,但由於他家缺少勞動力和啟動資金,還沒有及時實施。接連走了幾戶人家,情況都遠遠超出了李仲軍的想像。  回到村委會,李仲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劉松宇家的路、隴明澤家的房、甘祖炯家的鍋……一幕幕揪心的情景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裡。這位血氣方剛的青年,第一次感到肩負的責任是那麼重,擔子是那麼沉。  接下來1個月的時間,李仲軍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將者塊村走了個遍。李仲軍在心裡建起了本帳,帳裡全是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和各種致貧原因。  李仲軍暗下決心,一定要為者塊做點什麼,也一定要做出點什麼!  舉家為民的公僕  2019年9月27日,愛人劉豔生下寶寶,因雙方父母年邁體弱不能幫忙照顧,如何在抓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照顧好家庭,成了李仲軍面臨的一大難題。  看到李仲軍愁眉不展,劉豔卻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告訴李仲軍:「我帶著寶寶和你一起去駐村」。  「行嗎?你們母子還未出月呢!」李仲軍強忍淚水。  「行!」劉豔態度堅決。  國慶剛過,團結村委會突然多了一位抱著孩子的青年女子。  幾個年輕村民打趣說,李書記媳婦肯定是不放心他一個人到這裡,帶著孩子監督他來了。一時間,村民議論紛紛。  一位頭髮斑白的女老人責怪李仲軍道:「李書記啊,你是當家的人,怎麼能忍心把月母子帶過來,被風吹到是會落下風溼的!」  李仲軍2018年底結婚,愛人劉豔懷孕期間,被查出心臟疾病。為了照顧好愛人,李仲軍不得不把心劈成兩半,白天忙著村裡的工作,晚上有時間就駕車趕回80餘公裡之外的雉街鄉看望劉豔,在確保劉豔身體無大礙的情況下,第二天清早又急忙趕回村裡。  「但由於村裡工作忙,很多時候我都沒能去照顧她,只能通過微信視頻和她溝通交流,我沒有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李仲軍哽咽地說。  鎮黨委考慮到李仲軍特殊情況,打算將他協調到雉街鄉駐村,以便照顧好妻子,但李仲軍卻堅決反對:「我的使命沒有完成,我不能走,我會在做好工作的同時兼顧好家庭的。」李仲軍選擇了留下,他一咬牙,將還未出月的妻兒接到了團結村委會。  劉豔告訴筆者,今年是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她因為懷孕當了「逃兵」,李仲軍是一名黨員,不能拖了黨的後腿,必須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劉豔說:「這段時間我和孩子陪他一起駐村,方便他照顧我們母子倆,過段時間我的身體恢復了,孩子也大點了,我和孩子就回去。」李仲軍這個原本堅強的男人,聽妻子這麼一說,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  引領發展的頭羊  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的李仲軍心理清楚,如果不把產業項目發展起來,群眾脫貧致富的夢想就很難實現。如何藉助全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機謀劃好一批致富項目,讓者塊、團結兩個村的群眾腰包鼓起來,成了李仲軍想得最多的事情。  與者塊山高坡陡、土地破碎貧瘠的實際相比,團結村平均海拔較低,土地較平整,發展產業難度相對較小。李仲軍考慮,想通過在團結實施產業項目帶動者塊發展,切實解決兩個村群眾無穩定經濟來源的問題。  謀定而後動。李仲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團結村找到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為村民做榜樣,探路子。  2019年7月,李仲軍在走訪中得知,一個叫廖堂勇的黨員外出務工返鄉,聽說學了不少本事。李仲軍像撿到寶一樣,一下子跳了起來,立即跑到廖堂勇家了解情況。  在廖堂勇家,倆人就天麻、獼猴桃、東蓀、養魚等種養殖產業發展問題深入交流,一聊就是一下午。李仲軍將產業扶持相關政策向廖堂勇詳細介紹後,廖堂勇躍躍欲試。  李仲軍立即組織村支「兩委」開會研究,決定扶持廖堂勇先行先試發展產業。他白天跑部門協調項目,晚上走家串戶宣傳動員群眾、協調流轉土地。  1個多月下來,李仲軍人也瘦了,鞋也破了,雙腳磨出了血泡,但想到換來的是群眾幸福生活,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千值萬值。  通過努力,順利流轉了土地300餘畝,成功從鎮雄縣引進3名投資商共投資40萬元種植天麻250畝,配套建設了道路等相關基礎設施。縣外投資的成功引進,更加堅定了李仲軍和廖堂勇發展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在他們的精心謀劃下,緊接著又發展了30畝獼猴桃,新建了200立方米魚塘,種植了100平方米東蓀菌。目前,所有產業項目在廖堂勇的管理下順利發展,已吸納團結、者塊倆村12戶貧困戶就業。  