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抗疫期間被迫宅在家裡的億萬觀眾送去更多溫暖,年度高分綜藝《見字如面》第四季即將於3月16日晚上8點在騰訊視頻驚喜上線。
豆瓣評分佔據綜藝類領銜位置、流量表現不錯的品牌節目《見字如面》居然裸奔上線,總導演關正文解釋說,是因為原本執行的冠名商在現階段暫時無法執行,但有關方面和騰訊平臺又希望能有更多好節目供應市場,為疫情期間的觀眾送上有趣的內容,減少社交缺失所造成的缺憾。我們也是反覆權衡,既然被大家看作是清流,裸奔就裸奔吧,咱就真的當一回清流,然後忍痛擦去了所有的廣告。我們不易,人家企業也不易,特殊時期,大家都能理解。
第四季《見字如面》第一期「藝文志」火力十足。從流行大片到流行音樂,從標題黨到粉絲圈,演員和嘉賓一路戲謔吐槽、暢快笑罵,完全是自絕於江湖的姿勢。沒有高高在上、指點江山的教化面孔,揭示的卻是人人鬱悶的心病,倡導回歸的是最基本的常識,非常值得一看。
標題黨「俗人愛說雅字」?王左中右痛批「糟改」書名
提起「標題黨」,大多數暢遊過網絡世界的讀者絕對不陌生,這種為了博眼球而譁眾取寵的行為向來很為人所不齒。你曾經多少次被文不對題,危言聳聽的「標題黨」們大倒過胃口?作家王左中右也被標題黨擊中了,當他發現小編們將黑手伸向文學名著時,這篇硬核開懟無良出版商的討伐檄文也正式出爐。
在《王左中右致出版策劃人》的信中,慘被「糟改」書名的作品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名家名著,魯迅作品精選集被冠上《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的名字,一點都不魯迅;沈從文作品集則獲名《一指流沙,我們都握不住的那段年華》,難怪網友紛紛計算沈從文的心理陰影面積;外國名著同樣也沒有被放過,莎士比亞的書名是《如果世界和愛情都很年輕》,紀伯倫的書名是《我的心只悲傷七次》,兩部作品都頗有三流言情小說既視感。信件中,王左中右將這種命名風格定義為「非主流痛經文學風」。
節目第二現場的嘉賓許子東和史航對這一現象更是刨根問底。他們不僅是中國文化現象的觀察者,更分別有過出書經歷,在銷售指揮棒的影響下,是否要靠標題黨助力書籍的推廣,兩人也有不同的領悟。許子東認為網絡時代作品價值衡量不再是專門家說了算,而是網民個體說了算,每人拿著錢包,一人一票地為文化標明價值,必然導致藝術水準的整體下行。史航則將標題黨的套路概括為俗人愛說雅字。而本期節目的推廣海報上赫然寫著的主題詞,就是「文化圈裡的俗人口味」。我們都是俗人,但誰也不愛吃垃圾。
周杰倫新歌被揭愛情觀退步 李宗盛怒斥流行音樂在餵豬食
如果說王左中右點破了標題黨追求眼球效應收割韭菜的真相,那麼焦慮的周杰倫和不淡定的李宗盛則點破了流量時代,流行音樂圈身穿皇帝新衣自嗨的真相。
《見字如面》第一期節目中,最重磅的大殺器是《李宗盛致金曲國際論壇》的演講,這位大哥毫不留情地痛罵了華語樂壇靠大量生產「豬食」收割粉絲韭菜的現狀。李宗盛質問音樂人:如果一首歌明明很爛但是能掙錢,你會拒絕嗎?他直言宣布,別告訴我現在是什麼粉絲經濟,振興華語樂壇從來就不是選秀節目的責任,而是音樂人的使命。
在李宗盛看來,音樂人要對受眾的審美品味負責。華語流行音樂用金錢導向代替審美需求,粗製濫造敗壞聽眾胃口,收割韭菜成為成功標誌,都是音樂人自己的責任。李宗盛的原話是:「這些聽音樂的人,你餵他豬食,他就變成豬。你餵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遠是這個樣子,聽眾是無辜的。」
本期節目另一篇更得罪人的信件,是記者李銳嘉對周杰倫新作《說好不哭》的批評。周杰倫以直男價值觀講述套路故事的作品,讓無數熱切期待的中年粉絲陷入失望。為了不被時代淘汰而適應下沉市場需求的周杰倫,成為一種普遍焦慮的代言人。記者為此更加擔心的是,一個節目如此直言批評一位頂級流量明星,就不怕剛剛結束團戰狂歡的粉絲再次開動碾壓的車輪嗎?
也許,我們喜歡的就是《見字如面》這種不打算混江湖的樣子。還是熟悉的深刻洞見,還是犀利到沒朋友的特立獨行。第四季《見字如面》的首期節目延續了這個清流代表的一貫風格。第一期節目中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因質疑漫威電影而得罪全球影迷的著名信件,福爾摩斯之父柯南道爾因厭煩套路寫作計劃殺死這位大偵的家書,以及寫死福爾摩斯之後作家遭遇的全球首例飯圈暴力事件等等,幾乎每一封信都是一個話題熱點,都是潑向江湖的一鍋熱油,堪稱一場全明星讀信版「藝文吐槽大會」。
高分綜藝全面升級 讓理性思考成為愉悅精神的新時尚
主題式信件分享,深挖社會熱點和人性、情感痛點,《見字如面》這個已經延續到第四季的清流綜藝延續了前三季提供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的獨特價值觀,以讓人不斷意外的、更加尖銳的內容,提供著精神愉悅的享受。這一季邀請的明星陣容同樣再次升級,除了標誌性的藝術家何冰、歸亞蕾之外,寧靜、葉璇、劉孜、李光潔、林永健、高亞麟、海一天,青年演員王珞丹、熱依扎、牛駿峰、吉傑、于小彤等一眾明星全情加盟,各式演繹精彩紛呈,堪稱臺詞表演功夫的角力課堂。
記者觀察到,新一季《見字如面》的信件點評段落幾乎達到了與讀信段落平起平坐的新高點,許子東、吳伯凡、史航等嘉賓的每段交流都火花四濺生動異常、直言不諱金句頻出,形成了讀信和談話雙峰並峙、高潮迭起的新格局。各期主題除了流行文化,更涉及兩性情愛、生死離別、貧富與公平、熱血與世相等諸多方面,高分綜藝的這次全面升級,也許真的可以讓理性思考成為愉悅精神的新時尚。