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際,影視圈上映了許多大片,但基本都是小說改編而成的,貌似自從《親愛的,熱愛的》之後,電視劇都是小說改編,但也因此獲得了不少的收視率,畢竟小說的原著粉絲佔比太多,就如同古裝武俠劇《劍王朝》,是以復仇為路線,用俠義精神終結的故事,雖說結局有點不如意,但做法卻是對的,值得眾人揣摩,而不是去看那些宮心計的電視劇,看了之後,我對「閨蜜」二字都有點不太相信了。
《劍王朝》的歷史背景是在戰國的亂世時期,因為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因此對於劇中的反派,或許我們會表現得十分憎恨,就如同葉甄,原本是梁驚夢的女人,但為了自己能夠繼續活下去,而選擇了協同蘅王一起殺害了自己的男人,最終又嫁給了蘅王,在我們的嚴重葉甄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女人,但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的未來進行謀劃,誰想死呢?一個女人面對的是一個不在乎權勢的男友,另一邊是一國之主,為了活下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與蘅王合作。
因為這種事情沒有發生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當然可以人云亦云,從結局來看,葉甄心裏面還是一直喜歡梁驚夢的,但他們生錯了時代,在這個還未統一的世界,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國家消失,能夠平安度過餘生即可,也因此我看了《統一王朝的誕生》從六國統一到暴虐執政,最後曇花一現,其實看過秦國歷史的朋友都應該理解,秦國從蠻荒之地拔地而起,再到鼎盛王朝,這其中必定會消耗一些小的利益。
如果沒有秦王的統一,怎麼會消除掉大大小小的戰爭,就如同《劍王朝》的背景一樣,雖然蘅王是殺害了梁驚夢,但作為君王來說,整個國家就只能有一個統治者,這些人也只能臣服於他,不然國內就會亂成一鍋粥,就如同韓信被殺,職場中下屬能力過強,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的道理,至少在熒幕上被放大了而已,蘅王沒錯,錯在時代不同。
市井酒鋪少年丁寧,歷經江湖的種種磨練之後,用「俠義精神」去結束了這場鬧劇,或許在大家看來丁寧必須復仇,但復仇成功後,亂世之中的蘅國群龍無首,又怎能繼續生存下去,從開篇到結束,我們能夠看到的是,蘅國在不斷衰亡,剛開始到處徵戰,打贏大大小小國家的夜策冷回歸之後,蘅國似乎從以往的強盛到最終的寡不敵眾。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就算是強國,也不能保證國泰民安,因此戰爭或許會帶來片刻的寧靜,但死去的人只會越來越多,放下仇恨,放棄復仇,回歸傳統武俠。才是《劍王朝》的真正核心,雖然,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過去,但是武俠精神在人們生活中也會以不同的形式展現。社會上的好心人還是很多,網上雖然負面新聞多,但那都是大多的個人自媒體作者播報,其實網絡發達了,也讓我們「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因此我們需要有正確的理性觀念,不要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