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田猛:我喜歡和泥土對話

2021-02-19 四川經濟日報

□ 文/趙梓杉 人像攝影/唐翔 圖片提供/安田猛


2014年深秋,當代陶藝家安田猛(Takeshi Yasuda)先生攜其夫人、歐洲著名陶藝家——弗莉斯蒂·艾麗芙(Felicity Aylieff)女士,將他們夫婦全球首次聯袂陶瓷作品展獻給了成都。聯展現場分為兩大區域,分別安放夫婦二人風格迥異的作品,一邊是安田猛此次專為展覽製作的青白釉系列,東方韻味之下又有藝術家本人對藝術的思考,尤其是青白瓷金碗上起伏有序卻又具有柔軟視覺效果的邊線與口沿,溫婉的青白釉色與張揚的金色所產生的強烈對比,展現出水滴落入湖面時激起水花的剎那風景;另一邊則是弗莉斯蒂具有濃鬱歐洲生活場景的陶瓷作品,近兩米高的手繪鈷料青花瓷系列大陶瓷瓶,放大著不同的生活細節:大束花、綠葉、貓咪、書籍等等,在視覺上仿佛點亮了一方天地,明媚的心境油然而生。


在離開成都的前夜,《四川經濟日報》文化新聞部主任席永君、攝影師唐翔及我,前往位於世紀城附近的布衣客棧等候安田猛。儘管天氣漸涼,時間倉促,客棧大廳也略顯嘈雜,我們依然很期待這次採訪,期待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這份期待就像在陣陣冷風中對遠處燈火的嚮往。

安田猛先生和翻譯熊白煦小姐同時出現。令人驚訝的是安田猛在形象上是這樣的隨性:一身白色裝扮,襯衫加長褲,普通的涼鞋,紅色簡單的挎包,一頭銀灰的頭髮,樸素清簡的氣質讓人可以將其歸屬到任何一個地域的旅行者——他們剛剛從道場青城歸來。相互介紹之後,我們就近選擇了大廳裡的一家開放式茶莊作為採訪地,並直接進入採訪狀態。

「我是英國陶藝者」

《四川經濟日報》:能否講講陶藝在日本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安田猛:必須說,我是一名英國陶藝者。我離開日本已經四十年了。對於這些年的創作,可能更多受了西方觀念的影響。不過我在本源上沒有離開過東方,作品也越來越東方,也在不斷回歸這個主題。


日本傳統陶藝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不過藝術始終是文化的產物,而文化又是多元的,它有國際性的一面,但是藝術必須是提煉的結果。據我了解,當代日本陶藝未必受中國的影響。文化和文明不同。我不想一直把自己局限於一個區域內,包括在英國的幾十年,這些年中國和日本都在變化,所以,我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也在努力保留自己原有的觀念,可以說某些靈感來源於中國。中國目前的狀況,是大面積吸取非傳統的文化元素,我覺得沒有必要擔心中國會在這樣的過程裡失去自己(的文化),其實,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吸取可以消化的文化營養讓自己更有創造力,這些都是可以理解並接受的。

這些年我和很多中國人交流,發現很多中國人談文化其實是在談文明,這可能會對人的文化性有一個誤導。文化是什麼?文化是活的,是發生在現在的,是周圍的人,周圍所發生的,很多可以去感知的細節和溫度,文化很具體,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具象的細節表達。

「突破就是在懂得秩序的同時享受趣味」

《四川經濟日報》:如何理解陶瓷藝術教育中對自由的理解?您這些年在中國應該也發現我們的教育有機械性的一面,這是工業化過程對人性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人又無法在常規教育之外舒適自由地表達自我,實現自我,由此缺乏個人的存在感?