廖堂勇說:「是李書記幫我解決了回村發展的大難題,要是沒有李書記,我和鄉親們的致富夢想就難以實現,他不愧是發展的『領頭羊』!」  不僅如此,李仲軍還為廖堂友、明澤友等農戶申請養牛補助資金,為許義香申請母豬死亡補助,為龍正美辦理公益崗位人員工資卡,為獨居老人李登豔安裝熱水器,為2019年考取本科的大學生爭取教育資助……  勝似親人的黨員  李仲軍不僅善於謀劃村級發展的大事,也善於解決關係群眾生產生活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坪子組的常紹華已經54歲了,多年獨居,日子過得孤獨而清苦。聽說李書記來了,激動地從屋裡跳出來,反覆喊著兩個字:「來了!來了!」他抱住李仲軍的瞬間,幸福的眼淚流了下來……  常紹華說:「李書記經常來看我,幫我的忙,去年冬天還給我送來一臺電視機,有了電視,我一個人就不孤單了,後來有幾次電視放不了,都是他來給我修好的,他還從他們單位要了5000塊錢給我買了1頭牛,李書記真的了不起臺。」  常紹華告訴筆者,他過幾天宰豬兒了,一定要請李書記到家裡吃頓飯,喝碗湯。  58歲的王玉英,兒子因摔傷致顱內骨折,幹不了重活,生活開支主要靠其丈夫和兒媳打零工補給。  一天,李仲軍像往常一樣去看望王玉英,當問到王玉英孫子張健的學習情況時,王玉英告訴他:「我孫子的學習比以前好多了!他還說要努力學習,長大後好好報答你。」李仲軍拉著王玉英老人的手,笑著說:「大娘,這是我該做的,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你們排憂解難是我的職責。」  2018年11月,王玉英被查出直腸癌、腦梗塞等多種疾病,無情的病魔給這個原本就很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治療過程中,來來去去的車費和生活開支花光了所有積蓄。  王玉英的丈夫張仁品一邊照顧她和孫子,一邊給別人做零工,但收入還不夠平日的藥費;兒媳成信仙不得不丟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外出務工貼補家用。  當一家人陷入絕望時,李仲軍扛著米、提著油,懷揣從單位爭取到的5000元慰問金,送到王玉英家裡。   王玉英說:「要不是李書記,我早就死掉了,他雖不是我的親人,但比我的親人還親,感謝共產黨給我們派來了這麼好的同志!」

孫志國 陳鵬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馬丹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赫章縣哲莊鎮「五張王牌」誓死守住赫章「北大門」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後,赫章縣哲莊鎮黨委政府嚴格按照市委和縣委要求,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部署,通過「五張王牌」築牢疫情防控網,誓死守住赫章「北大門」。強化組織保障,提升疫情防控阻擊領導力。
  • 赫章縣哲莊鎮三友村開展栽桑養蠶技術培訓
    赫章縣哲莊鎮三友村開展栽桑養蠶技術培訓 發布時間:2020-01-13 15:59:50      來源:畢節日報
  • 赫章縣哲莊鎮59戶貧困戶「預支」4.13萬元紅錢
    赫章縣哲莊鎮59戶貧困戶「預支」4.13萬元紅錢 發布時間:2018-12-26 17:18:11      來源:貴州網   「今天,時間都還沒到,我就拿到了半年的分紅款700元,今年可以過個好年了
  • 赫章縣哲莊鎮「五化」推進環境衛生整治
    今年以來,赫章縣哲莊鎮強化措施,採取宣傳動員「多樣化」、衛生管護「專員化」、督查方式「實地化」、執行機制「常態化」、依託黨建「引領化」等措施,鞏固提升環境衛生整治成果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嚴肅考驗和重大風險,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大戰場、大考場,作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來抓,萬眾一心、全力以赴,衝在一線、幹在實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一枚閃光的黨徽——記哲莊鎮香坪村駐村黨支部書記蔣開仲
    說起香坪村,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宜人居,但卻是蔣開仲開啟他扶貧之旅的地方。  心繫人民群眾 開啟扶貧之旅2015年3月,哲莊鎮蔣開仲被安排到香坪村駐村。這位年輕力壯的漢子背上行囊,踏著泥濘的山路向香坪村進發。一路上他都在想,這個不宜人居的地方,是否可以播種我的一滴汗水?香坪村轄4個村民組,308戶1488人,其中貧困人口150戶808人。
  • ——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迅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並進行動員部署,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凝聚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強大力量。
  • 初心永不忘 使命肩上扛
