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是判斷血管狹窄或者堵塞的「金標準」,反覆胸痛胸悶、氣短、乏力,血管造影找「元兇」

2021-02-12 民聲民生

夏秋之交,早晚溫差大,

你是否經常感覺到胸悶、氣短、乏力

睡夢中會經常被胸悶憋醒?

如果是,

那麼要堤防心腦血管疾病來襲

數據顯示,77%的心梗患者對氣候變化尤其是氣溫驟降特別敏感,幾乎每一次強冷空氣襲來,心梗、腦梗發生率會明顯升高。黑龍江是心腦血管病高發區,心腦血管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極其重要,如何精準發現「潛在的殺手」,如何科學預防心梗、腦卒中?



記者採訪到了

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

院長李愛先

為市民答疑解惑。

血管造影「精準」發力 及時搶救八旬翁

八旬的賈大爺患有冠心病多年,半月前胸口處疼痛難忍,並且感到越來越重,並伴有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經常睡覺時被憋醒,家人發現賈大爺的病越來越嚴重,趕緊將他送到離家不遠的遠東醫院。

李愛先院長經過造影檢查發現左前降中段有一處大量鈣化的的血管,狹窄程度達到90%以上,鈣化處嚴重已硬如石頭,在採用傳統方法根本無法擴開,只能通過旋磨方法才能解決,就像是在石頭上鑽個小孔,使導絲、支架能順利通過。李愛先在賈大爺血管裡通過開「隧道」,用冠狀動脈旋磨術下救了八旬翁一命!讓他重獲健康。

李愛先院長提示:當CT檢查診斷有鈣化400分以上時,一定要進行金標準造影檢查來確定鈣化程度。因為在造影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血管內彩超,查看血管內鈣化情況評估下一步治療。

「為什麼有的患者時常出現胸悶、氣短、心悸、頭暈等症狀,總是覺得自己心臟有問題,但是做了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真的是正常還是未被發現?」李愛先說,左側心前區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可達無名指和小指,疼痛一般持續3~5分鐘後會逐漸緩解,可數天或數星期發作一次的典型的缺血性心絞痛患者;胸悶、氣短、周身乏力、噁心、嘔吐等不典型心絞痛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和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如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新發傳導阻滯者;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心肌核素顯像等檢查陽性,平時無症狀需進一步證實診斷的患者;經冠狀動脈CTA檢查診斷血管狹窄程度大於管徑75%的患者均建議通過造影來檢查血管動態。


造影術中資料圖片

血管造影是診斷血管狹窄或堵塞的「金標準」

「血管造影技術幫我們準確了解到血管內的情況,有助於醫生及時發現病情,控制病情進展,有效地提高了人們的生存率。」據李愛先介紹,血管造影過程中發現較大程度血管狹窄或閉塞,需要處理時,可以藉助導管、導絲等設備開通狹窄、閉塞血管,或放置支架疏通血管,對患者來說能及時有效的改善供血,提高生活質量。


德國進口雙C臂平板DSA

「很多患者對血管造影還有一些不了解,其實血管造影是一種介入檢測方法,將顯影劑注入血管裡,因為X光穿不透顯影劑,血管造影正是利用這一特性,通過顯影劑在X光下的所顯示影像來診斷血管病變的。」李愛先介紹,可以說,血管造影是診斷血管狹窄或者堵塞的「金標準」,已被醫學界廣為使用。1/10的血管痙攣患者,會在造影過程中通過造影劑和藥物擴張,改善血管痙攣情況。

李愛先說,冠狀動脈造影還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檢查手段。一般的血管造影只是微創,因為醫療儀器科技的進步以及醫師技術純熟,介入治療引起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小於0.1%,也就是說,大約99%以上的病人可安全完成這項手術操作。

大設備小費用  國際先進設備檢查可享醫保

李愛先介紹,遠東醫院引進的德國最新西門子雙C臂血管造影系統是目前國際超先進的血管造影設備(黑龍江省僅1臺),可實現低劑量一次注射造影成功完成,同時雙平面成像,降低介入治療使用X線劑量,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具有高清成像和綠色防護兩大核心技術,其高解析優勢使血管造影系統達到新的高度。雙C臂造影機造影射線劑量小,少兒也適宜應用,對心血管介入診療、顱腦血管介入診療、外周血管介入診療達到更佳,不僅縮短了診療時間,更可以保證診療的高解析度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更好的保護患者和醫務人員。