安田猛:自由本身就是相對的。這不僅僅是中國才有的現實,在世界很多地方,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的教育中都有這樣的現象,成長過程裡都要面對正確、錯誤這些觀念對人的影響,即使是一把茶壺也可能有機械化的一面。


但是,藝術的價值就在於,它超越這些,可以把這些世俗的墨守陳規的東西上升到共振面。比如詩歌、文化、茶藝,這些都可以有突破性的理解。但對於這樣的突破還是有一個前提,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規則,因為即使是突破或者改變,具體的現實方式都是需要的,就是需要一個基本的架構,否則最後會感覺失去秩序。比如下雨後,坑裡有很多積水,成人的潛意識是跳過去或者繞過去,小孩子卻會留下來玩那灘水,大人會說這沒什麼好玩的,但是,小孩子的心情卻非常愉快、充滿好奇,甚至玩出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花樣。那麼,對於想要在成人之後有所突破的人來說該怎麼辦?我的想法是不想一直機械地實用主義下去,忘記享受一灘水的樂趣。

當我們長大成人後,在有能力往回走之後,就會回想起以前特別享受的小時候,所以,在創作中可以找一個不一樣的可能性。現在的很多作品,會在一個習慣中化成一種模式,在實現實用性的同時也丟掉了本真的東西。所以,尋找另一種創作的可能性非常有必要,所以我跟泥土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尋找自己的視覺觀。重點是自己是否有交代,是否是自己想要表達的。在日常生活中,最能打動的是大家沒有發現的、存在但是卻被忽略的一些細節。作為藝術家就是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不會太在意別人所希望看到的樣子。

我對自己的生活始終有一種好奇心,也不斷地刺激自己,和設計師不一樣,這是一種更自私的行為。

《四川經濟日報》:中國人認為世界的構成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而陶本身有種涅槃的寓意,被稱為「火中鳳凰」, 您能談談做陶的感受嗎?

安田猛:對我來說,最初吸引我的是泥土的觸感。觸摸泥土的感受對我來說很特別,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髒兮兮。當你真正很髒的時候會真的很喜歡,它的質感觸碰起來很柔軟,也有不斷變化的溫度,而泥土燒過之後又變幻成堅硬的質感,色彩方面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個人很喜歡和泥土的對話,它的紋理、色彩等等。陶瓷在歷史中本身就有不同的語言,比如唐代的唐三彩,它的精氣神就是很絢爛多姿的,很大氣磅礴,而青白瓷的特質就有一種婉轉低眉的古樸,就像有人在輕聲傾訴。

「我在低谷中學會 訓練『熱情』」

《四川經濟日報》:曾經有名學生向您提問如何面對個人理想在現實所面臨的挫折,包括種種社會反饋過來的不合理的價值低估。您的回答是:「如果把用從事藝術或是陶藝家的想法看做成是謀生的手段,這是不對的。你應該去享受自己選擇的事業,並去愛它;你會看到其他的人慢慢地也開始對你所付出的事情提起興趣,之後你就能尋找到供你選擇的意義。你要去尋找是什麼讓自己感興趣,慢慢地你可能會感覺到是陶瓷在創造你的生活。」堅持下來的那股動力是什麼?因為,的確有很多人因此就放棄了,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體會過您後面所講的「意義」。

安田猛:我覺得是「熱情」,是「溫度」。我十九歲的時候,還在日本,正是非常迷茫的年齡。那時候我發現自己喜歡泥土,所以,就到鄉下去跟農民學習關於泥土的知識,如何制陶等等,要知道我那時候是東京人。過了幾年,我內心感覺到迷失。但是,那段時間我遇到幾個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有音樂家、文學家、陶藝家等等,我們對現實、理想等有很多交流,甚至聊得很激動,因為有這麼多人在相信自己的理想和心中的夢想。直到二十九歲,我發現日本的陶瓷還處於民藝範疇,經過考慮我去了英國,但是不久我就發現了自己的很多局限性。那正是我一生中最低谷的時候,大概是三十六歲至四十歲,我甚至去做過一段時間心理諮詢以調整自我。做完後我就選擇去大學裡授課,在那段時間裡我的學生們給了我很大的能量,他們身上的那種熱情和朝氣感染了我,我發現在生活中特別需要這個。

