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梅|今之視昔 花開漢唐

2021-02-14 絲路新散文

漫遊古韻,最愛這句「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生活在遙遠東晉的王羲之,在千年以前便有了穿越古今的時空觀照意識。人生代代無窮,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但後人看待今人,一如今人看待前人。書聖感慨系之,寓悲嘆於觥籌,於美境,寄予的是對生活的熱誠思考。這份思考,今日我等視之,感同身受。

然悲喜同根,今之視昔,非獨有「悲夫」一種慨嘆,「悲」是給予「喜」的一種積極逆向的思考,所謂居安思危者便是其中的一種。今日漫遊詩詞,領略筆墨搖情,其間亦有喜焉,亦需喜焉。比如唐人詩文,常見他們對古人古語態度之誠、回首之勤、踐行之切。

歷朝歷代皆有熱愛回首的人,唐代亦如是。撫今追昔的蹤跡裡,漢朝尤為受寵。我們從詩詞中可窺見一斑。「漢皇重色思傾國」、「秦時明月漢時關」、「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漢家大將西出師」……。遊歷浩如煙海的唐詩王國,指摘一二,我們便可以看到「漢皇」、「漢關」、「漢家」、「漢將」等像一路繁花在唐詩中綻放。在恢弘的唐詩王國裡,漢家優雅曼妙的姿態隨處可見,一如熱戀中的人兒,一路依偎攜行,又如傳統中國的才子佳人相伴相生。唐王朝借古詩古韻,高調地向世人宣誓對漢朝愛的深沉,這份濃厚且真切的「戀漢」情節一目了然。

「戀漢」,連詩仙李白也曾墜入這樣的「俗套」。且看「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清平調》)「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蘇武》)「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塞下曲》)等等。李白身在唐朝心在漢,「漢宮」、漢臣「蘇武」和「漢皇」,詩仙筆尖熱力騰騰的仙氣也不免要為「漢家」的地氣兒讓道。這份熱誠不是「疑是黃河落九天」的恣意揮毫,更像千家萬戶對偶像時代的追崇,詩仙僅是泱泱大軍裡的一員。

自西漢建立到唐王開國,跨越時空八百年,八百多年的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漢皇漢將乃至漢磚漢瓦不曾想到,他們會被八百年之後——唐王朝的一群妙筆生花的士子們惦念。正所謂距離產生美感,亦或是「情人眼裡出西施」。我們不妨跨越這兩個朝代,去尋找其間的趣味。

膜拜者裡不乏忠實的鐵粉。「楚王雲夢澤,漢帝長楊宮。豈若因農暇,閱武出轘嵩。」此詩語出唐王李世民,字裡行間流露著對漢武大帝的豔羨之情。在大唐,以唐王為標杆,自上而下,對大漢的鐘情者比比皆是。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曾專門撰寫為漢皇寫下溢美之詞,《漢武帝雜歌三首》——「漢武好神仙,黃金作臺與天近。」「武皇南面曙欲分,從空下來玉杯冷。」「漢天子,觀風自南國。浮舟大江屹不前,蛟龍索鬥風波赫。春秋方壯雄武才,彎弧叱浪連山開。」諸多詩例,不一而足,有人說唐詩中的漢皇實指唐玄宗,意味如何姑且不論,詩中顯而易見是一位文韜武略的漢武帝向我們走來。

當然,唐詩中不僅是漢皇成了紅人,漢朝的美人們更為唐詩增姿添色——比如:李白筆下的趙飛燕——「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再有杜甫筆下的王昭君「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度成為詩人們爭相吟詠的對象。就連「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北方佳人李夫人,也博得了大詩人白居易、李商隱青睞,為她專門寫詩, 「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白居易詩詠李夫人的同時,也為漢皇增設了一絲兒女情長。其實,白居易對於漢皇情感是複雜的,《長恨歌》開篇便是「漢皇重色思傾國」,給漢皇定下了沉湎聲色的人設,也可以理解為暗諷唐明皇的曲筆。漢皇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唐詩中褒貶不一,為我所用,清朝學者趙翼有評「漢詔最可觀,至今猶誦述」( 《廿二史札記》)是對漢皇文採的褒讚了。

