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號:劇焦一線(ID:TVfocus)
作者:Felicia
8月3日,《這就是街舞2》終於迎來了總決賽!
連續battle22局,到凌晨四點,叶音終於戰勝Franklin。
葉師傅被隊友在舞臺上拋起,渾身被汗水浸溼的Franklin被隊友簇擁,臺下的五千名觀眾在尖叫。
汗水、淚水、歡笑、感動、吶喊,悉數呈現在這個舞臺上,臺下有上百位圈內舞者,還有五千位圈外觀眾,這是中國街舞少有的盛世。
街舞的好光景值得持續得更久。
《街舞2》的故事圓滿落下,而街舞沒有終局。
純粹
要怎麼介紹這一屆的街舞冠軍,顯得理性且全面。
公開資料是,叶音,男,91年生人,畢業於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有人這樣評價這個locking資深舞者:「天才型locker,駕馭各種funk音樂,動作乾淨、快準狠,舞蹈感染力極強。」
寥寥數語,描述著葉師傅的世俗定義。但葉師傅不應該是這樣聊的。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詞形容一下叶音,大約是純粹。
他是一個純粹的舞者。
專業能力強,但其它方面都顯得十分安靜的,葉師傅。
葉師傅唯一耍狠鬥氣的時候,就是在跳舞的時候。
比如battle。
我們都知道的搶七大戰,葉師傅一個下落沒有把握好平衡,跳舞跳得腳的大拇指外翻。受傷並沒有中止葉師傅的battle,反而更加兇狠。
比如舞蹈的專業素養。
葉師傅曾獲得HH1錦標賽冠軍;2015 lock city世界總冠軍……總是奔波在獲獎的路上。
他活成了很多人想活成的樣子,「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之類的俗氣句子,放在葉師傅身上,卻顯得一點兒也不酸。
他身上有絲毫不刻意的、不加修飾的孩子氣。
比如陽光。
隨時都可以看到葉師傅的笑臉,尤其是看葉師傅跳舞,帶有一種天然的快樂。
比如善良。
餵流浪狗被狗咬,打狂犬疫苗時笑得像登上了領獎臺。
比如嘴笨。
說一句很長的話讓他為難不已。
比如爛漫。
哪裡都是葉師傅的床。
比如調皮。
葉師傅哪裡都能爬(拖著病腳到處跑)。
比如率真。
據說海選時葉師傅的包裡裝著可以餵飽整街舞100強的零食。
比如佛系。
節目組提醒叶音為自己打call,叶音轉手就幫助別的選手投票。
專注於街舞之前,葉師傅的人生也曾在岔路口徘徊過。
《街舞2》第九期,叶音組表演的《思念是一種病》舞蹈,描述四位不同職業的人,濃縮於一節地鐵上的不同人生。
「下一個月業務再不達標,就給我滾蛋。」
「你再這樣畫下去,還有前途嗎?」
「你跳舞可以跳一輩子嗎?」
「我這樣繼續下去,真的值得嗎?」
銷售員、學畫者、舞者、運動員。
臺上的舞者,曾在臺下親歷過臺上的故事。
他們或許抑鬱不得志,或許經歷了抉擇,或許經歷了質疑,最終殊途同歸,來到《街舞》的舞臺。
他們是一群通過街舞認識自我,最終與自我和解的人。
《街舞2》叶音的勝利,不是一個人的勝利,是所有以純粹之心對待街舞的,舞者的勝利。
葉師傅不是個案,曾有人問上一季的選手何展成:「What’s the secret to a happy life?」他回答: 「Keep life simple.」
越簡單越容易獲得快樂。
真正的街舞dancer,就是這麼純粹。
葉師傅的生活是上班、下班、教課、擼狗、餵貓;阿k從15歲開始跳街舞,堅持到現在的31歲;Franklin12歲開始跳街舞,此後,生活的90%都是跳舞,如今他25歲,被圈內很多人稱作大神;AC熟悉80%以上的舞曲,甚至會唱,所以應對大多數音樂都可以踩準節拍。
他們把街舞融入骨血,愛得純粹、熱烈且美好。是叶音,也是《街舞》舞臺上的所有選手。
熱愛
街舞,舶來品,源自美國,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
1984年,陶金在香港看到《霹靂舞》的電影廣告。看完電影,舞蹈專業的陶金認識了一個嶄新的舞種,決定去學習霹靂舞。
1987年,《霹靂舞》傳入中國內地,沿海城市廣州率先接觸到電影,隨後出現一群熱愛跳霹靂舞的青年。
1988年,陶金拍攝了第一部霹靂舞電影《搖滾青年》,在全國掀起熱潮。1989年,陶金以霹靂舞編排的節目《跳起來》登上春節聯歡晚會。從此,霹靂舞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陶金也成為中國街舞之父。
一個街舞時代由此開始。
街舞曾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斷裂。霹靂舞舞者遭到前後夾擊,當時,霹靂舞尚未引入商業,也沒有舉辦正式比賽,那個糧食匱乏的年代,讓舞者去用愛發電很難。
霹靂舞只是愛好,先找個工作活下去。再然後,出於體力和年齡限制,舞者們紛紛回歸生活,娶妻、生子。