所以,我覺得我可以下意識地去訓練「熱情」,它就像一種能力,你專注於訓練它,就會有所收穫。年輕人就更應該將熱情的火延續下去。不過年輕人對於現實情況也要考慮,在創作過程中有新的發現同時考慮現實,不斷地平衡這一切。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被別人的成功所迷惑,要知道那是別人的終點,你不可能得到別人的終點,只要自己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對自身結論就不要下太快,給自己一個空間,一步步走下去。

「創新就是從固有模式中出離,重新創作」

《四川經濟日報》:現在大家都在談創意,但是,似乎談得很散亂,您怎麼理解「創意」?

安田猛:「創意」表現在實處就是「創新」。我覺得需要通過對事物的熱情來喚醒好奇心。在景德鎮授課時,我嘗試過讓學生改變製作茶壺的次序,讓他們感受這個過程以及結果。比如,從常規來說我們總是先做壺身再做壺把,我要求他們先做壺把再做壺身,整個過程就表現得非常有趣,結果有很多自然的新鮮之處。創新是什麼?我覺得是從固有的模式中出離出來,通過一些想法,重新創作。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潛意識總是會做一些熟悉的不用去考慮的事情。那麼,現在可以這樣,就是在面對不同門類時,先學會花一些時間觀察,不要急於去表達,也不要太急於去做什麼。所以,我覺得創新並非一定是必須去某個知名的藝術畫廊觀看某個名家的作品才能實現的創造力。我經常會去一些小店,看一些普通人做的東西,包括一些被人遺忘的手藝等等,這些不知名的事物能讓我感到欣喜。所以,我覺得創意是返回到生活中得來的感受。就像詩人描寫生活的場景,他會細細感受,用文字進行重組,對麻木的場景進行創新……

每種文化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圖案,但是,都有包容性在發揮作用。中國的包容性在書法裡就能看出來的,現當代的構圖形式其實在過去的書法裡就有所表現。通過這些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這樣的包容性就不能出現在其他事物裡,我們可以更包容更開放地去看待不同的載體。

關於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發展,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當代工藝美術在二戰後就出現了,中國起步較晚,所以,當代性的概念還在磨合之中。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喝茶,最近這十年,很多(中國)人都參與到這個大潮裡來,某些人的生活已經和茶的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了。所以,人是可以接受變化的,有傳承有變化是很好的事。

藝術簡歷

安田猛

(Takeshi Yasuda)

最初學習經歷

1963-1966年,學習於日本益子DAISEI-GAMA陶藝中心;2004-2010年,景德鎮市樂天陶社總監;現任景德鎮市紅房子陶瓷工作室總監。

主要榮譽

1982年,南格拉摩根高等教育學院研究員;1984-1986年,克利夫蘭藝術中心駐場藝術家;1990年,西南工藝美術會員;1991-1992年,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陶藝會員;1999年,邁色斯陶藝工作室駐場藝術家(日本馬西科);1999年,荷蘭 歐洲陶藝創作中心駐場藝術家;2003年,陶泥工作室駐場藝術家(美國費城);丹麥 當代陶藝博物館 哥德甘達陶藝創作中心駐場藝術家;2014年,英國巴斯藝術大學榮譽博士、教授。

作品先後被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阿爾博特博物館、埃克塞特阿爾博特皇家紀念館、薩德伯裡德北大廳、SHIPLEY美術館、德國KERAMION、NORWICH城堡博物館、紐波特博物館、美術館、墨爾本美術館(澳大利亞)、城市畫廊(美國紐約)等博物館、國家機構和畫廊收藏。