唐詩裡的漢人不僅顏值擔當,更有武藝高強。在唐詩中,漢朝的一波驍勇善戰的人馬「復活」了。李廣將軍在王昌齡的筆下雄姿英發——「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勇猛無敵的李廣成為邊塞詩人高適心中的慰藉——「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徵戰死,至今猶憶李將軍。」 昔日馳騁沙場徵戰的將士們,走入唐詩,依舊神採不減當年,「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王維《老將行》)走入唐詩的,除了漢朝的武官還有文官,西漢的賈誼就是典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怎鬼神」(李商隱《賈生》)「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 憐君何事到天涯。」相比武官的勇猛威武,以文官入詩顯得格調低沉了許多。相比盛唐詩人追崇漢時的勇武,晚唐詩人則有惺惺相惜之意。

漢代將領被唐人引了詩,宮城遺蹟也連同英雄美人在唐詩裡熠熠生輝,「玉門關」、「玉塞」成了邊塞詩的重要符號,如王之渙的《涼州詞二首》(其一):「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又如《長恨歌》中「太液芙蓉未央柳」的「太液池」、「未央宮」源自漢朝宮殿的名稱。

漢朝對於唐朝是一段過往的煙塵,但唐人將這段歷史視域中的美人沙場都照進了現實。公元643年,唐王朝的統治者李世民在送別他的忠臣魏徵時,曾語出良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借用這句話,似乎可以很好地揣摩唐人追隨漢朝的意圖。所以詩至晚唐,走過盛世的詩人們尤為追念遠去的大漢圖景。

以漢寫唐式的「膜拜」,不僅僅是流於形式的追崇,其最高境界是精神的膜拜。唐王朝自上而下都有這樣的格調。遙想漢室王朝,無論是在政治、經濟、軍事還是文化藝術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文景之治」奠定治國根基,「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漸形思想新主流,「絲綢之路」更是開創朝代新格局,思想的興盛,文學的恢弘,疆界的擴大…….對於八百年之後的唐王朝,無一不是照耀在歷史天空之中的璀璨之星。

仰觀宇宙之大,唐朝之前的歷史何其浩瀚,常言「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何唐王朝不尊夏?不尊魏?唐人言語裡隋的影子就淡的很。探其根本:「膜拜」不是單純的膜拜,膜拜者也應有膜拜的「資本」。對於唐人來說,高調的「戀漢」情節,正因為二者的實力相當,彼此志同道合,亦能鏡照自我。

「戀漢」,巧借漢代,唐代詩人心中激蕩著的英雄之氣與萬丈豪情得以噴發,漢王朝盛世景觀在「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得以重現,文人墨客們意欲表達自己身為唐朝人的驕傲與自信,這也為他們的浪漫情懷找到了言說的出口。「漢家飛將下天來,馬棰一揮門洞開。」(《平蔡州三首》)唐朝名將李愬攻蔡州擒叛賊,在劉禹錫的筆下化身為漢家自天而下的神人,身懷開天闢地之力,恰恰體現的是大唐王朝自上而下的強烈自信。

漢代國力強大、幅員遼闊,其繁華鼎盛令後世士人為之嚮往。以漢代唐,鏡照自我在於,朝代興衰更替是一致的,「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唐詩中巧借漢人、漢事來發表對唐代統治者昏庸無能或者對統治者的舉措失當的不滿,不能直言,便以漢為典,曲意表達,這種詩歌含蓄蘊藉一說是詩歌研究最通俗的闡釋。

探其根源,到底是唐詩彰顯了漢家風情,還是漢家氣概成就了獨特的唐詩風貌,或許說他們彼此成就會更貼切吧。歷史已然是歷史,只是詩歌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裡洋溢著生命的熱情,代代無窮式傳承、吟唱,從而匯聚成為今人口耳相傳的經典。在河流的兩岸,漢唐不懼時光,相依相偎,一路歡騰。

唐人言漢事,是今之視昔,從中洞見的是跨越時空的大唐自信;我們讀唐詩,亦是今之視昔,從圓融恢弘的漢唐美景裡觀賞了歷史的軌跡。

回首,往往讓我們收穫美麗!