「還有的患者擔心先進造影儀器的檢查費用高,這個不必擔心,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是我省第一家臺灣合資三級心腦血管專科醫院,在這裡做造影,黑龍江省醫保、黑龍江省新農合、哈爾濱市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等均可報銷。」李愛先介紹。

相關焦點

  • 心肌梗死,做完心臟造影又說血管沒有閉塞!原來血管抽筋!
    凌晨1點,55歲白先生,因胸痛持續不緩解,伴胸悶、憋氣、大汗;120趕到後,做完心電圖檢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啟動胸痛中心綠色通道;在給患者家屬交代病情的時候,就告訴家屬:心臟血管堵了,估計得放支架。可是做完造影顯示血管完全正常,這下我們有點懵,是心電圖做錯了?
  • 醫生有哪些辦法判斷我們的血管堵塞的程度?
    當然有很多辦法可以判斷我們血管的堵塞程度,否則就不會有血管狹窄這個概念了;但是對於心腦血管的狹窄程度的檢查,目前並沒有常規的手段;並不是說我懷疑自己那不舒服,可能是血管狹窄引起的,那醫生就給我做個檢查,看看到底是不是狹窄;心腦血管狹窄的判斷,往往是特殊檢查,醫生會在有臨床症狀的前提下,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是否進行這樣的檢查。
  • 男子心肌梗死,檢查血管沒有狹窄,沒有閉塞!原來是血管痙攣!
    晚上9:00,張先生還沒有看完電視,但感覺不舒服,有點胸悶憋氣,於是就關了電視回屋睡覺去啦,可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同時還出現了胸痛出汗等等表現。結合患者胸痛大汗的表現,診斷為心肌梗死,馬上送進導管室進行造影檢查。 晚上11:00,張先生造影結果:血管完全正常,可見局限性斑塊,沒有明確的狹窄,沒有血栓,沒有閉塞,沒有缺失。
  • 什麼人需要做心臟造影?詳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心臟造影有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心房、心室)造影。        然後把造影劑(在X光下顯影)注入冠狀動脈,這樣冠狀動脈內部的形態就可以顯示出來,例如看冠脈有沒有狹窄、斑塊等,通過這個檢查了解冠脈的內部形態及冠脈內的血流速度。
  • 螢光素血管造影的前世今生:中篇
  • 人體血管堵塞前,有哪些求救信號?血管醫生告訴您這些求救信號
    血管堵塞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血栓形成,血栓也就是血管內的血塊,血栓又分為靜脈血栓、動脈血栓。血栓堵塞血管,一種是斑塊破裂後,血栓就地形成,堵塞這個部位的血管;另一種是別的部位的血栓脫落,堵塞在另一個血管部位引起血管堵塞。當然還有一少部分屬於慢性閉塞,也就是沒有明確的血栓形成過程,血管逐漸一點一點的狹窄,直至完全閉塞。
  • 磁共振血管造影好處多,這3大優勢,是心血管患者的「福音」
    血管造影,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也都知道血管造影主要是通過穿刺將造影劑注入血管來觀察判斷血管以及心臟的情況,而由於血管造影是屬於一項有創檢查,因此一些人在需要進行時會比較害怕
  •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血管造影,因血管與骨骼及軟組織影重迭,血管顯影不清。過去採用光學減影技術可消除骨骼和軟組織影,使血管顯影清晰。DSA則是利用計算機處理數位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軟組織影的減影技術,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術。Nudelman於1977年獲得第一張DSA的圖像。目前,在血管造影中這種技術應用已很普遍。
  • 血管內超聲——透視冠狀動脈的「第三隻眼」
    這就需要透視冠狀動脈的「第三隻眼」——血管內超聲來幫忙。近日,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無錫四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在血管內超聲的指導下,成功為一例冠心病患者實施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來自山東榮成市的李先生,因胸痛加重一月入院,被診斷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當地醫院行冠脈造影提示左主幹、前降支均有狹窄,且血管堵塞面積較大。
  • 血管狹窄有哪些症狀?身體出現這4種異樣,或是血管在「呼救」
