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來,手機置頂的文章便是央視新聞網的《報得三春暉》。習主席作為偉大的領袖,給我們上了一堂最為生動的孝文化課。兒行千裡母擔憂,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就是母愛。母親節這一天,是在外遊子最最思念母親的一天。作為媒體人,有義務通過「母親節」這一節日宣傳孝道。對母親的愛,是全世界的普世價值,無論民族、信仰、國籍、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說指的「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但母親節的來歷大家是否都了解呢?
在希臘神話中,傳說在一月八號這一天,天神宙斯,還有海神波塞冬,是、冥王哈迪斯,妻子赫拉都要向母親地母蓋亞致敬。到了古羅馬時代,慶祝活動變得更加盛大,盛況要持續多日。時間推移,歲月更迭,世界發生巨變,向母親致敬的紀念活動在世界各從未間斷!
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為了悼念為自由而戰的死者,安娜.瑪麗.賈維斯提議創立一個母親節,來紀念和讚揚全世界的母親。這種理念得到了美國及世界各國人民的贊同,這個節日迅速傳播到全世界。1913年5月,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被正式確立下來。在母親節這一天,每個官員都要佩戴白色石竹花,而且歷屆總統在這一天都要發表一篇母親節的宣言。
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是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的故事廣為流傳。在遼寧南部平原上有一座古城――鮁魚圈熊嶽城。那裡有一座山,孤峰突起,遠遠望去宛如慈母,當地人稱作「望兒山」。相傳很久以前,海邊有一戶人家,母子相依為命。兒子飽讀詩書,進京趕考,途中落海遇難。母親盼兒歸來,卻杳無音訊,望著煙波浩渺的大海,眼淚化作清泉,身軀化作忘兒石。在當地,每年都開展敬母、愛母的活動。
2006年也11月,中國也設立了自己的母親節,孟母也成了中華母親節的代言人,但日期尚未正式確定。在其他國家,母親節也不盡相同。泰國人民每年八月十二號,送給母親茉莉花,來感恩母親的養育之恩。而在南美洲,比如阿根廷,他們把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
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希臘,每年的一月八號是英諾克萊西亞鎮的婦女接管日,這一天,婦女會接管鎮上的領導權;在德國,母親節和狂歡節是同一天,這一天婦女可以闖進市政大廳接管辦公室,坐上辦公桌子,表示婦女可以接替政權!
不同的國家,母親節的形式不盡相同,但都表達的是對母親的敬意。在中國,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道出了多少兒女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你還知道多少有關母親節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