相關焦點

  • 安田猛 碗展
    視頻內容由紅房子陶藝工作室提供安田猛 碗展開幕及作家在廊日:2017年11月11日 周六 14:00
  • 使用者的想像力——安田猛訪談
    安田猛:這個很重要。在將近200年的現代藝術運動中,我們慢慢的變成只為了藝術去藝術,而不是為了生活。藝術展就象一個秀場,少數人在裡面進行社交活動而已。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去藝術館只能去敬仰,「哇」讚嘆一下。和藝術品之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共鳴對話,更不要說將藝術融入到自己生活中來。 但其實,藝術並不是這樣的。
  • 灌籃高手櫻木安田之間的「恩怨情仇」,安田讓櫻木把欠他的都還了
    灌籃高手中櫻木一開始可以說是令人望而生畏啊,和光中學的刺頭,著名的不良少年,初到湘北就已經成為公眾人物了,在湘北籃球隊,除了主力首發加上木暮之外,有一個人和櫻木是有諸多「過節」的,這個人也就是安田,他被櫻木欺負過,也變相欺負過櫻木,今天就來扯一下兩人之間的「恩怨情仇」。
  • 專訪泥土音樂盛曉玫:神是窯匠 我是泥土
    但是神一步步在帶領,我在教會信主了,聽了詩歌,後來參加讚美之泉,和他們一起服事,之後成立了泥土音樂。為什麼我們叫泥土,其實真正在做的是窯匠,他要用這個杯子來盛水,我要做的就是「神哪,願你的旨意成就」,我在做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我沒有想過要做第二張,但是我們會收到邀約,去辦音樂會,這個時候靈感就會不斷進來,差不多到現在我們辦了400場的音樂會。
  • 你是窯匠,我是泥土
    只有離開車水馬龍、喧鬧的城市,才能聞到那熟悉的泥土的芬芳。那泥土的味道使人踏實,那是小時候的味道,那是家鄉的味道。用家鄉人的話說:「晴天起風一身土,陰天下雨一身泥」鄉村遍地是泥土,它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也是骯髒的、甚至有的時候是被人厭煩的。但就是這淳樸無華的泥土經過窯匠的手以後,就變成了有價值,有用處的,甚至是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 澤村一樹和安田顯參演中條彩未和水川麻美主演的電視劇《白衣戰士》
    ▲澤村一樹和安田顯將出演中條彩未和水川麻美主演的搞笑電視劇《白衣戰士》。澤村首次挑戰護士長角色,安田演外科醫生。
  • 安田美沙子,3歲的兒子給「立體的狗」飯糰便當
    一個演員的安田美沙子(38)更新了自己的Instagram,公開了給3歲的長子做的便當。 安田寫道:「第24次便當」這一天,我一直使用之前買的狗型。「狗的形狀飯糰刊登煎雞蛋便當的照片。狗鼻子部分有點鼓脹,有立體感。糙米的黃色和與配料有關的紫色,「毛色」也很可愛。
  • 《愛的座敷童子》試映 安田成美與老男星扮夫妻
    《愛的座敷童子》試映 安田成美與老男星扮夫妻 (左起)濱田龍臣、水谷豐、安田成美
  • 安田顯 x 內田有紀 | 抑鬱症九段【日劇SP】
    【導演】吉田浩樹【編劇】小松與志子【出演】安田顯 / 內田有紀 / 高橋克實 / 南沙良 / 福地桃子 / 寺島進
  • 田中圭首次主演黃金檔日劇 合作安田顯解決懸案
    這次他將與安田顯合作。該劇改編自夏綠原作漫畫《螺旋的迷宮 遺傳因子搜查》,原作由菊田洋之作畫,目前正在小學館《Big Comic》連載中,擁有不俗的人氣。本劇講述了口頭禪是「DNA不會撒謊」的天才遺傳基因科學家神保仁,與熱血刑警和科搜研美女一起解決各種案件的故事。
  • 濱邊美波繼續挑戰名偵探角色 搭檔演技派安田顯
    人氣女星濱邊美波接拍2020年1月開播劇集《粉碎不在場證明》,飾演名偵探,這是她首次主演朝日臺劇集,與安田顯合作。濱邊美波2017年主演電影《想吃你的胰臟》後拍過不少日劇和廣告,目前她還有兩部電影《屍人莊殺人事件》、《戀途未卜》、《約定的夢幻島》即將上映。