    由於大腦血管變得狹窄,血栓積累過多影響正常的循環,腦神經受到刺激,很多人還會出現肢體偏癱的感覺,或者有明顯的手腳麻木等情況出現。對於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容忽視,有可能就是血管腔狹窄之後,四肢循環無法保持正常引起,肢體持續缺血缺氧,麻木表現就會比較明顯。
  • 【血管講堂】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利用電磁波產生身體二維或三維結構的圖像的一種檢查方法。有時也稱作「核磁共振顯像(MRI)」。是斷層成像的一種,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正常值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是,磁共振信號愈強,則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號弱,則亮度也小,從白色、灰色到黑色。
  • 顱內血管狹窄——尹奶奶中風的原因
    顱內血管狹窄就是一個例子: 它猶如大樹分級的枝幹折斷,導致一部分血管閉塞、狹窄。血液不能有效地達到遠端血管的枝枝叉叉,樹葉也不能得到營養。雖然緩慢閉塞的情況下有側支血管和微血管代償,但大腦代償功能不全總會有缺血發生,腦梗死就這樣發生了。
  • 心臟3個血管嚴重狹窄,建議搭橋!患者猶豫,看醫生解釋心臟搭橋
    上個月給一位患者做了心臟造影,心臟造影提示心臟三個大血管,都有嚴重的狹窄,這種血管,不適合心臟支架。後我們建議患者去搭橋。和我討論了好多次,最後,我反覆詳細介紹了心臟搭橋,最終才選擇心臟搭橋;今天患者打完橋,已經出院了,走的時候,還特意來感謝我。心臟搭橋術,對於藥物無法控制的冠心病,也不能支架的患者,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至於搭橋以後,身體還能不能恢復到以前,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
  • ​莒縣中醫醫院護理健康宣教:全腦血管造影健康宣教
    一、什麼是全腦血管造影?全腦血管造影檢查是將能在X線下顯影的含碘造影劑通過管注射到腦部血管,使腦血管顯影。然後用X線機對腦血管進行連續拍照,用專門的設備對拍攝的圖像進行處理,使腦部血管的圖像清晰的顯示在電視屏幕和X光片上,從而診斷腦血管疾病的方法。
  • 血管堵到啥程度放支架
    一名患者在醫院做檢查時發現冠狀動脈血管狹窄,螺旋CT結果顯示堵得有點嚴重,但是運動試驗提示缺血面積不大,所以醫生不建議放支架。其實,是否需要放支架,主要考慮狹窄程度問題。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對於嚴重的冠脈血管狹窄,放支架可以疏通血管改善供血,就像打通了淤堵的河道,讓水流像從前一樣暢通。但是,血管堵到什麼程度才需要放支架呢?
  • 腦血管造影的學習圖文集錦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是電子計算機處理技術與X線血管造影術相結合的產物。基本原理是電子計算機將血管造影的X線影像信息經過數位化減影處理再轉化成血管圖像。
  • 血管堵不堵,腿知道!走路時有3個感覺,提醒你血管或已堵塞
    一般來說,這種疾病的發生和血管硬化、血管堵塞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多種因素有關,患者會因此出現供血功能障礙、血管瘤破裂以及動脈管壁破損等現象,並且引發出血問題。 二、走路不穩 要是患者的血管出現了狹窄的情況,那麼在走路的時候就會出現肢體麻木或者偏癱的情況,這種偏癱問題主要是由於大腦功能受損引起的。
  • 血管堵塞時,晚上睡覺會有3種表現,若沒有,說明血管還算健康
    血管遍布於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除了頭髮和指甲等附屬物幾乎都有血管存在,為什麼血管如此常見?如果把人體比作是一座工廠,那麼血管就好比是工廠裡面的管道,由這些管道將營養物質順利送達身體各個部位以便於身體內的細胞發揮作用。
  • COMPLETE再分析:在多血管STEMI患者中,完全血運重建優於僅罪犯血管...
    近日,JACC發表了COMPLETE試驗的分析結果,顯示對於定量冠狀動脈造影(QCA)確定的非罪犯血管狹窄程度較高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多支血管疾病患者,完全血運重建可能較僅罪犯血管血運重建的益處更大。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血管堵塞,身體或會有3個表現,做好4件事,或許有助於血管通暢
    血管素有「著生命的蠟燭」之稱。在中醫上認為,人與血脈同受,血管不好,則百病纏身,而人體的血管就好比水管,日久年深是很容易出現老化的,也就會導致血管出現堵塞。一旦血管出現了堵塞,不管是堵在了哪裡,都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如何判斷血管是否出現堵塞了呢?血管堵塞的人,身體會有3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