霹靂舞的傳播被中止,一代舞者的時代過去,新入局者越來越少,加上迪斯科音樂和舞蹈的風靡,霹靂舞的hiphop音樂逐漸被覆蓋,霹靂舞漸入蕭條,而後進入斷層。
1992年之後,經濟的閘門轟然拉開,中國的第二批舞者於94、95年間出現。那是一個天時、地利的時代。外來資本前來開採中國街舞這塊處女地,電視、娛樂節目慢慢興起,舞者擁有了綻放自我的平臺,也擁有賴以生存的資金來源。
霹靂舞也逐漸從「黑人舞」、Hiphop演變為包含種類更為豐富的街舞。
中國第二代舞者於此成長。被稱為街舞界「活化石」的馮正就是從這個時代中走出的人。
1998年,馮正獲得中國第一界街舞大賽總決賽排舞冠軍,個人SOLO冠軍,在街舞界展露頭腳。從此,一頭扎進中國的街舞世界,再也沒有離開。
在那個世俗難以接受街舞的年代,中國街舞的元老們,一點一點為街舞正名,傳播真正的美式街舞。
事實上,Hiphop的五個元素是:love、peace、Having fun、Unity、Knowledge。
在元老們的努力下,街舞被一點一點推上正軌。
這一批元老還包括《街舞2》的參賽選手,高博。在投身街舞領域之前,家境良好的高博主要的愛好是玩車。2004年,高博賣掉了他的車,與馮正一起成立舞佳舞,並在北京公開舉辦了第一屆KOD街舞大賽。
就在那時,Popping創始人之一skeeter Rabbit(R.I.P )受邀來到北京,擔任比賽的裁判。這是第一次有街舞的創始人來到北京,為中國的舞者帶來了正確而系統的街舞理念。
半年之後,胡宏俊在上海舉辦的Beat Flavor街舞比賽,邀請了著名的街舞創始人Electric Boogaloo和Elite Force。隨著國外的大師級舞者不斷地入化交流,對街舞的正確認識不斷地開始在全國慢慢傳播開來。
KOD從中國走向世界,與德國BOTY、法國JUSTE DEBOUT和英國UK-BBOY,被業內共稱為「國際四大街舞賽事」,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並且是唯一與世界接軌的街舞比賽。
《街舞2》出現的阿牙和冰冰,曾一起獲得JustDebout的法國總決賽世界冠軍,那一年是2010年,中國首次在國際比賽上獲得冠軍。
而後,在世界舞臺上獲得冠軍的人越來越多。
2015年,叶音所在的團隊wilk symphony在新加坡獲得lock city世界冠軍。
2016年,小海獲得日本Black jam中國popping在日本第一個冠軍。
2017年,鴨子獲得HH1世界街舞錦標賽北京站2V2冠軍,並代表北京獲得中國決賽總冠軍。
2018年,AC獲得KOD街舞世界盃Wacking總冠軍。
……
一代代的街舞從業者為中國街舞樹立了越來越多的信心,街舞終於走向了良性循環,從處處受抑制的發展,到被資本青睞,從地下走向地面,走入大眾視線。
商業化下,曾經純粹用愛發電的舞者擁有了體面的生活。
街舞從愛好,變成了可以換取麵包的職業。
明天
這個時代看起來不太好,資本盲目跟風,看起來純粹的事物經過資本的侵蝕,愈發失去原本的味道;但這個時代看起來也不錯,許多我們忽視的寶貴的東西,在資本的運作下顯現出了他的價值。
讓垂直類小眾綜藝遍地開花,離不開商業的運作。但也正是商業的介入,讓活在亞文化世界的一群人擁有體面的生活,尊嚴地活著。
說唱、街舞、樂隊、滑板。
我們在綜藝的鏡頭下,看到了更多的東西。
這些曾被放置於地下的文化被搬到地上之後,有的是為其歡呼和尖叫的觀眾。我們也看到了,認真跳街舞的人,他們刻苦、純粹、美好、堅守初心、一腔熱血、滿是赤誠。
在不被看好的年代,能堅守亞文化的人,反而更加可貴。
有人曾因為世俗的目光所妥協,就像中國熱愛霹靂舞的第一波dancer,最後黯然離場——彼時,世俗的確容不下他們的純粹。如今,世俗的目光中少了許多成見。
這些我們曾經稱作「亞文化」的東西,在「衣食足、倉廩實」的年代裡,走入大眾視野。
我們到達了一個兼容包並的時代,不需要所有人都奉行同一個標準,成功不再限定在百年前的科舉制度,或是數十年前的事業編制。
如今,我們開始認可他人不一樣的生活狀態,逐漸尊重每一個追逐夢想的人,會唱說唱的GAI,牛逼的新褲子,來自國家隊的小黑,街舞跳得出色的叶音、小海、AC、Franklin、馮正、阿K、鴨子……
夢想不分高低貴賤。
這是很好的時代。相較於世俗意義的成功,我們更看重為人的品質,比如堅守、正直,比如有毅力、有勇氣,比如對夢想的執著、對他人的尊敬。
而後是讓夢想落地。就像街舞從零到火爆的歷程,這個時代,沒有什麼不可能。
本文首發微信號:劇焦一線(ID:TVfocus)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商務合作、投稿、應聘可添加微信:
ID1:love-travis
ID2:Courser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