  • 安田成美為拍新戲遠徵莫斯科
    安田成美為拍新戲遠徵莫斯科2001年2月5日19:8:3 網易社區   34歲的日本女星安田成美日前遠徵俄國莫斯科拍攝電影《大河的一滴》(導演神山徵二郎) ,在寒冷的氣候中熱情演出結婚、生子後第一部主演的電影,這部改編自名作家五木寬暢銷小說的電影,被看好將成為安田成美的代表作。
  • 田中圭主演新劇飾科學家 合作安田顯演繹刑偵故事
    來源:新浪娛樂田中圭、安田顯資料圖新浪娛樂訊 據日本媒體Modelpress報導,田中圭接拍2020年4月開播的東京臺日劇《螺旋的迷宮 DNA科學搜查》,這是他首次主演黃金時段日劇,與人氣男星安田顯合作。
  • 七夕,我對泥土聊心事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一把泥土,莫道尋常。灰、紅、黑、黃,描畫出不同的模樣。女媧用泥土造了人,是人類來源的,一個夢想。
  • 安田顯新片扮「最強配角」 本色釋放精湛演技
    安田顯新片扮「最強配角」 本色釋放精湛演技 時間:2015.07.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安田顯替代小出惠介與榮倉奈奈共同主演電影《每天回家都會看到我老婆在裝死》
    將由女演員榮倉奈奈與男演員安田顯共同主演,原定出演的小出惠介決定由安田顯代演。▲大谷亮平由於小出不再出演,這部作品對再次拍攝和公映的時間做出調整。這次新加入的演員有大谷亮平。大谷亮平從在韓國出道以來參演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不僅在國內外聚集了超高的人氣,最近出演的大熱電視劇《逃跑可恥但有用》(2016/TBS),《奪愛,冬》(2017/朝日電視臺)中的出色演技也讓人記憶猶新。
  • 安田顯新片再曝選角 麻生久美子、染谷將太加盟
    安田顯新片再曝選角 麻生久美子、染谷將太加盟 時間:2015.09.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夏澤 分享到:
  • 安田美沙子回應丈夫出軌一事 夫妻兩人已經溝通解決
    近日,日本媒體方面曝光了藝人安田美沙子丈夫出軌的事情,這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而安田美沙子也在之後通過個人社交網站進行了回應,稱這件事情自己已經與丈夫溝通解決,而且丈夫對於自己和孩子來說也是無可替代的存在。
  • 安田顯涕淚縱橫,柳樂優彌吸人好運
    很簡單地介紹一下,喜歡的朋友可以下載來看看。 《抑鬱症九段》講述將棋九段選手前崎學(安田顯飾)因壓力過大而患上抑鬱症,並在妻子繭(內田有紀飾)和女兒春香(南沙良飾)的悉心幫助下,努力戰勝抑鬱症的故事。我之前有介紹過抑鬱症的電影:《丈夫患上抑鬱症》,也介紹過下將棋的電影:《愛哭鬼的奇蹟》。這部SP呢,基本上是把這兩部電影糅在了一起。限於時長的關係,糅合兩個主題會使得故事的鋪敘比較突兀,比如治療的過程也來不及展開描述,而通過重新練將棋來戰勝抑鬱症也有點一蹴而就,另外主角這個天才將棋選手,把一生都奉獻給將棋也沒能以更多的筆墨來描述。
  • 高杉真宙主演電影《笑臉的另一面》與高中同學安田聖愛首次共同出演
    談到對於牙醫的印象時,高杉坦白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嗜好:「從沒覺得害怕過,非常喜歡口腔被麻醉。」他笑著說:「我會一直摸麻醉結束後的嘴巴,漱口時(水從嘴裡)不知不覺流出來也會讓我開心。」高杉與女主角扮演者安田聖愛是高中同學,本次也是首次合作。高杉苦笑著說:「有種說不清楚的尷尬。我和她多多少少熟悉彼此當年的學校生活,在工作場合下與她見面,還真是挺難為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