    為了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鄭州大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一切行動聽黨指揮,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初心永不忘,使命肩上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
  • 駐村第一書記李偉:情系群眾守初心 謀求發展踐使命
    駐村第一書記李偉:情系群眾守初心 謀求發展踐使命 2020-07-07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業績詮釋初心 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
    用業績詮釋初心用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華潤集團「潤心向黨聚力黔行」潤黔微黨課側記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石琳婕)7月16日,在劍河希望小鎮報告廳,華潤電力貴州新能源公司的員工正在用情景劇10大業務領域,18家基層企業,3575名在黔的華潤人用業績詮釋初心,用行動傳承華潤集團的紅色基因。
  • 畢節市赫章縣雙坪鄉營興村第一書記文德修:譜寫無悔的幫扶之歌
    文德修是貴州省自然資源廳2019年5月派駐畢節市赫章縣雙坪鄉營興村第一書記。根據省自然資源廳「全力以赴、全心全意、量力而行、實事求是」的駐村扶貧工作要求,他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見實效上下功夫,全力為營興村辦實事、辦好事,深受村民的愛戴。
  • 【我的國 我的家】萬文奎:用真情守初心 用行動繪前景
    【我的國 我的家】萬文奎:用真情守初心 用行動繪前景 2020-10-06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沁陽市人民醫院用行動詮釋使命和擔當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該院各支部和全體黨員積極響應院黨總支號召,衝鋒在前,奮戰在抗疫一線最前沿,用行動踐行黨員初心,用實幹演繹醫者使命。「感控老兵」當仁不讓,「最美娘子軍」義不容辭,「拼命三郎」責無旁貸……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鬥志。
  • ...初心使命 ---浦北法院機關黨委組織黨員幹警觀看電影《秀美人生》
    >電影《秀美人生》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人物原型,講述了黃文秀研究生畢業之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熱血奉獻,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
  • 臨沂第一書記紀錄片《春風烈》10·10上映 聚焦精準扶貧,詮釋沂蒙...
    值得一提的是,《春風烈》也是我國扶貧題材第一部網絡電影《毛驢上樹》系列的原型,同在臨沂拍攝,通過影像的傳遞,形象展示了臨沂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的顯著成果,把臨沂第一書記的故事講給祖國聽。
  • 黑堡鄉阻擊疫情,駐村第一書記在行動
    黑堡鄉阻擊疫情,駐村第一書記在行動 2020-02-14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艱難險重看擔當,初心使命見行動 ——記河南鼎大律師事務所特殊戰...
    艱難險重看擔當,初心使命見行動 ——記河南鼎大律師事務所特殊戰「疫」系列活動 發表時間:2020-02-23 11:42:27 作者:常向陽 來源:法治新聞網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間
  • 楊拴義: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楊拴義: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2021-01-07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把誓言寫在大山深處 用責任踐行脫貧使命——馬渠鎮花岔村第一書記...
    把誓言寫在大山深處 用責任踐行脫貧使命——馬渠鎮花岔村第一書記趙志強扶貧側記 2020-08-15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群眾冷暖 初心使然——記駐東馬坊鄉東馬坊村第一書記蔡斌珍
    群眾冷暖 初心使然——記駐東馬坊鄉東馬坊村第一書記蔡斌珍編輯時間:2020-11-14 瀏覽次數:7 次 曾經是一身戎裝的蔡斌珍現任職於山西省環境應急中心,2019年5月,為響應國家精準脫貧攻堅任務,他胸懷赤誠之心,心繫貧困群眾,舍下了年僅一歲的小兒子和剛剛升入小學的大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