作者簡介:一枝梅,八零後園丁一枚,上得課堂為人師表,下得廚房盡心烹調,閒入書房碼字自娛,經歷風雨初心不改,理性堅守詩與遠方。

相關焦點

  • 他是《怪俠一枝梅》的應無求,因說錯話被雪藏,今43歲變這樣
    相信很多人都是看過《怪俠一枝梅》的,這部劇雖然不是很紅,但劇情十分經典,不少人看過的人都是強烈安利周圍人去看。在劇中,霍建華與劉詩詩的cp可是非常甜的,不少人希望這部劇出第二部。除了主要外,劇中的反派應無求也是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小哇今天要說的就是應無求的扮演者蕭正楠,他因說錯話被雪藏,今43歲變這樣,一起往下看吧!蕭正楠因為參與歌唱比賽獲得冠軍而出道,與李澤楷旗下Music Nation籤約,成為公司力捧的新人,而蕭正楠的表示也是不負期待,獲得了很多獎項。
  • 歌曲《重回漢唐》
    《重回漢唐》詞:趙豐年 孫異 玉鐲兒曲:孫異演唱:孫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廣袖飄飄,今在何方幾經滄桑,幾度彷徨衣裙渺渺,終成絕響我願重回漢唐,再奏角徽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我願重回漢唐,再譜盛世華章何懼道阻且長,看我華夏兒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廣袖飄飄,今在何方幾經滄桑,幾度彷徨衣裙渺渺,終成絕響我願重回漢唐,再奏角徽宮商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我願重回漢唐,再譜盛世華章
  • 高陵發現《那年花開月正圓》主人公「安吳寡婦」墓誌
    《那年花開月正圓》終於開播了,想起12年來筆者走鄉過鎮的民俗收藏之路,發現、欣賞、收藏、保護這種地域文化拾遺,最難忘當屬發現周瑩墓志銘的經歷,筆者收藏之艱辛與發現之興奮和大家共享,保護本地區傳統文化任重道遠。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聲音的眼睛|第539期    點上方藍字關注即免費訂閱朗誦:落草編輯:杏花微雨id:shengyindeyanjing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霏。行道遲遲,載(zài)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譯文回想當初出徵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 宋立國開邊以恢復「漢唐舊疆「為政治目標
    如:北宋給大理(中心在今雲南大理)國王段和譽的官銜包括階(金紫光祿大夫),官(雲南節度使,檢校司空),勳(上柱國),爵(大理國王),封邑(食邑一千戶,實封五百戶),無功臣號。王韶給宋神宗所上《平戎策》指出:「武威之南,至於洮河蘭鄯,皆故漢郡縣」。北宋重取青唐,章惇上賀表說「隴右河源,久陷遐荒之域」,收復青唐是「悉復漢唐之舊疆」。交趾即便五代時期已經獨立,北宋人提起時依舊說它「乃漢唐郡縣」,「本交州內地,實吾藩鎮」,「非他外邦自有土地人民,不盡臣之比也」。
  • 《漢唐禮儀》漢唐婚禮記——阿福篇
    漢唐婚禮是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當代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漢式婚禮不同於西式婚禮,漢唐婚禮也不同於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
  • 第一名居然不是重回漢唐
    第十名:流煙昔泠流煙昔泠家的漢服屬於平價的,價格不貴但質量不錯的那一掛,加上高顏值的模特小哥哥以及超多的情侶款漢服讓流煙昔泠在漢服圈出道了,還有和各大IP聯名的漢服,比如:魔道祖師、一夢江湖,這樣聯名合作款一出,傳播漢服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 強大如漢唐也曾籤訂城下之盟,論武德充沛,今天的中國已超過漢唐
    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若問哪個時代最是武德充沛,很多人會首推漢唐。畢竟漢滅了匈奴,唐滅了突厥,在和外敵的鬥爭中創下了輝煌。但漢、唐也並不完美,漢初有白登之圍,唐初有渭水之盟,且漢、唐均是在積蓄力量多年後,綜合實力遠勝對手時才打敗對手。所以,要說五千年來武德最充沛的時期,當屬今天的中國。
  • 漫畫怪(萌)俠一枝梅
    從古至今,民間傳說中對行俠仗義之士歷來很是追捧和青睞。這些俠士裡,有一類蒙面大俠很是獨特有趣。民間稱之為:俠盜。俠盜們一般都有自己的獨門技藝。他們都來無影去無蹤,輕功了得,飛簷走壁,上天入地不在話下。有些水性俱佳,有神偷絕技,專偷貪官汙吏,不良商人。
  • 「文學遺產」漢唐詩文中的琴瑟寓意
