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A股市場,既是諸多投資策略的檢驗場,也是預言家們的試金石。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曾經「篤定」股市漲跌的大咖分析師們命中率情況。
1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
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
2018年初的投資策略:
任澤平建議,2017、2018年炒股票,買有基本面的股票,2019、2020年買房,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理由是,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中國GDP增速可能突破L型一橫向上,那時候,新一輪產能周期疊加再度補庫存周期,向上的動能很強。所以,市場上所有的經濟空頭必須在2018年上半年翻多。
2018年真實的市場走勢:
2018股市讓投資者走得很艱難,A股的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三大指數在2018年下跌幅度均在20%之上,而個股的情況要更慘烈,2018年下跌個股超過3200家,除此之外股價遭遇腰斬,下跌幅度超過50%以上的個股共計503隻。
打臉指數:★★★★
2
中金公司
2017年底的投資建議:
由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等撰寫的《中金公司2018年度策略:乘勢而上》報告認為,A股指數有望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雙位數的收益。2018年將是中國增長在2016年觸底、在2017年「峰迴路轉」之後「乘勢而上」的一年,增長持續性確認及系統性風險下降將使得中國成為中長線投資機會的溫床,支持中國資產繼續重估。新老經濟結構轉換仍在推進,城鎮化深化,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產業整合三大產業趨勢愈發明顯。
2018年的真實收益水平:
從2018年全年的收益看,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等權益類基金幾乎全軍覆沒,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25.4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為-14.19%,QDII基金平均收益為-6.78%。
打臉指數:★★★★
3
太平洋證券醫藥團隊
2018年初的投資建議:
太平洋證券醫藥團隊杜佐遠等分析師聯合發布的《創新大牛市:行業篇之新型疫苗:生命至上,預防第一》的報告。報告認為,看好創新醫藥大牛市的核心邏輯,創新是長期的大趨勢,無論是從醫藥產業、還是從股價角度都將有好的市場表現。
2018年醫藥板塊的真實市場走勢:
自2018年7月份開始,A股的醫藥生物板塊前後遭遇長生生物疫苗造假、華海藥業纈沙坦事件、復星醫藥陷入「舉報門」、雲南白藥氨甲環酸事件、華大基因無創產檢風波、康美藥業財務疑雲、「4+7帶量採購」、美年健康假醫生事件等8大「黑天鵝事件」事件。申萬醫藥生物指數2018年累計下跌27.67%,與2018年5月最高時相比,醫藥生物全行業下半年竟抹去近4000億元市值,近乎「腰斬」。2018年,除了已退市的*ST長生,在統計範圍內的287隻醫藥股,有252隻股價低於開年,更有29隻股票跌幅超過50%,其中不乏曾經加入過「千億市值俱樂部」的康美藥業(600518.sh)、上海萊士(002252.sz)、華大基因(300676.sz)等備受市場關注的公司。
打臉指數:★★★★★
4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
2017年底的投資建議:
由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等撰寫的《新時代,新牛市——2018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認為,2016年1月27日上證綜指2638點時,海通證券提出熊市結束,市場步入類似春天的震蕩市,盈利增長推升指數中樞抬升。展望未來,海通證券認為,市場將從春末走向夏初,即慢牛的初期,新時代的新牛市,特徵與以往有所不同。表現為經濟平盈利上,宏微觀分化源於產業結構優化、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國際化加快。相比需求擴張,結構優化驅動的盈利改善時間更持久,預計全部A股2018年淨利潤同比增13.5%,ROE為11%,2016年中以來企業盈利回升的趨勢不變。
2018年市場的真實情況:
國開證券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全部A股歸母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長10.44%,比中報增速(14.09%)下降了3.65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扣除金融行業和中石油中石化以後,A股歸母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長13.16%,低於中報增速(19.58%)6.42個百分點。單季度業績同比下滑更為明顯,全部A股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3.49%,與二季度(14.71%)相比下降了11.22個百分點,除金融兩油後三季度單季業績同比增長2%,與2018年二季度(18.52%)相比下降了16.52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四季度全A除金融石化的單季度利潤增速或有改善,但2018年增速與三季報相比仍將繼續下滑。
打臉指數:★★★★
5
星石投資
2018年初的投資建議:
在《星石投資劉可:2018年最看好權益類資》報告中,星石投資合伙人、首席策略師劉可在談到2018年大類資產配置時認為,權益類投資在2018年看來將是不錯選擇。A股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很大改善,一些上市公司真正變成了高質量的有全球價值的上市公司。如果計算目前A股前20至30名的上市公司的股息分紅率和股價從底部反彈的收益率,會得出一個驚人的數字。「這些公司每年的股息分紅率基本上接近6%,從底部反彈一年平均8%-10%,兩者一加一年的回報率就超過了10%。這些優秀的上市公司必然吸引大量從其他大類資產分流過來的資金。
2018年真實的市場情況:
除了A股回調明顯之外,2018年僅有的幾個正收益的標的:中證全債、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孟買指數、上證轉債、俄羅斯指數等。此外,比特幣收益率在2018年下跌76%以上,而黃金價格在2018年走勢總體呈現先揚後抑態勢。
打臉指數:★★★
6
國泰君安
2018年初的投資建議:
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在《2018年債市還是熊市,但是利率會先下後上》的報告中表示,2018年債券市場可能還會是熊市的延續,至於在目前的點位會不會大跌現在不好說,但是大漲的可能性很小。整個長端利率的走勢,我認為可能是先下後上,大概可能是在2018年一季度,或者最晚2018年二季度的中前期先下一波,然後到了2018年的下半年,上行的風險慢慢累積,不排除明年下半年市場再暴跌一次的可能。
2018年真實的債券市場走勢:
2018年債市迎來一波債牛行情,經濟基本面及資金面均對債市形成利好,這也是推動2018年「債牛」行情的最重要因素。全年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4.16%,貨幣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3.52%,遠高於股票型基金的收益。
打臉指數:★★★★★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 楊斌_NF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