    《漢唐詩文中的琴瑟寓意》通過對漢唐典籍的梳理,發現琴瑟除喻婚姻外,尚有多種寓意,從中可以看出作為樂器的「琴瑟」對文學的多方面影響。《南朝吳歌與魏晉風流》敏銳地發現了吳歌中魏晉風流的精神內核,從雅俗互動的角度,為發掘吳歌的深層審美意蘊作出解讀。曹植樂府的「乖調」問題爭議已久,張振龍教授重新思考曹植樂府「乖調」形成的客觀原因及其價值,有助於論題研討的進一步深入。
  • 詩經 |《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嘈嘈切切的箏聲,若疾風驟雨,以不可阻擋之勢,淋漓而至,吹亂了飄飄長發,溼了廣袖裙裾。你的離去,如突來的一道閃電,劃開我安好清暖的世界,任我雙手再靈巧,寒風凜冽處卻無可縫補修葺。你的離去,若颶風驟然而至,扯碎了長相守的誓約,任我送你至千裡,腳趾磨出血痕,也片片無可追迄。自此,秋去冬來,春離夏至,無盡的思念與等待。
  • 湖南經視推出「今視佳品」 YOYO出任代言人
    「今視佳品」海外商品直購平臺在長沙舉行上線儀式,主持人YOYO籤約為該平臺的代言人。  紅網長沙10月31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朱青)10月31日,由湖南廣播電視廣告總公司,湖南經視頻道、金鷹955電臺共同打造的「今視佳品」海外商品直購平臺在長沙舉行上線儀式,主持人YOYO籤約為該平臺的代言人。    啟動儀式上,主持人YOYO和E哥以「經視青春號」航班機長及副機長身份,帶領大家遊遍全國,將海外產品帶回湖南。
  • 「遇見李準基」偷心賊與美嬌娘︱韓劇大賞《一枝梅》
    仿佛那飯糰能如補天之石,堵上他被內疚和痛悔壓垮的天。和著眼淚的鹹,大口咽下無法放悲的苦。只有被食物阻噎引發生理上窒息的痛,才勉強延緩著心裡黑洞般的虛無與惶恐。姐姐的死,是勇兒蛻變的催化劑。大愛無痕的紅梅與承載父仇的染血紅梅一道,催生了,從狹隘復仇到兼濟天下的「一枝梅」!
  • 漢唐樂府《豔歌行》(完整版)
    此外,漢唐樂府專屬表演勾欄舞臺約六公尺見方,保存了傳統凋欄圍砌的舞臺演出特色,堪稱全國僅見僅存,也是最具歷史、學術價值與美感的表演形式。此種形式不是較諸其它劇種「鏡框」舞臺之平面視覺更顯古樸典雅生動近人,此種形式也是演藝者情韻內斂、風華纖巧、外發極致的最高藝術表現。
  • 陳志民:九月會今與昔
    九月會今與昔文圖/陳志民「今非昔比」這個詞用到這裡十分妥帖。
  • 馬新:漢唐時期的血族復仇
    這種復仇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等復仇,亦即孟子所言「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另一種是制裁復仇,即以仇人本身為對象。這種復仇方式在漢唐時代尤為流行,檢漢唐時代的復仇事例,大部分為這一種。但是另一方面,漢唐社會的宗法血緣關係又十分發達,宗族以及宗法血緣觀念在社會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復仇行為的宗族性也不可避免。我們所要討論的血族復仇,就是以此為基點展開的。
  • 怪俠一枝梅 (2010)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武俠 / 古裝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10-12-22(中國大陸)集數: 30單集片長: 45分鐘又名: The Vigilantes in Masks豆瓣評分8.4怪俠一枝梅的劇情簡介 · · · · · ·  明朝中葉,天災為患,湘北災民等待朝廷發放的三十萬兩救濟金
  • 【漢唐文化】好萊塢電影視頻套餐!讓你變身電影明星,走進漢唐文化,用影像記錄生活之美,秀出中國年!
    【盤古·漢唐文化古裝攝影】專注古風攝影16年 馬上要過年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換個角度展示自己祝福方式其實你可以嘗試改變一下走進漢唐文化,為您精心打造不一樣的中國年用影像記錄生活之美,不管是個人MV,娛樂短視頻,兒童微電影,婚紗微電影,企業宣傳片都可以來漢唐文化~
  • 韓劇《一枝梅》:李準基的古裝巔峰巨作
    韓劇《一枝梅》:李準基的古裝巔峰巨作《一枝梅》是我看過的第一部韓劇,也是我喜歡李準基的一個開端。這個比女人還美的男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充斥著的都是滿滿的演技,也是李準基的古裝巔峰巨作。
  • 笑談《怪俠一枝梅》與《成化十四年》的有趣之處
    最近,《成化十四年》這部電視劇,自上映之初也快將近一個月。儘管在開始時,因為耽改和人物形象問題,使得口碑受到影響,但隨著內容的深入,許多朋友也紛紛期待著劇情走向。一說起探案,再聯想到大明朝,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部在2010年上映的電視劇《怪俠一枝梅》。縱觀這兩部作品,各自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甚至對比起來,還能讓我們不禁感嘆一聲編劇的良苦用心。接下來,就容我細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